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象,本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美学范畴。意,指心意;象,指物象。意象即对象的感性形象和自己的心意状态融合而成的蕴于胸中的具体形象。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意象的“意”是包孕在“象”中的,是融入水中的盐,无形而有味。在一个意象中,我们看得见的是“象”,而品得出的是“意”,通常情况下意象多是隐喻性质的。近年来,在国内外有关教师教育及教师发展的一些研究中,“意象”一词(对应的英文词为image)被借用来作为分析工具,尤其是作为分析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思路,从而为教师发展研究开辟了一个独特而别有意义的视角。
Elbaz认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以独特方式拥有的一种特别的知识,它突出了教师行动的情境和决策取向的属性,以特定的实践环境和社会环境为特征,是高度经验化和个人化的。这种知识可以用一个大致的三层级结构方式来组织:实践的“规则”(rule,具体的指示)、实践的“原则”(principle,概括度居中等)、“意象”(image,宽泛的、隐喻式的陈述)。其中,意象是最不明晰、也最具包容性的,通常渗透着价值的判断。“学校就是家”、“藏身之地”、“躲在专家知识后面”等意象的视觉性质和直觉吸引力可以抓住教师关于自己、教学、课堂情境以及学科的看法的某些基本方面,并有助于将教师运用于实践的原则与规则联系在一起。
在陈向明教授有关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课题研究中,也把“意象”作为一个独特的分析视角。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究竟是什么,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在教育教学场景中以什么状态和形式呈现?教师如何思考和表达自己的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如何形成的?个人生活史、教学反思和实践共同体对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和发展有什么影响?这些都是研究者需要追问和探究的。而要回答这些问题,必然要求研究者进入教育现场,走入教师的日常生活世界。课题组成员通过深入学校与一线教师进行访谈,倾听他们的故事,接纳他们的情感表达,捕捉他们话语中使用的意象,进而挖掘提炼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小苗苗”与“大白菜”即是两所学校的两位教师在接受访谈时提到的两个词,研究者把它们提炼出来作为有关学生的隐喻:学生是“小苗苗”,或者学生是“大白菜”,它们反映了两位老师内心深处极其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思想,而这种不同又外显在他们的行为和对待学生、对待自己工作的态度中。
在与研究者的交谈过程中,两位教师都没有受到任何言语或行为方面的暗示,如“你是怎么看待学生的”,而是完全直接从自己的话语体系中顺手拿来使用它们。成老师(一位初中语文教师)与研究者聊自己的工作和所在学校,聊到兴头时,说:“就像你是一个厨子我也是一个厨子,我做的菜比你的味道好吃。(那是因为)你只有一棵白菜,你倒腾来倒腾去还是白菜味啊。我信手拈来,要鲍鱼有鲍鱼,要灵芝有灵芝,做得香喷喷。其实你比我有本事,但是你的菜能比我折腾的好吃?你什么也没有。你只有一颗烂白菜还发霉变质了。不可能,注定了。重点中学的孩子,一背,诗来了,一引,名言警句来了。滔滔不绝的,那当然越来越好了。你们把全区不要的学生都搁这里,我们考不了第一,太正常了!学习存在这样的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而在张老师(一位退休的小学体育教师)那里,当被问及有哪些好的教学经验可以传授给年轻一辈时,她说:“你首先得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体育,宣传这方面的知识,知道我们做的时候该怎么做;像给一年级学生上课的时候,我就给他们说,你就是一棵小松树,那就要像小松树一样挺拔。讲清楚了他们就知道怎么站了。这也就是进行思想教育,它一定能够要贯穿在课的当中。”接着,她又用了一个同样性质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观点:“你得让他们知道,老师在培养小苗苗呢,不是随随便便上这一节课。让孩子们从小就有这个意识。”这两个词都是从当事人话语中自然流淌出的、没有经过任何伪饰和加工的概念,也许这正是意象的特征:最上位、支配性的和具包容性的。正如常言所说的,积淀于心、融于血液中的思想和话语是最自然、但也往往是最不自知的。
