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做好“学生的科学”,小学科学教学应当紧紧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师应找寻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的科学问题,创设学生能在生活中看到的科学情境,搭建一系列学生喜欢的学习支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科学教学中支架的搭建要注意分析课堂现象,捕捉学生特点;根据学生特点,搭建教学支架;立足学生特点,实施科学探究。
[关键词]科学教学;搭建支架;学生特点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2-0017-02
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着年龄、知识、经验这三个方面的差异,科学教师在教学时,很难捕捉到学生的特点并将其与科学课堂相融合。对此,教师要学会转换视角,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科学教学,这样才能找准支架搭建的切入点。
一、分析课堂现象,捕捉学生特点
1.学生探究持续性的来源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不难发现,学生的专注力和兴奋度持续的时间不长,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事实上,学生探究的持续性来源于童趣,他们觉得这件事情有趣,就愿意在这件事情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科学教师要让科学教学充满童趣,要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开启课堂学习。
比如,在研究一块岩石的特点时,教师和学生一起看一看、摸一摸、掂一掂、闻一闻。这种有趣的行为能使学生长时间地保持学习兴趣,他们会觉得自己就像是童话故事里的魔术师或者是炼金师,自己在进行着很多有趣的小实验,在发现秘密。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就会不想下课,不想结束学习活动,这就达到了科学教学的目的和效果。让学生持续地保持自己天真的探索心和好奇心,能够提高科学教学的效率。
2.学生释放天性的条件
由于学习力的差异,不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同,但仅仅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在课堂上释放天性,会把自己的想法勇敢地表达出来。而我们的科学教学则要鼓励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堂上释放天性。
为什么学生不愿意或者难以在课堂上释放天性呢?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差异带来的无形压力造成的。在知识和经验都比自己丰富的教师面前,不少学生害怕自己会出丑,会问出一些特别简单的问题,显得自己很笨,会受到教师的批评。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在比自己优秀的同伴面前,他们更害怕犯错,如果自己内心的答案不是很确定,他们一般不太愿意说出来。这时候,教师就需要搭建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帮助学生释放壓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的看法,说错了也不要紧。教师前期要做好准备,帮助学生打好心理攻坚战,使学生能够逐步突破心理防线,释放天性,表现自我。
3.学生解释现象的依据
科学探究活动包含学生对于一些常见科学现象的解释。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如直观思维发达,他们喜欢对一些直观的现象做出反应。对于那些复杂的、多变的实验现象,他们很难概括出某一特定的规律,对于科学现象的解释他们大多依据自身的意愿和知识。
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科学教学可以弱化对于抽象内容的分析,让学生参与更加直观有趣的科学活动。如学习“岩石”的时候,教师问:“岩石有哪些方面的特征?”学生很难答出颜色、花纹、轻重、颗粒的大小以及手感这些内容,他们更擅长的是探究不同岩石在颜色、花纹、软硬、轻重、颗粒大小、手感方面的不同。相比于思考和猜想,他们更喜欢观察和行动。教师不如直接让学生去观察一些岩石,教给学生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同时,当学生收获到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后,再反过来让他们对一些抽象的科学问题进行解释。
二、根据学生特点,搭建教学支架
1.设置“课前预习单”
教师设置“课前预习单”可以提前点燃学生探究的欲望,为课堂教学做准备。完成“课前预习单”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疑惑,带着问题学习,使得他们在课堂上更加专注,持续学习的时间更长。
例如,在《点亮小灯泡》的教学中,教师设置了一份“课前预习单”:(1)大家在生活中都看过小灯泡,可以找寻家里废旧的小灯泡或是新买的小灯泡,通过观察画出小灯泡的内部构造;(2)通过查询资料或者询问他人的方式,初步尝试弄清楚小灯泡各部分的结构名称;(3)猜想一下,电流是怎么从小灯泡内部通过的?可以用画画的方式呈现出来。如果家长有时间陪孩子的话,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完成“课前预习单”,这可以增加亲子之间相处的时间,培养亲子感情。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孩子倾向于并且依赖于和同伴一起学习,家长可以成为孩子学习道路上的伙伴。预习单中提到的物品最好是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并能与学生共同成长。
2.创设平等交流平台
为了创设平等的交流平台,科学教师需要转换自己的角色,要和学生一样成为探究者和学习者,对科学内容展开学习。教师可以提出一个不太完善的实验方案,并和学生一起去探讨相关的解决办法。
