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故事化创作方法研究

来源 :当代旅游(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纪录片,通俗来讲,是指把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用摄影机记录下来,客观再现生活原貌,揭示生活本质,所以纪录片的首要特征便是纪实性。如今,观众的眼球更多的被资讯消息所吸引,我们的纪录片更应思考如何抓住受众的眼球。这就不仅仅在于客观的纪实性,而是:纪录片的“故事化”。本文便试从纪录片“故事化”这一创作手法浅析。
  关键词:中国纪录片;故事化;创作手法
  一、纪录片的界定
  纪录片,即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典型,提炼主旨,反映本质。纪录片的第一大特征就是真实性。纪录片所纪录的必须是现实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真人真事,主人公由当事人本人出演,并在现实情境中,按照生活逻辑,推动事物发展。纪录片的第二大特征,就是艺术性。纪录片的作者拥有言说的内容和言说的方式的权利,但事物的发展并不在创作者的掌握之中,拍摄对象的反应和情感也不由其掌握。此外,纪录片还承担着表达作者的价值观并实现与受众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创作纪录片的“故事化”
  (一)新颖的故事线索
  初期,采访拍摄对象之前,作者一定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细心搜索相关资料进行调查,详细了解相关的人物和事件,准确把握拍摄方向,努力搜寻有意义,有嚼头,有发展空间的故事线索。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创作者要时时以新颖为拍摄重心,寻找具有故事性的人物和事件,以此吸引观众注意力。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都是由各样的人物串联起来。从云南香格里拉的卓玛家庭采鲜蘑到湖北嘉鱼的圣、茂兄弟挖藕;从陕北老夫妻贩卖黄饽饽到宁波的祖孙二人做年糕。这些小人物将不同地区的特色食物连接起来,给予观众扑面而来的视觉盛宴。整部片子以家庭为叙事线索,继而讲述每个家庭的餐桌佳肴,不仅仅描绘了每个家庭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同时展现了食物所带给人们的喜悦和幸福。
  (二)脚本的“故事化”结构设计
  “故事化”的结构是整部纪录片的骨干,也是导演在拍摄前需要构思好的重中之重。所以,纪录片在前期筹划时,除了进行资料收集,就是要构思好整部片子的框架。结构的好坏,决定了片子的好坏,拍摄方向,以及播出后所产生的反响及效应。所以,创作者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一定要在结构设计上付出较多心血,确保找到适合该片的“故事化”结构。
  《舌尖上的中国》,整部片子共分为七集,各自独立,每一集是以几个普通家庭中的小人物为主线,以食物为主题来叙述。例如:第一集自然的馈赠:选取了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环境的家庭和人物,以其为主角,介绍了他们的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让观众无形中了解到大自然对我们的馈赠。第二集主食的故事:详细描述了各地区的主食,展现了人们对饮食的热爱。第三集转换的灵感:作者从烹饪的手法说起,勾起观众的趣味,暗示美食的出现需要辛勤的汗水和充盈的智慧。第四集时间的味道:讲述了中国长久以来保存食物的方法,如腌制,晾晒,冷藏等。第五集厨房的秘密:展示了“厨神”的精湛厨艺,以及中国人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第六集五味的调和:主要探讨酸、甜、苦、辣、咸这五种口味,及搭配后的口感。这一集中的十个故事,涉域极广,包括响彻南北的四大菜系——川、鲁、粤、淮扬,以及新疆、云南的地域性美食,展现了中国地大物博的美食文化。第七集我们的田野:从餐桌回归大地,探究美食的来源,表现中国人民的辛勤劳作,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自然理念。《舌尖》中的每一集可以说是都有导演及工作人员的精心构思和辛勤汗水,总分总的结构使得构思更加明确,意图更加清晰,让观众深切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以及人民的辛勤[1]。
  (三)新颖明确的主题
  纵观国内外的优秀作品,凡是真正能够让观众受到感染、震撼心灵、印象深刻的纪录片,其核心一定是有一个好主题。主题的好坏标准在各个时代有不同的要求,但是能让普通观众引起关注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主题具有新意能吸引观众。当下,同质性已经成为电视节目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而拨开迷雾的关键,就在于创新。类似的人物和事件,可以挖掘出不一样的主题和内涵,才是最大的赢家。二、主题具有正能量。具有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电视节目更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重新号召起大众的正能量。三、主题富于时代精神。现实生活中,老百姓更关心的是与自己相关的事情。所以,作为一个创作者,我们要紧追时代潮流,紧贴时代脉搏,讲述与我们、与普通老百姓最密切的故事。