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思考:史料教学的基本点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li956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史料的基本点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并在此基础上使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呈现丰富的材料,有助于学生质疑教材的内容。但质疑只是迈向思考的第一步,批判是对错误的思想观点加以否定,但它决不是质疑的唯一结果,学生质疑的结果也可能是对教材原有观点的赞同、完善。史料教学学会思考课堂教学《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一书所讲的史料教学的一些原则、方法、策略对一线教师很有启发,尤其是其中的案例很有代表性。书中提到的有些误区,我们在教学中的确存在。但笔者对书中“导论”第二节,“质疑与批判:史料教学的基本点”有不同的看法。
  史料收集的目的之一是要弄清事实,史料越丰富就越容易接近事实真相。但我们必须思考,教师上课时将史料呈现给学生的立足点是什么?仅仅是为了引发学生的质疑与批判吗?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史料的基本点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因为历史教材只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观点,所以,教师通过自己的工作,为学生呈现更丰富的材料,这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教材的观点;有助于学生完善教材的观点;有助于学生理解由于立场与角度的不同,使研究者有了不同的观点;也有助于学生质疑教材的内容:是这样吗?为什么?但质疑只是迈向思考的第一步,批判是对错误的思想观点加以否定,但它决不是质疑的唯一结果,学生质疑的结果也可能是对教材原有观点的赞同、完善。我们将书中第二节的案例拿出来探讨一下。此例是火烧圆明园的原因,其中引用的是人教版的內容,该版教材有“学思之窗”提供了一段材料,即英国侵略者自己所写的焚毁圆明园的一段场景。紧跟这段材料后,出了一道思考题,要求学生思考英军焚毁圆明园的原因。
  “导论”的质疑,认为材料中的原因不能成为原因。并接着引用了同一出处的材料将其补充完整。此后,又引用了郭廷以先生的著作《中国近代史纲》中的内容,证明火烧圆明园的原因是报复清朝皇帝。
  需要讲明的是,人教版式所引用的材料只写了火烧圆明园的过程,学生根据材料无法找到原因。所以,人教版教材确有不妥之处:材料与问题脱节了。但我们认为此案例中改进的设计也有不妥。历史教学中还有一个价值观教育的问题。这些材料呈现给学生后,他们会不会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圆明园被烧了,责任在于清政府自己(或者说皇帝),是你清政府背信弃义虐杀使节,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那么英法在1859年进一步发动的侵略战争是情有可原的了?这样的设计会不会淡化战争的侵略性?
  火烧圆明园的原因在史学界是有争议的。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把史学界中的几种观点呈现给学生,由学生自己阅读、思考,他们一定会形成自己的观点。我们甚至可以让学生辩论。这相对于只提供给学生一种观点是不是更能激起学生的思考呢?当然,在讲这个问题前,也应该向学生阐明《天津条约》签订后,战火再燃的原因是什么?这一点可以参考《英军焚毁圆明园原因辨析》一文。之后,印发中国史学界关于火烧圆明园的几种观点。
  一是掩盖罪责说。这一说法虽然经不住推敲,但也要提供出来。例如中国近代史丛书飞《中国近代史》、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组编写的《中国近代简史》、杜经国等编写的《中国近代史简编》、刘培华等编写的帝国主义侵华简史》。
  二是惩罚清帝说。可以将上述案例中的材料印发给学生,也可以将下段材料同时呈现给学生:额尔金火烧圆明园之后在北京贴的告示。“任何人,无论贵贱,皆需为其愚蠢的欺诈行为受到惩戒,18日将火烧圆明园,以此作为皇帝食言这惩戒,作为违反休战协定之报复。与此无关人员皆不受此行动影响,惟清政府为其负责。”
  三是摧毁抵抗意志,胁迫清政府签约说。这方面的材料较多,编辑后可以印发给学生参考,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整理,形成自己的认识。
  参考材料一,欧阳采薇译《西书中关于焚毁圆明园纪事》中有一段卧耳斯莱先生总结的话,意为额尔金警告清政府必须接受英国的条件。并称这“并不是空言威吓。”
  参考材料二,蒋孟引《第二次鸦片战争》一书中写道,“巴夏礼比喻说,圆明园‘之于中国人,正如白金汉宫之于我们’”,签于此,英法联军认为可以此摧毁清政府的抵抗意志,并进而扩大侵华权益。
  参考材料三,额尔金说“予今直陈,以吾人离别中国后,所遗留之印象,与借以束缚中国当局之正式条约,相较而论,予犹偏重前者也。故必思得报复责罚之举,赫然严厉,足达吾人所愿望之效果”。
  参考材料四,王开玺在《英军焚毁圆明园原因辨析》一文中指出,焚毁圆明园的目的一是为了在精神上击垮清政府,二是为了留下一处能让清政府时时看见并胆怯的伤痛,令其不敢再与英法对抗。详细内容可参考原文。
  参考材料五,选取一段材料证明英法焚毁园明圆“报复”清政府只是一个借口,可以参考王开玺《英法被俘者圆明园受虐致死说考谬》一文的相关内容。
  参考材料六,英法两国侵略军头目经过探讨后,确定军事打击目标“其一,由于联军的使命是逼迫清朝签订不平等条约,而不是推翻清帝、全面开战,所以不能焚毁紫禁城皇宫(全面开战,联军两万多兵力也是远远不够的)。其二,因为严冬将至,格兰特将军已预定要在11月1日撤至天津,所以有必要以焚毁圆明园为警告,以焚毁紫禁城为恫吓,威胁清朝尽快签约。其三,担心因严冬迫近,联军主动撤离后,会被清朝吹嘘‘联军是被击退的’,所以有必要以焚毁圆明园留下‘胜利的标志’”。
  学生将以上材料阅读完毕后,不仅会有自己的观点,而且也会有一种体验: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研究;选取不同的史料会有不同的结论;同一史料因研究角度不同,也会有不同的结论。对学生而言,这也是全面认识历史问题的一种体验,体验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
  学生独立的人格,来源于有独立的思想。在运用史料教学时,教师的立场很重要。我们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但在呈现史料引起学生思考时,应该是中立的,不能明显地倾向于哪一观点。否则会对学生产生暗示作用,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尽管最后有些学生的观点可能与我们相同,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剥夺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与权利。另外,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使用或者说适合运用史料,但一旦我们决定运用史料教学,我们对史料的占有就要尽可能的丰富,呈现给学生的观点要尽可能地有代表性。
