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归责的理论实质论析

来源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k78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客观归责理论是德国刑法理论界一个非常重要的热点问题,其为弥补因果关系的缺陷发展而来。中国刑法学理论界也对该理论进行了研讨,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在聚讼众多的学说中,鲜有人对客观归责理论的实质进行剖析。客观归责及其衍生原则,都是为说明行为和结果之间是否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而因果关系本身就在于为刑事责任的有无提供客观依据。所以作为因果关系的一种判断因素,客观归责的实质也是为判断刑事责任的有无提供客观依据,属于中国犯罪构成客观要件方面的因素。
  关键词:客观归责;因果关系;危险原则;客观依据
  中图分类号:DF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0)04-0101-08
  
  一、客观归责历史回放
  
  客观归责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德国刑法学界乃至欧洲刑法学界讨论最频繁和最热烈的学理问题。这一理论经过不断的演化和发展,到洛克辛时终于体系化。
  
  (一)客观归责的产生——从黑格尔的“自由意志”到拉伦兹“客观归责”概念的提出
  客观归责概念最先是在1927年,由拉伦兹在其著作《黑格尔的归责论与客观归责的概念》中提出的。拉伦兹从黑格尔的归责思想中演绎出了自己的归责思想,故此,有学者认为其不是客观归责。比如学者包雯认为:“拉伦兹主张的客观归责理论所谓的目的是根据‘相当理论’的规则进行的,也就是强调一种客观化的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实际上是我们现在的相当性理论,或者可以说表现了一般歸责概念的主观倾向,因此拉伦兹并不是真正的客观归责论者。”还有其他学者认为:“拉伦兹在黑格尔的理论基础上演绎出了‘一般的预见可能性’,将个别主体客观化,为每个个别主体找出共同的客观标准,也区分了客观归责与主观归责,但这些改进并没有改变主观归责是归责的重心的局面,因此,托伦兹并不是真正的客观归责论者,但不可否认的是拉伦兹的客观归责思想,已经在向着客观归责理论的方向发展。”
  因拉伦兹的客观归责概念是源于黑格尔的法哲学思想,因此也有学者认为黑格尔是客观归责理论的鼻祖。但对此学界存有质疑。许玉秀教授认为,深入检验黑格尔的归责思想,并且追溯整个19世纪归责理论的发展之后,发现黑格尔的归责思想和客观归责理论其实没有直接联系。但黑格尔的观点却涉及如何归责的问题。“黑格尔的思想中体现了什么才可以归责于行为人的观念,即首先涉及了归责的问题”。黑格尔的观点重视行为,倾向于归责的客观方面,当有其重要意义,所以有学者也认为:“这些都为展开客观归责理论创造了观念上的先机。”学者童德华还认为:“黑格尔的理论重视刑法中的行为,并反将结果作为行为的要素,从而使得行为成为刑法判断的要点。”黑格尔思想核心和出发点是“自由意志论”,且是唯心主义论者,中心在于行为的主观方面:“我的行为仅以其内部为我所规定而是我的故意或我的意图者为限,才算是我的行为。”可见,黑格尔的思想中也有重视客观行为的地方,但他的思想并不是客观归责。故有学者认为:“在黑格尔法哲学中确实蕴含着一些客观归责思想,虽然将客观归责理论的思想渊源追溯至黑格尔法哲学并不恰当,但是后来的客观归责理论者还是从黑格尔那里找到了思想灵感。”
  
