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少老师无限夸大阅读感悟的作用,似乎阅读教学的目标均能靠阅读感悟达成。结果,满足于不厌其烦地读,迷恋于争先恐后地说,而缺乏适时的点拨和必要的引领。教师带着学生转弯子,学生跟着老师兜圈子,浪费了时间,影响了效率。阅读感悟是阅读教学的方法之一,阅读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仅靠自我感悟远远不够,需要老师适时地引领方向,指点迷津,这样,阅读感悟才能驶向快车道。
一、适时拓展:以形象构筑促进具体感悟
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容易机械片面,就事论事,难以借助语言形象去感悟语言情感,阅读感悟缺乏整体性和形象性。而学生对语言的感悟与其所接触到的“外界事物”面的宽与窄、量的多与少有直接的关系。事实上,学生进了课堂,我们虽无可能引导去接触“外界事物”,却有能力指导去再现“外界事物”,让他们在原有形象的回忆与语言材料的结合中,构筑新的形象,从而借助形象的拓展,促进他们对语言情感的具体感悟。如:理解“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人教版课标本五年级上册第26课《开国大典》)这句话时,教者这样引导:你从这句话中感悟到了什么呢?学生有的说感悟到,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传得很远;有的说,听到这庄严的宣告和雄伟的声音,人们非常高兴……
学生虽初步懂得句子的意思,但语言文字未能变成形象画面,而缺乏形象画面,学生就难以走进语言去真切地感受。此刻,教者可以这样点拨:想一想,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会传到哪些地方?此刻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有的说:“这声音传到城市,大街小巷彩旗飞扬,男女老少欢天喜地,大家敲着锣,打着鼓,欢呼新中国的诞生,欢庆人民的解放。”有的说:“这声音传到农村,田间地头,村前村后,到处锣鼓喧天,人们都拥出家门,欢呼着,高喊着,一个个激动万分,不少人高兴得热泪盈眶。”有的说:“这声音传到学校,大家拿着鲜花,挥着彩带,唱啊,跳啊,喊啊,好像要让这个消息传遍全世界。”这样引导,课文语言在学生面前,就不仅仅是文字符号,也不是抽象的文字组合,而是多彩的形象画面——融语言的意义蕴含、形象内涵、情感内涵于一体的具体形象,是熔炼了学生主观感受、真切情感的丰富想象。可见,当学生阅读感悟缺乏形象支撑时,可及时引导,或者联系生活画面,或者还原语言画面,或者拓展语言形象。这样,学生的感悟就一定是真切的、形象的、具体的。
二、及时叫停:以目标引领促进准确感悟
由于知识水平、生活阅历的限制,小学生阅读中总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难点,简单而直接地讲解固然不对,消极而无效地等待也不对。综观教学现状,有些教师把讲解与感悟对立起来,面对阅读理解难点,一味地追求自主,强调感悟。结果,教者“耐心细致”地等待,学生“没有目的”地乱扯,等来的只能是消耗宝贵的时间。如:“从前,大山脚下有座小村庄。小村庄里住着以打猎为生的兄弟俩”(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争论的故事》)一句,一位教师这样引导。
师:请大家读读这句话,你从中感悟到什么?
(自读感悟后交流)
生:我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从前,离现在已经很遥远了。
生:这个故事发生在大山脚下。
生:我知道,兄弟俩是以打猎为生的。
师:请再仔细读读,你从语言文字的背后读出了什么呢?
(自读思考后交流,学生并无新的发现。无奈中,教者只得给出答案)
在这里,教者抓住重点句子引导整体理解,值得肯定,但潜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难以捉摸的。因此,自读感悟必然停留在浅近层面上。
同样的教学内容,另一教师是这样引导的。
师:同学们,兄弟俩以打猎为生,而他们竟然让从头顶飞过的大雁飞走了。知道了这些,你会怎样责怪他们呢?
生:哟,怎么啦,还以打猎为生呢,怎么连飞过头顶的大雁也没有打着,太不应该了。
生:以打猎为生的人肯定箭法精通,怎么连头顶的大雁也射不下来呢?
