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学费出国是“乞讨”还是“助跑”?

来源 :现代青年·精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一则“人大学生欲众筹81万元赴哈佛留学”的新闻引发关注。如今,在常见的众筹创业之外,“众筹学费”、“众筹旅行”等现象开始流行,很多人对这种现象嗤之以鼻,认为这实质上是一种乞讨,违背了“自食其力”的价值观,但也有网友认为,
  这是一种新事物,应该包容。到底该如何看待众筹现象?
  对于多数人而言,“自食其力”是一种正确、健康的价值观,甚至是社会前进的源动力。相比之下,众筹学费这样的事情很容易就被打上“不劳而获”的标签——“如果没有特殊情况, 为何要靠别人的资助念书?即便有特殊情况,也可以通过助学贷款来上学,以后工作了再还钱,怎么能随意乞讨?”
  一些众筹现象被认为是“乞讨”
  众筹,来源于英文Crowdfunding一词。众筹的意思是指“透过互联网展示、宣传想法与创意产品,并与大众解释让想法和产品实现的计划。有兴趣支持、参与及购买的人,可以资助这一计划。”
  这一概念被应用最广泛的范围,是企业尤其是初创团队在发起一个新产品时,利用众筹方式募集资金,以让产品顺利完成,出资者可以优先拿到,以及被列入感谢名单。众筹这一模式的应用范围不止于此,发起一个公益项目,拍个微电影,或做一项学术研究,都可以用众筹的方式募集资金。说白了就是,“我陈述一个梦想,你出资帮我实现”。这本质上与企业上市时“我需要资金做大企业,你认购股份获得回报”也没什么区别。众筹这种募资方式的特点在于,通过互联网公开你的“梦想”,面向有兴趣的任何人,不给予回报或只给予非货币回报。
  通过众筹来支持新产品、公益项目或学术研究,这听起来非常棒,也非常酷,既让发起者获得资金,也让有兴趣的人能够参与其中,贡献一份力量。但“梦想”不仅限于这个范畴,当众筹这一模式被越来越多人了解的时候,发起的“梦想”也开始变得多种多样。其中一个趋势是,“梦想”变得越来越“私人化”——一些项目通过众筹平台募集公共资金,但推敲起来这些资金只是满足了发起者的需求,对其他人却没有好处。
  这类“私人化”的梦想就包括“众筹学费”、“众筹旅行”、“众筹开酒吧”甚至是“众筹买苹果电脑”。大体上,这些众筹项目要想吸引人,都有一些“故事”或者说是“包装”:众筹学费的,往往是出国留学,急需资金,并陈述这次留学的重要意义,承诺给出资者的,大概是交流留学经验、讲述出国见闻,或者是在将来的成果中反映出资者的贡献;众筹旅游的,则往往宣称旅游有很重要的意义,例如“塑造人格”、“拓宽生命”等等,承诺的回报则是寄照片、明信片之类;众筹创业的,多数就画个饼,并宣称将来这个饼上有出资者的烙印。
  在一些人看来,这都是愿者上钩,旁人没有权利说三道四,出资者愿意相信、资助这些梦想是他们自己事。但在多数人看来,类似行为无异于“乞讨”,是一种“不自食其力”的表现,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前不久,在中文网络社区上,不少类似现象就受到了口诛笔伐,比如“马来西亚女孩众筹来华留学”,又比如“皇马女球迷众筹去西班牙旅行看足球比赛”,等等。
  这也不独是中国人看不惯这种现象,在国外绝大多数人也抨击这种现象,例如急剧扩张的“众筹学费”现象。据美国众筹网站GoFundMe称,该网站上专注于教育的筹资项目开始急剧增多。从2011年到2014年,明确提及“学费”的GoFundMe众筹项目增长了4547%。从2014年年初到当年10月,该网站启动了106793个教育类众筹项目,总共筹集资金达到1314万美元。但绝大多数美国网友都对此持批评态度,认为这是一种乞讨。
  这种批评心态其实也很好理解。对于多数人而言,“自食其力”是一种正确、健康的价值观,甚至是社会前进的源动力。相比之下,众筹学费这样的事情很容易就被打上“不劳而获”的标签——“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为何要靠别人的资助念书?即便有特殊情况,也可以通过助学贷款来上学,以后工作了再还钱,怎么能随意乞讨?”
