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起点,让学生充分经历概念构建过程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节课的教学是在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然后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的。基于学生的认知基础,教学中通过三个层次的教学:交流“知识准备”,唤醒经验;构建新知,完善认识;延展学习,深化认识,让学生经历完善的认知过程,构建分数的意义。
  【关键词】 经历 数学活动 构建概念 认识分数
  “认识分数”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来表示”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是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学生容易对平均分的份数与物体的个数产生混淆,影响对一个整体几分之一本质属性的理解,教师要设法让学生淡化每份的个数,加深理解,建构分数的意义。
  基于本课的教学目标,笔者有如下思考:
  一、提供基于新知生長点的证据
  本节课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新知之前,让学生完成一张预习单。预习单有三个部分:知识准备,即复习与本节课相关的旧知;预习尝试,即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题目;交流疑问,即说出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学生通过预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通过调查得知,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的疑问主要有:(1)6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得这些桃的二分之一还是六分之三?(2)5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怎么分?(3)与之前学习的几分之一有什么区别?
  二、设计具有层次的教学活动
  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和在预习中产生的疑惑以及先学后教的模式,教学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知识发生、发展的逻辑顺序;二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考虑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情况。因此,本节课创设了层次分明的教学活动,抓住学生疑问,围绕核心问题,完善认知、构建意义。
  因此,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逐步建构新知的概念。
  (一)课堂实践
  1.任务一:交流“知识准备”,唤醒经验
  ①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涂色部分。
  学生汇报,教师指出其中的一个涂色部分,问:你是怎么想的?
  ②把一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个桃的( )。
  指名学生汇报,并说出是怎么想的。
  师(小结):这是我们之前学过的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数。
  ③在预习中,有哪些困惑?
  通过复习旧知,复习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激活学生脑中处于休眠状态的旧知,为接下来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做铺垫。
  2.任务二:构建新知,完善认识
  活动一:认识6个桃的1—2
  课件出示:把一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师:谁来分一分?并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学生到黑板上展示)
  生:把6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子,每个小猴子分得3个。
  师:这3个桃子,如果用分数表示,你会吗?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6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3个,这3个就是1份,也就是这盘桃的1—2 。
  师:听明白了吗?为什么用1—2 表示?
  生:把6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1份,也就是这盘桃的1—2 。
  师:还有不同的表示吗?
  生:把6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3个,也就是这盘桃的3—6 。
  师:到底是3—6 还是1—2呢?
  (学生说出各自表示的意思,并画图,如图1,用涂色部分表示3—6 ,表示把一盘桃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三份)
  师:都表示3个桃,哪个更合适呢?
  (讨论得出:在这里用1—2表示更合适,而1—2与3—6 之间是有联系的,这是我们以后要学的)
  师:谁来说说分母2表示什么意思?分子1呢?
  生:表示把6个桃平均分成2份,分子1表示其中的1份。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
  生:把6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1份,是这盘桃的1—2 。
  从1个桃的1—2到认识6个桃的1—2,知识的拓展显得自然、流畅,但是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产生了疑问:到底是1—2还是3—6 ?教师没有回避问题,而是通过比较1—2与3—6 来确定用哪个更合适。让学生在思辨中体会到:1—2是2份中的1份,用1—2表示更合适。
  活动二:完善对整体1—2的认识
  课件出示:一盘4个桃,一盘8个桃,你会表示图2中的二分之一吗?
  要求:先分一分再涂色表示。
  师:谁来分一分?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生1:4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2个,是这盘桃的1—2 。
  生2:8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1份,是这盘桃的1—2 。
  师:三次分桃,每份的个数不同,为什么都能用1—2来表示其中的1份?小组讨论。
  生1:都把这些桃平均分成了2份,表示其中的1份都可以用1—2表示。
  生2:桃的总个数不同,每只小猴分得的每份的个数就不同。
  (出示学生的疑问:5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怎么分?桃子的个数是单数呢,不是双数,除以2不能正好分完,怎么办?)
  生:每只小猴分得2个半,就是其中1份,每只小猴分得1—2 。
  讨论中得出:不管有多少个桃子,桃子的个数是单数还是双数,只要把他们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都可以用1—2 来表示。
  通过三次分桃的对比,以及提出并解决疑问,让学生感悟出1—2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只要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其中1份就是1—2 。   活动三:认识6个桃的1—3
  课件出示:把这盘桃平均分给3只猴,每只猴分得这盘桃子的( )。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请1~2个学生说一说)
  生:把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2个桃子,是1份,即这盘桃的1—3 。
  师:同样是6个桃子,怎么刚才得到的是1—2 ,现在得到的是1—3?小组讨论。
  师(小结):桃子的个数是相同的,平均分的份数不同,表示1份的分数就不同。
  通过认识6个桃的1—3,以及比较1—2 与1—3,拓宽学生对分数的认识,突出重点:尽管整体所表示的数量相同但由于平均分的份数不同,表示每份与整体的关系就不同。
  3.任务三:延展学习,深化认识
  ①用分数表示涂色的部分。
  提问:每份都是3个,为什么既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也可以用五分之一、八分之一表示?
  ②拓展:同样涂色3个正方体,要表示九分之一,怎么办?
  生:每份3个,用3×9。
  师:为什么要乘9?
