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荒原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baby54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文学景观激动人心。文学在遭受了多年的践踏和压抑后,终于又焕发了生机。张贤亮便是涌现的一颗新星。1980年他发表《灵与肉》获全国优秀小说奖,1983年《肖尔布拉克》、1984年《绿化树》获全国优秀小说奖,1985年发表的中篇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更是引起文坛内外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一、时代的压抑与人性的抗争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之所以轰动文坛,是因为他在文本中涉及性描写。评论家吴炫说:“这部作品当时引起很大争议的原因,一是在于张贤亮写到了性,二是在于写到了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离异等问题。一个道德感和身体虚弱感相当强的民族,是不大忍心看到这些东西的,尤其是经过了十几年不能谈性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但是我想说的是,这种争议之所以过去或不了了之,就是因为它们根本不是文学性争议,大家讨论的不是文学问题,而是道德问题。”这便是说,评论界在对其进行批评时,更多的是着眼于社会的道德层面,而不是纯粹的文学性的争议。就其文本内容而言,它确实给文坛吹进一股新鲜空气。
  文本中,作者塑造知识分子“章永璘”的形象。“文革”期间,章永璘,面对黄香久展开持久的人性与政治的搏斗与自搏。作者向我们展示一个个在扭曲的环境中畸形的个体,一个关于道德良心与个体生命感觉究竟谁为永恒必然的话题。在“章永璘”所处的时代环境,吃饱成为一种奢求。由于身体受损,章永璘丧失性能力。章永璘在遇到黄香久后默默忍受着被扼杀了创造力的身心所带来的无助,逐步承受着不能追寻渴望中的爱情而带来的痛苦,以及后来终于还是放弃了黄香久的情爱,只身去追求真正的爱情、真正的权利。在这里,作者把章永璘刻画成了一个具有分裂人格的人,在本能以外还追求着更高的需要,如创造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找到生命感觉的需要等。
  
  二、性的重获与权力争夺
  
  文学作品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张贤亮求得心理平衡的天平,诚如弗洛伊德所说,“通过某种艺术创作的途径,艺术家实际上成为自己所渴望成为的英雄、帝王、创造者、受人钟爱的人物。”黄香久为他收拾起一个温暖而舒适的家庭,用怜爱使他恢复了男人的正常功能,但他始终在心理上把黄香久当成权宜的伴侣。从这个角度来看,张贤亮小说中的女性无疑是可怜的,她们很少能展示自己独立的生存空间。在文本中,章永璘从“无性”到“有性”这一情节的设计是一种策略性质的转变,“文革”始于思想界与文化界的争论,这种争论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政治运动,波及社会的每个领域。当十年“文革”猝然结束,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知识分子比其他群体更能敏感地意识到政治动向的改变。
  于是,从“文革”中解脱的知识分子必须打破一种“被阉割”的处境,性便和权力发生了关系。章永璘最后果断地离开了黄香久,就在于他已经意识到有比女人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政治,或者权力。
  