   (二)霍尼格对客观归责理论的发展——由主观向客观的转变
  1930年,德国学者霍尼格在庆祝弗兰克论文《因果关系和客观的归责》中,将拉伦兹的观点应用到刑法理论中,从而导致该理论在实定法研究中的分野。霍尼格的理论被称为“客观兼不法理论”,为了排除意外的因果流程,霍尼格延用了拉伦兹的“客观目的性”这个概念,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也就是行为符合法秩序的目的性。在这篇文章中,霍尼格强调行为的目的性,同时也强调行为在客观世界巾的可能性,,
  霍尼格的客观归责论的确跳出了托伦兹的“主观路线”,因为他强调行为的客观实现可能性,强调行为必须具备法秩序所要求的重要性。山中敬一教授认为:“霍尼格的客观归责论,以‘人的意志’为中心,把‘客观的目的可能性’当作基于人的意思对结果的支配,或许逾越了以主观的标准为核心的归责论的领域,但更近一步靠近了寻求客观联系的标准。”王扬教授也认为:“霍尼格与拉伦兹不同,舍弃了拉伦兹反复引证的黑格尔的哲学基本原理和康德的哲学基本原理,而在法学研究中直接引用了拉伦兹的客观归责思想,拉伦兹确定了客观归责理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而霍尼格沿着这个方向,进一步明确了客观归责理论的性质,把客观归责理论完全架构在行为的客观面上,把客观归责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为洛克辛创立现代客观归责理论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客观归责理论现代公式的勾勒——En—gisch、Welzel、Bruns、H,mayer和Hardwing对客观归责理论的贡献
  Engisch于1931年出版的重要专论《因果关系作为刑法上的构成要件要素》首先以相当理论为出发点,将条件理论下的冈果关系、结果和一般预见可能性下的相当性以及危险的实现三个要件全部并列为独立的构成要件要素。Engisch的这一体系,基本勾勒了客观归责理论的现代公式。
  Welzel在1939年出版的《刑法体系研究》中提出了“社会相当”的观点。Welzel指出:“所有的社会生活都由‘法益’的投入与消费构成……社会共同生活,例如行动的自由,只是在不断地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的条件下才成立……如果法律将所有的法益侵害作为客观的违法予以禁止,那么,所有的社会就不得不立即停止,剩下的是如同只被单纯观察的博物馆那样的世界。”因此,“不应禁止所有的法益侵害……而是应将历史地形成的国民共同体的秩序内起机能作用的行为,从不法概念中排除出去。”在此,Welzel强调行为对法益的危害,但也更强调并不是所有对法益的危害行为都禁止,而是应该根据公民共同体秩序的需要,把那些可以容忍的危害排斥在法益侵害之外。但在此,Welzel并没有具体论证用什么标准把那些危害法益的行为排斥出去,这个任务留给了洛克辛通过“危险原则”来排除。
  Bruns在《对构成要件理论的批判》中也论及到了客观归责问题。有学者认为Bruns以“客观的犯罪支配性”决定正犯的客观归责的标准,且认为行为人的行为只有足以导致结果的发生,才能对结果负责。除了这些学者外,学者H,mayer和Hardwing电对客观归责论进行了有益地探索,但都没有系统化,只是从侧面对客观归责进行了论证。
  
