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照片背后的故事

来源 :百年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lsu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在庐山》、《毛泽东打兵乓球》、《毛主席畅游长江》等,这些著名的照片都是由曾擔任毛泽东专职摄影师的吕厚民拍摄的。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十余年间,他以摄影家的独特视角,真实地记录了领袖的光辉形象。为了了解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我们采访了吕厚民。
  
  主席拍照从不摆姿势,
  自然中透露出伟岸
  
  记 者:能到中南海特别是到毛主席身边工作是件非常幸运而幸福的事。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到毛主席身边工作的?
  吕厚民: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我在东北的长春电影制片厂工作。当年底,我被调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1951年春,我又被调到中南海工作。那年我21岁。那时候,组织上安排你到哪儿就到哪儿。就从这时起,我开始接触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领导人。我当时在中南海的任务,就是给党和国家领导人拍一些工作和生活照片,作为历史资料保存,并不是为了发表。就是说,我当时没有对外发表照片的任务,当时和报纸及新华社也都没有什么联系。所以,从1951年到1957年间,我是属于中办系统的,1958年以后才调到新华社。从1958年到1960年将近3年的时间,我在新华社上班。从1961年到1964年,我又回到毛主席身边工作,但关系还在新华社。我专职为毛主席摄影的时间,前后两次共12年。
  记 者:您是在毛主席身边做专职摄影师时间最长的一个人吧?
  吕厚民:中南海里干我们这样工作的人不多,当时主要有侯波和我,后来还有搞资料和暗房的三四个人。除了主席、总理、少奇、朱德等,其他领导有活动,我们也去拍照,但接触最多的还是主席。我们办公和住的地方,与主席住的地方实际上只一墙之隔,我们住在东边,出门绕过去就可以到主席那里。
  记者:您最初给毛主席拍照是什么心情?
  吕厚民:我们开始接触毛主席心里很高兴,也比较激动,但也比较紧张。通过一点儿一点儿地接触,接触多了也就不那么紧张了。1950年春天,刚到中南海不久,我第一次给主席拍照是在他接见客人时。主席从一开始就不干涉我们拍照,一直到后来,我们在现场想照什么、怎么照都行,主席从来不管,随便发挥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就根本不紧张了。主席从来不说应该怎么照,这边照,那边照,从来不说。主席也从不刻意去做什么姿势,也从来不说你哪张照片照得好,哪张照得不好,也从来不要照片。当时我们也不给领导人送照片看。
  记 者:您现在回顾在毛主席身边照相的这段经历有什么感想?
  吕厚民:在主席身边工作,从个人来讲是非常荣幸的,虽然是组织分配的,但不像现在人想象的那样,审查一定要求很严格、很正式。其实,当时我也没感觉到有什么严格,反正让我去就去了。从我们摄影记者的眼光来看,毛主席无论拍哪个角度,都让人感觉到非常魁梧,真是和一般人不一样,自然中透露出伟岸。
  记 者:您刚才谈到毛主席拍照一直都是很自然的,能不能举个例子?
  吕厚民:可以。就拿主席游泳来说吧!他喜欢游泳,所以拍了很多他游泳的照片,在江河、水库或者在庐山游泳都照到了。下水的时候照了,游泳的时候也照了,上来以后穿着游泳裤,光着膀子在那儿晒太阳,手里还拿着烟,也照到了。我对着他照,他也不管,他看着我那个相机,还笑眯眯地,也没有说什么“没穿衣服不能照”,“照了不能发表”等类似的话。他非常理解你,支持你,相信你。我觉得作为一个领袖,有这种大度的风范,真是少有。一般的人就会讲:“哎哟,别照了,我的衣服不行啊!没有穿外套啊!”可主席就不管,很随意。现在,我们编画册时就把这些照片编进去了,非常自然。
  
