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师有效提问浅析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nea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课堂要求教师引导,以生为主,在实现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条件下进行教学互动。而提问又是课堂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形式,因此,有效与否的课堂提问,是一堂课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初中语文 有效提问 准备 情境 评判 反思
  所谓“有效提问”,在学术界,还没有一个成型的概念,由于所站角度不同也出现了不同种说法,其中方艳红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给出了这样一个解释,“所谓有效提问就是能够激起学生的回答兴趣,而后积极参与课堂,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在现实当中,并不是每堂课都能取得这样的效果。究其原因,一是学生的层次不同,理解力、创造力等有所缺乏,也或者是学生的状态等问题,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出自教师这个角色,如果一个语文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不够,对文本没有透彻的解析,那就不可能出现好的问题,也或者是,提问题的方式方法、言行态度以及面对学生的回答没有给出有效的评判和反思,也是不会达到有效提问的效果的。那么面对这些问题,作为教师就应该从自身角度出发,去寻找解决问题之道。
  一、提出问题之前做好充分准备
  1.做好相关的教学备案
  这是每一位老师在上课前都必须做的一件事,如果备课做好了,那这堂课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要想提出优质的问题,就必须对文本有一个深入、透彻的解析,也只有在备课的过程中才能找到教学的重难点,而我们问题的设置又并不是随意的,往往就是紧扣这些重点难点的,这个时候就是体现教师专业素养的时刻,如果连自己都没办法领悟,那何谈让学生理解呢?备课除了备课本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备学生。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就该有对此问题回答的预设,这样才能让教学过程中的反馈变得更灵活。
  2.了解所教班级的学情
  不可否认,当下教育体制下的语文教师一般都是兼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班级,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出现教学的差异性。虽然这种差异根本上是由学生的不同层次造成的,但作为教师,总是力求在教学质量上使两者达到等同。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该因材施教,对于课堂提问也是如此,两者相较,必有高低,那么在问题的设置上就必须考虑整个班级的学情,不能一概而论,把同样的问题抛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两个班级要等级对待,只是在某些问题的难易程度上稍作区别而已。
  3.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
  在新课改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主要是一个引导者,在这样的模式下,教学的目标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积极有效地参与在课堂当中,培养他们的情感价值观和创造力等,所以,在设置和预设问题的时候,对每个学生的个性把握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语文这门学科本身的主观性就很强,也允许和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因此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就等于接受了他们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和观念,教师和学生也会听到与自己不同的声音,这样提问题环节也会变得更加生动有效。
  二、提问题过程中注意情境、形式、语言等的把握
  1.创设情境抛问题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信息时代,随着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应用到教学当中,使得课堂变得丰富活跃起来。多媒体下的图片、音乐和视频等为我们的问题抛设提供了一个欢快轻松的环境,而作为以人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教学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会更加有效。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哈姆柴克也曾说过“只有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培养和谐的教育气氛,才能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而不会因失败而受惩罚的恐惧,他们才不会退缩,从而敢于尝试学习。”这样看来,在问题抛设的时候创设一种情境,不仅有利于整个教学课堂氛围养成,更会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地发散,从而达到有效提问的目的。
  2.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要唤起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改进提问题的方式很重要,而引起学生兴趣是重中之重。我们经常可以用到的方法有以下几个。
  (1)设置悬念法
  初中生多好奇心重,在抛设问题的时候,采用多媒体的手段为其讲解一部分知识,把他们带入情境当中,剩下的部分就留给学生自己去思考,或查阅资料,或向同学、老师提问,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有足够的兴趣驱动着去寻找答案了。
  (2)探讨辩论法
  当创设好情境抛出问题后,让学生分就不同的观点进行探讨和辩论,中学生一般都比较天真、活泼,面对这样的方式,他们会不遗余力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这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也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他人的长处,而且对课堂气氛的活跃也是一种很好的调剂。
