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一项特殊的工程,不仅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而且还对人民群众的生活进行改善。在我国,随着着环保理念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绿色行业的建设。绿色水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必须要采取众多措施促进整个行业的环保发展。因此,研究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小流域、综合治理、问题与对策
前言:
对于水流域的综合治理,可以有效的进行环境的改善与治理。一方面,可以防止水土的过度流失,将土地锁定在合理的区域内,进而涵盖水源,对局部气候进行调节与管理。另一方面,对于当地农业来说,也可以配合综合治理,形成绿色农业。近年来,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已经凸显出更大范围内的优势,它可以很好的与社会利益、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相互结合,迸发出强大的潜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渐形成一套机动管理方式。
1、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
首先,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山区面积较大占,加上我国工业与农业,在人口压力的迫使下,不得不对自然资源进行利用,使得水土流失现象时有发生。自然因素方面,气候、地形、地质、土壤和植被等都会对水资源进行影响;在人为方面,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也会使得水土流失加劇。过去,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对于一些诸如水土流失现象,暂时没有解决。这种自然的破坏,从长远看,会破坏土地资源,浪费土地资源,对于农业来说产生致命的威胁,并且为了提高产量使用化肥,加剧了土壤污染;在极端情况下,水土流失速度加剧,土层更加稀薄,水源的涵养能力下降,土地逐渐裸漏,长久以往难以发展起绿色产业;围湖造田对于汛期的河流来说危害极大,降低了湖泊蓄水程度。随着我国近些年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水域内综合治理。在这种理念下,真正会培养出一个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对于社会发展来说十分重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时代的要求,更是现实的要求,这种生产方式与传统生产方式相互割裂,开创了一个更具有发展潜力的模式,让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得到保护成为可能,不断引领社会发展的潮流,在整体社会经济领域新成一场绿色“变革”。这将会使行业内部得到提升与发展,对于生态环境来说是一件重大事情。我国水域生态领域越来越发展出一套科学的治理模式,对于河流内的治理与解决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更好的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更好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互做出贡献。
2、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面临的问题
2.1在工程治理和管理规划上存在较多弊端,小流域实施规划程度不够。 早期对调查小流域的数据存在偏差,不符合实际情况,设计的管理规划可行性较差。而工程监理技术落后,工程建设总体情况不能科学准确地反应。同时,不能有效协调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使项目管理工程不能有效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缺少连续性,治理成果难以统一,起不到有效整体规划管理结果。
2.2资金投入不足且在资金使用上不尽合理,弄虚作假,虚报工程质量与效益。 随着生态环境越来越严峻,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大,但投资力度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对于小流域受损严重地区,资金不能依照预期分派。前期预算与管理中的投资资金之间差距很大。在验收工程质量时为了达到标准,不得不采取欺诈手段。这给治理小流域工作披了一件从外部无法知晓的面纱,使小流域所形成的隐蔽性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最终出现问题。
2.3人为因素成为施工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 小流域综合治理存在诸多阻拦,使其难以顺利进行较多的因素是人为因素。首先,部分地方政府和群众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认识不够,造成项目推进缓慢;在原材料方面,少数人把不符合国家质量要求的原材料运往现场,从而节省资金,这是一个从根本上存在的隐患。其次,当地承包商团队为尽快完成工作,不按规定程序办事,降低或减少标准,也不注重工程质量,使项目出现不同程度隐患。最后,为了提高小流域治理质量和效益,各地区大力植树造林并引进优良苗木,供货方销售不合技术要求的苗木,成活率低,在其中牟取暴利,因此,水土流失状况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对整个项目规划造成不利影响。在财力、物力上还造成了很大的的浪费。资金投入和工程质量不能均衡的情况下,小流域管理进度与管理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三、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
