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为景观造型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7506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雕塑为景观造型
  1993年的一天,从德国卡塞尔来四川美院交流的学生玛丽亚捧着一本厚厚的画册,在路边一页一页地将欧洲当时最前沿的雕塑图片翻给我看,用不太熟炼的中文不厌其烦地对我讲:“这是雕塑,这是雕塑……”尽管那时候我已经开始制作一些材料方面的实验,但她还是当我刚从收租院里放出来的,坚持要给我一顿西方的视觉盛宴。
  的确,由于我们的现代美术教育起步晚,艺术演进断层多,缺少广泛常设的博物馆、画廊艺术品展示,致使那时艺术院校的学生在面对当代雕塑艺术时,对其语言表现的认知与探寻存在很多难以逾越的障碍。时至今日,虽然我们的艺术整体面貌和艺术教育理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但视觉形态的积累仍比较薄弱,很多学生的创作容易被庞大的流行图像资源左右,其语言面貌难免似曾相识。同时,雕塑教学既有的资源还不能很好的包容传统技术和现代理念,加之中国的艺术市场与当代艺术多元价值重叠甚少,这常常导致一些最新的观念难以融入课堂。
  目前国内学院雕塑基础教学中以人为对象的结体塑造训练,能够培养扎实的控性能力,但却容易形成非人不能的思维定势。以多元雕塑语汇的角度来反思,我们把雕塑捏在手里太紧,肯定是做不好雕塑的。而反过来,只要打开雕塑的概念与空间,让环境进入到敞开的雕塑之中,就能改变所谓的景观雕塑总是由环境对雕塑提出要求的被动状态,而使雕塑成为造型景观的总体——视野中的一切所见。更为重要的是,以环境中的所有材料拿捏雕塑,关于当代艺术关于新观念、新材料更宽泛话题的顺利介入教学就不由分说了。
  艺术介入社会
  从罗丹《加莱义民》的群像走下高大台基,就展开了叙述历史前所未有的方式:他以伟大的手法改变了人们对英雄的“仰望”,观众开始了可以走进雕塑的“历史”。
  当代的艺术强调介入社会,在开放性的空间中去满足人们希望在场所中有所感触的愿望。对每一次户外活动的期望值,并非人人都需要遭遇街头巷尾的花边新闻。如社会雕塑家普鲁斯特所言,“无意识旧经验会因某些细微媒介而生动地引发”。制造因艺术而驻留的理由,让公众不再冷漠地作人际冲突的热情旁观,将人们的猎奇转移到对美的发现和与艺术相遇的难忘经验上。除了一些可以传颂的动人的故事外,精心策划空间氛围,也能制造一场与艺术造型物悦人的“外遇”心情。人们可以对一成不变的主题性雕塑的文学布道熟视无睹,更会期待与新奇的景观造型一回回路遇引起的一次次追问。景观造型能够创建人与整体环境的新关系,逐渐释放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力。依据特定的场所需求制造不可替代的造型事件,激发场所情景,引起人们对此形态本身以及彼造型物与人群“正在”对话状态的关注,让交流时时发生。
  “我们身边的事物通过某种形式才望现自身,而艺术的唯一目的就是使这形式呈现出来。除非他们能够在大众共享的世界中出现,否则他们就不算完全发挥它们存在的本质”(汉娜·阿伦特《文化的危机》)。景观中的那些艺术造型,有理由被当成雕塑来看。而建构可以分享的视觉新形态,使参与其中的人们感受到社会文化在显著变化,能够起到组织现场偶发的和谐事件、引发心灵深度涤荡的作用。
  我们希望,由艺术触发的相遇是一种奇特的艺术体验:于场所中相遇,可以松开想象力去感受空间,让精神与物同游。让每次穿行都有惊喜与回味,使相望冲出阻隔:将边际扩展为遐远辽阔,让悠远铺设至只石片滩;将阳光披散成七色霞蔚,为都市的急灼增添些闲云浅雾。将对雕塑的偏执放下,就能在烦嚣中垦牧心灵荒原。
  景观雕塑专业
