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诚信理念缺失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y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个人所得税对于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的税收管理面临着很多问题,税收诚信缺失,征税机关不诚信征税、用税;纳税人不申报纳税、不足额纳税以及违法偷逃漏税,税收流失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建立健全税收诚信机制,加强个人所得税管理迫在眉睫。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法 诚信理念缺失 税收服务
  诚实信用,原本是一种道德约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诚信原则已经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早已被奉为私法领域的帝王条款,此外,由于公法与私法相互渗透与融合,诚信原则也被引入到公法领域,将其引入个税法中,对于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个人所得税流失的现状
  自我国个人所得税开征以来,个税为财政和调节贫富差距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仍然存在着不尽人意之处,诚信纳税的环境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信用纳税现状令人担忧,个税流失很严重。
  1.纳税人不申报纳税。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代扣代缴与自主申报相结合的征税模式,代扣代繳只针对工薪阶层,还只能是管理规范的工薪阶层,对多处取得工资、薪金的群体,管理仍然有难度,许多高收入群体不自觉申报纳税,比如一些公众人物、演艺人员的巨额收入很难被查清,游离于个税之外,因此,个税法实际上就成了工薪阶层的税法,其作用很难实现。以广东郭某转股瞒报个税案为例,2016年广东市地税局查办了一宗自然人涉税违法案件,该案涉及复杂的股权交易,牵涉的人员众多,社会关系复杂,其中与该股权交易相关的银行账户有11个,参与交易的公司6家,为了查明案情,广州地税局检查组前后共调取了与股权交易相关的协议45份,经过艰难地调查,层层深入,最终核实郭某取得的1.278亿元所得未申报纳税,成功查补个人所得税2410万元,此外,还核实了郭某及其他人员尚未实现的合同利益约6亿元,潜在税收超过1亿元,由此可见,除了郭某以外,其他人也涉及巨额不申报纳税。2012年,天津开始实施个人两处或两处以上的取得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专项核查制度,截止2016年第三季度,累计核查出69.7万纳税人纳税不按要求申报纳税,有25.6万纳税人补缴税款3.9亿元,还有一大部分纳税人仍没申报纳税。这些只是少数被查出没申报纳税的代表,还有很多查出未披露的以及绝大多数没有被查出的,由此可见,我国个税诚信纳税现状的严峻性。
  2.纳税人通过偷逃抗等非法手段实现少缴或不缴税。纳税人除了不申报纳税外,还通过伪造、变造、隐匿、销毁或设置多本账本等方式,在申报过程中提供虚假材料实现少缴或不缴税,特别是很多个体户,没有健全的记账系统,有些甚至根本没记账,或者设置多部账本,真实账本供自己经营参考,假账本,多记支出、少记收入和利润的用于申报纳税,例如,2014年潍坊昌邑市国税局对一经营饲料的个体户于某进行了调查,发现其重复套用一企业发票号开具发票销售饲料油脂,其中查出的涉税金额高达27.57万元,查补税款、滞纳金和罚款共55.39万元。2007年,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被举报,近十年来其在工资外的收入大约有15亿元人民币,没有申报纳税,按照20%的个人所得税率计算,应交税款为3亿元。因此宗庆后涉嫌偷逃个人所得税3亿元人民币。除此之外,纳税人还利用暴力手段抗税,暴力抗税扰乱社会秩序,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是诚信纳税理念严重缺失的表现。
  二、个人所得税流失的原因
  首先,造成个税流失的关键是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由于我国经济制度的特性,公有制主体之外的社会主体的经营信息,国家很难清楚地知道,只有纳税人自己明白收入、成本和利润,让其自觉申报纳税,基于人的自私心理,在利益的驱动下,于是纳税人总会想尽一切办法隐匿收入和利润,扩大成本,提供不真实的纳税信息,表面上是诚实申报纳税,实则纳税人作为理性经济人,总会千方百计地利用信息优势来保护和增加自己的经济利益,而税务机关没有参与过经济经营,并不了解经济行情,征税依据主要来源于纳税人提供的纳税资料,很难真正判断其是否造假,使纳税人有机可乘,提供虚假材料,不诚信纳税。