  这种说法看起来很有说服力,但是不是就该全盘否定这类私人化的众筹现象?其实不然。
  私人化“众筹现象”存在的N个理由
  在一些教育界人士看来,“众筹学费”这种模式不会有什么前景,目前的出资者最终会冷静下来,他们对项目发起者的评价会回归传统助学金资助者的评价。他们认为那些家境不差、成绩也一般的学生,不会通过众筹模式募集到超额的资金。
  但至少在现在,并不是这样的情况。那些急需资金出国、承诺会回报一些来自异国纪念品,看起来很有“故事”的众筹学费项目且不提,一些普普通通的案例也能筹集到不少资金。比如一个叫阿曼妮的美国女孩,发起了一个给自己众筹大学学费的项目,她并没有说什么“动人的故事”,而是大方地说自己是中产阶级,学业成绩多数也只是“B”。但她认为就算是自己这样的条件,也应该得到资助,她相信自己被“投资”后能学业、事业有成,而她以后将帮助与如今的她处于同一情况的人。凭着这样的“梦想”,阿曼妮目前已经筹到了5000美元,虽然与她希望筹集的4万7千美元还相去甚远,但无疑也算是相当成功的了。
  梦想无价,于是很多人认为应该理性看待“众筹学费”这一现象,而不是简单的一棍子定论。“众筹学费”作为一个新事物,有其存在的客观意义。
  首先,“众筹学费”是一种实现留学梦想的途径。虽说“众筹学费”的目的是直接满足个人的求学需要,是私人化利益的表现。但值得一提的是,发起者需要公开自己的个人信息、学习计划和奋斗目标。从一定程度上,这将有利于被资助者制定良好的学习计划,不断明确学习目标,实现自我监督,有效提高梦想的价值,起到鞭策引导的作用。
  其次,“众筹学费”搭建了交流的平台。作为对资助者的回报,发起者可以与资助者交流留学经验、探讨国内外见闻,或者发起者可以在将来的成果中反映出资者的贡献。例如,某学生通过众筹的平台,建立起自身与外界的交流渠道。每周通过1小时国外留学经历的分享和1小时在线答疑互动,直接感官地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资助者可以实时了解此学生在国外的学习情况。   最后,“众筹学费”模式拥有自身自净机制。即便一开始存在不理性的资助,但随着这一模式的发展,出资人也会变得更加成熟。项目的发起者要想“捞一票就走”难度系数较大,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此外,发起者若想在诚信方面走歪道并不容易,因为众筹往往是实名制的,弄虚作假要承担较大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众筹学费”面向大众群体,具有明朗化、公开化的特质,但是为避免“众筹学费”被人钻空子,造成社会诚信的缺失,有关部门应该将其纳入监管体制之下,加强对众筹发起者身份的核实、去向的监管,在资助期间要求资金流向明细化,以此来肃清“众筹学费”的环境。
  毫无疑问,在大数据、“互联网 ”越来越盛行的大背景下,“众筹学费”现象将会出现得越来越多,对此我们应该持有理性的态度看待这一新事物,以辩证的思维弄清楚其中的利弊。
  众筹,来源于英文Crowdfunding一词。众筹的意思是指“透过互联网展示、宣传想法与创意产品,并与大众解释让想法和产品实现的计划。有兴趣支持、参与及购买的人,可以资助这一计划。”
  “众筹”让人与人更紧密
  作为一种实现梦想的机制,众筹模式提供的远不止是资金。例如,即便众筹的目的是私人化的利益,也是需要公开自己的计划和想法的,这些计划和想法将被讨论和完善,让梦想变得更清晰,也更有可实现性。并且,众筹往往需要公布项目进度和承诺回报的,即便寄是一张游学时的明信片,也有助于出资者监督发起者,有利于发起者自我监督,有效提高梦想的价值。在一档美国电台节目观众辩论中,一位母亲就声援了自己进行了众筹旅游的女儿,她声称,女儿通过这次众筹的海外之旅,学会了很多重要的人生课程:谦逊、欣赏他人、感恩等等。她认为出资者的帮助让她的女儿有了很好的人生体验。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并不少,包括那些先前认为众筹是一种“乞讨”的人。一位国外书籍制作者就称,原先也认为众筹是一种“乞讨”,但她通过众筹方式与有相同爱好的人共同制作出一本精致的叶芝诗集后,她的想法改变了。她认为众筹这种方式,通过请求和给予这两种行为,让人们的联系变得紧密,这是一种共享经济和礼物经济。
