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能力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是艺术学科,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它既是美育的主要手段,又是德育的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其德育作用是在学生对美的心理需求中实现的,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美术的表现技巧,从中感受美、欣赏美、得到美的熏陶,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和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达到美育的目的。下面,根据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下我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能力的几点体会。
  1.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绘画练习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观察方法,不论是面对实物写生还是面对范画临摹,都存在观察方法的问题,如何使学生克服观察方法上的片面性,树立整体观念,我认为,首先应该从理论上提出“整体——局部——整体”的公式,要学生随时随地按这个公式进行观察,不要只看局部的细节。其次要向学生提出先打轮廓,局部深入,大小结合,内外结合,再回到整体调整的步骤方法;最后要借助垂直、水平线、倾斜线来纠正轮廓位置,但关键还在于经常提醒学生注意,甚至多用学生作业中不合要求的典型事例,以引起重视。在许多情况下,有了明确的步骤方法,学生也未必照此办理。例如:先打了外轮廓线,深入画进去的时候也会出现完全不顾外轮廓范围的情况,当然,也有不少情况,画家是从局部开始作画的,如初中课本第一册第二课中要学生画球鞋就从局部画起,这也未尝不可。所以在绘画教学中,重点在观察方法,难点也在观察方法,不仅要整体地观察对象,也要整体地观察自己的画面,这一点,必须引起学生注意,并主动予以积极配合,因为这是属于学生头脑里的思想方法问题,没有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作为外部条件的老师也都无济于事。
  2.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从发生在自己家庭、学校等环境中的一切生活现象中发现美,在我们学校、家庭以至社会生活中充满了无穷无尽的美,值得讴歌和描绘,关键在于要真诚的去观察和发现。例如:对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团队活动等身边的人和事,教师引导学生们从自己的“童心”出发,赋予真挚的感情、天真的幻想。教师在引导学生注意发掘生活美的前提下,同时也要十分强调绘画创作的可视性特点,避免走向“一般化”和“文学化”。例如毕加索的《就餐》选择了妻子和儿子一起吃饭的生动场面,表现了母子之情和自己美满的家庭。教师要从可视的角度引导学生观察世界,并由此挖掘出一定的生活意义,展示美好的理想。
  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在启发学生联想时,既要鼓励学生独辟蹊径,又要教学生对于同一类问题的认识有基本思想及其方法。在教学中,一方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另一方面要能够承前启后,合乎逻辑,这样才能扩大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要尽量联系学生已学到的绘画语言知识,尽量发挥其想象力,不要受某些绘画知识的束缚,诸如透视法、轮廓、调色规律等的限制。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不要让他们受任何绘画条条框框的束缚,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充分反映其童心,显出稚拙的美。在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设计的教学重点在于开拓设计思想,给予一定的规范,在这个规范内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由于审美经验的不足,这种想象始终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想象的思路和线索,如做音乐会的标志有哪些具体形象可以用为单位、学校、班级的象征,然后在什么地方加上一些文字可以表明第几届音乐会,构图上怎样安排可以构成另一种面貌等,最后要让学生自己独立构思。教师可在黑板上边演示边启发学生的思路,在学生自己设计时教师仍然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多数可以独立构思,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充分发挥。
  4.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如何开发人的创造力是本世纪美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诸学科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而艺术又被认为是最具有创造性的领域,那么,如何通过艺术活动,尤其是美术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据研究表明,所谓创造力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智力活动,而是人们充分调动和运用人的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在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发现某种相似与共同之处的能力,是一种超越实用功利目的之上的精神活动。因此,对初中学生来说,丰富其感性经验、情感、想象力对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必须把学生当成真正的主人,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导演、促进者、合作者、咨询者、谈话伙伴,而不是传统指导中的权威者、命令者和要求者出现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要求都只能以隐蔽的而不是强制的、直接的方式,自然地、含而不露地传递给学生,使之变成学生内心的需求与动力。这种教学原则所强调的不是某种具体的、刻板划一的教学方法,而是强调每一位教师的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应该说,只有自身具有创造精神、富于创造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孩子。
  总之,教学的实践使我认识到,只有遵循教学规律,从美术课的特点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热爱美术,并把对美术的学习逐步变成一种主动的行为,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其他文献
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要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素质,把爱国主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科学精神教育等有机的统一与教育教学之中,已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物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课程文化的亲润和陶冶,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物理教育,从内容上看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结构和物质运动基本形式和运动规律的基础科学,给人们带来视野广阔而又深邃的世界观和宇宙观。如伽利略的理论,改变
期刊
音乐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世界音乐宝库中有无数令我们为之倾倒的音乐作品。音乐以它巨大的威力令一代又一代的人为它迷醉,为它激动,为它疯狂。但是作为小学音乐老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却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不大,总是心不在焉,小动作不断。教学效果总是达不到。做一个聪明的音乐教师,就应该在课堂上扬长避短,使学生能够爱上音乐课。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确,我们的专业技能技巧不同程度的存在着
期刊
学习本身是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更是提高和深化的过程。现代教育要求,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才能。这个艰巨而又漫长的过程,无不渗透于教师教学活动中的每一堂课、每一次师生互动、每一次鼓励、每一次对学生的肯定评价之中。如何让这个艰巨的过程变得更具吸引力,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学到知识,获得分析、归纳问题及综合而又灵活运用知识的
期刊
【摘要】如何在新课改下改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一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本文从明确目标,找准重难点,保证教学秩序的顺利进行;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环境,把不属语文课堂的东西清除掉;注重实效,不搞花架子,将语文教学真正落到实处;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语文课,经验    教师如何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一名新课改合格的语文教师?本人
期刊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教师要注意尤其语文教师更应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  问题设计要讲究发问方式,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激发情趣。  1.探索遣词炼字的奥妙,激发情趣  如教《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战士蹲防空洞吃雪一段时,若教师随
期刊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可以是课前精心设计的,也可以是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随机设计的。巧妙设计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而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通过对课文作者的介绍巧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意  选入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情感真挚的美文,也是作者本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人格魅力及其独有的人生感悟都会灌注到他的作品里面。因此,学习一篇课文
期刊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中语文教学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教学中,我尝试着把“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以课堂提问为突破口,营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教学中我发现,学生
期刊
学生在高中时代,大量时间是在集中学习,因此失去了很多在玩耍中实践、体会的机会。致使学生极度缺乏各种生活经验和常识,缺少正常、立体的情感体验。就我们的中学物理教学而言,为了应付各类考试,尤其是高考,总是进行大量机械的讲述,大量的习题演算,缺少情感教育,造成一部分学生对物理课的学习逐渐从主动变为被动,甚至还有不少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所以情感因素成为目前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
期刊
我国新一轮课改正大力推进。在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育应按照国家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突破传统教法,树立全新理念,实施素质教育。  1.新课改下数学素质教育的内容  在新课改下数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数学能力,发展个性品质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1.1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在新课改下数学素质教育应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显要位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进全面发展。
期刊
随着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逐步普及,网络与信息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内容、手段、方式、观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修订后的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方法要有针对性、有效性和时代感,提出“有条件的学校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网络给教学注入了活力,使教学活动具有一对一的功效,并可随机重复、形式多样、充满生机。网上丰富的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学中师生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