四、主题具有一定的深刻性能引起观众的反思。纵观当下,主题的深刻能够源源不断的传递给观众一些发人深思的话题。而优秀纪录片的创作者正是做到了这一点。不论是谈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他们都能游刃有余的传递给观众他们的思考,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而反观那些故事平淡,内容单一,主题模糊的作品,则不会在观众中引起好的反响[2]。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当代美食纪录片的成功之作,其主旨的展现是赢得广大观众好评的强有力优势。它和一般的美食节目不同,没有直接的大肆宣扬美食文化,而是从制作调配等方面出发,并将人生观,价值观融入到食物之中,以强烈的草根气息,引起观众的共鸣。采藕者,捕鱼人,这些小人物的设计,使观众感同身受,在欣赏到他们所带来的美食的同时,也嗅到了他们辛勤劳作的汗水,从食材采摘到佳肴上桌,每一个细节都昭示着劳动人民的艰辛,表达了创作者对他们深深的敬意。每一根藕,每一条鱼,这不仅仅是大自然的馈赠,还是中华民族勤劳的美德[3]。
  (四)叙事内容的节奏变化
  优秀纪录片的创作者总是会设计好各个段落的长度,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突出主旨,这种节奏变化會直接影响到观影兴趣。所以节奏的变化非常重要,创作者一定要站在客观角度,以观众的视角来把握节奏的快慢。
  《舌尖上的中国》,便是运用了制造悬念、矛盾冲突等多种技巧,以及蒙太奇、场面调度等手法,来表现叙事内容的节奏变化。在查干湖捕鱼的段落中,石把头作为驰名远近的“专家”,被邀请来现场指导捕鱼,但是面对天气的恶劣,湖水的冰冷,使得这次捕鱼充满了未知数。当解说词“鱼群是否在这附近”问题的提出,给石把头提出了疑问,也给电视前的观众提出了疑问。此时,观众往往将自己置身于事件当中,成为捕鱼中的一员,焦灼的等待捕鱼结果。如果纵观整个片子流程,结果想当然的是捕鱼成功,但是就因为观众的设身处地,使得结果也充满未知,没有人确定附近一定有鱼群,“局中人”角色使得自身拥有更多的主观性,这就成功的拉近受众距离[4]。   (五)叙事语言的运用
  成功纪录片的制作,首先取决于导演的构思,其次便在于摄影师的拍摄。导演与摄像的完美结合,是一部优秀片子的开始。其中,画面是一个重要的视觉元素。一、画面富于变化有助于调动观众。当下,在我国大多数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现场跟拍是一种主要的拍摄方式,真实的摇晃感,大大的吸引着观众的眼睛,指引着观众的注意力。但是,也易于忽视“故事化”。从一而终的重视纪实风格,导致了画面单一,景别相近,艺术性差等问题。当代社会是重屏时代,受众对画面质感的要求越来越高,精致的画面才能充分调动观众的视觉印象。二、“故事化”纪录片应关注“两极”画面。大量运用“两极”画面,符合观众的收视习惯。并且,也能使故事情节和被摄对象更加深入人心,使观众印象深刻。三、画面影调与故事内容的表述密切相关。纪录片“故事化”,要求创作者设计影调,合理的影调会直接刺激观众的收视心理。
  《舌尖上的中国》,特写镜头可谓举足轻重。一部美食纪录片,对食物的特写,是必然要求,强烈的画面冲击感,刺激着观众的眼球。另外,人物的特写,更是震动着观众的心弦,对劳动者表达出满满的敬意之情。空镜头,也在《舌尖》中占有大幅比重。在第四集中,当金顺姬回想起故乡的人和事,景和物,画面立刻展现相应景象,让观众也体会到金顺姬的思乡之情。蒙太奇表现手法的运用,更是导演的“神来之笔”,每一集都讲述了多个人物,多个故事,多种美食,而且都是交叉剪辑,不是独立完成。第一集中,卓玛摘松茸是自然的馈赠;圣、茂兄弟挖藕是自然的馈赠;查干湖捕鱼是自然的馈赠;这一个个小故事看似毫无关系,其实都有着紧密联系,他们都是自然的受益者。创作者用这些唯美的镜头告诉我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要感谢大自然的馈赠,也要感谢辛勤劳作的人民。《舌尖》中的构图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第一集中开场的画面构图,使观众眼前一亮,并且直接交代了影片环境。如卓玛和母亲雨后采松茸的场景,导演将菌类作为前景,卓玛和母亲是主体,森林为背景,合理的构图设计让观众看到美的同时,也感受到山路的艰难,采摘的不易,生活的艰辛。导演对小人物还通常采取仰拍镜头,这是对劳动者的敬重,暗示对生活的美好期望。这些技巧的运用,不仅仅丰富了片子的叙事语言,也使得画面更加饱满、流畅。
  三、结束语
  如今,纪录片的市场正在随着观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驱动着,创作者对纪录片的创作也在不断创新,对于观众的多样需求,纪录片的创作之路也愈演愈烈,竞争力不断增加。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带给无数纪录片界的导演更多的思考,更让观众为之动容,深深打动观众的心弦。“故事化”的运用,这一手法将引领着更多的创作者向着新的道路发展,在满足观众诉求的同时,也发展了片子自己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在这一领域,划出自己的一席之地。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作者简介:修芳芳,1995年生,女,在读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尚文静.舌尖上的中國是如何讲故事的[J].当代电视,2014,(09):56-57.
  [2]潘大为.纪录片讲点故事更好看[J].记者摇篮,2014,(07):56-57.