  主席跟我们很亲近,
  像慈祥的长者
  
  记 者:您刚才说主席对你们拍什么、怎么拍,从来都不过问,能不能具体说一说?
  吕厚民:主席非常支持我们工作。有一次在湖北,上午10点多钟,他正在看报纸。我就问卫士:“主席现在干嘛?”他说在看报纸。我说:“行,咱们去。”我拿了一架相机,也没拿闪光灯,这样不会影响他太多。我们走到门口,主席发现门口来人了,一抬头看到是我们。我说:“主席好!”就迈步进去了,到了他的办公桌前,拿着相机先给他照了两张。照他看《解放军画报》、《解放军报》和《人民日报》。我又说:“主席,我们和你照张照片吧!”他说:“好啊!”我就叫卫士给我们俩照相,我站在主席旁边,他拿着报纸坐着。照完了,我跟卫士说,你过来,我给你照。那个卫士又过去,站在主席后面,我给他们照,很随意。
  还有一次,我在庐山跟毛主席一起散步,正走着,主席说:“咱们照张相吧!”
  记 者:这次是毛主席主动说要照相的?
  吕厚民:是主席主动说的。我很高兴,马上就挽着主席的胳膊,让秘书给我们照了一张合影。
  虽然主席是领导人,但是我们相处时间长了以后,他就像我们身边的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后来大家就很随意了,出去散步,一块儿坐着专列到南方各地视察,主席都是很随和的。他工作到哪里,跟领导交流,或者下去看,都是很随和的。
  记 者:听说毛主席多次关心过您的工作和生活,能给我们讲讲这方面的事吗?
  吕厚民:好的。我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主席给了我很大的帮助。1965年,我到新华社江苏分社做摄影组组长。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南京大学有人贴我的大字报,那是从北京转来的,说我是埋在毛主席身边的“定时炸弹”。后来,他们把我整下去了,说我家庭有这个那个问题。整完我以后又说我爱人是刘少奇的女儿,因为她姓刘。最后也没有查出什么事,但还是把我下放到农村,到江苏省里下河地区的兴化县农村劳动,一家5口人在那里呆了7年多。1973年10月,“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有人到江苏省革委会、县革委会说,吕厚民不能离开这个地区,不能当领导,不能担任要害工作。在农村有什么要害工作?就是不让你动,限制你的自由。
  但是,有人同情我,支持我,把上面的“三不”告诉我了。很快,我跟公社打了个招呼,就到北京来了。到了北京,想来想去,唯一的办法就是给主席写封信。我希望工作,至于挨批斗什么的,就没谈太多,就是要求恢复工作。
  我把给主席写的这封信交给了他身边的秘书。一个星期后,新华社就考虑安排我工作了,看来是给主席的这封信发挥了作用。后来,我就在北京等着。不久,新华社把我安排到江西分社工作,我在那里工作了近两年。
  江西南昌夏天特别热,是全国有名的“火炉”。我是北方人,长期在江西工作,生活不习惯,还是想回北方。于是,我又给主席写了第二封信。这已经是1976年的事了。写信的目的,是希望能到人民日报社或人民画报社工作,到新华社总社或分社也可以,给别的工作也可以。这次,主席又表态了,新华社再次安排了我的工作。1978年7月,我到中国摄影家协会工作,直到2002年离休。1973年以后,主席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很多事情都不管了。我原来不知道,后来才知道,为这我一直很内疚。
  
  主席在长江边一挥手:
  到大风大浪中去锻炼成长!
  