  川美雕塑系景观雕塑专业是将封闭的雕塑敞开来,把环境纳入其中,将水土树草、金木石陶等多样媒质拿捏在手中来造型,是把广义雕塑上的多种语言形式的试验放到学生将来的“饭碗”里来做的新专业。我们设定两个目标先行一步,而因不同学生的特质分别展开:
  一是因城市扩张带来景观的广阔市场前景。城市物质的急剧膨胀,却又令空间精神落寞失守。新的领地不断敦促衍生新的景观,这也是艺术必须介入社会、社会催生新艺术的大气候的形成。雕塑不会固步自封。在组织外部空间造型时,雕塑家最擅长创造两种场能:作为雕塑,它蕴含艺术的上游精神,具有可以穿越任何界限的张力;另一个则是创造了公众能与之交流的自由空间的凝聚力。只有以外部空间为展场的景观造型,才能够持久释放这两种能量。景观造型即场所本身。
  二是现代造型艺术语言的探索。在拿捏景观造型中培养起来的对材料以及材料的综合性关注,尊重材料作为语言的所有内容,自然会影响到他们作为雕塑家在当下语境中的表达以及造造词汇的自由度。
  现代艺术的变迁有很多偶然因素,但认知各种形式规律的意义非常重要。现阶段,推行现代艺术的教育,传统教学资源于我们不可或缺。以雕塑专业关于雕塑的形体、空间与环境造型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础训练,能够培养解决现代雕塑构成形式与张力的素质。传承也可以是将雕塑从传统到现代的语言演绎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剥离出来,将最有教学价值的内容整合到课程里,形成环环相扣的课程链,使学生更容易在不同节点找到适于自己扩展的语言方式。
  并将景观雕塑中不可切分的公众性理念,贯穿于景观雕塑专业独特的诸如“综合构成”这样的课堂实践:避免授课的“权力”和“话语”中心,专业理论是在不同学生的深度思考和自由表述上引发和提升;学生的最后实施方案必须经由全班同学公开投票方式来确定。将公众意识融汇在课程体验中,有利于在景观造型设计前沿的施展。
  九年下来,雕塑系景观雕塑专业方向02到10级的同学已经由传统雕塑的边缘开始突破,他们在各种展览的成果已经充分呈显其新学科的魅力。我们已经感受到各种推动力正在N种困难面前聚合,足以在当代艺术的进程中坚持,继续在阳光下思考我们的生存状态,去建设性地参与艺术活动。
  更重要的是,我们从02年已经开始拓展雕塑工作的领域。借助雕塑专业对形体、空间、材料以及工程管理的驾驭能力,在当代艺术进入空间环境并融入公众生活的前提下,保持专业教育对世界艺术最新讯息的敏锐反应,以景观雕塑的名义,将实验艺术与国内的实用艺术结合起来;把传统雕塑关于形体、空间研究的成果与新材料新观念结合起来,我们相信经过不断探索,能够应对造型艺术与空间设计最新的挑战。
  雕塑 景观 呼吸吧
  我们这个时代宏大的叙事主题和雄伟的纪念碑式的图腾终将一页页翻过去。而现代工业化下社会更需要一种艺术介入空间的方式,去有效抗衡、缓解社会机器对人的“异化”。因为它不仅仅促成“人”与“物”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一种促成人与世界与他人“相遇”的媒介,能让参与者可以分享他人经验,并体验到精神生命的富足感。它不再是某块传统的浮雕或绘画所呈现的艺术家的内心世 界,不需要一个叙事性、确定性的艺术主题,是一种可以将各种场所印象生成为艺术的场域造型,能将实时偶然的视听活动元素促成特殊的艺术事件。
  2004年开始的四川美院的从黄桷坪街上整体迁移,意味着自己即将在一片崭新的土地上开始新的文脉生命。但是,这种新旧地域的空间骤然转换将会凝滞学生、老师、以及美院精神生命的某种延续。时间之矢的无限前进告诉我们历史事件并非无中生有的突然出现而总是有着前后相继的传承关系。黄桷坪街区低矮的老茶馆、入云的大烟囱、漫漫江水以及重重铁轨等印记令川美人无法从记忆中磨灭,并早已渗透进艺术家的血液成为艺术生命中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尝试建立这样一种衔接点,通过某种空间或者某个艺术事件来为美院在新的地域来承载自身的记忆和以往的精神生命,从而为美院继续建构自身的形上世界提供延绵不竭的文化和精神底蕴。景观雕塑专业中雕塑、建筑、园林三位教师和一位该专业毕业生组成课题团队,以“呼吸吧”为景观造型的命题,希望为我们的黄桷坪的集体记忆设立一件公共艺术品。