  (四)客观归责理论的系统化——洛克辛现代客观归责理论的形成
  应该说现代客观归责理论的真正系统化始于洛克辛。洛克辛所持的客观归责理论是纯粹的“客观”归责理论,他批评了霍尼格的客观兼个人不法理论,对“客观目的性”进行了彻底的客观化诠释。他认为,客观归责理论中的客观归责要素——客观目的性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和行为人的预见可能性有关, 实际上,由于行为人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外界因素的参与,行为具有独立、客观的危害社会的性质,因而客观目的性不是决定人类意志的支配的可能性,而是决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制造了足以引起构成耍件上法益侵害结果的法律上重要的风险。而洛克辛所构建的风险原则为结果犯创造了一个共通的归责原理,而不受因果律的影响。
  洛克辛客观归责理沦的形成,大致有这样一个过程:1962年,他发表的《过失犯的义务违反性与结果》形成了现代客观归责理论的雏形,提出了现代客观归责理论的两个基本概念:风险增加与被容许的风险。这篇论文形成了现代客观归责理论;1970年,洛克辛在《关于刑法中归责问题思考》中,比较全面地展开了其客观归责理论的主要思想,提出了客观归责理论的四种重要类型:(1)危险的减少;(2)对法的重要风险的制造或不制造;(3)被容许的风险的增加或不增加;(4)作为归责标准的规范保护范围(规范保护目的的雏形);1973年,《论过失犯中的规范的保护目的》作为限定归责标准的规范的保护目的论正式登场,全面论述了规范的保护目的;1989年,《溯及禁止备忘录》彻底从拉伦兹和霍尼格的客观目的可能性论中独立出来,并提出以促进可能认识的犯罪倾向性作为对行为人归责的下位标准,着重论述了溯及禁止理论和客观归责理论的区别;1989年,《目的性和客观归责》回应了批评者的异议,极鲜明地展示了洛克辛的现代客观归责理论。
  1992年,刑法总则教科书第一册《犯罪理论构造》,对客观归责理论的方法论、基本原理乃至具体的检验规则,做了比较完整的而充實的交待,一个体系比较完整清晰的客观归责理论出现了。至此,客观归责理论成熟。
  
  二、洛克辛客观归责理论的核心原则——危险原则
  
  在洛克辛客观归责中,危险原则是客观归责原则的判断原则。其包括三个内容:制造不被容许的危险、实现不被允许的危险和构成要件效力。
  
  (一)制造不被允许的危险
  存客观归责理论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判断什么是制造了不被允许的危险。该理论的集大成者洛克辛对此进行了比较具体的探讨,设置了一系列原则,来判断什么是制造不被允许的危险。他认为制造被允许的危险、非制造危险、降低危险的行为都不应该归责,而以假设因果流程排除归责是不允许的。
