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修心门”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l98122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脏瓣膜是咋回事


  人体血液的正常流动有赖于心脏的有力搏动。心脏是全身血液循环的“发动机”,汇集身体各处回流的血液,然后再通过收缩将血液泵出。如此循环,周而复始。
  心脏是一个空腔脏器,里面有四个腔,分别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每个人都能感知到自己的心跳,正常人的心跳次数为每分钟60~100次。
  我们可以把心脏比作一个坚韧的“橡皮水泵”。当水泵内的血液汇集到一定程度后,“橡皮水泵”会收缩,将血液泵出(水泵清空);随后,“橡皮水泵”会舒张,再度容纳回流的血液。由于心脏具有“一张一弛”的特性,故在“橡皮水泵”的关键部位必须有“门”,避免血液发生倒流。
  就像房门无法关拢,屋内会遭受风吹雨淋一样,心脏的“门”如果出了问题,就会造成心脏功能损害,致使其无法完成为全身脏器供应血液的功能。每个人的心脏里都有四扇“门”,分别为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和肺动脉瓣。
  很多病友觉得,这四扇门的“名字”过于拗口。其实,这些名字都是大白话。位于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的“心门”有两叶,称为“二尖瓣”;位于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的“心门”有三叶,故名“三尖瓣”。主动脉瓣位于左心室和主动脉的连接处,肺动脉瓣位于右心室与肺动脉的连接处,它们都是三叶瓣。

心脏瓣膜病,就是“心门”打不开或关不上


  当“心门”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打不开”或“关不上”,影响心脏功能时,就称为“心脏瓣膜病”。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无一例外都有可能由于先天发育不良、感染、外伤等原因,发生狭窄或关闭不全。随着现代医学检测仪器的不断发展,检测精度不断提高,一些非常轻微的瓣膜关闭不全也能在心脏超声等检查中被发现。不过,对于程度较轻的“心门”关闭不全,患者完全不用担心。如果不放心,可以每年复查一次心脏超声,如果情况稳定,就不必治疗。
  一般而言,在心脏超声检查中,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要达到“轻度关闭不全”,三尖瓣和肺动脉瓣要达到“轻中度关闭不全”,医生才会写到报告的结论里。即便检查报告结论中有“瓣膜轻度关闭不全”的描述,患者也不用过分担心。这只说明,此时心脏这个“橡皮水泵”略有“瑕疵”,并不妨碍继续使用。毕竟在日常生活中,家里的房门关闭时稍微留条缝,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不过,如果“心门关不上”达到“中度或以上”程度时,患者应引起重视,医生也会建议患者做进一步检查,寻找病因。
  简而言之,“心门关不上”十分常见,不少正常人也会出现心脏瓣膜关闭不全的现象。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是否需要治疗,要看具体情况而定,不仅要看“关不上”的严重程度,还要结合病因、心脏大小、肺动脉压力、合并疾病等进行综合评估。
  “心门打不开”的情况,多数有病变基础。在我国,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病因是风湿性心脏病。跟“心门关不上”类似,“心门打不开”是否需要治疗,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当“心门”严重狭窄、“打不开”,瓣膜增厚变形,影响心脏泵血功能时,医生才会建议患者进行瓣膜修复或者置换。

“心门”坏了怎么办


  “心门”明显“打不开”或者“关不上”,流经心脏的血液要么无法顺利通过“心门”,要么通过“心门”后又反流回来。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心脏无法完成“水泵”的功能,久而久之,就会引发各种问题。因此,对于明显“打不开”或者“关不上”的“心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其恢复正常功能。
  要修复受损的“心门”,经典的治疗都是心脏外科医生实施的。家里的门坏了,不外乎两种方法:调换或修缮。心脏外科医生修复“心门”也是如此,一种是心脏瓣膜置换术,一种是心脏瓣膜修复术。
  心脏瓣膜置换术,顾名思义,就是把原来病变的“门”切掉,在原来的位置缝上一个人工心脏瓣膜。人工心脏瓣膜分两种:一种是机械瓣,优点是经久耐用,缺点是患者术后必须终身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另一种是生物瓣,由牛或猪的心脏瓣膜经过特殊工艺制作而成,优点是患者术后无须终身服用抗凝药,缺点是使用寿命有限,10~15年后,患者可能需要再次手术。
  心脏瓣膜修复术是对病变的“心门”进行修补。以最常见的二尖瓣成形术为例,对于部分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医生可以在其二尖瓣的椭圆形“门框”上缝上“C”字形或者“O”字形的人工软环,以缩小“门框”。缝上人工软环后,虽然二尖瓣的“门板”依然松垮,但由于“门框”有所缩小,松垮的“门板”能够盖住“门框”,血液反流的情况能够得到改善。对于显著松垮的“门板”,医生还可以将其切除一部分,尽可能维持“门板”的紧致性。

微创技术:“不开大刀”也能修复“心门”