  隐忧:透支良心,最需要资金的人得不到帮助
  目前看来,基于私人利益的“众筹现象”,如前所述,最被诟病的就是“不自食其力”,像一种“乞讨”。不可否认确实有很多人是抱着这样的心态。但众筹模式好就好在他存在着自净机制,即便一开始存在不理性的资助,但随着这一模式的发展,出资人也会变得成熟。例如会要求资金使用有详细的表格和凭据、要更多的核实信息等等,这都有助于众筹项目的优胜劣汰,那些纯粹“乞讨”的项目会被摒弃,或者说在“更被需要”和“更有实现价值”间取得平衡,让那些学费上确实有困难的发起者将有更多机会受到关注。项目的发起者如果不是想“捞一票就走”,也必须在诚信方面下足功夫——事实上,由于众筹往往是实名制的,弄虚作假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因此并不划算。
  基于私人利益的众筹,实际上是一种“私益募捐”,与“公益募捐”相对。私益募捐的特点就在于捐助对象是特定的人,而不是像公益募捐那样,由作为中介的公益组织找出最需要捐助的对象。当然,众筹并不都是基于同情心而发起的慈善行动,但确实有很多众筹项目是带有慈善性质的。众筹的自净机制可以排除那些不需要受到捐助的人,但却找不出那些最需要受捐助的人,这是一个隐忧。这种类型的众筹慈善可能会演变为“谁故事说得更好”、甚至是“样貌更受欢迎”就能获得更多的资助。这些现象有可能会透支社会的良心,让最需要资金的人得不到帮助。
  目前一些以众筹模式进行的大病救助,就存在这样的现象,以个体力量发动大病救助募款,如果故事说得好,并有效调动了宣传资源,冲着对发起者的信任与支持,捐款就会很快到来。但如果“故事说的不好”或没有宣传起来,病患者就难以被社会聚焦,就难以激发起民众强烈的同情心。当类似的事件增多后,效果就再而衰,三而竭。这是需要担心的。
其他文献
在当今社会女性早已撑起半边天,他们活跃在各类职业舞台,大放光彩。尤其是在涉及女性产业如文艺、美妆、服饰设计以及较为稳定的职业如教师、公务员、医生等领域女性职业人比例较前10年大幅提升。  然而,发表在PNAS的一篇关于《不同国家和学科的科学职业中性别不平等的历史比较》的研究指出,现阶段女性在科研人员中占比较低,并且这一现象在不同主流学科中都不同程度的成立。在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的现有科研
喻燦锦,笔名怪味苏。土家族,现居长沙,中国作家协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员、2019年出版散文集《湘西姑娘》、诗集《澧水踏歌》。  2009年元旦,与一帮文友相聚黄石寨。 于新年第一天,在张家界公园最大的观景台,海拔1300米的高峰之上,俯瞰张家界三千奇峰,岂不快哉!  第一次爬黄石寨,早在1990年。当时还没黄石寨索道,只能步行爬山。早上八点左右出发,爬爬歇歇,停停看看,几乎用了一整天时间游完
当一座城市有了让人追随的理由,就会让记挂着它的人们心无旁骛地前往,完全无惧于那可想而知的高温。所谓理由不一而足,而比起当地那些惹人回想的美食这样明了的理由,还是有其他一些飘渺却充分的缘由存在的,大体来说就是:广州这座城市的那份闲雅,是别处向来无可替代的。  如杭州这样的江南美地,雅自然早是足够,却好像缺了些那种令心神都能吐故纳新的闲;而闲到安逸的川蜀之城的人们,又不会一味崇尚精雅的人间,他们明晰地
“逆行者”“后浪”“带货”“双循环”“爷青回”“奥利给”……即将过去的2020年,哪些流行语你常挂在嘴边?往年的流行语你还记得多少?  近日,多家機构陆续公布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作为时代的产物,流行语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事物和现象,记录着社会发展变迁,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人们的精神状态。语言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而演变,流行语更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些流行
