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手记

来源 :当代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sh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周身散发的气息,告诉我她很抵触目前的处境。雪白的床,雪白的墙,就连一把小木椅,也被一层白漆裹着。母亲不耐烦白色。十岁那年,表姨给我买个白底粉花的塑料发卡,母亲硬给套上了粉红色的布条,若不是父亲因咯血刚出医院,我定会不依不饶,到他面前诉说母亲的专制。印象中,我只借穿过一次白衬衣,还是学校集体大合唱的需要。那时我想,母亲大概和白色有仇,干净素洁明亮的白色在她眼里,只有三个字,不吉利。
  年纪越长,母亲越发固执。伴随她十年的糖尿病,比我还尽心,一直纠缠不休。由食物分化而来,却无路可去的糖分子,集结在母亲的血液中,消耗着她本就不太富裕的精气神。母亲这辈子太苦,我想最大限度去弥补那些缺憾,可我无论怎样努力想改写母亲晚年生活的轨迹,比如定期测血糖、按食谱饮食和规范就医问药,可母亲坚持不了几天,嚷着回到老家。到了她的地盘上,她如鱼归大海,虎入山林,一边大把吞药、大碗吃饭,一边卖力干活儿。这不,她上午貌似还生龙活虎,在菜地给蒜苗松土,给黄瓜苗辣椒苗放风,下午就成了医生护士口中的疑似急性脑梗病人——我嫂子心细,午饭时发觉母亲人中有点歪。母亲反复照着镜子,还坚持说无碍,只是半边身子发凉而已。多亏我嫂子警醒,极力张罗母亲到了医院。
  等我赶到时,母亲已经轰轰隆隆做完了核磁共振,真的是急性脑梗。
  入院证都要开了,母亲还一再推辞,在老一代人身上,老习惯与现代医疗体制的对抗性,体现得一览无余。我猜她是看主治大夫面善,瞧着人家年轻好说话,你听,她在大打感情牌:闺女,俺是农村的,一年之计在于春,菜苗眼看要下地了,儿子媳妇都在外面不得闲,我要是住院了,俺家一季菜都抓瞎啦。要不这样,你开个药方,在咱医院取药,然后我回家打针,你看这样,中不?……母亲这番话,不疾不徐,逻辑清晰,哪像脑梗病号?不是手里这一摞检验报告,我也不信。
  主治大夫三十来岁,圆嘟嘟的脸庞上戴个眼镜,像个温和的语文老师。她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一直微笑着,等母亲说完一段话,她才指着片子,言说脑梗不及时科学治疗所能引起的凶险后果。一番话听得我都脊梁骨发凉,可母亲仍不就范:伺候一冬的菜苗,眼见要下地了,此刻离了人,好比产妇没了接生婆。闺女,你不种地,不知道育苗的辛苦,不知道抢春耕如抢秋收。闺女,我忙了一冬,掀棚,盖棚,除草,洒水,就是为了这几天啊……不知道的,还以为母亲是个大地主,拥有着大片土地,只有她才能主宰那片广阔天地的繁盛与希望。其实,半亩菜地而已,可她愣是一副舍她其谁的模样。