如《电路出故障了》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在实验中搭建了一个完整的电路通路,突然电路出现了故障,小灯泡熄灭了。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灯泡熄灭了?我们怎么样才能够检验出问题呢?”教师同时做出疑惑的表情,和学生一样,百思不得其解。学生这时就会十分愿意去思考这个问题。经过师生间的互动探讨,大家决定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但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和方法。对此,教师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分成不同的小组,自己认为哪一种方法可行,就加入到对应的小组中。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教师和学生也有着共同的意愿,每个人提出的意见都是宝贵的,都是值得借鉴的。这样,平等交流的平台就构建好了,每个学生都十分积极、活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三、立足学生特点,实施科学探究
1.利用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欲望来源于生活。当科学学习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和名词时,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和自己熟悉的生活相联系,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 依据这个特点,科学教师导入正题的方式就应当做出改变,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下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例如,对于矿物的学习,刚接触到“矿物”这个名词时,很多学生会觉得生活中并没有矿物,这个知识肯定很难学。由于不了解学生的特点,教师难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的低效。但如果教师告诉学生:“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矿物制品,我们所吃的盐、点豆腐用的石膏、做铅笔的石墨、女士喜爱的金银和钻石等都是矿物。矿物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我们在生活中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这样,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下子就上来了。为什么这些东西是矿物呢?矿物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可以用矿物来干什么呢?此时,教师再去介绍矿物的特征和性质就会容易多了。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物品,把实物呈现给学生看,这样学生的探究欲望就会越来越浓烈。
2.利用生活材料,开展科学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科学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实践活动的开展涉及实验材料的选取。在探究型或者猜想型实验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从生活中取材,以实践活动为基,帮助学生吸收、消化某些科学概念。
如在《导体和绝缘体》的学习中,学生接触到了两个科学概念。教师告诉他们,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流过的物质叫作导体,而像塑料那种,不容易让电流流过的物质就叫作绝缘体。铜絲和塑料虽然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但是学生并不熟悉。于是,在探测物体的导电性时,教师特意准备了20多种学生熟悉的物体,有橡皮、卷笔刀、铅笔等,学生先对这些物质能否使小灯泡发光做出预测,然后通过具体的实验来验证。从生活中取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广泛地搜集并运用可以接触到的物品,通过对这些物品的判断,他们对导体和绝缘体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导体可以允许电流通过,我们可以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绝缘体阻止电流流过,那我们就可以用绝缘体去阻断电流,当人触电时,我们要用绝缘体解救他们,而不能用导体。
3.利用问题转换,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
对于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喜欢将其转变为几个简单的问题去求解。那么对于一个科学现象,教师也可以将抽象的解释方式转换为直观的解释方式,弱化问题的难度,让学生找到学习的阶梯,拾级而上。
在《食物的营养》学习中,教师布置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找出富含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并将其分类。”这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这些科学概念的内容,并根据特征寻找出对应的食物。这是一个偏抽象的问题,先抽象概括出特征,再定位食物,对于学生来说有点困难。于是,教师对问题做出了改进:“请同学们列举自己每天摄取的食物,看看这些食物中都含有什么成分?”学生从直观的事物入手,学习抽象的概念时就会变得更有效,他们利用知识解释科学现象时也会更容易。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慢慢地,他们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式都会发生转变,而教学需要做的就是在符合学生思维方式的情况下开展相关的思考活动,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