  公共艺术,它能创建一个分享记忆的空间。在以往的主体性雕塑或者环境艺术里,只存在艺术家自己的话语和主题。而“呼吸吧”这个艺术空间却恰恰相反,出场者的是参与者自己的活动,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空间之间的“交流”,在这样的空间里,面对我们所设定的多种凝聚记忆的形象元素,不同社会生活经验的艺术家能找到共同的生活感受——无论是对黄桷坪的记忆还是对艺术的执者追求——从而,上升为一种对美院的价值认定。
  美院由空气污浊的老工业区迁至空气清新的原生态农区,“呼吸吧”便如其名,“吧”既是设立的一个休闲场所、一个艺术沙龙,又是一个强调“呼吸”的语气助词:通过“呼吸”自在吐纳的生存感受,能够释放出人在生活节奏下的种种精神压力和抑郁。给出美院乃至整个重庆大学城以“呼吸”新鲜“空气”的“窗口”,分享自由思想与活力。让美院甚至是大学城的师生在这个集敞开、半封闭、封闭为一体的环境艺术空间里,参与各种各样的空间和角色的扮演,在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中,来贴近大地和自然,感受人与世界的那份原初存在。
  雅塑艺术的发展自罗丹之后的布德尔,布朗库西,亨利·摩尔等人的从语言和材料处将雕塑抽离出来单独发展,并且随着后现代主义的颠覆和解构,现代雕塑的意义范畴早已与古典主义雕塑相去甚远。然而,在当今国内雕塑界,很大程度还沿袭着传统的雕塑方式,对形体,空间,材料,环境的认识和创作无一不受制于这个思维的约束。“呼吸吧”将景观放置于雕塑之中的做法,本质上是对传统环境雕塑范式的一种颠覆。它破除了景观和雕塑截然二分的认识,以艺术介入空间的方式,为公众提供一个可以“交流”——人与物与世界的交流——的公共空间。同时,这种“交流”又意味着景观专业对雕塑艺术的探索已经摒弃了以往的视觉图像,在这里,敞开的雕塑——“呼吸吧”,艺术将不再是一个物件,而是不断促成的艺术事件,令公众在不同经验下的共同感受在这个空间中得到凝练。在创作这样的艺术空间过程中,材料,构成,影像,装置不再被看成是个孤立的个体。这样,在都市的空间里,于雕塑中拓垦景观,我们可以找到扎根的土地。
其他文献
120年前,在四川成都四圣祠北街12号,加拿大医生启尔德(O.L.Kilborn)建起一个小诊所。120年间,以这个小诊所为起点,一个拥有4300张病床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崛起,单点规模名列世界第一。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就是现任华西医院院长石应康。  见到石应康之前,记者先在华西医院的地下停车场周旋了一阵子。占地71000平方米,1541个车位,24名保安,5名专职“导航”
1839年,盲人布莱叶发明凸点盲文时,或许从未想过,盲文会在162年后出现在画室里,指引盲人画家约翰·布莱姆巴里特(John Bramblitt)还原脑海中的图像。  这位写实派画家的视力,只能让他勉强辨别光暗,除此之外,他眼中的世界一片混沌。作画前,助手会将石膏模型拿来,他的手指游走在模型上,将线条凹凸全部记下,然后用乳胶在画布上一点一点标记轮廓。这就像在天黑之后走迷宫:只要摸着一面墙,总能走到
相比美俄,中国载人航天技术起步颇晚,幸而少走了一些弯路——比如大型动物实验和航天飞机。同时,中国宇航员在轨道上的时间相对较短,也免去了一系列吃喝拉撒的麻烦事情。下面就说说有关航天的一些逸闻趣事。  在空间站不可以打赤脚   在所有关于航天活动的新闻报道中,你肯定没见过光着脚的宇航员!因为人的脚长期适应了走路的环境,在正常新陈代谢的作用下,脚底的皮肤会有大量角质和死皮产生。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中,角质
