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山西同乡会首任理事长李扩建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zhou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居日本的中国人已经超过了50万人。改革开放以后赴日的新华侨,因其知识水平高、思想观念新、活动能力强而备受人们关注。其中,日本山西同乡会首任理事长李扩建就是他们当中的佼佼者。在促进中日友好交往方面所做出的成绩尤为突出,曾多次被国务院侨办邀请回国参加国庆观礼,也曾多次作为旅日华侨代表在东京会见访问日本的中国领导人。
  李扩建先生1956年7月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他经历了到农村插队、在工厂当工人的磨练,于1977年考上北方交通大学(现北京交通大学)电信系有线通信专业,随后直接考入该大学研究生院。1985年2月,李扩建先生受铁道部派遣,自费公派赴日本留学。1986年4月至1990年3月,在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工学研究科攻读博士课程,进行了语音信号处理的研究;而后在南山大学、爱知学泉大学等大学教授信息科学;1991年10月,就职于日本大丰建设株式会社工作至今。他全家于1999年12月获得了“永住者”签证,正式成为日本新一代的华侨。
  日本大丰建设株式会社,是由原在中国吉林建造丰满发电厂的日本技术人员回日本后成立的公司。李扩建先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所掌握的知识,将日本先进的技术导入国内,为中国节约了十几亿日元的外汇,同时使松花江水对吉林和哈尔滨的威胁得以避免。另外,李扩建先生还参与了上海地铁DOT工程、台湾的新干线工程。
  早在1995年5月,李扩建先生就在互联网中开设邮件列表,为旅日山西同乡提供服务,极大地方便了乡亲们的联络和交往。自1996年开始,他与许并社(日本华侨,归国后现任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兼山西省侨联主席)、李晨晓、贾晔等进行了筹建同乡会的各种活动。2000年初,旅日新一代华侨几股力量终于合为一体,成立了山西在日华侨同乡会组织——山西同友会。2003年5月23日,山西同友会主要成员召开总会,决定更名为“日本山西同乡会”,将社团的性质定位为在日华侨华人公益团体,采用非营利公益法人的运营形式,并选举了理事会成员,李扩建先生被推举为首任理事长。
  日本山西同乡会自筹建以来,坚持“先求生存、再求发展、立足海外、造福家乡”的原则,在促进中日理解这个大前提下,为家乡的建设贡献旅日侨胞的赤子之情和聪明才智。其成员不论已回国的,还是新加入的会员,大家均与同乡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都积极从事着促进中日交流的活动。同乡会通过自办及参与各种活动、进行定期联谊,为会员间的信息沟通、向日本介绍山西、促进山西与日本之间的了解和交往,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例如“非典型性肺炎”流行时期,李扩建先生作为同乡会理事长,在积极参加日本华侨组织主办的筹款活动的同时,积极组织同乡会成员在网上发起筹款,加上贾晔和吕婷等在东京国际大学主办了“援助山西战胜非典”的义演,共筹集捐款30万日元。2003年9月,李扩建先生受太原市政府的邀请,率领日本山西同乡代表团24人参加了太原市建城2500周年庆典活动,加深了旅日侨胞对山西省和太原市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的了解,促进了彼此的沟通和交往。其间还直接捐赠给太原市红十字会24万日元。
