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美术特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意识和艺术素养。在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初步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为宗旨,在课标的指引下以适应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方式,不同的能力评价标准,真正地提高到素质教育的高度。因此,我在课程教学设置安排上采取“全面推进、分类分层次教学”的运行机制。从而对初中美术特长班的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初中美术特色教育 综合素质 美育 创新精神 个性发展
初中美术特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它既要体现整体性、基础性、又要体现适应性、现实性、超前性,还要以“美”育“德”,以“美”育“智”,以“特色”促“全面”,教师不但要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意识和艺术素养。因此,我在课程教学设置安排上采取“全面推进、分类分层次教学”的运行机制,其主要设置如下:
一、改善教学方式,保障教学目的的实施
1.在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指引下,在初中教学中,美术教育要与社会与时代与周围生活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理解,从现实的角度思考艺术的问题,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教学方法上运用科学性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增加学习活动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发展学生的感受能力、培养美育情趣,使艺术教育真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拓展开来。
2.通过基础教学发现兴趣,通过专修课教学培养特长,以课外活动辅导实现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和谐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改革中,不以应试教育为最终目的,美术欣赏课可用于课堂教学,利用讲座、录像观摩或通过到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参观学习的形式,也可以利用教师工作室组织学生学习,此课程的开设则可以在多方面弥补现有课堂教学的不足,通过一些课题的开发和研究,通过因特网访问,使美术教育与人文学科与时代内容相融合。
3.实施“合格加特長”的培养策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实行分类教学。坚定“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信念,允许学生某些方面落后,更鼓励学生某一方面冒尖带动和谐发展。
二、实施目标教育,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1.在注重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相结合的前提下,结合美术专业的特点和招生入学考试方式的连贯性及相关要求,并总结近年来全国普通高中美术专业特长生招生入学试题的基本特点和总体要求,美术作品中的一切都是有定位的艺术性形式存在,而非既美的存在,我们为美术初中特长班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制定了严格的教学计划。
2.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与不同层次阶段的学生的情境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同时让学生完成一定的课业量,以摸清学生的美术表现水平。对后进生实行个别辅导,做到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明确,双基与能力目标清楚,重视做好教学质量的反馈和课后的教学小结,加强基础教学,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和主动意识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3.我在对课改精神的理解上,不断强调学生要深入生活,多画,多记,多观察,在头脑中积累素材,平时对生活景物的观察积累如同观察社会同样重要,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发展现状,特别注重导向性和选择性,能有效地传承文化,如:开展艺术讲座,到美术馆,博物馆参观学习,外出写生,采取讲解、示范、逐一辅导、集中评价等方法,另外还采取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录像、投影、幻灯、电脑动画等多种媒体交替使用,尽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以情动人,追寻“乐趣”
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动学生,关心和爱护学生,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从而使学生亲近自己所教的学科。尤其要有力地调动学生个体,包括他们的积极性结构的心理分析,如:需要、动机、目标、态度等方面。教师要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中某些看上去似乎是“枯燥乏味”的内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灵活、开放的呈现方式,给学生以出乎意料的新颖感受;或设置思维荒漠,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树立榜样,群体同“乐”
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在每班树立和发挥榜样的力量,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有些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技术能力达不到一定的水平,而身边的榜样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因他们看得见,信得过,说服力强。注意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作用,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览和讲座,各年级学生作品交流自评、互评,许多优秀学生作品影响了一片,也带动了一片。这样,整个教学氛围活跃起来,使群体振奋,共享成功的喜悦。
综上所述,通过对初中特色美术教育教学的探索,学校美术教育已成为我校的一个亮点,无论是在美育、德育还是智育方面,学生素质普遍得到提高,在近年的市艺术节、各大美术比赛中,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关键词】初中美术特色教育 综合素质 美育 创新精神 个性发展
初中美术特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它既要体现整体性、基础性、又要体现适应性、现实性、超前性,还要以“美”育“德”,以“美”育“智”,以“特色”促“全面”,教师不但要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意识和艺术素养。因此,我在课程教学设置安排上采取“全面推进、分类分层次教学”的运行机制,其主要设置如下:
一、改善教学方式,保障教学目的的实施
1.在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指引下,在初中教学中,美术教育要与社会与时代与周围生活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理解,从现实的角度思考艺术的问题,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教学方法上运用科学性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增加学习活动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发展学生的感受能力、培养美育情趣,使艺术教育真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拓展开来。
2.通过基础教学发现兴趣,通过专修课教学培养特长,以课外活动辅导实现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和谐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改革中,不以应试教育为最终目的,美术欣赏课可用于课堂教学,利用讲座、录像观摩或通过到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参观学习的形式,也可以利用教师工作室组织学生学习,此课程的开设则可以在多方面弥补现有课堂教学的不足,通过一些课题的开发和研究,通过因特网访问,使美术教育与人文学科与时代内容相融合。
3.实施“合格加特長”的培养策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实行分类教学。坚定“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信念,允许学生某些方面落后,更鼓励学生某一方面冒尖带动和谐发展。
二、实施目标教育,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1.在注重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相结合的前提下,结合美术专业的特点和招生入学考试方式的连贯性及相关要求,并总结近年来全国普通高中美术专业特长生招生入学试题的基本特点和总体要求,美术作品中的一切都是有定位的艺术性形式存在,而非既美的存在,我们为美术初中特长班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制定了严格的教学计划。
2.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与不同层次阶段的学生的情境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同时让学生完成一定的课业量,以摸清学生的美术表现水平。对后进生实行个别辅导,做到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明确,双基与能力目标清楚,重视做好教学质量的反馈和课后的教学小结,加强基础教学,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和主动意识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3.我在对课改精神的理解上,不断强调学生要深入生活,多画,多记,多观察,在头脑中积累素材,平时对生活景物的观察积累如同观察社会同样重要,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发展现状,特别注重导向性和选择性,能有效地传承文化,如:开展艺术讲座,到美术馆,博物馆参观学习,外出写生,采取讲解、示范、逐一辅导、集中评价等方法,另外还采取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录像、投影、幻灯、电脑动画等多种媒体交替使用,尽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以情动人,追寻“乐趣”
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动学生,关心和爱护学生,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从而使学生亲近自己所教的学科。尤其要有力地调动学生个体,包括他们的积极性结构的心理分析,如:需要、动机、目标、态度等方面。教师要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中某些看上去似乎是“枯燥乏味”的内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灵活、开放的呈现方式,给学生以出乎意料的新颖感受;或设置思维荒漠,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树立榜样,群体同“乐”
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在每班树立和发挥榜样的力量,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有些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技术能力达不到一定的水平,而身边的榜样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因他们看得见,信得过,说服力强。注意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作用,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览和讲座,各年级学生作品交流自评、互评,许多优秀学生作品影响了一片,也带动了一片。这样,整个教学氛围活跃起来,使群体振奋,共享成功的喜悦。
综上所述,通过对初中特色美术教育教学的探索,学校美术教育已成为我校的一个亮点,无论是在美育、德育还是智育方面,学生素质普遍得到提高,在近年的市艺术节、各大美术比赛中,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