  其次,税收法律不完善。伯尔曼曾在《法律与宗教》中提出,“不被信仰的法律形同虚设。”如果一部法律制定出来得不到人们的认同,那就更不用谈对其遵守了。我国税收领域的法律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德国、日本等国家早已制定了税收基本法,而我国截至目前仍没有一部税收领域的纲领性法律,很多重要规则只规定于条例中,层级较低,权威性不够;二是,我国的税法没有将诚信原则作作为其基本原则,也就是没将诚信理念这一重要理念引入税收法律领域,虽说诚信更大程度上是一种道德要求,但也需要将其引入法律中进行强制指引,强化其重要性;三是,税收法律责任设计不合理,虽对透漏逃避税等非法行为规定了处罚,但处罚力度过轻,人们敢于违法,因为即使败露,付出的代价很小,此外,目前我国税法未引入奖励制度,对按时足额纳税的人没有奖励,而不诚信纳税的人也没多大的惩罚,于是人们的纳税积极性不高。
  最后,公民的税收意识淡薄。一方面,税务人员将征税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完成征任务是他们的工作,至于怎么完成,完成得怎么样,不是他们关注的,征税过程中忽视了法律的相关规定,忘了收税的最本质特性是依法征税,有的征税人员为了完成税收任务、追求政绩,违背税收法定原则,任意规定税额,进行估税或者收人情税,不平等对待相同条件的纳税人,政府官员都无视法律,不讲诚信,又何谈让纳税人诚信纳税;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长期处于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时代,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淡薄,对税收权利义务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纳税就是国家单纯地强加给他们的任务,却不曾想到在现实生活中其享受的社会福利、社会资源。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保障,没有充足的财政支撑,何来好的社会福利和公共资源。除此之外,纳税人的道德水平有待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越来越高了,物质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但是人们思想意识并没有同物质财富增长的水平相匹配,并不觉得透漏逃税等非法行为可耻,反倒认为通过“装饰”纳税申报材料,实现了少缴或不缴税款是自己的本事。   三、税收诚信体系的构建
  1.建立健全税收诚信立法。纵观我国的法律体系可以发现,仅有极少诚信方面的条款规定在民商法领域以及行政规章中,系统立法根本没有,总的来讲,我国关于诚信方面的立法几乎是空白的。同样是大国,美国早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信用法律体系,其中有关信用管理的法律主要有公平信用结账法、公平信用报告法以及公平债务催收作业法等十五部法律,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律框架。因此,我国应借鉴美国等信用立法较完善国家的经验,制定诚信法律以及配套的规章制度,首先应制定一部纲领性的《诚信法》,此外,在税收领域,也应该制定一部税收基本法,将诚实信用原则纳入税法的基本原则,同时还应完善相应的具体条款,使之能更好地发挥其指引作用,而不仅仅是空洞的原则,留给人们很大的解释空间,实践中运用难度较大。
  权利与义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同样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传统观念认为,税收仅是纳税人应尽的义务,而没有相应的权利,这一观念让税收不仅不能被纳税人认同,甚至造成了纳税人的逆反心理,他们会想凭什么无缘无故要交税,交了并不会受益,税收只是强加给纳税人的义务,于是,纳税人不可能诚信交税,这不是纳税人不交,而是制度使他們没有纳税积极性。介于此,法律在规定纳税义务时,更应该保障纳税人的基本权利,让纳税人自觉认同纳税义务,减少税收治理过程中的阻力,同时也约束税务机关的行为。
  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关于税收法律责任方面规定不是很完善,税收法律责任应分为惩罚和奖励两方面,激励纳税人诚信纳税,对于不诚信纳税的人,应规定较重的处罚,增加其社会成本,让人们不敢触碰法律的红线,违法行为一旦被发现,将面临很重的处罚,使其“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另一方面,对于诚信纳税的人,应规定相应的奖励措施,比如根据诚信纳税的年限,给予不同的税收减免、减轻其社会成本或者增加发展机会,让纳税人能感受到诚信纳税带来的好处,激励其诚信纳税。完善税收法律制度,是依法治税的前提。
  2.加强政府税收诚信体系建设。
  2.1依法征税。征税既是税务机关法定职责和权力,又是税务管理的首要环节,税收法定原则是税法的首要原则,这就要求税务部门严格依法收税,杜绝任意估税和收人情税等违背法定原则的征税行为,如果税收机关不依法征税,纳税人有权拒绝纳税。
