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我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的大趋势下,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本文分析了存在的几点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教育 问题 对策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高级技术工人的缺乏就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国家的重点工作,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5000余所,其中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2000余所,省、部级重点中职学校约3000所,在校生突破2000万。中职教育在办学规模上和办学质量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职业教育经过这些年的高速增长,也出现了一些矛盾,笔者结合自己近年教学实际,谈谈现阶段中职教育发展中所面临的几个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现状
1.生源素质参差不齐,总体偏低
近年高等教育不断抢占优质生源,导致职业院校在校生水平普遍不高,学习习惯普遍不好。通过笔者对本校机电、数控、模具专业班级336名学生《机械制图》课程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发现大概有45%的学生因为底子薄、立体几何基础没打好等原因,感觉上课时听老师讲课犹如听天书一般,学起来觉得特别吃力,久而久之丧失了学习信心;有30%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再加上学生自身往往就对职业教育抱有成见,认为要认真学习就不会来职业学校而去普通中学了,导致对学习完全不上心;只有15%的学生认为能够跟得上老师,有能力完成作业,可以达到教学目标。
2.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发展
一方面,近年老职业学校的扩建和新学校的上马,再加上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重要问题。某些职业学校专业课老师一周教学课程甚至达到30节以上,繁重的教学任务对教学质量已经产生了严重影响。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当今社会就业形势在不断改变,行业对用工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我们的职业教育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了解社会用工需求,并将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在当前,大部分老师还是习惯于“照本宣科”式地教学,导致课堂教育与社会用工需求脱节,违背了职业教育的宗旨。
二、针对各类学生不同特点,制定相应教育教学方式
1.针对基础较差、丧失信心的学生,要从重新激发学习兴趣入手
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意义。在学生开始接触课程的时候,讲清课程特点、用途及对后续课程学习的影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拿笔者从事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来说,就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机械制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图样是工程界的语言”,是设计、制造、使用中外重要技术资料,以及人们发展和交流科学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同时还要说明,任何机械设计和制造人员,如果缺乏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就无法从事技术工作。例如将来要进行的车工实习、铣工实习、钳工实习、数控机床实习等,如果看不懂图纸,就无法加工出零件。让学生们意识到,学好机械制图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可能有重要影响,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成就感。成就感往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的内容反复琢磨、经常整理,充分把握好重点和难点,运用直观、生动又富有情趣的方法组织教学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读图绘图过程中有一种快感,更让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情感体验从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从而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坚定学好课程的信心。
2.针对学习目的不明确、厌学的学生,则要在思想转化上下工夫
每个人都有进取的欲望,自卑、厌学、捣乱的学生也有进取心,也希望得到同学的尊重,也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家长的关心。他们内心也不希望自己这样自甘堕落,但日积月累的各种问题使他们想要在老师、同学、家长面前树立起好形象却无法做到,自感前途渺茫,因而通过捣乱、违反纪律等方式来吸引老师与同学的注意。
对于这类学生,教师首先要学会和他们做朋友。老师必须研究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取得他们的信任,多与学生进行交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渴望得到什么,他们希望自己能够怎样,只有充分了解到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找到他们厌学的根源,这是进行思想转化的前提。在与学生彼此交往中还应该多说一些充满期望的话给予鼓励,如“一分汗水一分成功”“成功决不喜欢会见懒汉,而是唤醒懒汉”“伟大的事业不是靠力气、速度和身体的敏捷完成的,而是靠性格、意志和知识的力量完成的”“只有千锤百炼,才能成为好钢”等等,对他们哪怕一丁点的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充分的肯定,缩短师生思想上交流的距离。
其次,对这类学生要充满爱心。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因为只有老师用真诚的心去贴近他们,使他们切身感觉到老师在关心、帮助自己,才不会与老师发生抵触心理。要关心这类学生,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还要依靠班集体的力量。利用课余时间和课外活动有选择地安排一些表现优秀的学生和这类学生结对子,随时随地地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认识到自己并没有被集体所抛弃,从而激发起他们对集体生活的热爱和依赖,并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为了不拖集体后腿,从思想上、言行上、学习上逐渐向优秀学生看齐。
最后,在学习上对他们要给予特别的关心和帮助,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照顾这些学生,在新课程开始阶段可以组织进行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复习,教学进度也可以放慢一些,使他们有时间、有机会来弥补知识的漏洞,同时在课堂上也注意照顾他们的接受能力,努力改善教学方法,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他们能够赶得上、听得懂、学得好。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校软实力
