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n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不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效果. 方法 根据病例骨外露或肌腱外露的创面,选择应用皮瓣种类: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96例,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35例,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35例,手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2例,前臂外侧皮神经逆行皮瓣15例,股中间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5例,肋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例,股后侧皮神经逆行皮瓣6例,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6例,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0例,足背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例.其中皮瓣面积最大32cm×10cm,最小2cm×3cm.皮神经血管蒂最长18cm,最短2cm,蒂最宽4cm,最窄1cm.旋转度最大180°,最小90°. 结果 临床应用216例,其中201例皮瓣全部成活,15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植皮后愈合. 结论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切取简单,适用于四肢及躯干损伤创面的修复。

其他文献
患者男,26岁.2003年2月因匕首刺伤左腹部及左大腿,在当地医院急诊行剖腹探查、部分空肠切除吻合、左大腿清创术.伤后1个月因左大腿股四头肌萎缩、肌力0级再次行左大腿股神经探查术,未见股神经损伤.伤后2个月来我院就诊.检查见左腹部脐旁左下方及左大腿近侧前正中有刀刺伤口和手术瘢痕,左股四头肌萎缩、肌力0级,主动伸膝功能丧失,左大腿前侧及左小腿前内侧股神经支配区感觉减退。
期刊
手指末节指腹离断较为少见,对指腹比较完整、指腹内有可供吻合的动、静脉者,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施行再植.1998至2001年本组共再植6例,全部成活,外形及功能良好。
期刊
中国人民解放军401医院手外科组建于1981年,1985年经总后卫生部批准正式成为全军手外科医学专科中心。该中心全面开展并拓宽手外科、显微外科等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在手指再植与再造方面形成了技术优势为特色。已成为我国一支有实力的手外科、显微外科技术队伍。
期刊
伴有肌腱、骨骼外露的前足软组织缺损修复十分棘手,随着显微外科的深入发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1].应用足跗外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足损伤,可取得满意效果,该皮瓣在逆行转移时明显弥补了血管蒂长度不足,使皮瓣的适用范围严重受限.2005年以来,应用此皮瓣3例,全部成功,疗效满意。
期刊
目的 探讨下肢严重开放性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及临床疗效. 方法对下肢损伤根据Gustil和Andserson分类ⅢB 16例、ⅢC 29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结合稳定的固定方法和损伤肢体部位筋膜间室广泛切开减压进行治疗. 结果 38例43肢存活,7例二期截肢.全部病例随访5~60个月,骨折愈合,无骨关节感染发生,组织瓣全部成活,质地与色泽较好;存活肢体外形与功能满意16例,基本满意20例,不满意2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体外构建表达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能力,同时使MSCs被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稳定标记,通过病毒载体将NGF和GFP基因高效转染到MSCs中. 方法 取2月龄100~150 g Wistar大鼠,全骨髓法分离培养纯化大鼠
1997年以来,我们以示指桡侧指固有动脉为蒂切取第一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大范围示指掌侧皮扶缺损11例,收到满意的效果。
期刊
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手显微外科闫合德,高伟阳,李志杰来稿。自1999年4月至2004年10月共收治大面积皮肤缺损、骨骼和肌腱外露病例96例,实施游离皮瓣移植冶疗,共出现5例失败病例(皮瓣全部坏死)。失败率为5.2%。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普及和成熟,
期刊
河南郑州解放军153中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李士民、赵东升、李坤德、周明武、幸超峰来稿: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采用同指中节背侧筋膜瓣静脉动脉化修复指端缺损24例25指.皮瓣全部成活,指端外观及感觉满意。
期刊
肌瓣带蒂转移或游离移植不仅可应用于创面缺损的覆盖、外形的重建,有收缩能力的肌瓣还被广泛应用于瘫痪肌肉的动力功能重建.除了骨科临床常用的四肢动力功能重建外,还被探索应用于外科其它领域的功能重建.如Acker[1]报道的背阔肌心肌成形术(cardiomyoplasty)、Perez-Abadia等[2]报道的股薄肌成形术(graciloplasty)以及Baeten等[3]报道的动力性股薄肌成形术(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