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处见真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angr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演戏的人是疯子,看戏的人是傻子。”分别从艺术家和接受者两方面道出文学艺术假定性的特征。明明知道舞台上的角色是演员扮演的,小说中的人物是用文字书写的“书中人”,为什么观众和读者还会流着泪去看呢,为什么还会有“感同身受”这一说呢?这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艺术的真实,艺术真实性的内涵涉及多样,如逼真的生活样貌;在读者的艺术鉴赏中被认同的真实等等,但是很多艺术的真实性都是包涵在细节之中,正所谓:“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能够创造出完全,但完全不能创造细节。”(米开朗琪罗),完整的故事虽然可以虚构,但细节却很难虚构,正是由于这些真实的细节,使得一部虚构的文学作品达到比“生活还真”的效果,可见细节对文学作品真实性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
  一、细节使“书中人”如“身边人”
  生活中的形象是不可穷尽的,况且我们也不可能把生活中的形象一个个搬到文学作品中,因为“绝对的写实主义便是艺术的破产”,那么如何让一个个书中的人物跃然的纸上,这就靠的是作家的技艺了,虽然形象的可感性并不是一切细节可感性的总和,但是其中却表现了其主要特征,起着统帅作用的一部分。正是这样的细节调动了读者的记忆,推动读者用他的生活补充了作者的描绘,所以说文学形象是从优选细节开始的,这个细节可以是从一个人物外貌细节描写,对人物特征描写,神形毕肖的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使人有“如见其人”之感。鲁迅《故乡》中的“细脚伶仃的圆规”——杨二嫂;《孔乙己》的“早已看不出底色的破长衫”;《药》中康大叔“块块饱绽的满脸横肉”;《故乡》中闰土的“手”;《祝福》中祥林嫂的“眼睛间或一轮”等,这些都不是一个外貌的全部。而是其一局部的特征描写,却能够使整个人合理化,如果孔乙己的形象是“西装革履”的形象,如果闰土的手是细皮嫩肉的,那么整个形象就显得不那么真实,更不会打动人心。这个细节也可以是人物的一句语言,正所谓:“言为心声”,一句极富有个性特点的话,也许就能把整个人物写活。
  二、细节使情节合理化
  在不同风格、流派和创作方法的作品中,艺术的真实其实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一部叙事作品要表现真实,必然要注重其因果关系,这就是所谓“合理的真”,这种合理的因果性,合理体现在生活的可能性中,按一般规律是可 能的。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中,出人意料的结局让我们也许措手不及,但是事实上,这个无人意料的结局实际上也是包含在情理之中的,当玛蒂尔蒂向她的好朋友伏来士洁太太借首饰时,伏来士洁太太爽快的答应了,借东西的时候伏来士洁太太表现得十分大方,毫不迟疑。然后伏来士洁太太向着她那座嵌着镜子的大衣柜跟前走过去,取出一个大的盒子,带过来打开向骆塞尔太太说: “你自己选吧,亲爱的。”这个大盒子其实就说明,里面的首饰的价值,如果是一件名贵的首饰怎么会用大盒子并且还和其他首饰混杂在一块呢? 当丢失项链时,玛蒂尔蒂和丈夫拿着盒子去首饰店问时,店里的老板却说:““从前,太太,这串项链不是我店里卖出去的,我只做了这个盒子。”这就说明盒子与首饰并不是原配的;而当归还项链的时候,伏来士洁太太用一种不高兴的神情向她说: “你应当早点儿还给我,因为我也许要用它。” 但她当时并没有打开那只盒子。这些环环相扣的细节上的描写其实都指着同一个事实:那就是原本的项链本来就不值几个钱,只是赝品而已,利用这些细节来对文章进行伏笔,使小说情节结构精巧缜密,天衣无缝。