  我也喜欢母亲的菜地,尤其是万物繁茂的夏天,任何一种作物,身上都挂满油绿的叶片,千百朵带着露水、柔嫩的花朵还没完全凋谢,果实已迫不及待冒了出来。此刻,我也贪恋这派欣欣向荣,它们总会带给我母亲还年轻的错觉,我所陪伴母亲的路还很长久。我更贪恋母亲脸上那富足的笑容,仿佛它们遮蔽了她大半辈子的艰辛。母亲一直这样,她认为值得的,便会千方百计去创造,去实现,而不怕费心劳力。
  应该妥协了,可她仍与主治大夫做着不懈努力,像一个维护和平、调和矛盾的谈判专家。
  我并不惊异母亲的表现,可我还是酸楚不已。我不曾料到,已经73岁的老母亲,眷恋农事,仍这么强烈。掰指头算下,我们村除了老人,年轻人下地的不多。眼见周围的楼房越来越高,土地与村里的老人越来越少。挨着路边的耕地,开发了。河边的,划入了河滨公园。犄角旮旯余下些土地,虽然没被征用,却被遗弃而长满荒草杂树。这些变故,让种了一辈子庄稼的老人们疼惜,有些衣食无忧还能行动的老人,仍在土地里春种秋收冬藏。
  我和哥哥倒不反对母亲种地。种了半个世纪的庄稼,农民本色不但体现在母亲的肤色上,还融入了血液。哪怕住着楼房,点着液化气,吹着空调,母亲仍乐此不疲。她说,一天不到地里转一圈,三魂就失了两魂。她和那些婶子大娘一样,几十年如一日把种地当做活着的意义——强行阻止,好比强行戒毒,只能让她们更加快速的衰老。不可否认,一茬茬的农活,当真稀释延缓了父亲离世后母亲的孤单和步步紧逼的老迈无用感。所以,任由母亲喜好,在地里点瓜种豆,却也不想她因此累得筋酸肉痛。
  老人家是认真的。这不,为了逃离医院去赶农事,她已经和医生磨了半天。善良的女医生,毕竟年轻,终于词穷,只好冲我微笑。我按捺住性子,重复着医生的话,此时越发觉得,说服老人的固执,与扭转小孩的任性一般有难度。
  什么都比不了命!隔壁48床的老太太突然说。她讲的是普通话,模样像个退休老干部。得到声援,我忙冲48床投去了感激的微笑,也看清了她的面容,蜡黄,布满褶皱,身体簇拥着被子,像扎起一道篱笆。却也没能遮挡住她眼里的大把的忧郁。相比母亲,她更像一座孤岛,不容易让人靠近。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有点突兀,可母亲是明白人,好话难听这个道理还是懂的。
  其實吧,母亲害怕住院,还有其他原因,一怕扎针,二怕抽血,三怕花钱。
  总体而言,母亲体质还是不错的,几十年间,小毛病不断,大毛病却也没有。仔细想下,除了四年前,一个缺德鬼骑车把她从电动车上撞到地上,造成尾骨挫裂,让她在床上生生躺了三个月之外,母亲还真没有郑重其事到过医院求医问药。比起尾骨受伤所受的苦,母亲主要是气愤。
  ——那个缺德鬼,明明撞我了,却说自己是见义勇为,帮扶老人!每当看到自己脚踝骨上凹陷的伤痕,母亲按捺不住地义愤填膺。我同样咬牙切齿。可有什么办法,耿直的哥哥听信肇事者一面之词,急于跟随120陪护半昏迷的老妈,连缺德鬼的基本信息也没留。更让我们生气的是,有好事者给一个马大哈记者爆料,在报纸上刊登了一篇以我母亲为原型的“老人摔倒,扶不扶”的新闻。这无疑伤口撒盐。我强压怒火,一边安慰母亲,一边给报社记者打电话,马大哈嘴上不服软,但用广告屏蔽了那则新闻的电子版。入院后,每次扎针,她都会叹息着提到我的父亲。说她比不了他,手腕子都扎成蜂窝了,也没见他皱一下眉毛……