  政府应当从传统的管理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树立纳税服务理念。税务人员在征税过程中要坚持征纳双方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既要严格依法征税,维护国家利益,又要尽最大可能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这对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营造好的税收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应以纳税人为本,在征税过程中为纳税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公开税收政策、税收标准、法律责任及办税程序等,简化办税程序,创新纳税方式,热情耐心地为纳税人提供咨询服务、办税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
  2.2合理用税。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用税是征税的结果,是实现个税法目的的途径,是实现实质公平的手段,纳税之后,纳税人关心的是自己所缴的税究竟用在了哪里,是否合理,所以,政府应当依法合理地使用税收,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抱私心,徇私枉法,将每一分税收用到最需要的地方。首先,纳税人对税收的用途由知情权,政府应该公开财政预算编制,让纳税人清楚地知道自己所缴的税款用在了哪里,是否与自身利益相关,如果纳税人发现没有,或者是自己所缴税款被浪费了,这将严重影响纳税人的纳税积极性。其次,纳税人对政府用税有监督权,对不合理的用税可以提出异议,促使每一份税收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依法合理开支税收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改善民生,而且还能让纳税人产生纳税认同感,自觉诚信交税。
  3.加强税收诚信的宣传和教育。国家应大力推进公民诚信道德建设,通过电视、网络、报纸、漫画和书籍等多种形式加强税收诚信的宣传和教育,使各个收入阶层、各个年龄阶段都能接触到相关知识,其中涉及的内容应全面且通俗易懂,既有税收的用途、诚信纳税带来的好处,又有违反诚信,不依法纳税收到的处罚等,通过一系列例子,让人们能直观的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让更多人认识到诚信纳税的重要性。
  4.完善监督机制。
  4.1加强税源监管。由于征纳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税务机关不了解纳税人的情况,只从申报材料来计算纳税额,完全不能判断其是否诚信,导致巨额个税流失,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可从以下两方面推进:一方面,税务机关应改变传统的 “坐堂征税”方式,即税务人员坐在大厅等着纳税人申报纳税,或者税收代缴人前来缴税,只是为了完成征税工作,税务人员应走出办公室,进入纳税人的家里或公司等生活和工作场所,查明申报材料的真实性以及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另一方面,政府机关应加强对纳税人经济发展各个环节的监管,多了解经济发展行情,这就要求税务人员要多加强学习,懂得经济学相关知识,这样才能真正判断纳税人提供的纳税材料是否真实,由此使纳税人没有空子可钻,只能如实申报纳税。
  4.2加强信息披露,发挥反面案例的警示作用。 政府应通过多种途径公开不诚信纳税事例,披露尽可能全面、直接,最重要是要公布处罚结果,让大众都知道这样的行为将会面临很重的处罚结果,使人们不敢随便挑战国家权威。此外,对于不诚信纳税人的信息应该送至银行、投资机构、融资机构和保险公司等,这样一来,税收信用污点的人将在工作和生活各方面受到到极大的影响,得不偿失,使人们不敢违法。
  四、结语
  好的制度让人无法做坏事,坏的制度让人无法做好事,要使纳税人积极纳税,国家首先完善法律制度,加强税收宣传与教育,完善税收监督机制,此外,网上电子交税系统、个人信用评级制度等配套设施也必不可少,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公民和政府官员的素质,只有全方位建立起一个好的税收制度,营造好的税收环境,才能使公民诚信纳税。
  参考文献:
  [1]洛克:《政府论(下)》.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2]孟德斯鸿:《论法的精神》.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年版.
  [3]徐国栋著:《诚信原则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林剑秋等:《多项措施鼓励诚信纳税》,载《中国税务报》2010年第3版.
