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处理对纤维素酶酶解竹粉效果影响的研究

来源 :化工新型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FIDYRS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纤维素酶酶解竹粉效率,采用超声波处理竹粉.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确定超声波预处理竹粉的最优条件为:频率53kHz,功率180W,时间30min,浴比1∶10,温度30℃.用中性纤维素酶8000L酶解原竹粉和经超声波处理的竹粉,相同酶解条件下,超声波处理竹粉生成的还原糖量较原竹粉最大可提高18.05%.吸附性测试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的竹粉对酶液的吸附性能略高于原竹粉.扫描电镜图片对比看出,经超声波处理的竹粉表层结构被破坏,整齐的纤维束结构变得杂乱松散,竹粉比表面积增加.而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并未引起竹粉官能团的明显变化.因此可初步认为超声波处理是一种温和而有效的预处理方式.
其他文献
有机胺为氨基改性剂,采用浸渍的方法对蠕虫型介孔SiO2(MSU-J)改性。利用FT-IR,N2吸附/脱附,元素分析,TG及TEM进行表征。测定对CO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有机胺修饰前后MSU-J的
运用前沿聚合法制备聚双环戊二烯,通过聚合物外貌分析及具有恒定的聚合速率说明发生了纯前沿聚合。当采用水浴加热上行聚合模式,且单体、主催化剂、助催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采用多喷头熔体静电纺技术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纤维膜,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了主要纺丝工艺参数(纺丝电压、纺丝距离、纺丝温度和挤出气压)对所纺纤维直径和单位时间内
以海藻酸钠(SA)和磷钨酸(PTA)为原料,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海藻酸钠/磷钨酸(SA/PTA)杂化膜。用傅立叶红外分析(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失重(TGA)等手段对
设计制备了导电TiO2材料,使用硝酸溶液对其进行表面活性处理,使用表面处理以及未处理的导电TiO2与聚酰胺分别混合造粒,再经熔融纺丝制备纤维。测试表明未经处理的导电TiO2在
针对非开挖管道修复中所使用的胶黏剂费用昂贵,原料较难购得等问题,详细阐述了一种室温固化的双组分聚氨酯固化体系.此体系使用方便,且全部使用国产原料,可以降低施工使用成
采用水热法在碳纤维表面生长ZnO纳米线,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SmileView软件对ZnO纳米线进行分析。XPS结果确认碳纤维表面纳米线为ZnO纳米线,SEM
多肽分子自组装是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自组装多肽分子成分简单,生物相容性好,但是自组装过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多肽二苯丙氨酸
采用浸没沉淀法制备玄武岩纤维粉体改性PVDF膜。利用SEM观察膜的表面形态,测试膜的厚度、密度、接触角以及抗紫外线性能等对膜进行表征,探究玄武岩纤维粉体含量对膜性能的影
首先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共聚物(PMACAA),借助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MACAA纳米纤维膜,利用EDC/NHS活化羧基,共价结合法固定化辣根过氧化物酶(HRP).SEM和FT-IR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