  洛克辛认为制造被允许的危险是应该免责的。所谓制造被允许的危险,也即容许的危险,是指行为人在实践上虽然制造了危险,但是这种危险却被社会所允许,因此也不应该归责。比如驾驶车辆,对于公共交通安全有危险,但这种危险是被生活允许的,不应归责。所以立法者也允许了道路交通危险,因为这也是公共福利的主要利益所要求的。这种风险存在于航空、铁路等各个交通领域。在生活中的其他地方也会牵涉到容许风险的状况,如果把这种风险进行归责,会让许多人正当的自由受到限制或者剥夺。如台湾学者黄荣坚教授在论述允许的风险概念时所言:“实务上经常发生的,配偶或情侣的一方也会因为他方的离去而自杀,在这种现实下,如果行为人必须完全为他的行为所导致的结果负责,那么任何人都可以以自我危害的手段来要挟对方,剥夺对方的自由,甚至行为人本身也必须因为担心所谓被害人的自我危害行为而在日常生活行动当中全面地自我设限,此一结果反而是对一般行为人的基本权利的过度侵害而有违于衡平原则。”
  非制造危险行为是指行为人即使有伤害或者制造危险的罪过,但是行为人的行为并不能存实践中制造危险行为,所以也不应该归责。比如A想杀死B,但不想自己的行为暴露,但他知道飞机经常失事,造成人员伤亡。于是存B准备乘火车去出差时,怂恿B乘飞机,并为其购买了飞机票。果然B乘坐的飞机失事,B也没有幸免于死。在这个案件中,A的行为是B死亡的条件,但其行为并非制造危险的行为,也就是说,从行为的辐射能力来看,A的行为不能导致B的死亡,也即A行为不具有故意杀人罪行为的法律意义。因此,A的行为应该排除归责。
  降低危险的行为是指行为人的行为实质是降低了危害程度,比如两辆相向而行的车眼看就要相撞,但两车间有一玩耍的三岁孩童。甲见状,想把孩子抱走已来不及,只得顺势把孩子推向公路一边,由此造成孩子骨折。甲的行为虽然造成了孩子的骨折,但其行为降低了风险,并不是制造风险,所以不应该归责。
  不能以似设因果流程排除归责是指:如果没有行为人的行为,遭受危险的一方也会遇到同样的危险,但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免除行为人制造的危险的归责性。比如甲正举枪射击丙,乙也正举枪射击丙,但甲开枪在先并导致丙死亡。甲不能辩解说如果自己不开枪杀死丙,乙同样也会开枪杀死丙,因此甲应该承担丙死亡的刑事责任,而乙不应对丙的死亡负责。洛克辛对此也详细地阐述到:“在战争中,士兵就不能以如果自己不去杀,那么平民也会被其他人杀,从而推脱自己的责任。从目的论所绝对必要的思想中,可以得出这个结论:法律制度不能由于另一个人已经准备好违反法律就应该收回自己的禁令。否则,无罪本来就会由于有许多人正决心代替这个人来实施一个构成要件行为而出现——一个明显荒唐的结论。”洛克辛还举例说:在那个有名的死刑执行中,一个人以私人身份撞开死刑执行官,自己充当死刑执行官并在他的位置开动了电椅,这个人同样是有罪的。但如果行为人仅仅改变了因果流程,而并未在整体上恶化法意状况的情形下,就要排除对其进行归责的可能。再比如,把濒临死亡的人杀死,虽然被害人要死已经成为必然,但如果行为人把其杀死,还是要承担故意杀人的刑事责任。
  