三年新增市场主体76.3万户,超过过去30年总和;利用外资连续三年翻番,累计达52.7亿美元;免税销售金额翻一番基础上力争再倍增;100亿财政资金涌入重大项目建设——在4月12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多个部委及海南省政府公布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成绩单,并立下更高的发展目标。  自由贸易港建设在向更高发展目标迈进的同时,相关配套政策也将加速落地。据悉,包括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
对于服装设计师而言,有一个典型的高光时刻。那就是在一场绚丽的大秀上,紧跟着最后一个模特退场的那几秒钟——负责本季服装的设计师会走上秀台,高调一点的会牵着灵感缪斯的压轴模特完成最后巡场,低调一点的,鞠个躬便匆匆退场。  但是设计师张羽昊今年不打算再上台享受这个聚光灯照耀的时刻了,他甚至放弃了T台,直接将本季作品的静态秀放进了西岸艺术中心。“其實荣耀不必一直伴随着绚烂的鲜花和喧闹的掌声,有些时候是静默
6月23日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随着发射指令的发出,山谷中火箭在巨大的轰鸣声中一飞冲天,直奔苍穹。由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至此,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完成了北斗导航工程的全部发射任务,标志着北斗导航工程具备向全球开通导航服务的能力。  “来发射场之前非常激动,这是我第一次担任指挥岗,又是北斗组网的最后一发。”
12月27日17点,完成最后一门专业课考试后,考生刘铮铮走出考场,长舒了一口气。复习了一整年,直到后期才进入复习状态,“被疫情打乱复习计划,经历崩溃和心理重建,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  当日,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基本落下帷幕;考研报考人数为377万,创历史新高;一位新冠肺炎感染者在辽宁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大连中心顺利参加了考试。  发生在考研日的这些新闻牵动人心,但面对“考研热”,我们还
提起播雅书院,在贵州的“国学圈”名气不小,它由几位90后年轻人自发创建。创始人石行2015年从贵州民族大学本科毕业后,琢磨着和几位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伴下乡办书院。谈及初心,石行说:“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我看到创建新型书院大有可为。”  可是,这“书院梦”怎么圆?说来也巧,满腔热忱的年轻人遇上了钟爱传统文化的贵阳市花溪区天鹅村村民。他们
互联网变得太快了,很多毕业生还没意识到这种变化。  十年来,移动互联网成就了一众依靠创新比肩世界的中国公司,也造就了成千上万小而美的互联网公司。一个网站,一款 App,可以俘获一批粉丝,养活一群员工。  但是这样的故事已经越来越少了,那些口口相传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传奇”,经过反复的解读和演绎,在逐渐远离今天的互联网行业的同时,却越来越成为很多年轻人的职业憧憬。挤进那幢玻璃大楼  知乎上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