3.1采取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措施。 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措施,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对坡耕地改造,规划新建便民道路、排水沟(渠)、蓄水池、沉沙凼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措施,改善农民的耕作条件,使土不下山,水不乱流;通过坡面水系工程的治理,改良并提高了土壤蓄水保肥的能力、同时起到了防洪排涝的作用、为保障农业生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在实施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按照小流域治理项目的要求选址:加大水土保持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项目区干部群众的认识;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是,选址首先选择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的地区。二是认真做好现场规划,以集中连片,成片治理为规划原则。根据政府的需求和当前的工程规划,与其他项目的整合,综合经济效益、生态和整个项目的改进,与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旅游项目等具有特点的项目相结合,达到整体综合效益的有效提高。三是根据现场规划,做好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3.2对投资机制加以完善,加强后期管护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在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方面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和投资机制,有效提升了综合治理的水平,而且该项工作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具有极强的公益性。 小流域的治理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前提条件,在对新的投资标准进行制定时,应该结合当前的价格水平,根据投入的财力确定治理的面积,避免因地方政府的资金筹措问题影响小流域治理工作的开展。 在小流域方面的综合治理工作在效用发挥方面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完成综合治理以后,针对水土保持的生物措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发挥效用,但在发挥效用以前的时间里,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对生物措施进行抚育和养护管理,怎样在治理投入中加入该项资金,是当前治理投入中最大的问题,所以,在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时,应该在投入费用当中加入完工以后的抚育管理及养护维修方面的费用,从而确保综合治理效益的稳定性。
3.3对综合治理的管理机制加以完善
新时期背景下,针对小流域综合治理方面的管理机制应该随着治理水平的提高进行不断的调整,并对以下内容保持关注:第一,对综合治理方面的规划编制加以规范,同时还要结合治理的特点,对相关的规定进行不断的完善;第二,结合环境背景,增强综合治理设计、规划和措施的规范性,治理设计及方案实施的单位需要满足资质要求,从科学化积规范化入手对规划设计进行强化;第三,对综合治理过程中的验收程序及标准加以完善,逐渐提升该标准的正规性,使其可以成为行业标准,甚至国家标准,同时还要针对后期管护的具体要求和费用标准
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于环保的重视,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始采用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可以有效的确保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更好的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更好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互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洪江,张长印,赵永军,等.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6(1).
[2]刘小伟,张明珠.内河小流域水环境保护对策研究初探[J].水利技术监督,2011(3).
关键词:小流域、综合治理、问题与对策
前言:
对于水流域的综合治理,可以有效的进行环境的改善与治理。一方面,可以防止水土的过度流失,将土地锁定在合理的区域内,进而涵盖水源,对局部气候进行调节与管理。另一方面,对于当地农业来说,也可以配合综合治理,形成绿色农业。近年来,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已经凸显出更大范围内的优势,它可以很好的与社会利益、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相互结合,迸发出强大的潜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渐形成一套机动管理方式。
1、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
首先,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山区面积较大占,加上我国工业与农业,在人口压力的迫使下,不得不对自然资源进行利用,使得水土流失现象时有发生。自然因素方面,气候、地形、地质、土壤和植被等都会对水资源进行影响;在人为方面,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也会使得水土流失加劇。过去,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对于一些诸如水土流失现象,暂时没有解决。这种自然的破坏,从长远看,会破坏土地资源,浪费土地资源,对于农业来说产生致命的威胁,并且为了提高产量使用化肥,加剧了土壤污染;在极端情况下,水土流失速度加剧,土层更加稀薄,水源的涵养能力下降,土地逐渐裸漏,长久以往难以发展起绿色产业;围湖造田对于汛期的河流来说危害极大,降低了湖泊蓄水程度。随着我国近些年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水域内综合治理。在这种理念下,真正会培养出一个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对于社会发展来说十分重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时代的要求,更是现实的要求,这种生产方式与传统生产方式相互割裂,开创了一个更具有发展潜力的模式,让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得到保护成为可能,不断引领社会发展的潮流,在整体社会经济领域新成一场绿色“变革”。这将会使行业内部得到提升与发展,对于生态环境来说是一件重大事情。我国水域生态领域越来越发展出一套科学的治理模式,对于河流内的治理与解决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更好的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更好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互做出贡献。
2、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面临的问题