  此刻,母亲的病情明明不能耽搁,可她仍又喏喏,这得花多少钱啊?我冬天种那季子生菜够不够?我笑着说,不让您花钱,况且国家新农合,大部分都报销呢。母亲这才稍稍心安,几方权衡,她终于接受了47床这个新身份的植入。   当戴着口罩看不出表情的护士叮叮当当推着治疗车来到床边时,母亲又开始不安。护士先喊了声47床,又核对了姓名,这才翻看一堆治疗单,做着抽血准备。母亲只好伸出胳膊,并朝弯着腰的护士讨好地笑,可惜护士只看胳膊并不看脸。她麻利地撸起母亲的袖子,同样麻利地扎上止血带,打活扣那一刻,母亲的眉毛也打了活扣,她龇着牙,倒吸着凉气,绷紧了整个身体。因为糖尿病,母亲不光胳膊上的肌肉,全身的肌肉清一色的松弛、贫瘠,裹在同样松弛的表皮下,像曲线平缓的流动的沙丘,经受不起止血带强劲的束缚,胳膊肘成了一只被绳子扎着的皱巴的萝卜。为了让肘窝静脉暴起,护士顾不了这些,我唯有扶着母亲的身体,用我的身体挡住她,像小时候看妖精吃人的电视剧,她掩住我的脸一样。
  暗红色的血液,充溢了整根管子,像一条细长的暗红色的虫子,带着母亲的体温缓缓注入试管。与厌恶白色一样,母亲同样厌恶红色,尤其是类似血的液体。就在父亲第二次大出血住院后,我和哥哥嚼碎了姑姑买的山楂糕,瘫在椅子里,蠕动着舌头,让粘稠的液体从嘴角流出,装扮电影上受伤吐血的镜头。进屋得知真相后的母亲,抹去慌忙的眼泪,对我俩就是一顿近乎疯狂地暴揍。
  护士开始涂抹酒精,母亲继续倒吸凉气。蓝幽幽的针尖刺入皮肤那一刻,母亲紧咬着下嘴唇,脸色变得蜡黄,另一只湿凉僵硬的手使劲攥着我的手。护士压着母亲的胳膊,一管子又一管子地抽血。大约时间太久,母亲支起身子,想探头看看,却看见了一排盛着血液的紫红色的试管,她忙放平身子,嘟囔说,一次抽这么多啊。我数了数化验单说,八张,别急。母亲又小声说,一下抽七八管子血,得吃多少颗鸡蛋才能补回来啊?
  护士走后,母亲压着发紫的针眼,仍然嘟囔,一下子抽走那么多血,得吃多少鸡蛋啊。在母亲的意念里,鸡蛋会生血,鸡蛋是我爸的救命恩人。
  我爸肺结核,在吃不起肉的年代,鸡蛋是唯一能吃得起的补品。每天清早,伴着鸡叫,母亲会端碗鸡蛋茶让我爸吃。平常季节,直接把两个鸡蛋打碎在碗里,冲上滚烫的开水,添勺白糖,就是一碗柔嫩香甜的鸡蛋茶,母亲不把蛋液倒在锅里煮,说这样不营养。如果是冬天,瓷碗冰凉,母亲会用热水预热一下再打鸡蛋,否则半生不熟,越发腥气扑鼻——每个当妈的,都是女儿的生活导师,我也是这样冲鸡蛋茶,并对女儿说的。尤其当我爸那次大出血,在抢救室住了53天后,母亲更加殷勤地伺候着家里那二十多只母鸡。哪天我爸因为没有白糖,嫌弃鸡蛋茶喝着腥,母亲就会说,喝吧,喝吧,喝了生血。直到有了豆奶粉和牛奶,喝鸡蛋茶的传统,才退出了我爸的饮食生涯。用母亲的话说,我爸遭的罪,能写一本书;我爸吃的鸡蛋,能拉一火车皮。二十几岁就生病的父亲,能活过古来稀,母亲说,这要归功于那一车皮的鸡蛋。
  我想,明天开始,早上是不是也给母亲冲碗鸡蛋茶吃?