莫泊桑忠于生活,忠于人物性格,使伏笔的运用具备了现实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将偶然性和必然性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使整篇小说更加真实,但这种真实却并不是平铺直叙照搬生活,而是把生活戏剧化,达到艺术上的真实。在现代主义作品流派中,细节也许也会把看似荒谬荒诞的地方和逻辑变得合理化,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中两个流浪汉在荒郊旷野上苦苦等待根本不知是谁而且永远 也不来的“戈多”,这在一般的生活事理上也是不真实的。这种看似荒诞的东西如果仅仅是荒诞的话,那么显然它们都无法达到如此的文学地位,荒诞的想象人人都会,如何使这种荒诞的想象使读者信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文学家应当为艺术的真实可能性提供合理的因果关系,作品使形象本身的有机统一,又为生活深刻提供可能性,因为这几点从而取得读者的可信性。
  三、细节使读者“身临其境”
  前文有提过,细节使无法杜撰的,一个杜撰的细节或者说与生活违背的细节,一定会使作品有一种违和感,一部作品中,除了人物形象要真实,情节要符合逻辑,其文章所描写的环境也应当符合我们的现实生活,但是仅仅单纯的照搬现实生活却又会缺乏生命力,简要的来说,如果仅仅说:“春天来了。”读者可能觉得平淡无奇,没有感觉,但如果说:“万物生机勃勃,花草已含苞待放,大地呈现出一派春的欣欣向荣景象,”可能比单纯的“春天来了”画面感更强,更能使读者身临其境。但是,如果这里突然加一个“梅花开得红艳艳”的,这就显得不真实了,因为梅花是冬天开的,所以如何将环境也得更加生动,更加真实,细节的作用不可忽视。《红楼梦》中林黛玉第一去王夫人的情景是这样描述的:“茶未吃了,只见一个穿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丫鬟走来笑说道:“太太说,请林姑娘到那边坐罢。”老嬷嬷听了,于是又引黛玉出来,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脂砚斋在评点的时候,就上面的三个“旧”字,大发感叹:“三字有神。此处则一色旧的,可知前正室中亦非家常之用度也。可笑近之小说中,不论何处,则曰商彝周鼎、绣幕珠帘、孔雀屏、芙蓉褥等样字眼。”三个“旧”字写出了荣国府的经历,它是一座老牌的“贵族”大宅,而不是“暴发户”的别墅,体现一种尊贵,只有像曹雪芹这样的经历过富贵、繁华生活的人,才敢正面写荣国府的器物,甚至把荣国府的引枕、坐褥、椅袱全部写成“半旧”的——那些“未身经目睹”的,一定以为荣国府的引枕、坐褥、椅袱都是绸缎的,簇新的,闪闪发亮的,因为他没有富贵生活的经验和常识,也就写不出那种“半旧”的细节来;正是由于这种“半旧”的细节的生动刻画,把荣国府兴盛已久的这个事实表现出来,一个尊贵的荣国府画面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但我们必须要注意的是,细节的功能,并不在于表现细节本身,细节之所以在作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在于它能超越细节的有限性,它能表现整体、过程、环境等等,正是由于它这种丰富的表现性,才使得细节在对于表现作品真实性上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我们要重视细节在作品真实性所起的作用,但并不能把整个“功劳”归在细节上,一部作品能够使读者感到真实,除了细节外,还有作者的情感等因素,这有抓住了这些我们才能把一本作品读活,读透。
  参考文献:
  [1]赵炎秋.形象诗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12.