  (3)对比提问法
  此处用来对比的内容,可以是全都出自本次教学文本中,也可以是本次教学内容与其他文本的对比,不管是哪一种,都比单独提一个问题好,因为这种比较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这种比较开放性强些,还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提问题时重质不重量
  语文课堂上的提问曾一度出现数量两级分化的现象,要么一问到底,要么只讲不提,在新课改之下一味地灌输知识现象明顯减少,但不断加入问题在课堂中的现象却只增不减,这样虽然给了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和时间,但并没有让学生做到更有效地思考,反而让学生失去了主体性,而只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其实,一堂课的问题设置不需太多,只要能够为教学重难点服务,能够让学生积极愉快地进行参与和思考就足够了。
  4.提问时言语态度要恰当
  在语文课堂中,不仅问题设置无需太多,就是提问题的语言也要简洁明了。提问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问题找答案,如果连问题都含糊不清,或者繁复琐碎,那必然不会有准确有效的答案。其次,面对不同的问题,必然会有学生不会作答,或者是所答不能够达到教师的预想,这个时候,教师的态度对回答问题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你的言语态度表现出失望或生气,那他定会止步不前,相反,如果教师给他一些提示或引导性的鼓励,他便会继续思考下去。所以,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以鼓励学生的态度为主。
  三、提问之后做到及时有效的评判与反思
  1.对学生给出的答案要及时诊断
  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一般情况下都会及时给予判断,但如果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有好几位学生作答,就可能丢掉前面几位学生的问题,所以,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就该做好预想,能不能够把所有人的答案都做出诊断,如果不能,就减少提问人数,以便对每一个出现的答案给予判定,否则,再多的回答也是白费力气。
  2.对不同答案做出客观评价
  正如前面所说,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尤其在语文这门主观性较强的学科上,我们更要接受不同的声音和想法,而在提问当中,总会遇到无固定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的情况,这个时候教师不能只是单纯地说“不错,可以”“你的也是对的”等这些简单的回答,必须要对每一种可能性做出解释,这样,对于那些持有不同意见的学生来讲,才是真正的理解和领悟。
  3.反思要全面要坚持
  提问后的反思既包括学生,也有教师。对于学生来讲,在听完教师讲解之后,去思考自己在课堂上的回答,不仅能够复习巩固知识,也可以培养总结反思的能力。而对于教师来讲,这是必修的环节,不仅课堂提问,整堂课的所有环节都需要反思,只有反思,才能发现问题,改进问题,使自己不断得到进步,并且,反思必须持之以恒,才能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宫天林.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01.
  [2]韦沙沙.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D].鲁东大学,2014.
  [3]邓娅号.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4]李风波.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方法浅析[J].教法与学法,2016,(22).
其他文献
【摘要】中职学生的与人合作、口语交流、信息收集与处理、解决问题、自学等通用职业素质的培养,均离不开语文。以中职语文教材为依据,就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应用能力职业特色  中职语文课标指出,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
通过分析网络课程与Blackboard教学系统平台的特点,阐述了如何利用BB平台搭建"网络课程教学"系统的各模块功能,并搭建了网络课程框架规划范例,指出了利用BB平台构建网络学习环
目的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HIE诊断的7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川芎嗪,对照组给予纯量合剂,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川芎
目前,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建设主要有卫星、电信和有线电视三种模式。分析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建设模式应用现状及各种终端接收站点建设
在中小学教育的日常教学实践中,成功实施信息技术促进基础教育需要若干支持要素。介绍了教育信息技术实施的基础设施,从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及掌握的技能、课程的内容和
国家网络精品课程是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网络学习资源,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是国外网络学习资源。以《细胞生物学》课程为例,利用网络课程评价体系对两者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了各自
工匠精神具体体现为,精益求精、专注执着的敬业精神、求新求美、止于至善的创新精神和物我两忘、道技合一的人文精神。要转变观念树立职业平等意识,增强校企合作建立现代学徒
记者:我们都知道药品在实际使用之前都是要经过药监局严密监测的,为什么在这之前没确认其安全性呢?茅益民教授:药物引起肝损伤的确涉及到药物的安全性问题。其实,新药在上市
数字故事已成为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习者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信息化教学的策略和技能被应用于学科教学、教师培训、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教育资源建设、工
探寻职业学校班级管理模式,针对150多名来自省内外、经历和家庭背景各异、学习底子薄、基础差、厌学情绪严重、思想复杂、习惯较差的学生,从学生思想和心理工作入手,通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