总之,很多学生童年的梦想都是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小学生最容易感受到科学的神秘和精彩,更容易被科学这门学科所吸引。科学教师要把握好这个时机,搭建学习支架,上好“学生的科学课”。
(责编 刘宇帆)
[关键词]科学教学;搭建支架;学生特点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2-0017-02
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着年龄、知识、经验这三个方面的差异,科学教师在教学时,很难捕捉到学生的特点并将其与科学课堂相融合。对此,教师要学会转换视角,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科学教学,这样才能找准支架搭建的切入点。
一、分析课堂现象,捕捉学生特点
1.学生探究持续性的来源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不难发现,学生的专注力和兴奋度持续的时间不长,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事实上,学生探究的持续性来源于童趣,他们觉得这件事情有趣,就愿意在这件事情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科学教师要让科学教学充满童趣,要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开启课堂学习。
比如,在研究一块岩石的特点时,教师和学生一起看一看、摸一摸、掂一掂、闻一闻。这种有趣的行为能使学生长时间地保持学习兴趣,他们会觉得自己就像是童话故事里的魔术师或者是炼金师,自己在进行着很多有趣的小实验,在发现秘密。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就会不想下课,不想结束学习活动,这就达到了科学教学的目的和效果。让学生持续地保持自己天真的探索心和好奇心,能够提高科学教学的效率。
2.学生释放天性的条件
由于学习力的差异,不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同,但仅仅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在课堂上释放天性,会把自己的想法勇敢地表达出来。而我们的科学教学则要鼓励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堂上释放天性。
为什么学生不愿意或者难以在课堂上释放天性呢?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差异带来的无形压力造成的。在知识和经验都比自己丰富的教师面前,不少学生害怕自己会出丑,会问出一些特别简单的问题,显得自己很笨,会受到教师的批评。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在比自己优秀的同伴面前,他们更害怕犯错,如果自己内心的答案不是很确定,他们一般不太愿意说出来。这时候,教师就需要搭建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帮助学生释放壓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的看法,说错了也不要紧。教师前期要做好准备,帮助学生打好心理攻坚战,使学生能够逐步突破心理防线,释放天性,表现自我。
3.学生解释现象的依据
科学探究活动包含学生对于一些常见科学现象的解释。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如直观思维发达,他们喜欢对一些直观的现象做出反应。对于那些复杂的、多变的实验现象,他们很难概括出某一特定的规律,对于科学现象的解释他们大多依据自身的意愿和知识。
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科学教学可以弱化对于抽象内容的分析,让学生参与更加直观有趣的科学活动。如学习“岩石”的时候,教师问:“岩石有哪些方面的特征?”学生很难答出颜色、花纹、轻重、颗粒的大小以及手感这些内容,他们更擅长的是探究不同岩石在颜色、花纹、软硬、轻重、颗粒大小、手感方面的不同。相比于思考和猜想,他们更喜欢观察和行动。教师不如直接让学生去观察一些岩石,教给学生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同时,当学生收获到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后,再反过来让他们对一些抽象的科学问题进行解释。
二、根据学生特点,搭建教学支架
1.设置“课前预习单”
教师设置“课前预习单”可以提前点燃学生探究的欲望,为课堂教学做准备。完成“课前预习单”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疑惑,带着问题学习,使得他们在课堂上更加专注,持续学习的时间更长。
例如,在《点亮小灯泡》的教学中,教师设置了一份“课前预习单”:(1)大家在生活中都看过小灯泡,可以找寻家里废旧的小灯泡或是新买的小灯泡,通过观察画出小灯泡的内部构造;(2)通过查询资料或者询问他人的方式,初步尝试弄清楚小灯泡各部分的结构名称;(3)猜想一下,电流是怎么从小灯泡内部通过的?可以用画画的方式呈现出来。如果家长有时间陪孩子的话,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完成“课前预习单”,这可以增加亲子之间相处的时间,培养亲子感情。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孩子倾向于并且依赖于和同伴一起学习,家长可以成为孩子学习道路上的伙伴。预习单中提到的物品最好是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并能与学生共同成长。
2.创设平等交流平台
为了创设平等的交流平台,科学教师需要转换自己的角色,要和学生一样成为探究者和学习者,对科学内容展开学习。教师可以提出一个不太完善的实验方案,并和学生一起去探讨相关的解决办法。
