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泉县素称“美水之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资源丰富,210国道,西延铁路纵贯全县南北,黄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优越,是通往革命圣地延安的南大门,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甘泉县拥有众多的特色产品。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豆腐,豆腐干、放心菜、美水系列酒外,还有新兴的劳山鸡蛋系列以及蜚声中外、漂洋过海的红小豆等众多的名优系列特产,甘泉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依据县情实际,紧紧围绕,菜畜富民的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思路,向全县响亮地提出了建设“特色产品名县”的特色经济奋斗目标。
因地制宜调思路 描绘蓝图谱新篇
新一届甘泉县委,政府领导班子调整到位以后,把理清发展思路作为推进跨越发展、构建和谐甘泉的基础性工作。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大力实施石油兴县,菜畜富民、项目带动、产业支撑战略,奋力打造工业经济强县,农业产业大县,特色产品名县,陕北生态第一县,合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甘泉”的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
如何让既定的发展蓝图变成现实,走在建设延安经济强县的前列,是摆在新一届甘泉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个严峻而现实的课题。2007年7月16日,甘泉县委书记刘志坚、县长任小林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召开了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会上响亮地提出在全县干部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为期一百天的机关干部作风大整顿活动,强力推行“雷厉风行,闻风而动;立说立办,务求实效:靠前指挥,一线落实;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三十二字工作要求。2007年7月9日,借延长石油集团公司和延长油田股份公司的主要领导来该县调研考察的时机,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积极争取和协调下,双方在原油产能建设、油井专用水泥销售、南区勘探指挥部原油归属和税费缴纳,10万吨石油管材加工项目、劳务用工等方面达成了意向,如今,10万吨石油管材加工项目已顺利落户甘泉,全面投产,在主要领导的率先垂范和县委、政府的强力推动下,该县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也纷纷深入基层一线解民忧,帮民富,劳山乡党委书记曹咏云深有感慨地说,我们过去搞工作靠“甩胳膊”,通过落实“三十二”字作风建设要求。去年该乡通过转变作风抓落实,新发展养鸡户92户,使全乡养鸡户达到400余户,养鸡存栏达到38万只,比上年存栏23万只增长15万只。
天下洛河富甘泉 “菜畜”产业齐发展
俗话说,“天下黄河富宁夏、千里洛河富甘泉”,肥沃的10万亩川台地为甘泉菜畜产业提供了可为的舞台。通过多年发展,该县按照“建沼、养畜、促菜”的生产模式,日光温室大棚累计达到10646棚,蔬菜产量7万吨,产值达到7000万元,农民仅蔬菜一项收入占到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5.9万头,鸡饲养量达到115万只,建成沼气池4524口。
尤其,该县新一届甘泉县委、政府领导班子调整到位以后,重点对蔬菜、畜牧产业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建设“农业产业大县”的奋斗目标,紧紧围绕“菜畜富民”的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思路。去年,该县借鉴辽宁海城大棚蔬菜生产经验,在全县推广了68座“海城施肥模式”示范棚,如今,棚均收入现已达到10000元:为了促进蔬菜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性措施:制定出台《甘泉县农业产业建设扶持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今年,县财政预算安排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1200万元,重点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开发和龙头企业培育等。在提高蔬菜产品质量的基础上,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在“双节”期间积极支持蔬菜营销企业开展精品菜包装销售业务,逐步创立了自己的名牌产品。
美水甘泉自古长 特色食品分外香
甘泉城南五公里处的美水泉,相传为隋炀帝巡游时,用此泉水“呷茶、芳香;喝粥,清香:用馔,甘香;佐菜,郁香;饮酒,醇香”。一场盛宴喷香回肠,炀帝食之不辗且咋舌不已,想这一切皆由此泉而出,故赐名美水泉,甘泉至此被美誉为美水之乡,美水酿美食。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美水之乡先后衍生出了美水隋唐酒、甘泉豆腐系列、甘泉放心菜、劳山土鸡蛋系列为主的特色食品,部分名优特产品由地处一隅的偏僻小城走进古都西安、首都北京等地。
“给我一个舞台,我将会给你看到我更多的精彩。”历届甘泉县委、县政府无不对特色产业倾注了关心、支持的心血,县上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实施意见》、《甘泉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划(2008——2012年)》和《甘泉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扶持办法》等诸多相关优惠政策,新一届县委、政府领导班子到任后,专门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服务局。甘泉特色产业迎来了明媚的春天,焕发出勃勃生机。甘泉红小豆获得国家原产地认证,豆腐干入选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棚蔬菜荣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甘泉有美水,妙闻天下知。这个在古代曾经酿造出美丽传说的神奇地方,我们相信,在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定会把甘泉人民的现实生活酿造得更加醇香、甘甜和美好……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甘泉县拥有众多的特色产品。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豆腐,豆腐干、放心菜、美水系列酒外,还有新兴的劳山鸡蛋系列以及蜚声中外、漂洋过海的红小豆等众多的名优系列特产,甘泉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依据县情实际,紧紧围绕,菜畜富民的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思路,向全县响亮地提出了建设“特色产品名县”的特色经济奋斗目标。