内容摘要:立体花坛本身是生态雕塑的载体,同时也是雕塑设计的“生态化趋势”。它在主题思想、施工技术、艺术表现、环境效益各方面均体现了现代雕塑的生态化,成为城市绿色雕塑的代表。  关键词:立体花坛;生态化;绿色雕塑  Abstract: Mosaiculture is a kind of ecological sculpture, at the same time it point out the t
每个人都会死两次——一次是肉身的死去,一次是在记忆中的消亡。  2004年11月9日,张盈盈的记忆永远“定格”了这一天——她心爱的女儿、36岁的美籍华裔作家、《南京大屠杀》作者张纯如(Iris Chang)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美丽的头颅。  得知消息后,张盈盈和丈夫瘫倒在客厅的地毯上。  “我想忘了那一天,但是,我永远不会。”从那天起,这位在生物实验室里度过了大半生的女科学家开始在电脑前敲击着自己对女
我记忆中住着一位女神——日本影视歌三栖明星山口百惠。毫不夸张地说,她主演的《血疑》、《绝唱》等,影响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巨变过程中整一代人,我就是其中之一。    论年龄,我不叫她山口阿姨也该称她为百惠大姐,然而在我心中,她就是一位长不大的小女生,形象定格在包菜头、学生装的那一刻,虎牙是她的标志。她主演的电影、电视连续剧,故事都迂回曲折,但无论处境多么艰难,她始终绽放着美丽笑脸。那种乐观向上的精
前不久,在中国美术馆召开的某个雕塑研讨会上,就有专家明确指出:“在我们的艺术教育和我们的艺术创作中,对这类遗产(指中国古代雕刻)关注得实在太少了,研究的成果也没有在美术史上体现出来。有这么了不起的成就,有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艺术上的伟大成果,但是在我们的美术史上(指中国美术史),雕塑只是一小块,甚至到现在也没有人专门研究过中国雕塑,这点我觉得非常怪异。”针对这一“怪异”现象,本人曾作如下思
一爬上床就清醒?可能是因为大脑把床和睡觉之外的东西建立了联系。最好别在床上健身、吃东西、看电视、写日记、打电话聊天、用笔记本电脑工作,以及别在床上吵架。布置一张舒适无比的床吧,让床垫、床单、枕头、被子和睡毯都像云一样轻暖。  其次,下定决心从此规律作息,包括周末在内,每天早睡早起。长期1点睡的人,甭指望某天需要时能在10点睡着。你只会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然后带着焦虑在两点入眠。  注意咖啡因和酒精。
图/本刊记者 大食  童嵩珍决定做性治疗师时,老师告诉她,吃这碗饭,你一定会饿死。她不信。  在台湾荣民总医院神经外科及骨科担任护理师工作的时候,一位病人腿上打着石膏,女友探病,围帘围成二人世界。童嵩珍进去护理,撞见他们正在亲热,惊愕之余一边道歉一边退出,她觉得太不可思议:都这样了还不忘这事,那表示性这件事太重要了吧。冷静下来她想明白了:性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需求,即使病了、老了、残了,还是需要它。 
丹尼·奥尼尔 (1939-2020)美国,漫画作家  “令我哭,令我笑。让我知道我在世界上的位置。在此处举起我在彼处放下我。带我去从未到达的地方以及时间空间的尽头……”斯坦·李在The DC Comics Guide to Writing Comics一书中这样评价作者丹尼·奥尼尔。如今斯人已逝,这番话像极了丹尼·奥尼尔职业生涯的注脚。  奥尼尔少年从军,亲历了古巴导弹危机,退伍后在密苏里州为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