  记 者:您刚才谈到主席喜欢游泳,能否讲讲主席游泳时拍照片的故事?
  吕厚民:主席最喜欢的体育运动就是游泳,可以说酷爱游泳。北戴河的大海、庐山的人工湖、韶山的水库、武汉的长江等主席都游过。所以,我们拍他游泳的照片不少。其中,有一张是在1961年,主席在武汉会见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后很高兴,就到长江里游泳,蒙哥马利在船上看。蒙哥马利非常佩服主席,快到70岁的老人,还在这么大的江河里游泳,太厉害了!主席游了约50分钟,一点儿也看不出累。当时,主席兴致来了,一挥手,就说了那句很有名的话:“到大风大浪中去锻炼成长!”我就等着主席高兴了,感觉主席肯定会有什么动作,结果我就把这个难得的镜头拍下来了,叫《毛主席畅游长江》。
  记 者:您在毛主席身边工作时间比较长,给毛主席拍了很多照片,肯定会感受到他的喜怒哀乐。
  吕厚民:是的,主席想得很远,他的胸襟很宽广,有一点儿高兴的事都会非常有兴致。但毛主席也有悲伤的时候和发愁的时候。那是1952年,主席接见志愿军文艺工作者。当时正是主席的大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不久,主席的心里很悲痛,尤其是见到那些从朝鲜战场上回来的人,心里就更难受。主席那天接见文艺工作者,接见要握手啊,有一个文艺工作者叫谢秀梅,就跟主席握手。我忽然感觉她的情绪有点儿不对,她眼泪一下子就涌出来了,然后就拥抱了主席。主席一看她流泪了,也紧紧地闭着眼睛。当时,我们真是能感觉到主席是很难受的。我就把这个给抓拍下来了,这是主席很少有的悲傷镜头。
  记 者:您刚才说的主席发愁的时候,这又是怎么回事?
  吕厚民:那是1961年夏天在庐山,当时主席连续工作好几天了,日夜操劳,很辛苦。那时,正是三年困难时期,国际上反华势力也很嚣张。我记得是上午,主席出去散步,登上了一座小山。上去后,主席先是站着,右手叉腰,表情有点儿疲惫,而且愁眉不展,然后就在山顶上来回走动。过了大约有半个小时,他又坐下了,坐在一条长凳上,一只手撑着凳子,表情还是那样凝重,望着远方。这个时候我就给主席拍了照,就是《毛泽东在庐山》的那张照片。当时那个景色,毛主席的形象和表情,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情景交融,所以这张照片比较成功。
  
  主席与总理
  肩并肩指点文件
  
  记 者:您给领袖拍了大量照片,可以说很有经验。您体会给领袖拍照应注意什么问题?
  吕厚民:就是参加领袖的一些活动,最好还是要跟到底,不要拍几张就走。1953年拍主席和总理在一起看文件的那张照片,那是中央人民政府第24次会议上拍的。会议结束了,代表们都走了,我还在会场里等着。结果,总理站了起来,没朝外走,拿着一份文件朝主席走过去。主席正在看文件,总理还没走到跟前他就站了起来。两个人拿着文件,都打开了,互相指着文件交流,很高兴的样子。我当时只是聚精会神地拍照,抓情绪,找角度,他们说了什么没有听进去。当时,我用的是美国的闪光灯泡,每照一次就要换一个灯泡,换一张底片。拍照时,先要把片子上好,装好灯泡,然后把片盒拉开,把距离调好,再按快门。这中间要有一系列程序动作,不像现在全自动。那时就能拍一张,拍第二张两个人就离开了。如果你不等,不准备好,这张照片就拍不到了。这张照片能充分显示主席和总理亲密的关系,应该说是我比较早的一张代表作。
  记 者:看来给领袖拍照一定要留心,否则会失去很多机会。
  吕厚民:还有主席打乒乓球的那张照片,也可以说是“抢”出来的。那次是在上海,我看到主席正在散步,就对主席身边的人说,主席散步回来以后从另一个门进去,要经过乒乓球案子,可以请主席打一下,留个影。因为主席过去打过乒乓球,但一直没有拍到照片。那次,果然就拍到了,所以就有了主席打乒乓球的照片了。
  那时,我总是想着给主席多留点照片,最好还是有特点的。如主席写字那张照片,也是我提出了要求,主席很支持,身边的人都很支持。在主席身边工作的同志,因为大家都熟悉了,都知道我的想法。所以,在领袖身边拍照,要摸着规律,要多想点子,尽量争取多拍一些。
  记者:您在毛主席身边拍照,肯定也会接触到其他领导人,比如周总理。
  吕厚民:我随总理去过一次上海,参加少年儿童科技展览。他和主席关系很密切,两人配合得非常默契,而且在生活上总理对主席非常关心。有一件事情,主席住的房子是老房子,就是中南海叫“菊香书屋”的小四合院。总理一直想给主席装修一下,但主席一直反对,说比住窑洞好多了。总理说你不同意,中央要开会做决定,要改善。后来,有一次主席出去时间长了一些,总理就让人稍微收拾了一下。
  总理不仅工作兢兢业业,而且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有时候,总理见到我们这些搞摄像、摄影的人,总要问候几句。当时拍电影的机器很重,总理就亲自拿起来掂量掂量,我还拍了张照片呢!总理有时候会说,你们也要多拍拍群众啊,不要光拍我们!有一次,在颐和园里面碰到一些群众,总理就停下来和大家交谈,我抓拍了这个镜头。还有一次,1963年的一个星期天,或者是五一节,他和邓大姐两个人去颐和园的后山散步,来到一个卖东西的售货亭前,就问卖东西的人生意怎么样?我也拍到了这张照片。
  
