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加强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本文中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从阅读兴趣的激发入手,保证学生阅读的时间,将阅读与思考、写作结合起来来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展开论述。
关键词:阅读教学 兴趣 时间 思考 写作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小学在整个学习中又处于基础阶段,对学生今后的阅读与学习会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小学语文新课改非常重视阅读教学,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这对我们的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在新课改下我们要改变以往的讲读式教学,要以读为主线,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末,让学生展开充分阅读,在读中感悟、体会,以真正地走进文本,达到对文本的真正理解,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呢?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读有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没有兴趣的学习就是外加于学生的任务,学生苦不堪言,自然很难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此时思维最活跃、想象最丰富,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与培养,要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强烈的向往与渴求,这样学生才能展开主动的阅读活动。
(一)画面烘托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的初级阶段,对小学生来说,图片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为此,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利用好教材插图,另一方面还要收集与文本相关的图片、图像、视频等,将抽象静止枯燥的文字传递转换成直观而形象的画面,这既符合小学生的生理特点与认知规律,同时也更能彰显文字的魅力,还原语文学科的生动与活泼,这样更能激起小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
(二)音乐渲染
音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更能打动人心。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更能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让学生感受到快乐与放松。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学会将音乐与文字结合起来,用音乐来渲染氛围,为学生营造愉悦而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来。同时,音乐更是具有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效果,尤其对于一些包含着浓厚情感的文章来说,任凭教师如何用语言来描述,学生很难为之所动,相反通过播放相关的音乐,更能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如临其境,深入体会,从而使学生带着特定的情感来展开阅读,这正是阅读成功的关键所在。
二、保证学生阅读时间,让学生读有时间
阅读并不只是一种形式,而是学生能够深入地阅读,走进文本。而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并没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阅读只是流于形式。要搞好阅读教学,必须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这样学生才能深入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情感互动。为此,在教学中不要刚刚开始就急于结束,我们要让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读得充分。这样才能使整个教学以读为主线来进行。
如初读,整体感知。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精读,此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文章主题、段落结构等进行整体感知,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学习的主次,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整个教学活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与把握。
细读,突破难点。让学生通过细读来体会作者语言的精练、用词的巧妙,来体会文章所包含的真挚感情、深邃的意境,通过反复吟诵来逐个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此外,我们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这样的朗读形式更加切合小学生的特点,能够激起小学生参与阅读的激情与动力;同时这样的朗读能够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角色之中,让学生将语言与特定的场景与人物结合起来,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文字的把握、对语言的驾驭,更加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利于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引导学生读思结合,让学生读有见解
正所谓读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与思是一体的,没有思考的阅读只能浮于文章表面,而无法深入文本,更不要说达到新课改所提倡的个性化阅读,进行创造性阅读、探究性阅读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展开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要让学生能够透过文字,将文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能够以文本为中心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积极地动脑与思维,从而能够产生更多的、更为深刻的见解,让学生的阅读更有深度与广度。
四、将读与写结合起来,让学生读有深意
著名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着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可见,阅读是写作的根,通过阅读可以为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而写作则是对阅读的延伸与拓展。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将之与写作结合起来,以写作来促进阅读,以阅读来带动写作。
(一)先写后读
即在学习一篇文章时,不要急于让学生阅读,而是让学生以题目为切入点,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进行构思与布局,想想如果你是作者,你如何来写这篇文章。
(二)先读后写
不管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在阅读中学生会对作者的构思、语言、思维、视角等产生一些见解与看法,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写作,如仿写、扩写、续写、写读后感等,让学生将自己的意见等写下来。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口语水平与写作水平的提高。
总之,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实现个性化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这是新课改下阅读教学的重要理念与目标。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阅读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将阅读与兴趣等联系起来,让学生读有兴趣、读有时间、读有见解、读有深意,这样才能深化学生的阅读,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达到对文本的深刻理解,这样才能促进学生阅读水平与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周粉玲.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新课程学习:上,2011(4).
[2]洪晓雁.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素质教育,2014.
[3]高岚.浅谈小学语文中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7).