2.1在工程治理和管理规划上存在较多弊端,小流域实施规划程度不够。 早期对调查小流域的数据存在偏差,不符合实际情况,设计的管理规划可行性较差。而工程监理技术落后,工程建设总体情况不能科学准确地反应。同时,不能有效协调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使项目管理工程不能有效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缺少连续性,治理成果难以统一,起不到有效整体规划管理结果。
2.2资金投入不足且在资金使用上不尽合理,弄虚作假,虚报工程质量与效益。 随着生态环境越来越严峻,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大,但投资力度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对于小流域受损严重地区,资金不能依照预期分派。前期预算与管理中的投资资金之间差距很大。在验收工程质量时为了达到标准,不得不采取欺诈手段。这给治理小流域工作披了一件从外部无法知晓的面纱,使小流域所形成的隐蔽性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最终出现问题。
2.3人为因素成为施工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 小流域综合治理存在诸多阻拦,使其难以顺利进行较多的因素是人为因素。首先,部分地方政府和群众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认识不够,造成项目推进缓慢;在原材料方面,少数人把不符合国家质量要求的原材料运往现场,从而节省资金,这是一个从根本上存在的隐患。其次,当地承包商团队为尽快完成工作,不按规定程序办事,降低或减少标准,也不注重工程质量,使项目出现不同程度隐患。最后,为了提高小流域治理质量和效益,各地区大力植树造林并引进优良苗木,供货方销售不合技术要求的苗木,成活率低,在其中牟取暴利,因此,水土流失状况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对整个项目规划造成不利影响。在财力、物力上还造成了很大的的浪费。资金投入和工程质量不能均衡的情况下,小流域管理进度与管理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三、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
3.1采取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措施。 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措施,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对坡耕地改造,规划新建便民道路、排水沟(渠)、蓄水池、沉沙凼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措施,改善农民的耕作条件,使土不下山,水不乱流;通过坡面水系工程的治理,改良并提高了土壤蓄水保肥的能力、同时起到了防洪排涝的作用、为保障农业生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在实施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按照小流域治理项目的要求选址:加大水土保持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项目区干部群众的认识;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是,选址首先选择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的地区。二是认真做好现场规划,以集中连片,成片治理为规划原则。根据政府的需求和当前的工程规划,与其他项目的整合,综合经济效益、生态和整个项目的改进,与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旅游项目等具有特点的项目相结合,达到整体综合效益的有效提高。三是根据现场规划,做好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3.2对投资机制加以完善,加强后期管护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在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方面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和投资机制,有效提升了综合治理的水平,而且该项工作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具有极强的公益性。 小流域的治理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前提条件,在对新的投资标准进行制定时,应该结合当前的价格水平,根据投入的财力确定治理的面积,避免因地方政府的资金筹措问题影响小流域治理工作的开展。 在小流域方面的综合治理工作在效用发挥方面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完成综合治理以后,针对水土保持的生物措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发挥效用,但在发挥效用以前的时间里,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对生物措施进行抚育和养护管理,怎样在治理投入中加入该项资金,是当前治理投入中最大的问题,所以,在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时,应该在投入费用当中加入完工以后的抚育管理及养护维修方面的费用,从而确保综合治理效益的稳定性。
3.3对综合治理的管理机制加以完善
新时期背景下,针对小流域综合治理方面的管理机制应该随着治理水平的提高进行不断的调整,并对以下内容保持关注:第一,对综合治理方面的规划编制加以规范,同时还要结合治理的特点,对相关的规定进行不断的完善;第二,结合环境背景,增强综合治理设计、规划和措施的规范性,治理设计及方案实施的单位需要满足资质要求,从科学化积规范化入手对规划设计进行强化;第三,对综合治理过程中的验收程序及标准加以完善,逐渐提升该标准的正规性,使其可以成为行业标准,甚至国家标准,同时还要针对后期管护的具体要求和费用标准
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于环保的重视,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始采用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可以有效的确保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更好的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更好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互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洪江,张长印,赵永军,等.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6(1).
[2]刘小伟,张明珠.内河小流域水环境保护对策研究初探[J].水利技术监督,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