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头别样的风采——记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最美孩子们

来源 :青海湖文学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i00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玛多,藏语意为“黄河源头”,地处青海省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位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腹地,县域海拔4500米以上,是万里黄河流经第一县,是亚洲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生命之源”,素有“黄河之源、千湖之县、动物天堂”的美誉.自然条件恶劣,高寒缺氧,环境严酷,年均气温零下4℃,全年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两季之别.在这里却活跃着一群二十出头的少男少女,时而纵情欢歌,时而激情狂舞,宛若仙子,犹如使者,2015年组建了黄河源艺术团,相继获得“大美青海文艺轻骑兵”“河源民兵宣传队”的美称.
其他文献
随着学科交叉广度与深度的增强,科研合作已成为科学研究的主要趋势,主要以合著论文的形式广泛存在。有效的科研合作有助于资金流动、增加科研产出,从而促进学术职业生涯的有效开展。本文以2001—2010年化学领域235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简称“杰青”)为例,通过履历分析方法获取杰青基本信息与工作经历,基于SCI合著论文对比分析杰青获得者在其学术职业生涯阶段三个关键时间节点合作模式与合作角色的演变特征,以期为把握杰出科研人员的成长规律提供一定认识。研究结果发现,当站在更高的学术高度,拥有更多的科研资源与学
民俗文化是历史的瑰宝,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代表了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背景,更是人类生存智慧和生活准则的有机体。民俗文化作为一种隐性课程资源存在于教育教学中,其传承与发展理应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但是,现实并非如此。  一、民俗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1.民俗文化认识不足。当今多元化时代,西方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非常之大,很多中小学生都爱过“洋节”,却忘记了自己的民族节日,学生对西
期刊
案例背景rn巴特尔指出:“爱和信任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教师载有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的一瞥,学生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象……”虽说教育无定法,
期刊
面对祁连山,我们时常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困惑,当我们用不同的维度去解析祁连山的时候,发现祁连山可以用地理的、历史的、文化的、生态的各个维度去解析。尤其是我发现,用颜色的去解析,会有更精彩的发现。  组成祁连山的颜色是多样的、典型的,有白色的雪山冰川,有绿色的森林草原,有蓝色的河流湖泊,也有黄色的荒漠戈壁,当然,这片大地还有一抹最凝重的红色,这份凝重给本该厚重的祁连山增加不少的厚度。  一  
期刊
1.恰卜恰镇  盛夏的夕阳透过万米厚重的云层  掠过恰卜恰镇西边的山峰  给鱼鳞斑的天空镶嵌出金色的花边  随着夜幕的徐徐降临  万家灯火仿佛天空闪烁的繁星  点亮了整个流光溢彩的草原  笔直的青海湖大街宛如一条飞速  奔跑在青藏天边的骏马  让这块被自然“切开的崖坎”  充满勃勃生机和热血沸腾  在霓虹灯光浪漫温馨的照射下  不夜城的景象真是热闹非凡  络绎不绝的人群前呼后拥  脚尖踩着脚跟 半
期刊
2021年4月20日至23日,《青海湖》杂志开展了“知史砺初心,阔步新征程”祁连采访活动,十余名省内作家走进祁连县,通过实地探访、座谈交流等形式,近距离感受祁连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近年来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工作与成效。说来很难令人相信,在青海生活了四十多年,这竟是我第一次到祁连,在此之前对于祁连的所谓了解,也仅限于听说过它“天境祁连”“东方小瑞士”的美名,以及隔河相望的卓尔山、牛心山,还有祁连山国家森林
期刊
期刊
期刊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习内容变得丰富起来,提供给我们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不再局限于课本和学校图书馆呈现的视觉内容.信息技术具有生动化、智能化的特点,教学方法更加多
2020年11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江苏省南京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要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