  [2]赵毅衡.符号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传统文人,贾平凹的文学创作一直受到中国水墨画的影响,新作《极花》是典型代表。在《极花》中,贾平凹以对水墨画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将水墨画的绘画方式融入小说的叙事中,使小说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水墨画审美风格,绘就了一幅寓意深刻的水墨佳品。  关键词:贾平凹;《极花》;叙事艺术  在文坛一直默默耕耘的贾平凹再次推出力作——《极花》,引起文坛极大的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小说关注的是难以言说的重大题材—
期刊
改革开放,尤其是新时期以来,文化引领下的乡村建设逐步得到我国政府和学界的高度重视。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将乡村文化建设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学界从1995年到2007年,发表了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文章300篇之多,对当代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特点、规律、目标、任务、战略与对策等均有论及,形成三个研究热点:一、关于乡村文化体制的研究(
期刊
摘要:《世说新语·言行》中记载谢灵运好戴“曲柄笠”,表现了其隐与仕的矛盾心理,这一矛盾是其理想不得实现的痛苦体现。因此,从中出发我们可以试图归纳出谢灵运的理想,而明确其理想反过来又加深我们对他的这种矛盾心理的理解及对其本人的理解。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解读其理想与其矛盾心理:其一,所处的家族与时代背景;其二,雄心壮志与仕途多舛的落差;其三,谈玄之风和山水诗。并对谢灵运的一生进行了评价,时代的巨变致使其功
期刊
摘要:从古至今,在传统儒家思想“男尊女卑”的影响下,在中国和朝鲜的文学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弃妇”形象。“弃妇”是讲因婚姻破裂而被迫离开丈夫和家庭的女子。本文以《白头吟》与《金达莱花》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比较文学中的平行研究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白头吟;金达莱花;弃爱;恨;怨;君  一、绪论  西汉卓文君的《白头吟》是汉乐府民歌中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弃妇诗的代表作之一,以致其相关诗词的使用率很高,相
期刊
1841年,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发表了《莫格街谋杀案》,从无到有地创造出了文学史上的第一部侦探小说,也创造了侦探小说这一文学体裁。侦探小说自诞生以来就以其情节的离奇曲折和推理的缜密受到大众的喜爱,一直以备受瞩目的角色活跃在文学领域。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侦探小说在英美的发展达到了最高潮,出现了所谓的“黄金时代”。“黄金时代”的侦探小说代表作家便是享誉全球的侦探小说女王阿
期刊
摘要:近年来,美剧、韩剧等在中国的风靡造成了一种文化间的“单向流动”,然而《琅琊榜》的热播使中国影视剧也走出国门。故本文以《琅琊榜》为例,探究中国影视剧美学的构建,从画面的艺术呈现到精神内涵的审美取向两个大方面,阐明中国影视剧未来发展需以精品为目标,以传统文化精神为导向。总之,只有把握住中国影视剧独特的美学特征,才能世界的文化传播中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影视美学;文化传播;传统文化  加拿大著
期刊
摘要:人生或光辉或黑暗,都少了不了对知识的渴望。在动荡不安的战乱年代人更需要心灵的慰藉,那么书就不可或缺。《偷书贼》自同名原著改编,讲述了二战时年轻的一代对知识的渴望,对战争的思考。影片以死神为暗线,以书来带动情节的发展。影片没有血淋林的杀戮场面,只有小人物平凡的生活,故事人物之间的爱情、亲情、友情在战争面前显得伟大无比,爱在不经意间让人为之感动。  关键词:二战;人性;知识;爱  《偷书贼》电影
期刊
摘要:《论张爱玲的小说》是在傅雷古典美学思想建构中形成的自足体系——“张爱玲小说—《金锁记》体系”,该体系由崇尚力与美的悲剧追求、崇尚正统的雅化追求、推崇典型的现实主义创作追求三个维度构成,虽然这个体系是建立在傅雷的文艺价值观之上,而具有排他性特征,未达到批评家所应有的同情态度,但这个体系所具有的高度的系统性与思想性,为张爱玲的理解与接受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模式,它的出现标志着张爱玲小说批评开始摆脱感
期刊
摘要:那多是中国当代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悬疑小说家。其小说叙事悬念层层迭起,具有丰富多彩的奇特幻想;内容情节设置巧妙,虚实自然结合不牵强,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营造的处处暗藏着玄机充满恐怖的氛围,这些是其小说的主要艺术特点。本文以那多的四部作品为例进行分析,从创作手法、小说命题等角度,尝试解读那多悬疑小说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那多;悬疑小说;魅力  那多悬疑小说的特点是故事悬念层层迭起,情节丰富多彩
期刊
摘要:随着“E媒体”的快速普及和广泛使用,一种新的传播形式以其快捷经济、交互性强、自由隐蔽等特点使得网络文学在网络文化空间异军突起。网络文学以其轻松活泼的语言、丰富多样的想象、顺应读者心理等特点迅速成为时下网民“新宠”而引发大众关注,褒贬不一的网络文学文学性以及价值意义方面的批评与争论也应之而生。毋庸置疑,占据新世纪文坛一席之地的网络文学对文学建构以及大众生活的影响不容忽视。  关键词:网络文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