  [3]李庆生.浅谈电视纪录片的表现形式[J].新闻传播,2014,(1):108-108.
  [4]高晓.电视纪录片在栏目化背景下的生存[J].新闻窗,2014,(02):94-95.
其他文献
在教学中,行为导向意味着:知识的传授和应用取决于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和媒体等因素的重组,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质上创造出教与学和师生互动的社会交往的仿真情境,把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的交往情境,从而产生一种行为理论的假设。    一、银行会计教学观念的转变    与以往的教育模式不同,应用型教育是一种与经济社会密切结合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的教育模式。发展应用型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首先应当
期刊
湖南省岳阳楼区学院路中学系岳阳市一级中学。近年来该校以“精”字立校魂,逐步形成了“规范加特色”的管理标准:“教书加育人”的职责标准;"合格加特长”的成才标准及“‘一切’加‘最好’”的服务标准等一系列全新办学理念。学校提出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学生喜欢的教师”的口号,以“讲安全,讲和谐,讲学习,讲质量”为校训。先后获得了全国启发式教学先进单位,岳阳市教研教改示范单位,第三届“成长杯”全国论文大赛集
期刊
摘要:现阶段云南省众多旅游目的地景区饮食被外省菜系所侵入,从旅游业发展角度上看,云南滇菜也属于旅游资源之一,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但是滇菜除云南之外在其他地区与八大菜系知名度相差太远,而当地菜系对可持续旅游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本文主要评估云南滇菜与旅游业经济发展之间联系,采用swot 分析方法对滇菜进行分析机会优势及制约因素,本文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游客对云南滇菜的认知,更好将滇菜推广全国,加快云
期刊
当前我们的课前准备仅仅停留在备课上,而绝大多数的备课仅仅是将教学步骤记下来,教师在课前备课中如果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把握不准,问题的指向不明,深浅层次没有递进性,练习没有针对性,都将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有效地实施。如何实现有效的课前准备呢?    一、研读教材,确定目标    课堂教学追求“挈领而顿,百皱皆顺”的境界,“领”在哪儿?在教材中,高效的教学,需要教师对教材全面、系统、深入的研读。教师对教材的
期刊
日前,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镇党委书记陈亚兵偕同主管教育的人大主席刘君保来到张谷英镇中学、张谷英镇中心小学,看望特困学生张石东等10名家庭贫困子女,勉励他们克服困难,勤奋学习,生活用品上有困难依靠党和政府,向特困学子每人资助二百元。党和政府对贫困学子的关爱温暖了在场的所有人,学生们纷纷表示一定会克服困难,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这是该镇主要党政领导每年定期开展的一项扶贫助学活动,
期刊
“预习——听课——练习——复习”是学生学好各门功课必须持之以恒要过的“四关”。要学好初中数学,这“四关”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以我从教多年的切身体会谈谈怎样指导学生过好每一关。  一、预习关  预习好比打仗前的侦察,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打胜仗。预习时,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一边预习,一边做好记号。粗略懂得教材的内容及重点、难点所在,对不理解的地方打上记号。这样,当老师讲课时,学生才能做到
期刊
一、内容提要  如果函数f(x)对于区间(a,b)内任意两个值x1和x2,当x10恒成立,从而a>      ①,令①右端为式g(x),则g(x)在(-∞,1]上单调递增.从而有g(x)≤g(1),x∈(-∞,1]而g(1)=   ∴g(x)≤≤ (∵n≥2)   由式①可得a>   例2:设0x3+5x  令f(x)= x3+5x, 则原不等式即为  f() >f(x) ⑥  ∵f(x)是实数集
期刊
摘要:当前,研讨高铁时代的阜新工业遗产旅游发展机遇与对策,有利因素是高铁运营已有多年,已积累可借鉴的经验,但也要客观地认识到,超越既有认识仍不容易,破解高铁旅游之困还需努力。京沈高铁的开通,将给阜新带来巨大的城市发展机遇。阜新市必须充分利用京沈高铁的发展契机,以工业遗产旅游为先导,促进阜新市旅游业的发展,进而使旅游业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一个新的增长点,把阜新从以“煤炭资源为导向的产业观”向“以文化为
期刊
摘要:文学作品与电影作品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两者之间又紧密相连,相互促进,诸多电影都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同时又促进了文学作品的传播与推广。英美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历史源远流长,大多数电影改编都有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傲慢与偏见》是其中最经典的文学作品与电影改编作品之一。本文主要以《傲慢与偏见》为例,对英美文学作品与其改编电影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电影改编;《傲慢与
期刊
摘要:宁夏发展文化旅游不仅可以弥补纯自然风景旅游的不足,还可以陶冶游客情操,并能给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不管是从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地理位置优势、还是发展葡萄酒产业的经济带动作用、或是从宁夏地区的本土文化优势来讲,将葡萄酒文化与宁夏文化旅游相结合,将葡萄酒产业发展与宁夏文化旅游发展相结合,走发展宁夏葡萄酒文化旅游的道路都是必然的选择。本文主要分析宁夏葡萄酒文化旅游存在的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