因地制宜调思路 描绘蓝图谱新篇
新一届甘泉县委,政府领导班子调整到位以后,把理清发展思路作为推进跨越发展、构建和谐甘泉的基础性工作。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大力实施石油兴县,菜畜富民、项目带动、产业支撑战略,奋力打造工业经济强县,农业产业大县,特色产品名县,陕北生态第一县,合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甘泉”的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
如何让既定的发展蓝图变成现实,走在建设延安经济强县的前列,是摆在新一届甘泉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个严峻而现实的课题。2007年7月16日,甘泉县委书记刘志坚、县长任小林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召开了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会上响亮地提出在全县干部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为期一百天的机关干部作风大整顿活动,强力推行“雷厉风行,闻风而动;立说立办,务求实效:靠前指挥,一线落实;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三十二字工作要求。2007年7月9日,借延长石油集团公司和延长油田股份公司的主要领导来该县调研考察的时机,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积极争取和协调下,双方在原油产能建设、油井专用水泥销售、南区勘探指挥部原油归属和税费缴纳,10万吨石油管材加工项目、劳务用工等方面达成了意向,如今,10万吨石油管材加工项目已顺利落户甘泉,全面投产,在主要领导的率先垂范和县委、政府的强力推动下,该县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也纷纷深入基层一线解民忧,帮民富,劳山乡党委书记曹咏云深有感慨地说,我们过去搞工作靠“甩胳膊”,通过落实“三十二”字作风建设要求。去年该乡通过转变作风抓落实,新发展养鸡户92户,使全乡养鸡户达到400余户,养鸡存栏达到38万只,比上年存栏23万只增长15万只。
天下洛河富甘泉 “菜畜”产业齐发展
俗话说,“天下黄河富宁夏、千里洛河富甘泉”,肥沃的10万亩川台地为甘泉菜畜产业提供了可为的舞台。通过多年发展,该县按照“建沼、养畜、促菜”的生产模式,日光温室大棚累计达到10646棚,蔬菜产量7万吨,产值达到7000万元,农民仅蔬菜一项收入占到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5.9万头,鸡饲养量达到115万只,建成沼气池4524口。
尤其,该县新一届甘泉县委、政府领导班子调整到位以后,重点对蔬菜、畜牧产业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建设“农业产业大县”的奋斗目标,紧紧围绕“菜畜富民”的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思路。去年,该县借鉴辽宁海城大棚蔬菜生产经验,在全县推广了68座“海城施肥模式”示范棚,如今,棚均收入现已达到10000元:为了促进蔬菜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性措施:制定出台《甘泉县农业产业建设扶持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今年,县财政预算安排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1200万元,重点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开发和龙头企业培育等。在提高蔬菜产品质量的基础上,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在“双节”期间积极支持蔬菜营销企业开展精品菜包装销售业务,逐步创立了自己的名牌产品。
美水甘泉自古长 特色食品分外香
甘泉城南五公里处的美水泉,相传为隋炀帝巡游时,用此泉水“呷茶、芳香;喝粥,清香:用馔,甘香;佐菜,郁香;饮酒,醇香”。一场盛宴喷香回肠,炀帝食之不辗且咋舌不已,想这一切皆由此泉而出,故赐名美水泉,甘泉至此被美誉为美水之乡,美水酿美食。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美水之乡先后衍生出了美水隋唐酒、甘泉豆腐系列、甘泉放心菜、劳山土鸡蛋系列为主的特色食品,部分名优特产品由地处一隅的偏僻小城走进古都西安、首都北京等地。
“给我一个舞台,我将会给你看到我更多的精彩。”历届甘泉县委、县政府无不对特色产业倾注了关心、支持的心血,县上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实施意见》、《甘泉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划(2008——2012年)》和《甘泉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扶持办法》等诸多相关优惠政策,新一届县委、政府领导班子到任后,专门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服务局。甘泉特色产业迎来了明媚的春天,焕发出勃勃生机。甘泉红小豆获得国家原产地认证,豆腐干入选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棚蔬菜荣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甘泉有美水,妙闻天下知。这个在古代曾经酿造出美丽传说的神奇地方,我们相信,在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定会把甘泉人民的现实生活酿造得更加醇香、甘甜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