1.师资队伍建设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一定要立足实际,结合学校现有专业特色及课程设置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对于社会用工需求量大、有发展前景或者学校的特色专业方面的教师可以大胆引进。而对于处于探索实验阶段,未来发展前景还不明朗与新开办的专业,这方面的教师一定要慎重引进,否则,一旦该专业生源紧缩,必然会导致该专业师资闲置。同样学校在专业设置时也是这样,一定要立足实际,要考虑自身办学能力和固有的特色专业优势,而不是盲目开设大量新专业,与已经有丰厚经验积累的学校进行专业学科竞争,这样反而会因为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被转移和分散,原有专业特色优势被削弱甚至难以发挥,影响教学质量,从而丧失在职业教育中的竞争力。 2.充分利用现有师资,开展在职培训
针对学校现有教师各自的知识结构和自身特点,有计划地利用寒、暑假时间,对他们进行在职教育培训,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师资力量的不足。例如:近年不少中职学校计算机、数控机床等专业学生人数增长较快,导致这些课程的专业老师严重匮乏。针对这种情况,就可以安排一些年轻的、文化基础好的基础课程老师参加计算机专业课程培训学习,引导他们向计算机专业转行;安排一些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强的青年教师参加数控机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成长为“双师”型人才。这样既提高了现有教师队伍的自身业务能力,又培养出一批一专多能型的教师,能有效地缓解师资力量的不足。另外,对现有教师在职培训还要注重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每年利用寒、暑假选派各学科骨干教师走进工厂、企业进行新知识、新技能培训,及时掌握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及发展方向,使学校各专业始终保持不落后,这样才便于学校专业的设置和发展,才能培养出应合市场需求的中、高级适用型技术人才。
3.面向社会吸纳人才充实进教师队伍
学校内部师资培训挖潜毕竟有限,随着中职学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长,还必须向社会招聘优秀人才充实进教师队伍。第一,优先返聘社会上各类职业学校的退休教师。例如,南昌市共有56所大中专院校,每年都有大量教师从教师岗位上退休,他们中许多人是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教学经验,并熟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优秀教师。把他们返聘回来发挥余热,对学校的师资紧缺能起到很大的缓解作用。第二,择优聘用企业退休或下岗的专业技术岗位上的工程师或技师。这些人往往既具有系统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在他们中间选择部分理论知识系统、实际操作熟练、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志,将他们请进校门,鼓励他们多听其他教师讲课,并集中进行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培训,尽快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第三,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或工科院校吸收优秀的毕业生来校任教,同时督促鼓励他们多听老教师的讲课,积极组织他们走出校门到企业参观学习,以增加他们的实践经验,尽快提高这批教师的教学能力,充实进师资队伍的后备力量。
参考文献:
[1]吴庆麟.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孙进辉,刘合群.中职人本教育新理念.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1.
[3]任勇.现代中职生成才导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4]李迪.做一个优秀的中职班主任.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江西工程高级技工学校)
关键词:中职教育 问题 对策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高级技术工人的缺乏就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国家的重点工作,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5000余所,其中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2000余所,省、部级重点中职学校约3000所,在校生突破2000万。中职教育在办学规模上和办学质量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职业教育经过这些年的高速增长,也出现了一些矛盾,笔者结合自己近年教学实际,谈谈现阶段中职教育发展中所面临的几个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现状
1.生源素质参差不齐,总体偏低
近年高等教育不断抢占优质生源,导致职业院校在校生水平普遍不高,学习习惯普遍不好。通过笔者对本校机电、数控、模具专业班级336名学生《机械制图》课程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发现大概有45%的学生因为底子薄、立体几何基础没打好等原因,感觉上课时听老师讲课犹如听天书一般,学起来觉得特别吃力,久而久之丧失了学习信心;有30%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再加上学生自身往往就对职业教育抱有成见,认为要认真学习就不会来职业学校而去普通中学了,导致对学习完全不上心;只有15%的学生认为能够跟得上老师,有能力完成作业,可以达到教学目标。
2.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发展
一方面,近年老职业学校的扩建和新学校的上马,再加上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重要问题。某些职业学校专业课老师一周教学课程甚至达到30节以上,繁重的教学任务对教学质量已经产生了严重影响。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当今社会就业形势在不断改变,行业对用工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我们的职业教育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了解社会用工需求,并将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在当前,大部分老师还是习惯于“照本宣科”式地教学,导致课堂教育与社会用工需求脱节,违背了职业教育的宗旨。
二、针对各类学生不同特点,制定相应教育教学方式
1.针对基础较差、丧失信心的学生,要从重新激发学习兴趣入手
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意义。在学生开始接触课程的时候,讲清课程特点、用途及对后续课程学习的影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拿笔者从事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来说,就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机械制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图样是工程界的语言”,是设计、制造、使用中外重要技术资料,以及人们发展和交流科学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同时还要说明,任何机械设计和制造人员,如果缺乏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就无法从事技术工作。例如将来要进行的车工实习、铣工实习、钳工实习、数控机床实习等,如果看不懂图纸,就无法加工出零件。让学生们意识到,学好机械制图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可能有重要影响,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成就感。成就感往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的内容反复琢磨、经常整理,充分把握好重点和难点,运用直观、生动又富有情趣的方法组织教学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读图绘图过程中有一种快感,更让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情感体验从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从而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坚定学好课程的信心。