如《电路出故障了》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在实验中搭建了一个完整的电路通路,突然电路出现了故障,小灯泡熄灭了。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灯泡熄灭了?我们怎么样才能够检验出问题呢?”教师同时做出疑惑的表情,和学生一样,百思不得其解。学生这时就会十分愿意去思考这个问题。经过师生间的互动探讨,大家决定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但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和方法。对此,教师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分成不同的小组,自己认为哪一种方法可行,就加入到对应的小组中。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教师和学生也有着共同的意愿,每个人提出的意见都是宝贵的,都是值得借鉴的。这样,平等交流的平台就构建好了,每个学生都十分积极、活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三、立足学生特点,实施科学探究
1.利用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欲望来源于生活。当科学学习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和名词时,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和自己熟悉的生活相联系,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 依据这个特点,科学教师导入正题的方式就应当做出改变,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下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例如,对于矿物的学习,刚接触到“矿物”这个名词时,很多学生会觉得生活中并没有矿物,这个知识肯定很难学。由于不了解学生的特点,教师难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的低效。但如果教师告诉学生:“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矿物制品,我们所吃的盐、点豆腐用的石膏、做铅笔的石墨、女士喜爱的金银和钻石等都是矿物。矿物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我们在生活中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这样,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下子就上来了。为什么这些东西是矿物呢?矿物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可以用矿物来干什么呢?此时,教师再去介绍矿物的特征和性质就会容易多了。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物品,把实物呈现给学生看,这样学生的探究欲望就会越来越浓烈。
2.利用生活材料,开展科学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科学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实践活动的开展涉及实验材料的选取。在探究型或者猜想型实验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从生活中取材,以实践活动为基,帮助学生吸收、消化某些科学概念。
如在《导体和绝缘体》的学习中,学生接触到了两个科学概念。教师告诉他们,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流过的物质叫作导体,而像塑料那种,不容易让电流流过的物质就叫作绝缘体。铜絲和塑料虽然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但是学生并不熟悉。于是,在探测物体的导电性时,教师特意准备了20多种学生熟悉的物体,有橡皮、卷笔刀、铅笔等,学生先对这些物质能否使小灯泡发光做出预测,然后通过具体的实验来验证。从生活中取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广泛地搜集并运用可以接触到的物品,通过对这些物品的判断,他们对导体和绝缘体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导体可以允许电流通过,我们可以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绝缘体阻止电流流过,那我们就可以用绝缘体去阻断电流,当人触电时,我们要用绝缘体解救他们,而不能用导体。
3.利用问题转换,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
对于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喜欢将其转变为几个简单的问题去求解。那么对于一个科学现象,教师也可以将抽象的解释方式转换为直观的解释方式,弱化问题的难度,让学生找到学习的阶梯,拾级而上。
在《食物的营养》学习中,教师布置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找出富含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并将其分类。”这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这些科学概念的内容,并根据特征寻找出对应的食物。这是一个偏抽象的问题,先抽象概括出特征,再定位食物,对于学生来说有点困难。于是,教师对问题做出了改进:“请同学们列举自己每天摄取的食物,看看这些食物中都含有什么成分?”学生从直观的事物入手,学习抽象的概念时就会变得更有效,他们利用知识解释科学现象时也会更容易。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慢慢地,他们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式都会发生转变,而教学需要做的就是在符合学生思维方式的情况下开展相关的思考活动,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
总之,很多学生童年的梦想都是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小学生最容易感受到科学的神秘和精彩,更容易被科学这门学科所吸引。科学教师要把握好这个时机,搭建学习支架,上好“学生的科学课”。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