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舒姓在当今中国汉族姓氏排行中列第147位,人口不多,约占全国汉族总人口的0.076%。其姓来源于一群古老的方国,那就是群舒。
一
《世本》中的《氏姓篇》记载:“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舒蓼,偃姓,皋陶之后。舒鲍,偃姓国。”认为“群舒”(指的是春秋时,江淮一带的舒、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小国)皆为皋陶之后,姓为偃。
《风俗通义》:“ 舒氏,舒子之后,以国为姓。”首次将舒姓定为“以国为姓”,此“舒子”当解为子爵。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也认为是“以国爵为氏”。
此后舒姓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均以安徽庐江为其繁衍的中心并形成郡望—庐江,舒姓子孙逐渐播迁于当时楚国的腹地—今湖南、湖北一带。
秦汉时期,长安(今陕西西安)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故有舒姓子孙迁居该地,并逐渐兴旺昌盛起来,因该地长期属京兆郡,故后世舒姓子孙有以京兆为其郡望堂号的。以后北方各地的舒姓大多源自京兆郡,成了北方的著姓之一。
东汉时,舒姓才有人散见于史册,其中的东汉义士舒邵兄弟为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三国时,陈留人舒燮播迁江南。两晋南北朝时,由于社会动荡,避居江南之舒姓渐多,并与原居于南方的舒姓相融合,使舒姓又开始成为南方大姓之一。此际,北方舒姓的巨鹿郡望也已形成。
隋唐之际,见诸史册之舒姓渐多。唐代的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更促进了北方舒姓的南迁,两宋之际见诸史册之舒姓日盛,从这些历史名人的籍贯来分析,可知舒姓已播迁繁衍于今浙江之兰溪、东阳、慈溪、奉化、宁海,安徽之旌德、沈丘,江西之吉安、靖安等地。
元时,今福建、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川等南方各地都有舒姓人活动的身影。明初,山西舒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北、江苏、安徽、河南、山东等地。到清中叶,舒姓分布之地更广,并有渡海赴台,远播海外者。
如今,舒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四川、湖南、江西、湖北为多,上述四省之舒姓约占全国汉族舒姓人口的83%。
二
群舒,是春秋时期活跃于江淮一带的舒、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小国,地理位置大约在“淮水南,大江北,如今霍邱、寿县、六安、霍山、合肥、舒城、庐江、桐城、怀宁等县,西不过大别山山脉,东不过巢湖”。
据《左传》记载,鲁文公五年“冬,楚子燮灭蓼。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德之不建,民之无援,哀哉!’”庭坚乃皋陶之字,由此可见蓼实为皋陶后人所居之地。蓼于鲁文公五年被灭后,又重新复国,于鲁宣公八年再被灭,“楚为众舒叛故,伐舒蓼,灭之。楚子疆之”。舒庸,《左传》载鲁成公十七年被楚国所灭。舒鸠,似为群舒中实力最强,夹处吴楚之间,尴尬难当,鲁襄公二十四年,“吴人为楚舟师之役故,召舒鸠人。舒鸠人叛楚。楚子师于荒浦,使沈尹寿与师祈犁让之。舒鸠子敬逆二子,而告无之,且请受盟”。第二年,“舒鸠人卒叛楚,令尹子木伐之,及离城,吴人救之……吴师大败。遂围舒鸠,舒鸠溃。八月,楚灭舒鸠”。而文献中最后见到群舒的踪影是在鲁定公二年,“吴子使舒鸠氏诱楚人”,此处仅称之为氏,笔者推测可能是舒鸠国已灭,但其族仍存。此后再不见群舒的踪影,对于其去向,文献中也不见记载。由此可见,第一,群舒在春秋时期势单力薄,只能靠“受盟”这样的讨好方式来迎合强国方能自保;第二,夹处吴楚两国之间,往往近吴而使楚不悦,使之成为吴楚两国矛盾的牺牲品;第三,春秋时期的楚国欲称霸,北上的困顿使其改行东线,自然群舒成为其戈下一个又一个的战利品。
——————————————————————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历史系
