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huaai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学科。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创新能力,健全创新性人格,这就是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本文将简单谈谈在笔者自己的教学实际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意识 新颖 培养
  所谓创新意识,是指人对客观世界独到的看法、新颖的见解及标新立异的欲望。创新意识强的人总能从不同寻常的独特视角来分析问题,具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创造勇气。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把学生这方面的潜能挖掘释放出来,不断注入开发创新意识的活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一、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创新欲望是一种发现和探求新知识的心理需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不仅以其知识和智慧作基础,而且要与其积极情绪,特别是创新欲望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如果对某位老师很亲近、很喜欢,对这位老师的课就会感兴趣,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好这一学科的知识,在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因此,我们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诱发他们的创新欲望,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下老师的架子,作为学生的“大朋友”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交流思想,事事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给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勇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开放性教学情境。老师可以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谁最聪明?”“谁最棒?”“谁的答案更好?”“谁能把老师问倒了……,给学生创设一种心灵愉悦、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敢于与老师、同学讨论,从而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
  二、引导发散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重视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针对每一个具体的问题,尽可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创新思维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如教学《穷人》时,问学生:“遇上了哪些不理解的问题?”学生提出了问题:“渔夫一家生活很苦,为什么还要收养西蒙的孩子呢?”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如教学《月光曲》时,出示课题后,问学生看了题目想知道什么,学生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月光曲》是谁创作的?是怎样创作的?曲子是怎样的?这样就更好地为理解课文作了铺垫;如教《颐和园》第五自然段时,我抓住“这么多的小狮子,姿态不一,也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这句话,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经验想想,说说狮子到底有那些不同的姿态?通过质问,学生的思路一下打开了,不少精彩的理解油然而生。因此,教师的积极引导、启发与鼓励,对促进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很有利的。
  三、引导想象与联想,培养创新意识
  “想象是创造力。”“想象是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以后得到的一种形象思维……”,它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性的形象思维。想象越发展,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力,就必须采取想象法,训练学生创造性的形象思维。
  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续写故事和想象作文等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学《望庐山瀑布》后,要求学生结合平时所看到的瀑布想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景象,并口述其想象内容。再如,学习《黄山奇石》一课,观看录像后让学生联想石头的形状,有的同学把它们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说出了许多有趣的名字。
  运用联想,能在把多种事物联系起来的思考中得到启发。联想对于学生作文内容的充实、写作思路的展开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出些联想性题目,让学生展开联想,能训练他们的创造性形象思维。
  四、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和机会,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活动中得到更充分地发展。那么,要开展哪些语文课外活动呢?
  1.课外阅读
  每一篇作品、名家名作,都是作者、名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都是作家创造之作。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就能在阅读中吸取营养,学习作家如何创作,培养创新精神。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创办图书角、剪贴材料、故事会、朗诵会、读书笔记展览、读书报告会等,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
  2.个人活动
  爱因斯坦说过:“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为了适应时代发展,教师应只有提供给学生个人活动的各种机会,如采访、出黑板报、自编手抄报、自编童话故事书等,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和独立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独立实践能力。
  3.兴趣小组活动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尤其对于儿童,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强大动力。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就会更加主动、积极。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语文兴趣小组,如读报小组、读书小组、评论小组、创作小组等,通过对文艺作品的阅读评论,提高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通过学习创作,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创作能力。
  总之,语文是一门极富创新内涵的学科,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系统训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他们广开思路,大胆想象,勤思好问,敢于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昌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能力培养[J];新课程(下);2011年02期
  [2]封光;科幻绘画与创新思维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年12期
  [3]杨玉峰;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J];青春岁月;2011年10期
  [4]陆善祥;浅谈语文教学中情感的培养[J];成才之路;2009年27期
  [5]张登明;主动学习 生动发展[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其他文献
Abstract: This paper compares different featur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sound systems in terms of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to help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glish pronunciation.  Key words: phonetic
摘要: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更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教学理念。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以不断培养学生素质教育为核心,充分根据初中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心理特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相应的教学手段不断完善教学体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体育 教学 创新  在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们习惯运用地狱式的疲劳训练来提高教学质量,类同于军事化训练。但过于重视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财富源于人力资源的时代。它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崭新的教育理念,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创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提出,要改革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要把“乐于探究”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强调课程结构要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提出教材要“有利于学生探究”。那么,什么是探究性学习,为什么要开展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10年改革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结果表明:10年来,我国在体育教育思想、课程理念、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都发生积极变化;同时,体育课程改革在体育教师教育观念、专业化水平、地方重视程度等方面存在问题。  关键词:基础教育 体育课程改革 综述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已经历了十年的实验,此次体育课程改革影响之大、范围之广都是历次体
[摘要]在小学美术课教学中,美感的体味与想象的激发是至关重要的,美术课绘画是学生倾心的天地,同时也是进行创新教育与美感教育的理想阵地。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形象记忆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感悟审美能力综合培养。使学生在每一节美术课中兴趣盎然、体味美感、激发想像、创新作品,进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目标,值得我们每一位美术老师去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小学美术 教学研究 美
新时期形势下的现代班主任工作管理理念的创新,是直接决定一个班级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而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氛围,让学生觉得在这个班级的“大家庭”里既民主、自由、温暖,又能真正融入到体验学习的乐趣中,还能感觉到生活的温馨。当然,要做好高中班主任的这项工作,是一件既艰难而又很不容易的事情,首先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教育者又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还是学校进行班级教育工作的
摘要: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基础。初中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笔者通过结合我校物理实验教学实际情况,从实验教学的意义出发,谈谈自身对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的一些认识和在其创新思路方面作出的一些大胆的尝试,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意义 创新思路  初中物理实验是借助物质的具体形态来帮助学生认识物理概念,利用有一定条件控制的物质运动变化过程来认识、总结、探索
素质教育,耳熟能详的词语,中小学义务教育宗旨。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知道它是什么?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可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概念理解不透彻,怎么实施吗?家长、学校只看重成绩,怎么实施呢?硬件跟不上,怎么实施呢?因此,大多数学校和老师都只是停留口号上,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在21世纪知识经济的新时代,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适应新世纪竞争合格人才的光荣使命和时代的重托,也是当代教师深思远虑的时代课题 ,下面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培养学生创亲意识的一些体会:  一、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质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
摘要:在英语课堂上坚持采用情景教学法,能使学生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和熏陶,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掌握知识,老师也可以从单纯的传道授业中解脱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导者,从而充分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 英语 情景教学 策略  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以直接兴趣为主。通过语言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有“有声有色、声形并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使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