生:你们真不怕人笑话,以打猎为生的人,可以说是百发百中,可你们竟然没有打着头顶的大雁,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请你们好好想想。
生:你们还兄弟俩呢,还以打猎为生呢,怎么连眼前的大雁也没有打到呢?太不应该了。
上述案例中,当学生感悟肤浅,难以深入之际,教者应该及时点拨,带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人物,借助对话,以把握课文的整体思路,揣度作者的写作目的,使学生在与人物的对话中,准确而深刻地理解了潜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可见,倡导阅读感悟,提倡自主学习,是让主体于学生,让主角于学生,决不意味着教师要从课堂完全退下来。否则,课堂还要教师干什么!事实上,学生阅读中总会出现种种困惑,有些困惑仅靠学生间的互相启迪难以解决,如果教者抓住重点,或简单讲解,突破难点;或铺路搭桥,构筑联系;或指点迷津,提示思路,学生则可茅塞顿开。因此,对学生的难点、疑难进行引领和点拨,恰恰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促使他们进行更广泛、更深刻的探究,达到更具体、更有效的感悟。
三、相机捕捉:以资源拓展促使灵活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困惑往往是引领他们深刻理解、深切感悟的契机。敏锐地捕捉,合理地借用,困惑便能生成教学资源,促进阅读感悟。可有些教师,固守预设,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发问,面对学生意料之外的不解,或者是敷衍了事,简单应付,失去了课堂生成的良机;或者是无所适从,难以应对,失去了作为教师的责任。如:老师让学生阅读《凡卡》(人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下册第15课)后质疑,一名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凡卡写信用的墨水、钢笔、白纸是谁的呢?”也许是提问太突然,也许是问题太古怪,教者一时不知如何驾驭问题,科学处理,就引导学生围绕“这些东西到底是谁的”展开讨论,学生众说纷纭,最后也没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无奈,老师只能说:“其实,这些到底是谁给的并不重要,我们要关注的是凡卡的命运。”听了老师的话语,学生有的点头,有的茫然。
上述案例中,学生鸡毛蒜皮的问题,似乎与内容理解和情感感悟关系不大,但稍一思考就可发现其价值——有关墨水等的叙述,潜藏着作者的良苦用心,为此可这样引导:“这些东西是老板的吗?你是怎样理解的呢?”这样,学生便能明白:这是作者的潜心之笔,墨水、钢笔、白纸是谁的?是老板的?不会。因为老板决不会这么寒酸,显然是凡卡的。那他为何放在老板立柜里呢?可见,这是凡卡的“杰作”,它包含了凡卡准备写信的丰富情境。在此基础上,可以“为了写这封信”为题引导想象叙述,让学生在具体画面的想象描述中理解凡卡的“煞费苦心”,从而与结尾“地址不详”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深入理解凡卡的悲惨命运。虽然只是适当提示,没有过多讲解,但学生对其中的形象内涵、情感内涵、语言艺术,却可能有具体深切的感受。
作者简介:江苏省泰兴市襟江小学校长办公室主任,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郭根福)
一、适时拓展:以形象构筑促进具体感悟
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容易机械片面,就事论事,难以借助语言形象去感悟语言情感,阅读感悟缺乏整体性和形象性。而学生对语言的感悟与其所接触到的“外界事物”面的宽与窄、量的多与少有直接的关系。事实上,学生进了课堂,我们虽无可能引导去接触“外界事物”,却有能力指导去再现“外界事物”,让他们在原有形象的回忆与语言材料的结合中,构筑新的形象,从而借助形象的拓展,促进他们对语言情感的具体感悟。如:理解“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人教版课标本五年级上册第26课《开国大典》)这句话时,教者这样引导:你从这句话中感悟到了什么呢?学生有的说感悟到,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传得很远;有的说,听到这庄严的宣告和雄伟的声音,人们非常高兴……
学生虽初步懂得句子的意思,但语言文字未能变成形象画面,而缺乏形象画面,学生就难以走进语言去真切地感受。此刻,教者可以这样点拨:想一想,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会传到哪些地方?此刻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有的说:“这声音传到城市,大街小巷彩旗飞扬,男女老少欢天喜地,大家敲着锣,打着鼓,欢呼新中国的诞生,欢庆人民的解放。”有的说:“这声音传到农村,田间地头,村前村后,到处锣鼓喧天,人们都拥出家门,欢呼着,高喊着,一个个激动万分,不少人高兴得热泪盈眶。”有的说:“这声音传到学校,大家拿着鲜花,挥着彩带,唱啊,跳啊,喊啊,好像要让这个消息传遍全世界。”这样引导,课文语言在学生面前,就不仅仅是文字符号,也不是抽象的文字组合,而是多彩的形象画面——融语言的意义蕴含、形象内涵、情感内涵于一体的具体形象,是熔炼了学生主观感受、真切情感的丰富想象。可见,当学生阅读感悟缺乏形象支撑时,可及时引导,或者联系生活画面,或者还原语言画面,或者拓展语言形象。这样,学生的感悟就一定是真切的、形象的、具体的。
二、及时叫停:以目标引领促进准确感悟
由于知识水平、生活阅历的限制,小学生阅读中总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难点,简单而直接地讲解固然不对,消极而无效地等待也不对。综观教学现状,有些教师把讲解与感悟对立起来,面对阅读理解难点,一味地追求自主,强调感悟。结果,教者“耐心细致”地等待,学生“没有目的”地乱扯,等来的只能是消耗宝贵的时间。如:“从前,大山脚下有座小村庄。小村庄里住着以打猎为生的兄弟俩”(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争论的故事》)一句,一位教师这样引导。
师:请大家读读这句话,你从中感悟到什么?