  主席幽默地说:
  吕厚民,你还不错嘛,短小精干
  
  记 者:老一代领袖都很平易近人,很有风度,平时是不是也很风趣?
  吕厚民:是啊!有一次,我想拍主席办公的照片,他平时办公时老在聚精会神地看文件,不好打搅他。为此,我就提前和主席讲,也和秘书讲,说主席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我给您拍张办公的照片。主席点了点头。
  过了很长时间,正好有一次去杭州,那天下午准备到杭州饭店会见金日成。我和两名卫士在门厅等着主席,等主席从办公室出来以后一块儿去。那时我们刚到杭州的第三天,主席笑眯眯地上来握手,对我们说:“好久不见了。”其实我们一道坐专列到杭州才三天,我们几个都笑了。接着,他又对我说:“你不是要拍我办公的照片吗?”我说:“是,我等了好久了。”主席说:“那什么时候拍啊?”我说:“现在就拍吧。”主席说:“现在要见客人去。”我看看手表,说:“时间还来得及。”主席说:“好,那就依着你。”他就又回头走进办公室去,写起了唐诗。我赶快去我住的房间拿闪光灯的分灯。当时我没想到,主席在这个时候让我拍办公的照片。
  一般拍摄接见客人,不要分灯,要一个闪光灯就行了,但为了拍好主席的办公照,我就用了两个闪光灯。
  我拿分灯回来,主席还在写字。我当时用的是120相机,可以拍12张,但当时没照那么多,因为就一个镜头嘛。照了几张,他写完了,我也没影响他。他把写的唐诗放下,又拿起当天的《人民日报》看。那天的《人民日报》大字标题是《美帝必败,古巴必胜》。我又换了个角度,接着又拍了几张。“美帝必败,古巴必胜”这几个大字,从照片上看清清楚楚的。这张照片,前几年曾在美术馆展出,放了两米大。展出的时候,主席的女婿王景清看到了,专门要了这张照片。当时,我拍完主席看《人民日报》后,120卷也照完了。我正在哗啦啦卷胶卷时,主席抬头说:“好了吧,完成任务了?!”大家又都笑了起来。我说:“谢谢主席!”主席说:“走,去见客人去!”随后,大家一起出了门。我、两名卫士和主席坐在一辆汽车里。这次也是我第一次同主席坐一辆车,我坐在司机的旁边。
  记 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您同毛主席越来越熟悉了,他跟你们都很随意,很亲近了。
  吕厚民:是的,在主席身边工作,主席是很信任我们的。我1958年开始算新华社的人了。1958年到1961这几年,我在新华社上班,接触了工业、农业,也到朝鲜去采访了最后一批归国的志愿军。我的一张照片还获得了苏联的金奖。1963年,这张照片在古巴也得了奖。
  我的作品在古巴得一等奖时,我正好随主席到杭州视察。结果古巴那边要请得奖的人到他们那儿访问一个月。当时,新华社向主席办公室打了电话,因为我在主席身边,要请示一下。后来,汪东兴把这个情况向主席作了汇报,主席让汪东兴征求我的意见,说我有张照片得了奖,古巴要邀请我去,问我意见如何。我当即表示,如果有机会到古巴看一看长一些见识也好。我表的这个态,实际上也是想去看看。这样,汪东兴就把我的意思向主席汇报了,主席批准了我去古巴。
  回国后,过了一段时间,我们随主席一块儿坐专列去南方,列车停到江西南昌的一个支线上。停车时,我们四五个人出去散步,一边散步一边聊天。主席突然想到我的古巴之行,便问我这次出去的情况怎么样。当时,我回国以后曾给新华社写了篇汇报材料。主席问我,我就大致地讲了一下。我讲完后,主席忽然讲了一句幽默的话:“吕厚民,你还不错嘛,短小精干。”没想到主席给我戴了一顶“精干”的帽子,顿时引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我們至今仍能感受到
  主席的人格魅力
  