最原始最简单的观念正是真我思想的体现。“小苗苗”和“大白菜”这两个非常简单的词语,体现了两位教师在学生观、教育观、自我概念和效能感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在成老师那里,学生是定型了的,固化的,就是一颗“怎么折腾也还是白菜味的大白菜”,老师本领再大也不可能给做出鲍鱼海参味来。学生是有明显区别的,别的重点学校的学生发展水平高,肚子里有东西,自然越教越好;而自己的学生是很差的“料”,一棵烂白菜,甚至还发霉变质了,所以,再怎么努力也白费,白菜不会变成海参,“不可能,注定了”。在这样的学生观下,教师自然很难主动求进取,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尝试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点,因材施教。他就这样怀着一种悲观的情绪和信念,或者怨天尤人,或者自怨自艾,找不到成功感。而且也会为学生的错误、不良成绩甚至失败寻找非教师一方的原因和借口,从而造成一种恶性循环,逐渐印证并精致化自己原来的假设和观念。这是一种悲观的宿命论观点,在消极意象下,统领的是同样消极的原则和行为规则。
而“小苗苗”所体现的则是完全相反的观念。小苗苗是有无限发展潜力的,是在不断生长的,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同时,它也是娇嫩的,需要呵护的。张老师是一个非常爱孩子的、教了一辈子体育的老教师,孩子是她快乐的源泉,所以她退休了又接受返聘回到小学,在和孩子们的生活中寻找活力和乐趣,追求心灵的安宁与充实。而且,小苗苗是有非常大的可塑性并需要“塑造培养”的,张老师作为一个体育老师,非常强调体育的重要性,学生必须从小有个好身体,长大后才能做大事情,而且体育课上必须“有规矩”。小苗苗这个形象、有生气的意象统领着积极、用心和“绿色”的原则和行为规则,于是,就有了张老师针对学生特点的因材施教,比如对一年级孩子说“你就是一棵小松树,那就要像小松树一样挺拔”,比如把动作要领编成歌谣,让学生有兴趣且记得牢;就有了她所主张的情境教学法;就有了现在的她谈及自己的成绩时所使用的“桃李满天下”。一个爱孩子、爱工作、自信自豪的老教师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
“小苗苗”与“大白菜”这两种不同的“象”,隐含着截然不同的“意”,表达出不一样的价值判断,自然也会带来迥异的行为。当然,本文的分析有断章取义之嫌,尤其是“大白菜”的背景和来历:成老师为何会产生了如此消极的心态?这样一种无奈情绪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是什么导致他形成了类似的实践性知识?作为一个初步的分析成果,结论也是非常简单和粗略的,仅取豹之一斑。以“意象”作为捕捉和分析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一种独特思路时,必须注意的一点是,意象的产生是有缘起和情境脉络的,它不是孤零零地存在于主体的脑海中,由外显话语表露而又直接指导其行为的,我们的分析应该是整体性、脉络性和关联性的,带着一种历史的、文化的视角,这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王哲先
Elbaz认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以独特方式拥有的一种特别的知识,它突出了教师行动的情境和决策取向的属性,以特定的实践环境和社会环境为特征,是高度经验化和个人化的。这种知识可以用一个大致的三层级结构方式来组织:实践的“规则”(rule,具体的指示)、实践的“原则”(principle,概括度居中等)、“意象”(image,宽泛的、隐喻式的陈述)。其中,意象是最不明晰、也最具包容性的,通常渗透着价值的判断。“学校就是家”、“藏身之地”、“躲在专家知识后面”等意象的视觉性质和直觉吸引力可以抓住教师关于自己、教学、课堂情境以及学科的看法的某些基本方面,并有助于将教师运用于实践的原则与规则联系在一起。
在陈向明教授有关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课题研究中,也把“意象”作为一个独特的分析视角。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究竟是什么,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在教育教学场景中以什么状态和形式呈现?教师如何思考和表达自己的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如何形成的?个人生活史、教学反思和实践共同体对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和发展有什么影响?这些都是研究者需要追问和探究的。而要回答这些问题,必然要求研究者进入教育现场,走入教师的日常生活世界。课题组成员通过深入学校与一线教师进行访谈,倾听他们的故事,接纳他们的情感表达,捕捉他们话语中使用的意象,进而挖掘提炼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小苗苗”与“大白菜”即是两所学校的两位教师在接受访谈时提到的两个词,研究者把它们提炼出来作为有关学生的隐喻:学生是“小苗苗”,或者学生是“大白菜”,它们反映了两位老师内心深处极其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思想,而这种不同又外显在他们的行为和对待学生、对待自己工作的态度中。