  三、爱的荒原与遗弃方式的批判
  
  对张贤亮笔下“章永璘”形象的批评,评论界也是褒贬不一。例如,张陵和李洁非发表的文章“两个章永璘和马缨花、黄香久”。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深刻阐述张贤亮在塑造章永璘这个人物形象时的精神困惑。“章永璘的全部困顿来自作家在塑造他的时候受着理性化倾向的约束。”然而,评论家李遇春发表在《小说评论》上的“挥不去的阴霾——张贤亮小说创作中的死亡心理分析”。这篇论文谈到了章永璘具有施虐心理,对两位拯救他的女性马缨花和黄香久始乱终弃。文中写道:“他们不仅沦为了反抗自的异己存在,而且还绝望地将整个外部世界虚拟为一个庞大的,具有无边权威性和合法性的施虐狂形象,从而在心理深层中让受虐狂一举僭越为他们的深层心理人格的本质。于是,我们看到了章永璘在《绿化树》中把挨谢队长的骂视为一种“生活享受”,在《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把接受曹书记的人格污辱当成了一种“自我教育”的手段。”
  那么,章永璘和黄香久之间到底有没有爱情可言?章永璘从在农场窥视黄香久洗浴开始,一直到他们的结合还有遗弃,其实质上是与章永璘的性冲动、无能、厌倦等隐秘的欲望密切相关。生存欲望的压抑是人的解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章永璘的活动是受生存和名利欲望驱使的。所以,我们容易理解章永璘对黄香久的遗弃。然而,黄香久毕竟为章永璘付出了全部,从他们的分手方式看,章永璘没有表现出对人的起码的尊重以及对一个曾经为自己付出全部的弱女子的怜悯之情。对于一个只是想有个家的黄香久来讲,维持婚姻之形也比立即拆除婚姻之形要人道的多。但是,章永璘没有采用人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在作家张贤亮心中,本身就存在着“男尊女卑”的封建意识,所以他笔下的章永璘有居高临下的知识分子的优越感。作家在写作时的思想意识也决定了创作的思路,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女性的轻视和忽略。
其他文献
没有文化,历史上不会有永存的事物。   历史和文化是地域的灵魂,是一个族群集体的记忆,是无形的根,无价的宝。   古道西风,吹不尽的乡情怀念;岁月更迭,说不完的尘世沧桑。   历史延续,演绎无数兴衰荣辱;薪火相传,穿越千年风霜雨雪。   一个驿站,感应时代的脉搏,诉说着古往今昔……  平安篇  古驿新城的历史沿革   平安县地处黄河上游及其重要支流湟水之间,是湟水流域开发较早、文化历史悠
期刊
西方对“现代性”理论的理解有两种模式,一种认为现代性就是着重于西方自启蒙运动以来发展出的一套关于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理论。一种模式认为所谓现代性,表面看来是从欧洲发展而来的,事实上蕴含着非常复杂的文化内涵,包括理性科学及个人因素、主体性因素、语言和现实的因素等多种方面。中国的现代性是产生于新的世界格局重建的情势之下,建构在衰败的古典性文化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方现代性的指标,而又无法脱离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套
期刊
所谓集锦式,即“整部小说由若干个故事构成,故事各有各自的核心事件与核心人物,相对独立;故事根据故事中的核心人物出现的先后依次讲述,一个讲完之后再讲述另外一个;故事之间通过人物、事件、因果关系等互相联系,通过人物接力从一个故事过渡到另一个故事。”    一、“杂糅”中的共性——“集锦”    辛亥革命之前,谴责小说一度活跃于晚清文坛,由于处在中国小说转型期间,其结构“杂糅”的形态中展现共共同的特质,
期刊
雪域安多藏区有两大藏传佛教名刹,这就是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拉卜楞寺和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隆务寺。这里藏传佛教文化十分发达,尤以藏传佛教学者云集而闻名遐迩,早已形成藏族文化比较发达的文化名城。这两座寺院虽属两省管辖,但地理毗连、宗教文化联系又十分紧密,论辩著学术活动从未间断。二寺有夏日仓活佛和嘉木洋活佛系统的传承,佛殿寺宇庄严辉煌,鼎盛时期二寺僧众达七千余人,学者辈出,成为安多藏
期刊
自汉语白话诗歌问世以来,各种质疑之声便持续不断;进入90年代之后,许多人更是对诗歌感到困惑至极,诗歌市场、文体样式、命运等问题成了关注的焦点;这里试从解析困惑入手,阐明诗歌仍是处于前进的路上,仍是拥有美丽的明天,让诗歌爱好者坚定信心。    一、对新诗的困惑    质疑新诗的各种声音几乎从未间断,特别是自90年代以来,随着文学的边缘化,诗歌成了边缘的边缘,诗歌观察者、读者和专业诗歌创作者,无不对诗
期刊
《药》作为鲁迅“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系列小说之一,刻画了当时国民在封建势力重压之下麻木的精神状态。有人评价说,“《药》就是这样一篇具有严肃深刻的社会政治主题,又有新颖独创的艺术形式的革命现实主义力作”,因为它深刻地揭露了国民的劣根性,尤其是小说中塑造的几个典型的国民性代表者,更是深入人心。但当读者们都习惯性地将试图搜寻“麻木”的目光投放在无知而善良的华老栓,或安放在那群愚昧而可笑的看客身上
期刊
1958年被确定为“新浪潮”诞生的具体年份,“新浪潮”的导演们对萨杜尔笔下“稳定时期”末期的电影发起了制片技术和制片方法的革命,可以归于这一流派的导演有弗朗索瓦·特吕弗、让一吕克·戈达尔、克洛德·夏布洛尔、雅克·里韦特等。在这些新生代导演看来,他们之前的法国电影一直处于僵化状态。“这包括从戏剧继承来的编剧理论(必须有情节、心理、结局、良好的感情);‘成功模式’的美学(精雕细琢的剧本、流行的对话、有
期刊
王安忆是新时期以来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80年代初她以“雯雯系列”登上文坛,清新纯美。她的初期作品白描“文革”以后中国内地生活的变化,平实细腻又充满感伤,颇能体现又一辈年轻作家的心声。王安忆以惊人的潜力和韧力写作不辍而勇于创新,以十足的“自我”意识一次次的超越自己的创作而获得文坛“常青树”的赞誉。80年代中后期她涉足“寻根”写了《小鲍庄》,注目于市民生活创作了《米尼》,她也大胆写性有“三恋”系列。直
期刊
自从张爱玲的《金锁记》问世以来,就被各方评论家称为其杰出的代表作。傅雷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中说:“毫无疑问,《金锁记》是张女士截止目前为止的最完满之作,颇有《猎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范。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夏志清在其具有开拓意义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更是把张爱玲的《金锁记》冠以“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的称号。虽然外界把它捧得的如此之高,但一向决绝的张爱玲在时隔二十多年后却
期刊
笔者认为余华从写作早期的作品如《现实一种》、《世事如烟》到中后期的《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让他同时也让我们读者在生存的困兽之斗中找到了一条突围而出的道路。本文试图结合自身三次阅读《许三观卖血记》过程中的精神突围之路,对余华生命哲学的突围之路做出解读。    一、求索印证——荒诞叙述    初次阅读,给笔者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作品中的荒诞叙述。这种荒诞叙述,是说作品的文本语言及其塑造出来的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