一
《世本》中的《氏姓篇》记载:“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舒蓼,偃姓,皋陶之后。舒鲍,偃姓国。”认为“群舒”(指的是春秋时,江淮一带的舒、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小国)皆为皋陶之后,姓为偃。
《风俗通义》:“ 舒氏,舒子之后,以国为姓。”首次将舒姓定为“以国为姓”,此“舒子”当解为子爵。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也认为是“以国爵为氏”。
此后舒姓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均以安徽庐江为其繁衍的中心并形成郡望—庐江,舒姓子孙逐渐播迁于当时楚国的腹地—今湖南、湖北一带。
秦汉时期,长安(今陕西西安)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故有舒姓子孙迁居该地,并逐渐兴旺昌盛起来,因该地长期属京兆郡,故后世舒姓子孙有以京兆为其郡望堂号的。以后北方各地的舒姓大多源自京兆郡,成了北方的著姓之一。
东汉时,舒姓才有人散见于史册,其中的东汉义士舒邵兄弟为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三国时,陈留人舒燮播迁江南。两晋南北朝时,由于社会动荡,避居江南之舒姓渐多,并与原居于南方的舒姓相融合,使舒姓又开始成为南方大姓之一。此际,北方舒姓的巨鹿郡望也已形成。
隋唐之际,见诸史册之舒姓渐多。唐代的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更促进了北方舒姓的南迁,两宋之际见诸史册之舒姓日盛,从这些历史名人的籍贯来分析,可知舒姓已播迁繁衍于今浙江之兰溪、东阳、慈溪、奉化、宁海,安徽之旌德、沈丘,江西之吉安、靖安等地。
元时,今福建、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川等南方各地都有舒姓人活动的身影。明初,山西舒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北、江苏、安徽、河南、山东等地。到清中叶,舒姓分布之地更广,并有渡海赴台,远播海外者。
如今,舒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四川、湖南、江西、湖北为多,上述四省之舒姓约占全国汉族舒姓人口的83%。
二
群舒,是春秋时期活跃于江淮一带的舒、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小国,地理位置大约在“淮水南,大江北,如今霍邱、寿县、六安、霍山、合肥、舒城、庐江、桐城、怀宁等县,西不过大别山山脉,东不过巢湖”。
据《左传》记载,鲁文公五年“冬,楚子燮灭蓼。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德之不建,民之无援,哀哉!’”庭坚乃皋陶之字,由此可见蓼实为皋陶后人所居之地。蓼于鲁文公五年被灭后,又重新复国,于鲁宣公八年再被灭,“楚为众舒叛故,伐舒蓼,灭之。楚子疆之”。舒庸,《左传》载鲁成公十七年被楚国所灭。舒鸠,似为群舒中实力最强,夹处吴楚之间,尴尬难当,鲁襄公二十四年,“吴人为楚舟师之役故,召舒鸠人。舒鸠人叛楚。楚子师于荒浦,使沈尹寿与师祈犁让之。舒鸠子敬逆二子,而告无之,且请受盟”。第二年,“舒鸠人卒叛楚,令尹子木伐之,及离城,吴人救之……吴师大败。遂围舒鸠,舒鸠溃。八月,楚灭舒鸠”。而文献中最后见到群舒的踪影是在鲁定公二年,“吴子使舒鸠氏诱楚人”,此处仅称之为氏,笔者推测可能是舒鸠国已灭,但其族仍存。此后再不见群舒的踪影,对于其去向,文献中也不见记载。由此可见,第一,群舒在春秋时期势单力薄,只能靠“受盟”这样的讨好方式来迎合强国方能自保;第二,夹处吴楚两国之间,往往近吴而使楚不悦,使之成为吴楚两国矛盾的牺牲品;第三,春秋时期的楚国欲称霸,北上的困顿使其改行东线,自然群舒成为其戈下一个又一个的战利品。
——————————————————————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历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