图2:经心尖人工尖瓣微创植入术示意图

  心脏瓣膜置换术和修复术确实能解决“心门”打不开或者关不上的问题。但是,外科手术创伤大、风险高,年老体弱或者合并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无法耐受,不得不默默地承受病变不断加重的痛苦,从心脏瓣膜病逐渐演变為心功能不全、心衰,在水肿、乏力、咳嗽、憋喘中告别人世。
  随着心脏瓣膜微创治疗手段的蓬勃发展,我国自主研发了数种微创治疗器械,不用“开大刀”,就能天衣无缝地修理“心门”。
图3: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术示意图

1.二尖瓣病变


  对于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内科和心脏外科都有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独门绝技”。
  心脏外科王春生教授团队开展经心尖“Mi-thos介入人工二尖瓣系统”微创植入术。手术时,医生只需要在患者左侧胸部做一个直径3~4厘米的孔洞,通过导管将人工二尖瓣放置到病变部位,替代已经无法正常工作的二尖瓣。该手术无须开胸、心脏停搏和体外循环,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术后恢复快。
  心脏内科葛均波院士团队自主研发了二尖瓣反流介入器械(ValveClamp),迄今已完成十余例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手术。该手术无须开胸,医生只要在患者心前区胸壁开一个3~5厘米的切口,经心尖穿刺,在超声指导下,将一个夹合器经导管送到二尖瓣部位,将闭合不拢的二尖瓣口夹合,即能减少二尖瓣反流。由于该手术无需心脏停搏和体外循环,手术风险大大降低,适用于无法耐受外科手术的老年二尖瓣反流患者。该方法来自临床医生的奇思妙想:既然二尖瓣关闭的时候两个“门板”松弛,那么如果用一个小夹子把“门板”夹住,是否就能將“门板”当中的缝隙缩小?经过四年探索,中国原创的二尖瓣反流介入器械ValveClamp诞生。在临床实践中,该器械不但显示出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大大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平均仅需20分钟。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瓣膜修复器械能适应各类二尖瓣关闭不全,对“门缝”很大的患者也能进行夹合。目前,ValveClamp需要经心尖送入,待技术成熟之后,将改为从股动脉进入,创伤更小。

2.主动脉瓣病变


  2010年,葛均波院士在国内首次成功实施了经心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该技术采用的是一种特制的人工生物主动脉瓣,它可以折叠成一把收起来的“小伞”,装在一个直径只有1厘米的特制心导管中。手术时,医生通过穿刺患者的股动脉,将心导管送入心脏,到达病变的主动脉瓣处,随后将“小伞”打开,替代原先病变的主动脉瓣。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经心导管主动脉瓣置换装置已经进入临床。遗憾的是,由于主动脉瓣需要承受较高的血流速度和压力,对人工瓣膜的要求较高。因此,目前经心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只适用于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而针对主动脉瓣重度“关不上”的治疗技术,目前正在积极研发过程中。

3.三尖瓣病变


  三尖瓣“关不上”,身体各处回流到心脏的血液容易淤积,患者会出现肝脏肿大、胃肠淤血、下肢水肿等症状,生活质量非常糟糕。三尖瓣“关不上”起病较为隐匿,处理起来也很棘手,因为三尖瓣的“门框”宽大,“门板”与其他三个“心门”相比更加松垮。因此,三尖瓣被称为“被遗忘的瓣膜”。
  日前,葛均波院士团队在亚洲首次成功实施了经心导管异位三尖瓣植入术。由于三尖瓣的解剖特点与众不同,人工瓣膜的“门框”很难固定在三尖瓣的位置。于是,“经心导管异位三尖瓣植入术”退而求其次,虽然房门坏了,但好在这扇门通向的是另一个房间(右心室),如果能把这个房间与外面相通的走道“控制住”,也能有效调控房间内的血流量。
  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是连接右心房的“走道”。“经心导管异位三尖瓣植入术”通过在“走道”内设置“关卡”,使反流的血液无法返回“走道”,间接减轻三尖瓣“关不上”导致的后果。

