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访专家
田金洲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三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知名脑病专家,国家级名老中医。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岐黄学者”,兼任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国家奖励委员会评审专家、科技部973项目评审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专家、国际老年性痴呆协会中国委员会(ADI-CHINA)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和认知障碍学组委员等。
擅长痴呆、帕金森病、原发性失眠、卒中后诸症、头痛等脑部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门诊时间:周四上午
痴呆
人的记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逐步减退的趋势,相关研究也证实了记忆力一般于50岁后开始减退,50~60岁无明显差异,70岁以后有更显著地减退。但记忆力减退有些是生理性的,有些是病理性的。病理性记忆力减退多是由于脑部病变导致的记忆障碍,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各种类型的痴呆,如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等。
阿尔茨海默病即俗称的“老年性痴呆”,是指发生在老年和老年前期的一种特殊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据统计,世界上60岁以上的人中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约为6.2%,也就是说全球每100人中就有6~7人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我国目前约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600万~800万,约占全球患病总人数的1/4,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重灾区,预计至2040年我国将成为该病的第一大发病国。
阿尔茨海默病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该病的患者大多会出现记忆障碍、失语、失认、失用、行为和人格改变等症状,其危害不言而喻。阿尔茨海默病俨然已经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一大杀手,因此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尤为重要!国家级名老中医田金洲告诉我们,从眼睛可以发现老年性痴呆的蛛丝马迹!中医认为,通过人体的外观、脸部以及眼睛的变化可以捕捉到十分细微的疾病征兆,帮助我们尽早地发现痴呆病。
痰是痴呆病的元凶
阿尔茨海默病属于中医“呆病”“痴呆”“健忘”的范畴,其类似病证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血并于下,气并于上,曰之善忘”。 痴呆病名最初由张介宾提出,其曰:“痴呆证,凡平素无痰,而或以郁结,或以不遂,或以思虑,或以疑贰,或以惊恐,而渐至痴呆。”
现代中医对痴呆的病因病机论述繁多,但总体都认为从痴呆发病前到出现症状到最后恶化,“痰”都贯彻始终,并且会存在于肝、肺、脾、胃、肾等诸多脏器之中,故痰浊应为痴呆病的元凶。
年老之人脾肾虚衰,脏腑气血运化不畅,尤其是脾脏若不能正常运化水湿,便会聚湿生痰,痰水气聚,水湿痰饮一旦聚集停留于脑部,便会“痰迷脑窍”。更有甚者,痰瘀互结,可使神机失用,发为痴呆,如《辨证录》记载:“痰积于胸中,盘踞于心外,使神明不清,而成呆病矣。”
中医认为,脑由髓汇集而成。《本草备要》曾言:“人之记性,皆在脑中。小儿善忘,脑未满也;老人健忘者,脑渐空也”。脑者,元神之府,脑髓充足才能神气清灵,髓海不足则神呆气钝,失却清灵。
脑为元神之府,元神包括记忆、语言、思维等各种功能,痰阻脑窍便会使元神受阻;另一方面,脑为髓海,受五脏六腑之精而成,亦依赖于五脏六腑之营养来维持功能,如果痰阻髓海,营养物质无法充盈髓海,便会出现髓海失养、脑髓渐消、脑髓减少的局面,自然无法安神养神,久而久之还会因此出现痴呆病。
三步走,透过眼象辨痰
及时地发现和祛除痰,有利于我们防治痴呆病,而人体是否有痰,其实可以从眼部的一些变化看出来。