  学会思考也可以说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形成的基础是要占有一定的材料。教师尽可能多地搜集材料,对它们分类、辨析。可以说,我们在教学中是把历史研究的某些方法带到了课堂中。研究历史讲究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假设”是思考也可以说是质疑的体现,“求证”是搜集占有史料并印证“假设”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肯定也可能是否定“假设”的过程,这取决于我们占有的史料。胡适在《方法与材料》一文中引用傅斯年先生的话,“凡是能够扩充材料,用新材料的就进步;凡是不能扩充新的材料,只能研究旧的,间接的材料的就退步。”说明了占有材料尤其是新材料的重要性。历史教师勤奋搜集辨析史料的教学习惯也将影响学生,无论他们今后研究历史与否,一旦形成勤奋严谨的习惯必将使学生受益终生。而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也正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参考文献:
  [1]何成刚等.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王开玺.英军焚毁圆明园原因辨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3]吴继轩.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N].光明日报,2010-11-9(12).
  [4]陆元.罪恶的一天: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是如何焚毁圆明园的[N].中国档案报,2004-11-12(5).
  [5]胡明.胡适精品集15——宁鸣而死,不默而生[C].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知识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的提高,图书管理员必须参与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首先,阐述正确界定“学习能力”;其次,论述图书管理员参与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最后,论述评价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图书管理员 学习能力 评价体系  学生学习能力与学生成才息息相关,不仅关系到学生顺利毕业,甚至对其一生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图书馆作为学校的“心脏”,是知识汇集和传播的地方,是新思想产生的阵地
对呼和浩特市160名重点及非重点中学的家长进行调查研究,旨在真正了解本市中学生家长对子女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态度的总体情况。结果表明大多数家长支持子女参加课余体育锻炼。  中学生家长课余体育锻炼所持态度健康状况原因1前言  随着学校体育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将体育加试列入到中考的一部分,所占的分数也是逐年增加,学校体育越来越成为中学教学体制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而课余锻炼在学
职业教育既不能忽视技能的培养,也不能忽视人的发展教育,应该把握职业性和发展性,为人的"生存、发展、幸福"服务,既要考虑学生的近期就业,也要兼顾学生的远期发展,更要让学生具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改变了过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状况。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理论课为主要渠道,通过比较,使之认同正确的世界观。政治教学要做多方准备,实践与理论缺一不可,教学联系生活、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作,引导学生自我检测和学习。政治教学人生观确立多媒体技术一、实践与理论结合  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理论课为主要渠道,通过比较,使之认同正确的世界观。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当中,马克思主义庞大深邃、渺若渊海的思想,广大精微
油料,在农业机械中广泛使用,它是农业机械的动力来源和安全运行保障。在生产中,油料费用占机械作业成本的25~35%,同时油料的性能和品质直接影响农机的技术状态和使用寿命。所
基于UHF频段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信号的传输受收发天线间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造成信号的衰落。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导致信道衰落的多样性,给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带来困难。本文从多径效应入手,给出了时延扩展和相关带宽、从多普勒效应入手给出了多普勒扩展和相干时间、从角度色散入手给出了角度扩展和相干距离等概念,并基于这些概念给出了各种衰落特点,分析了移动信道中各种衰落的概念和本质及其在分集中的应用。  多径效应 多普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培养重要环节,尽管各培养单位采取各种措施落实实践教学,但在实际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分析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指出应从观念上消除歧视、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应起到应有之责、落实校企联合办、探索多形式实践教学等手段加以解决,使实践教学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  全日制工程硕士 实践教学 困境  一、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学困境  自2009年起,
数学课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知识不易于接受。学生普遍认为数学难以理解,不好学。目前,多媒体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并且较多地引入数学教学中,能够
目前生物类课堂教学整体质量不高,这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不符,迫切需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我院生物专业课堂教学存在突出问题,如传统教学模式主导、课本知识局限、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