2.针对学习目的不明确、厌学的学生,则要在思想转化上下工夫
每个人都有进取的欲望,自卑、厌学、捣乱的学生也有进取心,也希望得到同学的尊重,也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家长的关心。他们内心也不希望自己这样自甘堕落,但日积月累的各种问题使他们想要在老师、同学、家长面前树立起好形象却无法做到,自感前途渺茫,因而通过捣乱、违反纪律等方式来吸引老师与同学的注意。
对于这类学生,教师首先要学会和他们做朋友。老师必须研究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取得他们的信任,多与学生进行交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渴望得到什么,他们希望自己能够怎样,只有充分了解到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找到他们厌学的根源,这是进行思想转化的前提。在与学生彼此交往中还应该多说一些充满期望的话给予鼓励,如“一分汗水一分成功”“成功决不喜欢会见懒汉,而是唤醒懒汉”“伟大的事业不是靠力气、速度和身体的敏捷完成的,而是靠性格、意志和知识的力量完成的”“只有千锤百炼,才能成为好钢”等等,对他们哪怕一丁点的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充分的肯定,缩短师生思想上交流的距离。
其次,对这类学生要充满爱心。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因为只有老师用真诚的心去贴近他们,使他们切身感觉到老师在关心、帮助自己,才不会与老师发生抵触心理。要关心这类学生,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还要依靠班集体的力量。利用课余时间和课外活动有选择地安排一些表现优秀的学生和这类学生结对子,随时随地地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认识到自己并没有被集体所抛弃,从而激发起他们对集体生活的热爱和依赖,并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为了不拖集体后腿,从思想上、言行上、学习上逐渐向优秀学生看齐。
最后,在学习上对他们要给予特别的关心和帮助,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照顾这些学生,在新课程开始阶段可以组织进行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复习,教学进度也可以放慢一些,使他们有时间、有机会来弥补知识的漏洞,同时在课堂上也注意照顾他们的接受能力,努力改善教学方法,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他们能够赶得上、听得懂、学得好。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校软实力
1.师资队伍建设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一定要立足实际,结合学校现有专业特色及课程设置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对于社会用工需求量大、有发展前景或者学校的特色专业方面的教师可以大胆引进。而对于处于探索实验阶段,未来发展前景还不明朗与新开办的专业,这方面的教师一定要慎重引进,否则,一旦该专业生源紧缩,必然会导致该专业师资闲置。同样学校在专业设置时也是这样,一定要立足实际,要考虑自身办学能力和固有的特色专业优势,而不是盲目开设大量新专业,与已经有丰厚经验积累的学校进行专业学科竞争,这样反而会因为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被转移和分散,原有专业特色优势被削弱甚至难以发挥,影响教学质量,从而丧失在职业教育中的竞争力。 2.充分利用现有师资,开展在职培训
针对学校现有教师各自的知识结构和自身特点,有计划地利用寒、暑假时间,对他们进行在职教育培训,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师资力量的不足。例如:近年不少中职学校计算机、数控机床等专业学生人数增长较快,导致这些课程的专业老师严重匮乏。针对这种情况,就可以安排一些年轻的、文化基础好的基础课程老师参加计算机专业课程培训学习,引导他们向计算机专业转行;安排一些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强的青年教师参加数控机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成长为“双师”型人才。这样既提高了现有教师队伍的自身业务能力,又培养出一批一专多能型的教师,能有效地缓解师资力量的不足。另外,对现有教师在职培训还要注重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每年利用寒、暑假选派各学科骨干教师走进工厂、企业进行新知识、新技能培训,及时掌握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及发展方向,使学校各专业始终保持不落后,这样才便于学校专业的设置和发展,才能培养出应合市场需求的中、高级适用型技术人才。
3.面向社会吸纳人才充实进教师队伍
学校内部师资培训挖潜毕竟有限,随着中职学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长,还必须向社会招聘优秀人才充实进教师队伍。第一,优先返聘社会上各类职业学校的退休教师。例如,南昌市共有56所大中专院校,每年都有大量教师从教师岗位上退休,他们中许多人是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教学经验,并熟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优秀教师。把他们返聘回来发挥余热,对学校的师资紧缺能起到很大的缓解作用。第二,择优聘用企业退休或下岗的专业技术岗位上的工程师或技师。这些人往往既具有系统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在他们中间选择部分理论知识系统、实际操作熟练、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志,将他们请进校门,鼓励他们多听其他教师讲课,并集中进行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培训,尽快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第三,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或工科院校吸收优秀的毕业生来校任教,同时督促鼓励他们多听老教师的讲课,积极组织他们走出校门到企业参观学习,以增加他们的实践经验,尽快提高这批教师的教学能力,充实进师资队伍的后备力量。
参考文献:
[1]吴庆麟.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孙进辉,刘合群.中职人本教育新理念.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1.
[3]任勇.现代中职生成才导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4]李迪.做一个优秀的中职班主任.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江西工程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