田主任有一个神秘的仪器——目诊仪,它可以帮助我们透过眼象看健康。目诊仪是我国利用无影成像及大数据自主研制的一种人工智能仪器,是在上万人的信息基础上又依托于发展了2000多年的中医临床经验积累研制而成的。
但普罗大众一般无法自行使用目诊仪,故田主任向我们介绍了观察眼部征象的三个步驟和方法,通过田主任的方法,我们在家便能初步判断自己体内是否有痰饮、痰瘀,以及到底是何处脏腑出现了痰阻其中的病理变化。
第一步:发现异常眼象
眼睛有五种异常眼象变化是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得知的,分别为斑、点、丘、月晕、雾漫。
1.斑:多为圆形、椭圆形,呈淡灰色或淡褐色,为不隆起于白睛表面的有色斑片。
2.点:呈圆点状,色红,其周围可发黄,体积较斑小很多,一般位于眼部小血管的末端。 3.丘:为斑片状的不透明隆起物,高于白睛表面。
4.月晕:中心有点,点周围有斑,中心颜色较周围颜色更深,一般呈深褐色,整体不凸出于白睛表面。
5.霧漫:位于球结膜(即白睛)与睑结膜之间,在穹隆结膜较深的部位,漫漫血丝如同雾霾一样,外沿不清晰。
第二步:辨颜色
有上述五种特征,且颜色为黄色、褐色或深黄色、深褐色时,往往代表体内有“痰”,若在深黄色或深褐色的基础上又出现了紫色,便意味着有痰中夹瘀的可能,多数情况为痰瘀互结,最易使神机失用,发展为痴呆病。
第三步:辨脏腑部位
《黄帝内经》认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精。”我们的眼睛之所以能够有视野,能够运动看得很清楚,皆依赖于五脏六腑之精气和营养聚集到眼部。这也就是“眼睛为五脏精气所具,所以能视”。
田主任告诉我们,关于眼睛与人体五脏六腑的关系,早在数千年前中医便开始着手研究,并且研究成果颇丰,唐宋时期便已形成了著名的“五轮学说”。南宋《仁斋直指方》中对五轮的定位和脏腑分居最明确,被沿用至今,书中谓:“眼者五脏六腑之精华。其首尾赤眦属心,其满眼白睛属肺,其乌睛圆大属肝,其上下肉胞属脾,而中间黑暗一点如漆者,肾实主之,是属五脏,各有证应,然论其所主,则瞳与之关系重焉。”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眼睛亦如是。眼睛虽小,但其不同部位却对应着不同的脏腑,某一部位出现异常,即提示相对应的脏腑可能出现了问题。
五脏与眼睛相对应的部位皆在瞳孔外圈的白睛部分进行区域划分,如下图所示:
除了看眼象外,中医还可以通过其他四象(症、体、舌、脉)来识别体内是否有痰。痰之症象为咳吐痰涎,体象为体型肥胖,舌象为舌苔黏浊,脉象为脉滑或脉弦。
而我们之所以要辨脏腑来识别体内的痰,是因为痴呆病的发展演变过程与中医五神症密切相关。五神指的是神、魂、魄、意、志,分别对应人体五个脏腑,肾藏志,脾藏意,肺藏魄,肝藏魂,心藏神。
在痴呆病的早、中、晚期分别会对应不同的五神症状表现:
1.早期主要为志的受损,以记忆力减退为核心症状,对应的是肾脏。肾藏志,若肾不藏志,便会出现记忆减退、智力障碍及意志软弱等症状。
2.肾气不足会影响到脾的运化,出现不思饮食、淡漠等表现。脾藏意,故若伤脾过甚还会出现思虑过度、不思饮食、淡漠无趣等神志异常。
3.脾虚之后影响正常运化功能,营养物质(主要是气和血)不能保证,肺为气脏,气血虚损便会影响肺脏功能。肺藏魄,故肺脏功能被明显波及时还会出现恐慌出汗、回避退缩、少气无力等症状。
4.肝为血脏,藏血藏魂,血虚则会导致出现睡中噩梦纷扰、睡中喊叫、失眠抑郁等睡眠问题,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夜晚无法入睡、白天过度睡眠的情况,说明病情已经进入中期的末端,此时若不及时治疗就会影响到心,使病情进入晚期。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藏神,一旦心不藏神,便易出现精神狂躁、妄思离奇、谵语妄言等表现。
五神茶,预防老年性痴呆
中医治痴呆病主要是治痰,通过化痰、益智、开窍都能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田主任有一基本的治痰方,临床疗效甚佳,此方由半夏、陈皮、茯苓、甘草、菖蒲(或远志或广郁金)、胆南星组成,须注意胆南星有毒,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在生活中,除了服药以外,我们也可以配合五神茶来预防痴呆病。根据老年性痴呆患者个人症状感受对应的脏腑,田主任给出了“五神茶”分别是心神茶、肝魂茶、脾意茶、肺魄茶和肾志茶,每种药材各6克,泡茶饮用即可。
·心中烦闷——心神茶
药物组成:莲子心、麦冬、西洋参
·入睡困难——肝魂茶
药物组成:酸枣仁、五味子、合欢花
·兴趣减退——脾意茶
药物组成:陈皮、茯苓、甘草、玫瑰
·恐慌退缩——肺魄茶
药物组成:黄芪、合欢皮、百合或百合花
·易忘多忘——肾志茶
药物组成:人参、地黄、山茱萸、枸杞
田主任提醒,这些代茶饮都有保健作用,在治疗期间起到协同康复作用。在服用代茶饮之前,可先去找专业医生辨证分析到底是哪个脏器出现问题,遵医嘱服用。
(编辑 车 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