  记 者:毛主席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搞调查研究,你们专职摄影师也跟着下去吗?
  吕厚民:主席不管到哪里,只要有机会,他就出去,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我们也经常跟着他下去。那是20世纪50年代初,我们就曾一块儿出去过几次,像北京郊区、河北和江苏农村等地方。主席到农村和农民交谈,问他们的收成好不好,家庭情况怎么样。那时没有椅子,主席就席地而坐,跟农民交谈,群众也都围着主席坐在地上。
  记者:当时毛主席下基层是不是都要经过周密的安排?
  吕厚民:主席下去,好多情况下都是临时动议、临时安排的,什么警卫也用不上,更谈不上事先布置了。
  1953年正月十五,毛主席来到武汉。那天,他突然提出要上蛇山。那时候还没有安排警卫,主席说要去,身边的人不同意,可主席说去还得去。上山以后,开始就有两个小女孩跟着。这两个小女孩很机灵,就问主席身边的人,这个人是不是毛主席?他们就说你们看呢?她们说是。因为主席下额有颗痣。这时山上又来了很多人,看到主席了,也跟在后面。再往前走,碰到一个小摊子,是卖老豆腐的,主席就和他聊了起来,问他生意做得怎么样?那时,人越跟越多,忽然有人喊:“毛主席万岁!”人们都知道主席来了,连警察都不指挥交通了,都在争着看主席,人都挤到一块儿,几乎走不动了。有的群众扒着玻璃往车里看,其实主席还没有上车。后来,费了好大劲才把主席接走了。那时候,主席经常深入群众,他可不怕群众,愿意和群众多接触、多联系,就是没有安排警卫,他也要去。
  记者:这给在毛主席身边做保卫工作的人增加了难度。
  吕厚民:那时候,负责主席保卫工作的是罗瑞卿。由于经常下基层,保卫工作的难度增加了,但也要保证主席的安全。这次在武汉住了两天,我们一行又坐船从武汉来到九江。到九江下船后,主席又散步到马路上去了。开始就有人发现了,认出来了,人非常多。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就动员主席不要走了,赶快回去。后来主席说了一句话:“一次被蛇咬,三年怕井绳。”就是说,过去主席外出时曾出现过问题,以后就再也不敢让主席随便出去了。那次,因为马路上的人太多,就让主席坐船走了。
  主席就是这样,不管走到哪儿,都抓紧机会与群众多见面。比如有次到南京郊区,主席就来到农民家里,坐在农民家里,与农民聊天,问长问短,生产情况、生活情况,什么都问。
  主席这种调查研究的作风是随时随地进行的,有时候他就在火车上找一些地方干部谈话了解情况。他还发动身边的工作人员搞调查,因为这些同志一年或两年就要回家探亲。主席就要求他们,回家后一定要多看看乡亲们,了解一下农村生产队的生产情况,产量怎么样,看看农民的生活怎么样。回来后,主席还要问他们。主席就是通过这些细小的事来全面了解中国的情况。
  记 者:作为摄影师,你希望主席经常下基层吗?
  吕厚民:作为摄影师,我希望主席经常出去走走,这样才有好镜头啊!有时候,主席身边的人看主席读书久了,就动员他出去散散步。我也希望主席能经常出去散散步,特别是能到全国各地转转,只有这样才可以给我创造更多的拍照片、拍好片的机会。
  记 者:我在采访一些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的同志时,感到他们至今对毛主席都很崇敬,感情非常深。
  吕厚民:是的,我们这些曾在主席身边工作过的人,不管是卫士还是秘书,不管是摄影师还是理发师,从主席逝世一直到现在,在每年的9月9日主席逝世纪念日,或者12月26日主席的诞辰纪念日,都要去毛主席纪念堂看望他老人家。这是因为,主席每天都要工作很长时间,一条毛巾被要补73个补丁,这种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的作风,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我们这些曾在他身边工作过的人员影响很大,也值得今天的人们好好学习,因为这是没有语言的教育。
  记者:是的,一个人能否值得人们尊敬和爱戴,往往不是看他怎么说,而是看他怎么做。我们党之所以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正是依靠这种身体力行、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作风,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才赢得了人民支持和拥护,才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这可以说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
  谢谢吕老接受我们的采访。
  