  输上血栓通的母亲,发出了轻微的鼾声,折腾了半晌,她也乏了,可她浅淡的眉头依然緊蹙。我倚在床畔,盯着茂菲氏滴管里点滴不绝的液体,幻想它们是群飞快舞动翅膀的小蜜蜂,快速到达母亲的脑血管里,能够冲散那些弥散的沉积细胞,让我已经饱受糖尿病折磨的母亲能够早日回到她的家,她的土地上,继续照料那些泥土里萌芽,泥土上开花结果,能带给她富足和安详的庄稼……
  大约是邻床的呼叫铃惊动了母亲,她猛然张开眼,用右眼0.4、左眼0.6的目光,惊恐而茫然地打量着白皑皑的四周。我也忙把思绪从过去的时光里抽了出来。我压低身子,抚摸着她的额头,像她当年陪护ICU里的父亲一样,也像抚摸着我刚从梦魇中醒来的女儿一样。迎着她的目光,我连声说,不怕,不怕!我在这儿。此刻,围在被子里的母亲,真的像个熟睡之后的婴儿,双颧微红,目光细软,她身上惯有的坚强气场,已全然不见踪迹……
其他文献
《长城文论丛刊》主编刘向东约我写《梅洁论》.于是,我从2018年1月开始阅读梅洁700万言的作品,到4月18日完成初稿(2.6万字),历时4个月.这是我写一篇文章用时最长、字数最多的
期刊
作为摩托车的“后起之秀”———电动车,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它以价格低廉,无噪音、无污染而成为都市上班族,特别是一些年轻女性和中年以上男性的首选代步工具。由于其
爷爷和一头牛  在我还是个孩子,刚刚懵懵懂懂记住生活点滴的时候,我从我的爷爷,一个地地道道的乡下老头儿那里认识了这头牛。  爷爷是在一个严冬的早晨,把一头刚刚降生不久的小牛用平板车拉回家的。听爷爷说,小牛的娘,也就是老母牛死了。还在哺乳期的小牛眼看着生存无望,主人家想活埋了它。爷爷知道后,就把那头没了娘,爹也不知道在哪里跟哪头母牛快活的小牛带回了家。  那个时候,我家的家境并不好,一家四口人就靠着
期刊
2012年9月,笔者所在地一所省级示范中学招了本市第一届国际班,第二年另外一所省级示范中学开设了国际班。作为教研工作者的笔者带着好奇和学习的目的开始关注国际班的高中数学
杏花是比较寻常的花,在成都平原很容易见到。每年2月底到3月上旬次第开花,至寒露而落叶,桃树、梨树则在清明节前后开花萌芽,故民间有“桃花开、杏花败,李子花儿才开开”的农谚。也许当地人更看重桃树的经济利益,龙泉山著名的蟠桃树漫山遍野,硬枝盘空,撑开一蓬红花,一座山都似乎变轻了,俨然成了春天的风标。杏花在成都平原则不那么显眼,它们往往小规模地存活着,在那些万年青、蔷薇围合起来的花圃里,透过篱笆,可以见到
期刊
瓜地中最后一颗西瓜正在发出成熟的声音。  那是夏日将过秋天还未来临的午后,我听见了。俯下身,将头贴到瓜上,手轻轻拍击两下,耳际顿时传来了清澈的涤荡之音,如同拍在自己头顶,脑袋中好像有一个封闭的乐器,或者关了一只小兽,在里面拼命冲撞。我不敢太用力,生怕将它拍坏了,那声音一旦中断,瓜就会成为半生不熟的面疙瘩。马小鹏也有这个担心,他将我从瓜身上拉开时,就像拉开两只正在交尾的野狗。于是,我只好依依不舍地将
期刊
行走的故道  水的力量,水的神奇,水的触目惊心的创造力和毁灭性,在这里一再的重叠着,又一再的堆积——  在时间的深处,一切可能或不可能的奇迹,都被一河泥黄的水创造并改变着;俗语所谓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也是从这里流传开来的吗?  千百年来,古老的黄河裹挟着滚滚泥沙,频繁不息地决溢迁徙,让原本的同一个地方,三十年前在河的东岸,三十年后却变成了河的西岸。时光不老,生命的黄河穿越深处的历史,在
期刊
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中,多媒体进入教室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环境,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接受的信息量.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的推广,要求一线教师熟练地操作,并推广到教
我们湘西南的雪峰山里,植被茂盛,山青水绿。山中水田连片,风从稻野吹过,带来了阵阵凉爽,还把丝丝芬芳吹入心田。  过去,因为很少受到外部影响,山里生物品种较多,常见的爬行动物长虫,多得如树根。长虫多了,生态就不平衡,不去除一些就会影响日常生活,时不时地把人伤了、把鸡咬走了,于是很多人就以捕捉长虫为业。  我们经常听到村里人饶有兴趣地谈论捕长虫的故事,说得最多的是茂老汉的传奇。茂老汉靠木工手艺谋生,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