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说”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都是很有益处的,是值得我们所有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说的训练,不足之处希望大家斧正:
关键词 “说” 数学 训练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为了“节省”时间,为了使课堂教学能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案”程序顺利地进行下去,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剥夺了大多数学生说的机会。即使是提问,教师也喜欢特别关照那些“优等生”。在他们看来,“说”是语文课堂的专利,而在数学课堂上,“说”是微不足道的。但事实证明,即使是在数学课堂上,“说”的训练也是不能忽视的。“说”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都是很有益处的,是值得我们所有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说的训练。
一、开展竞赛,活跃课堂气氛
单调的、千篇一律的教学活动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好奇心很强的小学生,因此教学中老师可以开展一些游戏、竞赛。如:“37+7”,要求学生迅速说出得数,并叙述计算过程,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连续说出了几种不同的思路:A、把37分成30和7,7加7等于14,14加30等于44;B、把37分成34和3,7加3等于10,10加34等于44;C、把7分成3和4,37加3等于40, 40加4等于44。在紧张热烈的气氛中,大家说话的方式方法和速度在比赛中提高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比“说”的训练中,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细心听题,专心看题,认真思考问题,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变换说法,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变换说法,可以训练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问题,说明问题的实质,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好象题目就是学生在“编”,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如:56除以8,商是几?可以让学生说出以下几种表达形式:A、8除56的商是几?B、已知两个数的积是56,其中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多少?C、把56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多少?D、56里有几个8?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思路变宽了,同时知识也在学生的“说”与思考、体验与发现中生成了,既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的相互联系,又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三、利用插图和实物,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看图说意。例如,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7页例1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说说图的意思。图的意思是:“小明买了单价4.75元的讲义夹,小芳买了单价为2.65元的水彩笔,小丽买了单价为3.4元的笔记本。”师问: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学生根据图意和问题,列出算式“4.75+3.4”。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图意,提出不同的问题。如:“小明和小芳一共用了多少元?”“小丽和小芳一共用了多少元?”“小明比小芳多用了多少元?”“小明比小丽多用了多少元?”“小丽比小芳多用了多少元?”
2、看物说写。例如,教学长方体的特征时,老师可以出示一些实物,如牙膏盒、火柴盒等,让学生从顶点、棱、面等方面进行观察,然后让学生把观察到的长方体特征说出来,最后再让学生总结长方体顶点、棱、面的特征。
3、看线段图说数量关系。例如,在教学根据线段图列方程时,可以让学生说说从图中已经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地列出方程。
四、说理表达,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說理说得明白准确就说明学生思维清晰、头脑聪明。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好地说理。如说定义、定律、法则、公式、过程、算理、方法、思路等,从说理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建立合理认知结构的目的。例如: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二),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是应该把被除数转化为整数,一种是应该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大多数同学认为应该把除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课堂进行到这一步,该怎么办呢?这时我把问题交给了学生,让他们在充分的讨论、交流、争论的过程中,明确了“为什么一定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
五、练说思路,增强学生的语言素养
要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己、善于表达自己的良好品质和习惯。人的发展过程中,敢于表现自己是进步的必要条件,没有敢于表现、敢于探索的精神是不会有所作为的。“主体说思路”教学重在让学生说,培养其敢于表现自我的精神,使其自身价值得以被承认。例如教一年级学生数数的时候,当学生数到19、29、39等数后,下一个数怎样数,这是个难点,怎样使学生顺利突破呢?有的教师告诉学生并要求学生记住19后面是20、29后面是30、39后是40,效果可想而知。而有的教师教给学生数数的规律,那么再大的数学生也能数下来,关键是掌握规律,掌握规律和方法是一切行动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思路和方法也就变给了学生解题的钥匙,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语言素养。
关键词 “说” 数学 训练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为了“节省”时间,为了使课堂教学能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案”程序顺利地进行下去,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剥夺了大多数学生说的机会。即使是提问,教师也喜欢特别关照那些“优等生”。在他们看来,“说”是语文课堂的专利,而在数学课堂上,“说”是微不足道的。但事实证明,即使是在数学课堂上,“说”的训练也是不能忽视的。“说”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都是很有益处的,是值得我们所有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说的训练。
一、开展竞赛,活跃课堂气氛
单调的、千篇一律的教学活动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好奇心很强的小学生,因此教学中老师可以开展一些游戏、竞赛。如:“37+7”,要求学生迅速说出得数,并叙述计算过程,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连续说出了几种不同的思路:A、把37分成30和7,7加7等于14,14加30等于44;B、把37分成34和3,7加3等于10,10加34等于44;C、把7分成3和4,37加3等于40, 40加4等于44。在紧张热烈的气氛中,大家说话的方式方法和速度在比赛中提高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比“说”的训练中,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细心听题,专心看题,认真思考问题,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变换说法,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变换说法,可以训练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问题,说明问题的实质,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好象题目就是学生在“编”,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如:56除以8,商是几?可以让学生说出以下几种表达形式:A、8除56的商是几?B、已知两个数的积是56,其中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多少?C、把56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多少?D、56里有几个8?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思路变宽了,同时知识也在学生的“说”与思考、体验与发现中生成了,既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的相互联系,又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三、利用插图和实物,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看图说意。例如,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7页例1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说说图的意思。图的意思是:“小明买了单价4.75元的讲义夹,小芳买了单价为2.65元的水彩笔,小丽买了单价为3.4元的笔记本。”师问: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学生根据图意和问题,列出算式“4.75+3.4”。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图意,提出不同的问题。如:“小明和小芳一共用了多少元?”“小丽和小芳一共用了多少元?”“小明比小芳多用了多少元?”“小明比小丽多用了多少元?”“小丽比小芳多用了多少元?”
2、看物说写。例如,教学长方体的特征时,老师可以出示一些实物,如牙膏盒、火柴盒等,让学生从顶点、棱、面等方面进行观察,然后让学生把观察到的长方体特征说出来,最后再让学生总结长方体顶点、棱、面的特征。
3、看线段图说数量关系。例如,在教学根据线段图列方程时,可以让学生说说从图中已经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地列出方程。
四、说理表达,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說理说得明白准确就说明学生思维清晰、头脑聪明。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好地说理。如说定义、定律、法则、公式、过程、算理、方法、思路等,从说理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建立合理认知结构的目的。例如: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二),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是应该把被除数转化为整数,一种是应该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大多数同学认为应该把除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课堂进行到这一步,该怎么办呢?这时我把问题交给了学生,让他们在充分的讨论、交流、争论的过程中,明确了“为什么一定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
五、练说思路,增强学生的语言素养
要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己、善于表达自己的良好品质和习惯。人的发展过程中,敢于表现自己是进步的必要条件,没有敢于表现、敢于探索的精神是不会有所作为的。“主体说思路”教学重在让学生说,培养其敢于表现自我的精神,使其自身价值得以被承认。例如教一年级学生数数的时候,当学生数到19、29、39等数后,下一个数怎样数,这是个难点,怎样使学生顺利突破呢?有的教师告诉学生并要求学生记住19后面是20、29后面是30、39后是40,效果可想而知。而有的教师教给学生数数的规律,那么再大的数学生也能数下来,关键是掌握规律,掌握规律和方法是一切行动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思路和方法也就变给了学生解题的钥匙,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语言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