[4]胡萍.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兴趣的培养.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6).
(责编 田彩霞)
关键词:阅读教学 兴趣 时间 思考 写作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小学在整个学习中又处于基础阶段,对学生今后的阅读与学习会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小学语文新课改非常重视阅读教学,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这对我们的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在新课改下我们要改变以往的讲读式教学,要以读为主线,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末,让学生展开充分阅读,在读中感悟、体会,以真正地走进文本,达到对文本的真正理解,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呢?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读有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没有兴趣的学习就是外加于学生的任务,学生苦不堪言,自然很难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此时思维最活跃、想象最丰富,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与培养,要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强烈的向往与渴求,这样学生才能展开主动的阅读活动。
(一)画面烘托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的初级阶段,对小学生来说,图片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为此,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利用好教材插图,另一方面还要收集与文本相关的图片、图像、视频等,将抽象静止枯燥的文字传递转换成直观而形象的画面,这既符合小学生的生理特点与认知规律,同时也更能彰显文字的魅力,还原语文学科的生动与活泼,这样更能激起小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
(二)音乐渲染
音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更能打动人心。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更能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让学生感受到快乐与放松。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学会将音乐与文字结合起来,用音乐来渲染氛围,为学生营造愉悦而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来。同时,音乐更是具有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效果,尤其对于一些包含着浓厚情感的文章来说,任凭教师如何用语言来描述,学生很难为之所动,相反通过播放相关的音乐,更能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如临其境,深入体会,从而使学生带着特定的情感来展开阅读,这正是阅读成功的关键所在。
二、保证学生阅读时间,让学生读有时间
阅读并不只是一种形式,而是学生能够深入地阅读,走进文本。而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并没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阅读只是流于形式。要搞好阅读教学,必须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这样学生才能深入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情感互动。为此,在教学中不要刚刚开始就急于结束,我们要让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读得充分。这样才能使整个教学以读为主线来进行。
如初读,整体感知。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精读,此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文章主题、段落结构等进行整体感知,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学习的主次,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整个教学活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与把握。
细读,突破难点。让学生通过细读来体会作者语言的精练、用词的巧妙,来体会文章所包含的真挚感情、深邃的意境,通过反复吟诵来逐个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此外,我们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这样的朗读形式更加切合小学生的特点,能够激起小学生参与阅读的激情与动力;同时这样的朗读能够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角色之中,让学生将语言与特定的场景与人物结合起来,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文字的把握、对语言的驾驭,更加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利于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引导学生读思结合,让学生读有见解
正所谓读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与思是一体的,没有思考的阅读只能浮于文章表面,而无法深入文本,更不要说达到新课改所提倡的个性化阅读,进行创造性阅读、探究性阅读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展开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要让学生能够透过文字,将文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能够以文本为中心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积极地动脑与思维,从而能够产生更多的、更为深刻的见解,让学生的阅读更有深度与广度。
四、将读与写结合起来,让学生读有深意
著名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着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可见,阅读是写作的根,通过阅读可以为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而写作则是对阅读的延伸与拓展。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将之与写作结合起来,以写作来促进阅读,以阅读来带动写作。
(一)先写后读
即在学习一篇文章时,不要急于让学生阅读,而是让学生以题目为切入点,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进行构思与布局,想想如果你是作者,你如何来写这篇文章。
(二)先读后写
不管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在阅读中学生会对作者的构思、语言、思维、视角等产生一些见解与看法,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写作,如仿写、扩写、续写、写读后感等,让学生将自己的意见等写下来。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口语水平与写作水平的提高。
总之,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实现个性化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这是新课改下阅读教学的重要理念与目标。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阅读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将阅读与兴趣等联系起来,让学生读有兴趣、读有时间、读有见解、读有深意,这样才能深化学生的阅读,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达到对文本的深刻理解,这样才能促进学生阅读水平与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周粉玲.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新课程学习:上,2011(4).
[2]洪晓雁.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素质教育,2014.
[3]高岚.浅谈小学语文中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7).
[4]胡萍.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兴趣的培养.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6).
(责编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