  李扩建先生积极组织了各种有益于中日友好交往的社会公益活动。他在1994年11月1日创立“COM编辑部”,发行《华声和语》日文网上周刊,并担任了第一任编辑长;他在1995年4月至1997年11月期间担任了日中儿童教育基金理事,积极募捐,为中国国内捐款几千万日元;为了在日本推广中文,促进中日的交流,他还在1999年6月创办“大宫中文学校”(后成为日本同源中文学校大宫分校);为了利于社会活动和中日交流,他在2000年5月1日创立“华侨NPO法人”,并担任了第一届理事长;为了融入日本主流社会,2004年2月又与在日本的大学里晋升为教授职务的新华侨们一起申请组建NPO法人中日学术交流中心,被选为了监事。考虑到每年约有5000名中国人的孩子需要上小学一年级,而现有的中华学校只能招收约190名学生,其他的约4800名孩子不得不接受日本的教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扩建先生利用业余时间组建筹委会,建立网站,为了建立新的中文全日制学校而四处奔走。新老华侨组织也已经联合组建了“日本华文教育研究会”,开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现在,李扩建先生正在利用自己的信息通信技术,在日本推广着几乎可以免费的国际电话通信服务,为筹建学校积极筹措初期基金。
  李扩建先生还充分利用掌握的IT技术,自1994年11月1日在微机通讯网里设立了“中国论坛”,义务担任主管至今;他多次利用網络先后为神户地震、东北洪灾、河北地震、台湾地震、陕西四川洪灾和山西非典捐款;他还利用拥有的网络域名,为中日两国的民间交流提供平台,为中国驻日本大使馆领事部提供网页服务,为中国教育部《神州学人》网站和国务院侨办《华声龙脉网》网站提供过日本镜像服务。
  在李扩建先生的积极倡议下,日本山西同乡会与海外山西发展促进会(美国)及国内有关机构合作,并联系了澳大利亚山西同乡会以及其他国家的山西侨胞,筹划创立“海外山西同乡网”。
  “一衣带水、源远流长”是周恩来总理生前赞誉中日友谊的至理名言。日本山西同乡会理事长、日本NPO法人日中代表理事李扩建先生多年来怀着深厚的乡情、亲情和友情,钟情于中日友好交往活动,不辞辛苦、任劳任怨、热心联络,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着中日友谊之花。
  据知,日本山西同乡会改选后,李扩建先生受众人拥戴,担任日本山西同乡会名誉会长。他同时还担任日本山西商会理事长。
  最近,李扩建得知山西各界渴望了解日本的热情高涨,2017年7月20日,山西省海亲会日语班正式开班。他愉快地应邀返乡为学员们演讲《我眼中的日本》以及他本人学习日语的一些经验。
  他的演讲接地气,亲切感十足,结合现在日语班的实际,提出了学好日语假名的重要性,教会大家一个很实用的“万能日语”方法,在常用的场合都适用。他还就大家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使学员们眼界大开,获益良多。
  总之,为了家乡的发展进步,能够尽快地赶上全国先进省区,让家乡的父老乡亲过上富裕的好日子,他仍一如既往发挥自己的专长和崇高的威望,不遗余力四处奔波。
其他文献
山西省黎城县位于上党盆地的东北部,太行山东麓。乾隆版的《山西志辑要》中记载,黎城属潞安府,同时还记载这里属于古代的黎国。当地更是流传,他们的家乡就是《尚书》中记载的“西伯戡黎”的古黎国。古黎国究竟在哪里?它是怎样一个国家?由于古代文献和考古证据的极度缺乏,使这个古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一份艰辛 一份收获  山西黎城县城西关村的西南部有一片面积约一万平方米的小水库,是1958年建成的。水库西南
期刊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饮食中,南瓜属于再普通不过的瓜类蔬菜之一了,以至于很少有人会在意它的来龙去脉问题。李昕升著的《中国南瓜史》(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版)一书,恰恰是突破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甚至看似没必要深问一个所以然的惯性知识界限,将南瓜这一广为熟悉的农作物品种给充分地对象化、问题化,从而以长时段的视野呈现了南瓜在中国从无到有的历史演变过程。  概言之,作者以农业科技史为本位,并结合农业经济史
期刊
1951年,在解放西藏阿里地区的战斗中,有一位功勋卓著的侦察英雄,率领一支轻骑队,出色地完成了由新疆进入西藏道路的踏勘任务,为保证进藏部队物资供给奠定了基础。这位侦察英雄,就是第18军独立骑兵师侦察参谋田武。受命  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协议》即《十七条协议》在北京签字,毛泽东主席下令以18军为主,从康、滇、青、新四面向西藏进军,守卫祖国神圣边防。西藏当时十分贫穷,生产力水平相当落后,特别