   (本文由中红网提供)
   (责任编辑李树泉)
其他文献
【摘 要】心育工作无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学校和班级管理,还是学校整体发展的方向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苏州评弹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进行了三级构建,即一级发展目标、二级适应目标、三级矫正目标。通过目标体系的建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现了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师生心理健康的意识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软实力不断上升。  【关键词】高职教育;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三级建构  【中图分类号】G446
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人终身教育的起始点,一所学校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质量。如果教师是卓有成效的,那么学生就会学有所成;如果教师具有娴熟的技能,就会令家长感到欢欣鼓舞。然而,一名有效的教师到底是什么样的?技能娴熟、事业成功的教师又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多年的从教经验,笔者认为:  一、有效的教师应该自身落实终身教育  现代人为什么要在从呱呱坠地到离开这个世界的这段时间内不断地、广泛地学习呢?为什
2011年9月27日,由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中共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杭州市萧山区委、萧山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纪念衙前农民运动90周年系列活动在杭州市萧山区隆重举行。受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会长欧阳淞委托,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谷安林,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中共党史学会顾问陈威出席活动。中共浙江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党
作为一名老司机,我用过很多款行车记录仪,其中70迈的系列产品是用过最多的,包括智能后视镜、Pro、Pro星光夜视版、智能行车助手、A500和A800等多款行车记录仪。我一直对70迈的行车记录仪抱有好感,无论是从外形、安装、操作还是实际录制的效果和查看下载的方式,都很人性化,用起来也得心应手。这次拿到70迈最新推出的魔方A400记录仪,是不是继续能保持我对这个品牌一如既往的好感呢?直接开箱来体验一下
【关键词】心理核心素养;主题班会;语言美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72-0066-03  【作者简介】曹蓓,杭州市惠兴中学(杭州,310006)教师,二级教师。  【设计理念】   依据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学生在中学阶段的重要任务是实现自我同一性,处理好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帮助学生澄清多元而混乱的价值观,初步树立
给“我”一双地理眼  很早以前,门头沟是一片汪洋大海,约16亿年前,出现了门头沟第一片陆地。每当我们步入门头沟区的大山谷,高大的岩壁、曲折的岩层、各异的岩石似乎都在安静地注视着你……  我们邀请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关平教授带领师生们步入门头沟区的大山谷,穿越16亿年的地质时空,解剖各种地质现象。我们来到陈家庄,站在路边,倾听永定河的诉说。弯弯曲曲的永定河告诉我们,曲流河一般是成熟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和谐校园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谐校园的建设也可以有不同的路径选择。笔者认为,学校中复杂关系的最基本元素是校园内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关系,和谐校园首先是群体利益关系的和谐,因此,关注校园内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冲突与平衡是建设现代和谐校园的基本点。    一、利益关系问题是和谐校园的基本问题    “和谐”,描述的是一种关系状态。这种关系状态,表现在从宏观到微观的三个层面上:人类社会与自然
【关键词】叙事疗法取向;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32-0072-03  【作者简介】夏春娣,江苏省镇江崇实女子中学(江苏镇江,210004)党委副书记,高级教师。  【设计理念】   2020年的春节,所有人都猝不及防地面临了一次严重的危机事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辅导;学习动机;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96-0064-03  【作者简介】周心心,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浙江温州,325000)心理健康教师,二级教师。  设计理念:  本节心理课运用积极的思维方式与信念贯穿整节课堂,引导学生树立“我的学习应该由我做主”的信念,进行学习动机辅导,培养他们对学习的积极心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一、营造民主氛围,激发创新意识  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需要尊重、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感情融洽,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学生才能在宽松和谐、相互尊重、愉悦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发表自己的奇思妙想。因此,在课堂中,我对学生谆谆善诱,教态自然亲切。在课堂教学中对回答正确或有创见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