  [5]张国强:《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研究》 [D]河北经贸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6] 张奕:《分类与综合个人所得税改革中个税诚信机制建立研究》,载《商业经济》,2017年第5期.
  作者简介:王建琴(1991—)女。民族:汉。湖北恩施人。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法。
其他文献
摘 要:成本控制是现代企业经营的核心的问题的,对企业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直接影响。本文对成本控制的研究,结合企业经营实际,对其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企业成本控制 突出问题 解决路径  一、引言  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主力主要包括:工业、农业以及服务业三方面,产业发展适应社会需求,发挥企业优势,为社会创新提供发展动力。同时,企业经营要明
期刊
摘 要: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长期依赖资源密集型企业,经济结构单一,供给侧改革政策的出台,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供给侧改革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同时,势必会因结构性调整产生的矛盾给黑龙江省的劳动关系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在改革中只有促进劳动力信息的畅通,协调好政府、企业、工会之间的关系,才能保障供给侧改革在黑龙江省的深入进行,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达到企业与劳动者的双赢。  关
期刊
摘 要: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控制拓宽了成本控制的边界,克服了传统成本控制的弊端,但该模式与生俱来的控制困境制约了其有效实现。基于源流思想,前瞻性地整合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控制中多维主体的利益诉求,明确企业的源流控制主体职责,引导企业在产品生产的源流阶段做好成本把控,最终将实现更加有效地控制产品生命周期成本。  关键词:产品生命周期 成本控制 源流控制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资源及环境问题
期刊
摘 要:航班延误问题已成为行业性公共问题,因航班延误引发的航空承运人与旅客之间的纠纷层出不穷。而要解决此类纠纷,首先就要明晰航班延误的法律含义。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航班时刻法律性质的分析以及合理时间的界定来研究航班延误的法律含义,以期为完善我国相关的立法,为保护旅客权益、提高民航经济效益建言献策。  关键词:航班延误 非契约性 合理期间  一、国际航空立法对“航班延误”的界定  国际航空立法对航班
期刊
摘 要:以公司并购理论为基础,结合发电企业并购的特殊性,分析了并购重组的不同模式及其优缺点。电网公司在出售电厂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对我方有利、对方能接受的并购模式和交易对价支付方式,希望能为实践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发电企业 收购兼并 并购模式  一、引言  中国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重复建设严重、产业集中度低及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
期刊
摘 要:企业法律风险是在企业经营管理当中产生的,企业要维持进行运营那么必然会产生法律风险,而如何对企业法律风险进行管理控制是企业管理人员需要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对企业当中的合同管理和运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控制手段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能够不断降低企业风险,为企业的顺利发展管理创造条件。  关键词:合同管理 法律风险 控制管理  企业的法律风险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在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伴随出现的。所以对于
期刊
摘 要:共享经济也称作分享经济,由于被认为是引导全球未来成长最具潜力的创新经济模式,才受到普遍关注。共享经济让人们扮演两种角色:消费者和拥有者,使人们相互的交流更密切,它依赖互联网平台而发展,已经触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文章通过分析共享经济的成因、内涵及特性,并比较商业模式,分析出其价格低、公开透明、效率高等优势。同时以美国代表性的两家共享经济时代出现的公司(Uber和Airbnb)为例,解析共
期刊
摘 要: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信访制度则是我国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特色实践成果。事实上,前者对于研究后者的相关问题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信访制度的功能演变;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现实思考有助于分析信访工作的绩效困境;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关于矛盾的解决路径对信访工作走出困境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民内部矛盾学说 信访工作
期刊
摘 要: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学生数量大幅增加,导致大学生在毕业后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本文在总结高校毕业生自身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高校辅导员的角度出发,提出思想引领、文化活动、政策宣传、就业信息的输送与走访等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途径。  关键词:辅导员 毕业生 就业 应对措施  一、引言  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为795万人,与2016年相比多出近30万。高校不断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民营企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成分越来越大,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其中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融资问题是在民营企业发展中比较突出亟待解决的问题,融资问题对民营企业的良性成长和生命周期的延长都造成严重的影响。  关键词:生命周期 民营企业 融资  一、企业生命周期理论阶段的划分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核心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