期刊
1939年2月上旬,陈嘉庚领导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应重庆国民政府行政院和军委会西南运输处之请,开始发布通告,招募和派遣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主要在滇缅公路从事抗日物资运输工作。成立于1930年4月30日的马来西亚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亲如弟兄,视日本军国主义为亚洲人民的共同敌人,鼓励自己的华族成员回祖籍国去参加抗日救亡斗争。  定居在新加坡的马来西亚共产党员谢宾元,早就立志“一有机会,报
期刊
简单地说,历史就是已成过去的往事,至少在时间上,它只是一种过去时态的存在。而我们所生活的当下社会又处在现在时态中,所以历史很容易被看作是与现实生活不相干的,至少从时间上而言,往往如此。作为历史研究者,也时常会遇到一个颇为尴尬的问题,就是被人质问“历史有什么用?”看似很幼稚的问题,即使连法国年鉴学派大师马克·布洛赫在面对他年幼的儿子提出疑问时,都觉得难以直接给孩子一个满意的答案,于是才有了《为历史学
期刊
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助马口  助马堡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西北部。新荣区的地形高阔平缓,大都为黄土丘陵,没有什么天然屏障,却有多处天然的南北通道。明代中期,从东往西依次傍着边墙修筑了镇川口、得胜口、拒墙口、拒门口、助马口等关口,又在边墙内里不太远的地方分别修筑了镇川堡、得胜堡、拒墙堡、拒门堡、助马堡等屯兵的军堡,再往南附近还有镇河堡、破鲁堡等,加上随处可见的传递消息的烽火台,这一带处处重兵把守,是名
期刊
师家沟村,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僧念镇之北,依姑射山而建,三面环山,南边临河,避风向阳,布局巧妙,建筑精美,结构奇特。村内宅院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由师家第三代师法泽主持。随着师氏后世的逐步扩建,到光绪年间(1875—1908)基本建成,前后持续200多年。清代后期,师氏家族由过去的望族大户、富商巨贾,逐渐变为传统的农耕世家。从此,师家宅院再没有进行过修建,保持了原有的风貌。由于地处
期刊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农村改革四十周年。每当提到农村改革,就情不自禁地会想起一位智者来。这位智者就是驰名中外的中国农村改革的创议者、组织者、推动者、指导者——杜老。  杜老,这是中国广大的各级领导者、农村工作者、学术界学者、专家对这位著名专家的尊称,他的原名叫杜德,后改名杜润生。  杜润生是山西省太谷县人,我和他是同乡,又都是多年从事农村工作的同行、上下级。他所在的国家农委、中共中央农村
期刊
位于川黔交界处的习水县土城镇是赤水河中游最大的镇之一,西与四川古蔺为界,北接赤水市,是川黔交通的枢纽和咽喉。1935年,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土城是一渡赤水的主要渡口。追寻红军长征的足迹,我们踏上了前往土城的高速公路。穿行在黔西北的崇山峻岭中,远处的山岭笼罩在一片烟雨濛濛之中。到达土城的时候,雨停了。雨后的土城古镇空气格外清新。  赤水河畔土城古镇  土城古镇依山而建,四周青山环抱,赤水河绕镇而过,街
期刊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已是花甲之年。根据党的干部政策,60岁是要退休的。作为为党工作一辈子的人来说,自然感慨万千。在告老还乡之前,我想将个人经历作一简略回顾。  这里需要说明,回顾的目的不是要宣传自己,而是为了教育后代。让后代知道:人生的道路是坎坷不平的,填平坎坷要经历很多磨难;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今天,创造美好的明天。还要让他们知道,一个人要掌握自己的命运,除了要有天赋、环境和机遇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