4.肺动脉瓣病变


  肺动脉瓣位于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既往,这个瓣膜受关注度不高。但实际上,作为四个“心门”之一,肺动脉瓣的病变同样会导致患者发生心力衰竭。
  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自膨式经导管肺动脉瓣(VenusP-Valve)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能够有效解决严重肺动脉瓣反流的问题,把患者从开胸手术的痛苦中解救出来。2013年,葛均波院士团队率先在全国完成第一例经心导管肺动脉瓣植入术。在治疗成功的患者中,有一位女性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顺利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宝宝。
  专家感言:科技无极限,只怕有心人。近年来,微创心脏瓣膜植入和修复术蓬勃发展,每年都有鼓舞人心的新技术、新装置问世。在不远的将来,这些微创治疗技术将陆续应用于临床,为更多心脏瓣膜病患者带来福音。
其他文献
世界卫生组织:减少注射次数,使用“智能注射器”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指出,目前全世界使用同一注射器或针头为多人注射的情况仍很多,助长了若干致命传染病的传播。数据显示,2010年,由于不安全注射,全世界估计多达170万人感染乙肝病毒,多达31.5万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多达3.38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强调,首先要减少不必要注射次数。全世界每年总共有160亿次注射,其中大约5%的注射属于儿童和
市民何卿卿的故事:我今年63歲,近5年来爱上了跳舞,身心状态都不错,常常有人夸我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其实,十几年前,我曾患过一场大病,与死神擦肩而过。改变心态和穴位按摩是我康复的两大“秘诀”。  那是2007年初,我脑子里长了个瘤,名叫脑膜瘤,害得我走路东倒西歪,连话都说不清楚。在医生建议下,我选择了伽马刀手术,半年后肿瘤复发,我又在上海长征医院接受了开颅手术。术前谈话时,医生说手术可能会导
自从去年底上海市公务员戒烟大赛启动以来,我在戒烟门诊陆续接待了几位参赛者,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李科长。他烟龄不算很长,十年左右,每天吸烟数也不是最多,十支上下。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他一心想把烟戒掉,近两年来戒了不下十次,但均以失败告终。看着他苦恼的表情,我跟他说不要急,先做个量表来评估一下他对烟草的依赖程度。  烟瘾并不大,为何戒不掉  很多吸烟者屡戒屡吸,是因为长期吸烟形成了烟瘾,而罪魁祸首就是烟
声音  钟南山:雾霾伤肺亦伤心  针对最近全国各地连续出现的雾霾天气,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PM2.5不仅会影响呼吸系统,导致肺癌等严重疾病,而且会影响心脏的健康。钟南山引用研究数据称,空气中PM2.5水平与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正相关;PM2.5可以进入血液,所携带的污染物会造成心脏损害。如何防止雾霾损害心肺健康?钟南山提议:凡是污染指数比较高的天气,就不要到室外运动;实在要出去,就应戴口罩。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引发头晕、颈痛、四肢麻木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除年龄增长、椎间盘老化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外,绝大多数颈椎病是姿势不正确引起的,如长时间用电脑、玩手机,长时间躺着看书、看电视,等等。  急性发作期或初次发作的颈椎病患者应适当休息,严重者应卧床休息2~3周。大部分颈椎病患者适合保守治疗,包括药物、牵引、针灸、推拿、物理治疗等。一些简便、易操作的按摩手法也有助于缓解颈椎不适,大家不妨
大众医学:很多人都知道,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但对于“三阴性乳腺癌”,了解的人却并不多。什么是三阴性乳腺癌?这种类型的乳腺癌是不是更凶险?邵志敏:三阴性乳腺癌因为缺乏有效的“治疗靶点”,目前的治疗手段很有限,患者预后较差。  乳腺癌是个“大家族”,可细分为腔面A、腔面B、Her-2阳性和“三阴性”四个亚型。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寒气逆极,足食强身  菜品制作/李纯静(营养师)  菜品设计、点评/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教授、高级营养师 孙丽红  每年1月20日前后为大寒节气。大寒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由于气候寒冷,人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的分解加速,故此时应增加热能,提高机体对低温的耐受力,补充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牛肉、羊肉、猪肉、鸡肉、鸭肉、鸡蛋、鱼、牛奶、豆制品等食物为主。这些食物所含的蛋白
案例1 嫌打胰岛素麻烦,擅自换成口服药  案例: 几个月前,王阿姨因空腹血糖超过12毫摩/升去医院就诊,医生嘱咐她注射胰岛素。打了一段时间胰岛素后,王阿姨的血糖平稳许多。邻居陈先生刚发现糖尿病,服用降糖药西格列汀效果很好。王阿姨嫌每天打针麻烦,且看到自己血糖已经平稳,便去社区医院要求医生给她开西格列汀。服药两周后,王阿姨自觉明显口干、多饮、乏力,检测发现,空腹血糖竟飙升至15毫摩/升。  分析:
临床上,将尿常规中尿蛋白定性实验呈阳性称为蛋白尿,或显性蛋白尿。一般来说,除生理性蛋白尿(如运动性蛋白尿、直立性蛋白尿)外,其余蛋白尿都是病理性的,见于各种原发或继发性肾病患者,包括肾小球疾病(如广为熟知的IgA肾病、膜性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肾血管和小管间质性肾病、尿路疾病(肾盂、输尿管、膀胱、前列腺等部位的疾病)等。中医对“蛋白尿”的认识  “蛋白尿”“肾小球肾炎”等都是西医学的名
大众医学:近日,我们收到读者咨询“电视剧中主角用铁钉扎在苹果里,隔天拔铁钉吃苹果的方式来补铁,靠不靠谱”,虽然乍听之下这种方法不可思议,可出于谨慎的态度,我们还是请教了专家,同时在“大众医学”微信中请“粉丝”亮出自己的观点。谁知,“粉丝”对于补铁方法的疑问,不止这一种。于是,我们将“有争议”的补铁法整理成题,请大家用自己的营养知识答一答,补铁“奇”招,哪家强?  答题结果如下,“铁锅能否补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