  师(小结):不但找到3个一份,还找到一个整体。
  通过两个层次的练习,加深和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以及对部分与整体的理解与应用。
  (二)课后思考
  1.抓住学生的真实疑问,突破难点
  有疑问才会有思考,课堂上学生的疑问是他们在预习中出现的真实困惑,而这些真实的问题就是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是学生认识上的难点。当学生提出了是用1—2 还是3—6 的疑问时,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说出3—6 与1—2表示的意思,并借助直观的图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在讨论与辨析中得出结论——都是平均分成了2份,用1—2更合适。学生的疑问释放了,对于“5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怎么分?”用已抽象出的1—2本质内涵,通过迁移、类推出:不管有多少个桃子,桃子的个数是单数还是双数,只要把它们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都可以用1—2來表示。学生的疑问得到释放的过程,就是对“一个整体几分之一”的逐步完善认知的过程,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
  2.强调对比,把握本质,经历认知完善的过程
  乌申斯基曾精辟地说道:“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从数学的角度来说,比较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是人们对事物进行分类、抽象、概括的基础。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需要通过对数学材料的比较,来理解新知识的含义。本节课通过两次比较:“每份的个数不同,为什么都能用1—2来表示其中的1份?”“同样是6个桃子,怎么刚才得到的是1—2,现在得到的是1—3?”引导学生思考,抽象出分数的本质内涵,构建出分数的模型。两次对比,一方面凸显了“一个整体”的本质内涵,另一方面也使得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关系的思考路径逐步清晰起来,学生对几分之一内涵的掌握更深入。在比较思考中,学生经历对几分之一的认知逐步完善的过程,提高了探索学习的能力。
  3.延展学习,深化认知
  延展学习的安排既强调针对性,又注意层次性;既强调对基本的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理解和应用,又要注意呈现挑战性,以突出学习内容的本质,不断提升思维水平。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并思考:每份都是3个,为什么既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也可以用五分之一、八分之一表示?让学生体会: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的份数不同,那么表示其中一份的分数就不同,这里的分数表示的是份数关系。拓展题同样涂色3个正方体,要表示九分之一,怎么办?引导学生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九分之一的意义,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完善了对分数的认识,丰富了分数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晓霞.直观感知
其他文献
无意识教育是指教育者利用人的无意识心理,将教育目的、教育意向、教育内容等寓于一定的生活环境、组织活动与文化氛围,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验,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迪,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教育方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一种教学现象,学生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充分发挥无意识教育的作用,达到“润物无声,教学无痕”的理想境界呢?笔者认为
【摘要】教学研究力是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主要标志,可以助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也能提升语文教师的人生幸福指数。研究力包含了调查研究、选题定向、收集资料、开展实验和总结提炼等能力。从问题到课程,是语文教师有效提升研究力的路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 研究力 从问题到课程  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了新一轮课程改革。“语文教师与新课程同行”是本次语文课改的重要命题。教育工作是一项富有
艺术既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娱乐游戏的一种特殊方式,又是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属于娱乐游戏文化的范畴。休闲是指在非劳动及非工作时间内以各种玩的方式获得身心的调节与放松,达到生命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目的的一种业余生活。艺术休闲不仅是一种科学文明的休闲方式,还是一剂有效促进能量的储蓄和释放,对智能、体能的调节和生理、心理机能的锻炼有着积极作用的良药。培智学校开设艺术休闲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
无意中登录《中国教师报》主编李炳亭的博客,李先生认为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学生姓“学”,字“生”。离开了“学”,就没有“生”。课堂的主旋律是“学”,最终目的是“生”即“生长”。当课堂拥有儿童的视角,从儿童出发,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学生的“自我生长”,课堂才会成为舒展生命灵性的舞台,成为生命活力充分体现的场所,才会涌现“悦活”的姿态。  李先生认为:利用学生是一
杜威认为:教育就是不断生长,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目的。面对当下数学课堂中出现的学生主动学习不足的“重教轻学”现状,我们在思考,小学数学不应把学生当作“工业产品”。按照既定的标准,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标准化生产”,这怎么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因此,追求激发学生潜在经验和动力的“农业生长式”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像苗木那样主动吸收阳光和水分。  现代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终身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梅艳争春迎贵客,骏马奔腾谱乐章”,阳春三月,我们相聚在美丽的上海,共绘畜牧业的蓝图美景。首先我代表主办方之一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对各位的光临,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2014规模化养猪实用新技术国际研讨会”是为适应养猪业发展的需求、解决生产中的问题而举办的一次新技术交流会。本次会议特邀请了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
【摘要】幾何直观是新课标提出的十个核心概念之一,也是新增的一项核心内容。通过对新版教材的观察比较,本人认为图形直观的具体表现形式有:线段图、条形图、方块图、个性化图示等。如何将图形直观更好地运用于教学,我认为主阵地在课堂。本文试着从建构新知、突破难点、辨析错误、解决问题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关键词】图形直观 课堂教学 策略
人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人类思维的物质载体是大脑,组成人脑的神经细胞数量上千亿,与银河系星体总数相当,而正是这宛若银河系繁星的细胞构成的神经环路和网络,使人类得以产生感觉、形成意识,拥有思维、记忆和认知能力,也让浙江大学医学院系统神经与认知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利霞对这一领域研究向往、迷恋。  那如何对大脑进行探究呢?实验动物便是其研究入手的主要途径。在高利霞的介绍下,记者了解到:在人类的起源中,非人灵
[案例背景]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学校的教育评价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探索、建立新型的评价制度,成了学校研究的重要课题。  我校是一所乡镇小学,学校覆盖面较大,既有地处城关镇的中心校本部,又有辐射在周边地区的村级
【摘要】在统编版语文阅读教学中,围绕课后习题来提领教学过程设计,是统编版语文教材语文要素落实课堂的保底做法。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把保底做法等同于将课后练习纳入教学设计中,呈现一问一答的课堂教学样态。这样的教学,既忽视了文本承载的人文主题,又使得语文要素目标落实不到位,甚至是走过场。笔者认为,对于统编版语文阅读课文后面用以辅助教学的思考题,应该通过理性分析,使之成为语文要素落实的主线设置,通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