(自读感悟后交流)
生:我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从前,离现在已经很遥远了。
生:这个故事发生在大山脚下。
生:我知道,兄弟俩是以打猎为生的。
师:请再仔细读读,你从语言文字的背后读出了什么呢?
(自读思考后交流,学生并无新的发现。无奈中,教者只得给出答案)
在这里,教者抓住重点句子引导整体理解,值得肯定,但潜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难以捉摸的。因此,自读感悟必然停留在浅近层面上。
同样的教学内容,另一教师是这样引导的。
师:同学们,兄弟俩以打猎为生,而他们竟然让从头顶飞过的大雁飞走了。知道了这些,你会怎样责怪他们呢?
生:哟,怎么啦,还以打猎为生呢,怎么连飞过头顶的大雁也没有打着,太不应该了。
生:以打猎为生的人肯定箭法精通,怎么连头顶的大雁也射不下来呢?
生:你们真不怕人笑话,以打猎为生的人,可以说是百发百中,可你们竟然没有打着头顶的大雁,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请你们好好想想。
生:你们还兄弟俩呢,还以打猎为生呢,怎么连眼前的大雁也没有打到呢?太不应该了。
上述案例中,当学生感悟肤浅,难以深入之际,教者应该及时点拨,带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人物,借助对话,以把握课文的整体思路,揣度作者的写作目的,使学生在与人物的对话中,准确而深刻地理解了潜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可见,倡导阅读感悟,提倡自主学习,是让主体于学生,让主角于学生,决不意味着教师要从课堂完全退下来。否则,课堂还要教师干什么!事实上,学生阅读中总会出现种种困惑,有些困惑仅靠学生间的互相启迪难以解决,如果教者抓住重点,或简单讲解,突破难点;或铺路搭桥,构筑联系;或指点迷津,提示思路,学生则可茅塞顿开。因此,对学生的难点、疑难进行引领和点拨,恰恰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促使他们进行更广泛、更深刻的探究,达到更具体、更有效的感悟。
三、相机捕捉:以资源拓展促使灵活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困惑往往是引领他们深刻理解、深切感悟的契机。敏锐地捕捉,合理地借用,困惑便能生成教学资源,促进阅读感悟。可有些教师,固守预设,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发问,面对学生意料之外的不解,或者是敷衍了事,简单应付,失去了课堂生成的良机;或者是无所适从,难以应对,失去了作为教师的责任。如:老师让学生阅读《凡卡》(人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下册第15课)后质疑,一名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凡卡写信用的墨水、钢笔、白纸是谁的呢?”也许是提问太突然,也许是问题太古怪,教者一时不知如何驾驭问题,科学处理,就引导学生围绕“这些东西到底是谁的”展开讨论,学生众说纷纭,最后也没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无奈,老师只能说:“其实,这些到底是谁给的并不重要,我们要关注的是凡卡的命运。”听了老师的话语,学生有的点头,有的茫然。
上述案例中,学生鸡毛蒜皮的问题,似乎与内容理解和情感感悟关系不大,但稍一思考就可发现其价值——有关墨水等的叙述,潜藏着作者的良苦用心,为此可这样引导:“这些东西是老板的吗?你是怎样理解的呢?”这样,学生便能明白:这是作者的潜心之笔,墨水、钢笔、白纸是谁的?是老板的?不会。因为老板决不会这么寒酸,显然是凡卡的。那他为何放在老板立柜里呢?可见,这是凡卡的“杰作”,它包含了凡卡准备写信的丰富情境。在此基础上,可以“为了写这封信”为题引导想象叙述,让学生在具体画面的想象描述中理解凡卡的“煞费苦心”,从而与结尾“地址不详”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深入理解凡卡的悲惨命运。虽然只是适当提示,没有过多讲解,但学生对其中的形象内涵、情感内涵、语言艺术,却可能有具体深切的感受。
作者简介:江苏省泰兴市襟江小学校长办公室主任,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郭根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