  (二)实现不被允许的危险
  实现不被允许的危险是指客观发生的社会危害是否真正实现了。行为虽然制造了不被允许的危险,但是由于行为方式和手段的功能限制以及外界因素的参与,这种危险是否能在现实中实现也需要进一步探讨。也就是说行为人要对行为产生的危险负责,这种危险还必须具有客观现实性。换句话说,行为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种行为产生的危险还必须在现实中得以实现,那么行为人的行为才有归责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在客观归责理论中,洛克辛采用了排除性原则,把那些非实现不被允许的危险排除在归责范围之外。所以在此内容中需要探讨的是:结果不在注意规范保护目的范围内、未实现危险、合法的替代行为与危险升高理论、未实现不被允许的危险、危险升高理论与保护目的综合判断等。
  第一,结果不存注意规范保护目的范围内的不应该归责。其含义是指:“结果不在注意规范保护目的范同内是指不符合谨慎规范保护目的后果不应该归责,即超越被允许的危险界限的危险在具体的结果中实现了,但结果并不在注意规范保护目的范嗣内,也不能归责给行为人。”实现不被允许性风险不同于一般的实现风险,后面这种风险的实现仅仅依赖于因果过程的适当性和可预见性。正如洛克辛认为:“违反谨慎的举止行为是否具有原因作用,或 观归责理论试图将条件关系在一定的范同内进行限定,是一种修正的条件说。苏俊雄认为“客观可归责性”是行为与结果之间,具有构成要件相当因果关系,可借以非难行为人的情形,其在刑法上的主要任务即在于判断因果关系的相当性问题。这种观点主张客观归责是因果关系的下位概念,即因果关系判断中包含客观归责判断。
  第二种观点主张客观归责判断包含因果关系判断,认为因果关系判断是客观归责的第一个要件,要确定归责,首先要以因果关系的存在为前提,即客观归责包含因果关系。洛克辛创立客观归责理论的初衷就是希望打破既有的犯罪构成体系,将因果关系的探讨置于客观归责要件中,重构一个客观归责一主观归责相对应的犯罪构成体系。持该观点的有雅克布斯(Jakobs),他将因果关系当作客观归责事由之一。中国学者童德华也特这种观点:“因果关系理论是各种归责于客观行为构成的基础。对客观行为构成的归责必须遵循两个彼此衔接的步骤。在第一步中,应当说明因果关系的理论。在第二步中,才能讨论其他的归责条件。”
  第三种观点认为,因果关系和客观归责是独立的。即客观归责不需要因果关系,这一学说的学者有町野朔教授,他认为客观归属论是因果关系不要论。而otto、山中敬一、许玉秀新近也主张此观点。比如许玉秀教授认为:“在客观归责理论的形成过程中,的确有各种因果关系理论,包括重要性理论出现,种种的努力都希望更妥当地解释因果关系而决定结果归责,但无论如何,这些理论上的努力,都是出自因果关系等于结果归责的基本立场,而不是以因果关系与客观归责相互独立为出发点。”周光权教授也认为:“我的初步结论是:没有客观归责理论,并不妨害我们对于刑法因果关系是否存在的实质判断。当然,对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也即客观归责和因果关系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在客观归责缺席的时候,也能判断行为和结果是否存在因果关系。陈兴良教授更是认为,行为可罚性的判断并非是一次思维过程就可以完成的,而是区分为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两个层序的思维过程,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只是一种事实上的归因判断……因而是一种形式判断,借助于因果关系范畴,我们只是为刑法研究寻找材料或对象;而客观归责作为一种规范评价,它所要解决的是在具备事实因果关系的情况下,进一步从规范上考察其行为是否可以归责于行为主体,这是一种实质的判断……即在因果关系之判断上,对于结果之原因与结果之归责,应加以区分。因果关系判断作为一种事实判断为客观归责的判断确定了判断的事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客观归责判断再展开价值的判断,二者并不等同,不是同一个范畴。
  笔者以为客观归责就是因果关系的一个判断标准,也即当一个行为产生了一个后果后,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那么是否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这除了前面的条件或者原因说,以及相当因果关系说外,还需要用洛克辛提出的危险原则进行实质性判断。即判断行为和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从而把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和哲学中的甚至生活中的因果关系加以区别。
  而因果关系和刑事责任同一说却忽视了一个行为不仅要有因果关系的判断,同时还需要行为人的主观、刑事责任年龄、精神状态等因素的判断,才能得出行为人是否该承担刑法刑事责任,而不是仅仅通过归因和客观归责就可以完成的。虽然有学者认为,客观归责是对刑事责任的归结,但这扩大了客观归责的作用,也忽视了客观归责的发端原由。同时,这种观点还可能导致对其他犯罪构成要件本身内容的侵犯,是不科学的。
  
