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提问设计

来源 :数理化学习·高三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GOUSIYM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容易忽略了课堂问题的重要性,提出的课堂问题过于笼统,不具备针对性,不能很好起到引导学生思考的作用.这样的课堂问题,教师提的再多,讲解的再多,分析的再透彻,学生依然无法抓住课堂内容的关键.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教师在课堂问题的优化设计上下工夫,从而打造高效课堂.教师设计的课堂问题应该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避免将教材或者参考书上的问题生搬硬套到课堂上.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关于物理课堂问题设计的建议,供各位同仁参考与借鉴.
  一、把脉学生心理设计问题,讲究提问的趣味性
  在物理课堂上,物理教师要善于设置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既时尚又有趣味的问题,以引发学生持续关注课堂提问的兴趣.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随着课程的逐步深入,知识间的联系会不断加强,学生会遇到一些认知问题,对某些问题似懂非懂.而高中生又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这就构成了高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教师如果能捉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巧妙地设计课堂问题,定能起到很好的启发作用,打开学生的思路.因此,教师在物理课堂问题设计中应利用好这些特点,并结合好当前课程知识,来达到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例如,在学习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2第四章“电磁感应”时,学生对电磁感应产生电会有较多疑惑.此时,教师应抓住这种求知心理,合理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在课堂中提问:“线框垂直地在磁场中摆动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通过前面所学知识会回答到“会慢慢停下来.”教师接着问“为什么,有什么能量转化”学生回答“安培力对线框做负功,线框机械能减少,转化为电能”教师还可以继续问“那洛伦兹力又有什么作用”.通过一个个问题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着这些问题背后的联系,起到了解决问题的作用,也达到了训练思路的目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师的提问设计是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问题提出来了,学生往往具有急于究竟的心理.
  二、依托课本资源设计问题,讲究提问的引领性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心智上还不够成熟,往往不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缺乏主动思考的习惯.加之,高中物理的课本中包含了所有的基础知识,是学习物理的基本,也是考试大纲的依据,但学生对课本的知识理解往往不够深入.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把一些课本中原有的物理观点转变为课堂问题,把原有的物理问题转变为讨论的话题.这样做不仅让学生看到知识有序发展的一个累积、阶梯、上升过程,也有利于展现知识的内部逻辑联系,引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养成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
  例如,在学习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时,课本中关于“自由落体运动”这个知识点中提到了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观点.教师可以从两位伟人的观点入手设计提问,这样问学生:“如果质量大的物体的确下降的比较快,质量小的物体下降的比较慢,那么把两者捆绑在一起,下降过程又是怎样呢?”学生中有的会说“捆绑在一起更加重了,下降的会更加快”,也会有反驳的声音“由于下降快的物体和下降慢的物体捆绑了,下降的速度应是两者速度的平均值”.学生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会在不知不觉中思考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获得的知识远比课本简单描述的知识多.
  三、挖掘实际情境设计问题,讲究提问的生成性
  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联系实际情境.教师在台上讲的“天花乱坠”,将自己的思维和盘拖出,硬套在学生身上,而学生在台下听的“摸不着头脑”,没有自己的思考,只能盲目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学生在面对简单问题时就会套规律搬公式,面对实际问题就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善于挖掘实际情境来设计课堂问题,培养学生利用物理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实际情境设计出来的课堂问题,还能刺激学生的感性认知,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动机,从而生成新的学习资源.
  例如,在学习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力的相互作用”,有关摩擦力的知识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先播放工厂内用传送带输送货物的视频,然后提问“货物在传送带上涉及到几种运动,为什么货物能随着传送带一起运动”.接着还可以播放汽车紧急刹车的视频,再发问“汽车为什么会停下来,路面上留下的刹车痕迹是怎么产生的,其长度跟什么有关系.”这两个情境和问题都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对运动的影响.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从问题本身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探究有生成性的问题,从而培养起自己好问、善问的良好习惯.因此,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可以极大地提升整个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总之,课堂提问的科学合理设计,是新课程观点下的全新物理教学观念的有效体现.好的课堂问题能统一课堂主体和客体,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教师只有不断地用心设计课堂问题,才能真正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使学生能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建构起全新有效的物理知识体系.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高中教学已经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向科学的、合理的课堂方面发展,但是因为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是非常重要的,对传统枯燥的课堂进行合理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首先对数学思维做出了简单介绍,然后提出了怎样去提高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一、数学思维的简介  1.数学思维的定义  数学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以
(编者按)近几年广播电视技术发展很快,不少新技术常以缩语(英、汉)形式出现。为了帮助广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其含意,正确使用这些缩语,本刊从这期开始开设这一栏目。我们将
康林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之一,是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重要“载体”.教师与学生是一对既相互依存,又相对独立的复杂统一体.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课堂教学应“以生为本”教学理念,抓住教学关键要素,实施有效教学,做到“教学相长”.教学实践学认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应该是“和谐融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不能取代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不能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特有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前人对于杉木连栽的生长量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已有较多的研究,但
函数作为高中数学学习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其学习效果的优劣对今后数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函数学习的关键点仍没有掌握,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将抽象的函数知识充分的展现出来,引导学生找到一条学习捷径成为必须思考的问题.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发展,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高中数学教育,因此高中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函数的设计思路,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教学策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综合护理干预)各40例。观
今天,“徐虎”、“吴天祥”的名字传遍神州大地。他们那默默奉献,辛勤耕耘,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业绩的精神,激励着亿万人民。这里向读者介绍的是我们身边的徐虎、吴天祥。
至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多数物理课都有了新课程的“型”,缺乏新课程的“魂”,课程改革进程变缓,进入了瓶颈期.在“后”课改时代,如何克服种种瓶颈现象,深入改革、完善教学,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本文试从几年来逐步摸索、慢慢实践的几个案例谈谈自己做法和想法.  一、探究问题驱动法,激活学生思维  案例1:以“回旋加速器”为例,试用问题驱动法.实施班级:高二(6)班.班级特点:思维灵活、课堂活跃,个体成绩差
目的:研究人文关怀在宫外孕护理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自2004年5月至2014年5月救治的宫外孕患者共10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
在新课改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养成,对互动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项教学活动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提问通常是师生互动的开始,是教师同学生进行交流时最基本的途径,所以教师的提问方式和提问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有的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次数虽然比较多,但是问题的层次性、针对性和开放性相对不足,没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很难长时间保持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