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练掌握文言现象,轻松学习初中古文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illz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重视知识积累,落实文言现象
  初中文言文都是短小精悍的文章,属于文言美文,非常适合学生的诵读。如《陋室铭》短短81个字就把自己的居室介绍的很清楚,一句“何陋之有?”就把作者那种身居陋室,自得其乐的心情表露无遗。这种语言上的锤炼非常值得学生学习。但是文言文的语言和现代语言会有不同、甚至会有较大差异,所以学生就应该特别记住,在翻译句子的过程中不断强化。文言文的学习,不应仅仅局限在知识技巧的学习上,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文人雅士情怀心境的领悟上,有了情感的交流,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也就更容易。
  对文言文的考查,重点也放在这些比较明显的文言现象上。所以,每学习一课文言文就应该做好筛选和梳理,强化识记。老师在这个层次上的教学要做好学法指导,让学生不要学的太辛苦,引导学生把单纯的“词义”放到“句义”中,甚至放到“文义”中。这样学生不再是单纯地记忆,而是放在文言文中去理解。学生对单个词语的理解,重要的是放在句子中间去,学生如果对句义理解了,对文章中的文言现象当然就能够熟练的掌握。
  二、做好知识分类,提高识记效率
  文言文中的文言现象一般分为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在初中阶段考查的重点就这些,所以在教学活动中,重点归纳整理这几部分。每学习一课,老师都要安排学生梳理本课的文言现象。分类整理,可以重点识记,提高识记的效率。如《三峡》一课,通假字并不多,只有一个“略无阙处”的“阙”通“缺”,“中断”的意思。词类活用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中的“奔”,在这里是动词做名词,意为“飞奔的马”。一词多义特别多,出自本课的就有“自、绝、或、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要分类梳理。
  在分类梳理的时候,老师只给方向,不能包办代替。听过很多文言文教学课,因为多媒体非常方便,老师直接把梳理好的文言现象投放给学生,学生很方便的抄写下来识记。没有了探索的过程,学生学习得很轻松,但是印象并不深刻。摘抄之后就是机械地识记,结果只能是扼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对于文言现象的梳理,老师要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找出文章中的文言现象,整理在资料本上。学生在整理的过程,就是对文章再次通读巩固的过程。如果文中的文言现象很多,则更需要学生认真通读整理。
  如《小石潭记》一课,词类活用现象非常多,可以提示学生分类,文章中的方位名词,很多都是活用为动词。如“从小丘西行”、“下见小潭”、“日光下澈”、“潭西南而望”,其中的方位词都活用为动词“向~”。通过积累,学生在读课外文言文时也可以理解方位词的活用,可以快速读懂文义。本课最重点的是“斗折蛇行”中的“斗”和“蛇”都是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像蛇一样”。“其岸势犬牙差互”中的“犬牙”也是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名词作状语是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词类活用的方法,学习了本课的内容,学生对名词作状语的用法理解比较透彻,在阅读的时候如果遇到也可以轻松应对。
  三、注意前后联系,系统把握知识
  文言现象的识记和落实,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应用。在学习的时候,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前后文言知识的联系。文言现象“一词多义”就要联系前后文章中出现的相同的词语。如学习《核舟记》的时候,积累“绝”字,“佛印绝类弥勒—极”,要联系以前《三峡》学过的(1)哀转久绝—消失;(2)沿溯阻绝—隔绝。当然还有:“群响毕绝—停止”(《口技》),“夜久语声绝—消失”(《石壕吏》)。这样前后知识的联系,可以把所学过的一词多义全部梳理归纳一遍,增强知识的系统性。
  文言现象的纵向联系,是对横向积累的再巩固。学生横向积累的过程可以形成一定的文言语感,有助于阅读课外文言文。纵向联系文言现象,可以由此及彼,在阅读的时候,学生可以快速解读词语的含义。比如“或”也是一词多义,但是在文言文中一般是“有的、有时、有的人”,让学生记住这一规律,就可以准确理解文意。同时“或”还是古今异义,现代汉语中的“或者”是并列关系的选择性关联词。学生在积累的时候,通过横向和纵向联系,可以更加深刻理解文言现象。
  初中语文学习中对文言现象的落实要从积累开始,然后对文言现象进行梳理归类,前后联系,使文言现象的各种类型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文言现象的落实和巩固就不再是机械性积累,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轻松学习文言文。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第十三中学。
其他文献
由于中专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增强其毕业后的工作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已经成为中专语文教学的重点问题。本文针对目前中专写作教学的现状,提出中专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中专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能力是语文学习能力的关键体现。因此在中专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0岁。因心悸、气短加重1周入院。心电图:窦性心律、电轴左偏、频发房性早搏,给予异搏定80mg,一日三次口服,3天后心律失常消失。好转出院,嘱病人停药,但病人回家后未停用,而且坚持服用3个月。后因心悸、气短,不能正常工作。心电图示Ⅱ°Ⅲ°房室传导阻滞再次入院。入院后给予停用异搏定、营养心肌、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窦律。   患者,女,68岁。因呼吸困难、神志
马克思公正观是在一定的历史语境中生成的,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正问题的思考是马克思公正观的逻辑起点。马克思公正观的理论实质是基于社会生产关系层面而不是别的层面来
从小学到中学,学生诵读记忆了许多的诗歌,在考查应用中,也只是涉及诗歌的理解性默写,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其实,把诗歌鉴赏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既能加强学生对诗歌的记忆,又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一举两得。让学生在诗歌的知识沉淀中得到升华。  一、诗词人生 情感熏陶  作文是有境界的,一个人思维品质的高下决定了他作文境界的高下。文如其人,文气修身。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写作有紧密的联系。古典诗歌从《诗经》、楚
通过临床路径对剖宫产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探讨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方法对7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应用临床路径和常规整体护理进行对比,做出效果评价。结果通过实验对比,在优质
一、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必要性  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可以弥补学生在人文教育方面的缺失,可以在人文精神渗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不断完善健全学生的人格。首先,人文精神的渗透是语文教育现状有效缓解的必然选择,我国的语文教育承载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正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是符合时代发展,弘扬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学
应用文是处理社会工作、个人事务,沟通协调关系等不可或缺的工具,要成为一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熟练掌握应用文写作技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时作为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提高应用文教学效率,是当下中职语文课堂重要任务之一。  然而,权威调查问卷数据显示:目前中职就业实习单位普遍反映,中职毕业学生对请假、总结、报告等日常应用文掌握、运
【背景】许多教师都认为《老王》一文,主要表现的是作者对老王的内疚,认为相比较老王,作者就是个幸运儿,要学习作者关注弱势群体的精神品质,在学术界的解读中,我们也看到此种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毫不夸张地说,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甚至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立世和处事的成败。《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对中职生的口语部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2.学会介绍、交谈、复述、演讲、即席发言、应聘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能够根据学习、生活和职业工作的目的和情景进行恰当的表达和交流。  然而,笔者发现,中职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现状令人堪忧。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