  (二)客观归责的实质归结
  客观归责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因素之一,而因果关系的实质只是为刑事责任提供一种客观基础,即判断行为和结果之间是否具有刑法因果关系。所以客观归责本身应该只是因果关系的一个判断标准,是为因果关系服务的,并不是刑事责任本身的范疇。所以说,客观归责理论的任务致力于确定哪些行为是客观构成要件的行为,其核心是在论证对社会造成危害的行为本身的辐射力量的大小,并通过刑法规范本身的规定,来判断行为是否应该否定,这是前提。所以,客观归责主要是研究行为在客观方面的违法性,并为评价行为的不法找到依据。正如有学者所言:“客观归责理论的任务是确定什么是客观构成要件中的行为,也就是进行行为客观面上的不法检验。”然后,再判断符合刑法规范的行为是否承载了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也即行为人对此行为是否有罪过。
其他文献
摘 要:《风姿花传》全书七篇,以“花”为喻,围绕“能”这一戏剧形式的最佳舞台效果这一主题展开论述。赋予“花”以相应的美学意义,视客观对象存在的外在事物“花”为驯化审美对象存在,并通过表演者自身努力而实现心技一体的艺术表现力。以“花”来阐明作为观赏对象的艺术美和作为表现主体的演技功夫二者之间的存在关系。同时,“花”也被定义为聚焦于时代不断深化的美学观念而存在,具有多义性与复杂性。用“花”可以解释世阿
期刊
摘要: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对于中国和其他流域国家以及区域性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国际性跨界河流 从澜沧江-湄公河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法律框架下建构澜沧江-湄公河跨界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对于中国和其他流域国家是一种务实、可行的选择 文章认为,中国一东盟对话合作机制、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湄公河委员会等一些现有的东盟国家与中国的合作机制,为建构澜沧江一湄公河的跨界环境影响评
期刊
摘要:现代大学重在制度建设,制度对于现代大学具有保障和促进功能。现代大学建设离不开其外部关系和内部管理的制度建设,外部关系的制度建设可对现代大学的发展空间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现代大学与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其他大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内部管理的制度建设可为现代大学发展提供高效的强力保障,主要体现在行政管理运行体制、学术权力保障制度和分配激励机制三个方面。文章着眼于大学组织的制度设计视角,综合
期刊
摘 要: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有效教学”为关键词,从研究文献量与研究内容两个维度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优秀硕、博士论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分析。研究发现:1990年以来,“有效教学”研究的文献量逐年增大,研究内容主要围绕“有效教学”的内涵、影响因素、策略、评价及标准4个方面展开。在此基础上,文章展开了总结与反思,指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有效教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研究;内容分
期刊
摘要:将土地制度与环境保护法律制度联系起来,并结合目前存世的各类古籍,可以证明:中国古代环境保护法制经历了从西周时期相对完备到明清时期极度衰弱的演变过程,推动力则是土地所有制变革,秦汉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兴起,西周时期与土地原始国有制相适应的环保法制体系开始解体;隋唐时期,新的功能被弱化的环保法制基本成型;明清时期,与高度发达的封建土地私有制相适应,环保法制已经被极度“虚化”。
期刊
摘 要:文章从生态维度对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进行比较分析后提出,当代发展理论的基本理念和致思路径具有共性,它们都体现了现代科学和哲学的基本精神。整体论、以人为本和可持续是其哲学基础的共同核心,这三个观念之间也具有内在联系。  关键词:整体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理论  中图分类号:c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0)04-0109-05    20世纪后半叶以来,各
期刊
摘 要:文革结束后,五四的启蒙主义传统被新时期的知识分子重新拾起。20世纪80年代初的启蒙主义与国家意识形态有合谋的倾向,因此,一些学者倾向于把1984年后的启蒙主义称为新启蒙主义。20世纪80年代新启蒙主义既有渴慕西方现代化的同质性诉求,又有对其进行批判性反思的潜在性格。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启蒙主义逐渐丧失批判和诊断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能力,走向了分化,但是启蒙作为一种社会批判和自我反思的文化
期刊
摘要:学术不端是当前学术界和社会舆论中的热门话题之一。学术不端涉及内容相当广泛,其中部分直接涉及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尤以学术剽窃为典型。从著作权法的角度看,学术剽窃之作具有非独创性。学术剽窃的认定可以从前提条件和实质条件两方面把握。规制学术剽窃应以法律制度的完善为中心,融造以学术剽窃为耻的社会氛围。  关键词:学术不端;知识产权;学术剽窃;著作权;独创性  中图分类号:DF523 文献标志码:A 文
期刊
摘 要:证据法学统编教材是教育教学和学术传承的必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证据法学教材有十几种,然独立思考且严密结合中国司法实践的不多。张保生教授主编的统编教材《证据法学》在结构体系、理论体系、证据论和证明论等方面多有创新和发展,是一部值得深度研习的精品力作。  关键词:证据法学;法学教材;法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D915.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9)06-
期刊
摘 要:长期以来,关于企业家成长的研究一直聚焦在个人特质、环境等较为单一的维度,然而,企业家成长却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文章通过探索性分析,考察中国企业家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将不同维度的因素归类为同一分析框架下的因子,揭示出中国企业家成长的整体影响因子构成。研究以企业家个体为样本,通过三个阶段的调查分析,历时近两年,得出以下结论:企业家成长的各种影响因素可以分为7个因子,并整合到同一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