在与研究者的交谈过程中,两位教师都没有受到任何言语或行为方面的暗示,如“你是怎么看待学生的”,而是完全直接从自己的话语体系中顺手拿来使用它们。成老师(一位初中语文教师)与研究者聊自己的工作和所在学校,聊到兴头时,说:“就像你是一个厨子我也是一个厨子,我做的菜比你的味道好吃。(那是因为)你只有一棵白菜,你倒腾来倒腾去还是白菜味啊。我信手拈来,要鲍鱼有鲍鱼,要灵芝有灵芝,做得香喷喷。其实你比我有本事,但是你的菜能比我折腾的好吃?你什么也没有。你只有一颗烂白菜还发霉变质了。不可能,注定了。重点中学的孩子,一背,诗来了,一引,名言警句来了。滔滔不绝的,那当然越来越好了。你们把全区不要的学生都搁这里,我们考不了第一,太正常了!学习存在这样的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而在张老师(一位退休的小学体育教师)那里,当被问及有哪些好的教学经验可以传授给年轻一辈时,她说:“你首先得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体育,宣传这方面的知识,知道我们做的时候该怎么做;像给一年级学生上课的时候,我就给他们说,你就是一棵小松树,那就要像小松树一样挺拔。讲清楚了他们就知道怎么站了。这也就是进行思想教育,它一定能够要贯穿在课的当中。”接着,她又用了一个同样性质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观点:“你得让他们知道,老师在培养小苗苗呢,不是随随便便上这一节课。让孩子们从小就有这个意识。”这两个词都是从当事人话语中自然流淌出的、没有经过任何伪饰和加工的概念,也许这正是意象的特征:最上位、支配性的和具包容性的。正如常言所说的,积淀于心、融于血液中的思想和话语是最自然、但也往往是最不自知的。
最原始最简单的观念正是真我思想的体现。“小苗苗”和“大白菜”这两个非常简单的词语,体现了两位教师在学生观、教育观、自我概念和效能感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在成老师那里,学生是定型了的,固化的,就是一颗“怎么折腾也还是白菜味的大白菜”,老师本领再大也不可能给做出鲍鱼海参味来。学生是有明显区别的,别的重点学校的学生发展水平高,肚子里有东西,自然越教越好;而自己的学生是很差的“料”,一棵烂白菜,甚至还发霉变质了,所以,再怎么努力也白费,白菜不会变成海参,“不可能,注定了”。在这样的学生观下,教师自然很难主动求进取,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尝试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点,因材施教。他就这样怀着一种悲观的情绪和信念,或者怨天尤人,或者自怨自艾,找不到成功感。而且也会为学生的错误、不良成绩甚至失败寻找非教师一方的原因和借口,从而造成一种恶性循环,逐渐印证并精致化自己原来的假设和观念。这是一种悲观的宿命论观点,在消极意象下,统领的是同样消极的原则和行为规则。
而“小苗苗”所体现的则是完全相反的观念。小苗苗是有无限发展潜力的,是在不断生长的,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同时,它也是娇嫩的,需要呵护的。张老师是一个非常爱孩子的、教了一辈子体育的老教师,孩子是她快乐的源泉,所以她退休了又接受返聘回到小学,在和孩子们的生活中寻找活力和乐趣,追求心灵的安宁与充实。而且,小苗苗是有非常大的可塑性并需要“塑造培养”的,张老师作为一个体育老师,非常强调体育的重要性,学生必须从小有个好身体,长大后才能做大事情,而且体育课上必须“有规矩”。小苗苗这个形象、有生气的意象统领着积极、用心和“绿色”的原则和行为规则,于是,就有了张老师针对学生特点的因材施教,比如对一年级孩子说“你就是一棵小松树,那就要像小松树一样挺拔”,比如把动作要领编成歌谣,让学生有兴趣且记得牢;就有了她所主张的情境教学法;就有了现在的她谈及自己的成绩时所使用的“桃李满天下”。一个爱孩子、爱工作、自信自豪的老教师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
“小苗苗”与“大白菜”这两种不同的“象”,隐含着截然不同的“意”,表达出不一样的价值判断,自然也会带来迥异的行为。当然,本文的分析有断章取义之嫌,尤其是“大白菜”的背景和来历:成老师为何会产生了如此消极的心态?这样一种无奈情绪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是什么导致他形成了类似的实践性知识?作为一个初步的分析成果,结论也是非常简单和粗略的,仅取豹之一斑。以“意象”作为捕捉和分析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一种独特思路时,必须注意的一点是,意象的产生是有缘起和情境脉络的,它不是孤零零地存在于主体的脑海中,由外显话语表露而又直接指导其行为的,我们的分析应该是整体性、脉络性和关联性的,带着一种历史的、文化的视角,这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王哲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