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文莱苏丹呈递国书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lib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首先立定向苏丹陛下鞠躬致意,然后穆赫达尔局长站到我的左侧,阿卜杜拉司长站到我的右侧,我们同时从地毯上的标志处起步,往前走,每到一个“*”处,停下鞠躬一次。
  
  1991年9月30日,中国与文莱正式建交。1993年8月,双方商定在各自首都互设使馆,并互派常驻大使。同年10月,我被任命为中国首任常驻文莱大使。12月26日清晨,我自北京搭乘刚刚开航不久的文莱航空公司班机赴任,当日中午抵达斯里巴加湾市。文莱外交部礼宾司司长阿卜杜拉先生等官员到机场迎接我。我抵达文莱的第三天,先拜会了外交部常务秘书林玉成先生,向林先生递交了国书和颂词副本,并商谈了递交国书的有关事宜和程序。
  递交国书是一项严肃重要的外交礼仪活动,它标志着一国元首派到另一国家的常驻代表——特命全权大使为驻在国正式接受。各国对此都有一定的礼宾程序,虽然是一种形式,但当事人均认真严肃对待,这是对驻在国的一种尊重和礼貌,即使某些细节也应该避免可能出错。我早就听说文莱递交国书的程序非常独特与复杂,很可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因此,在递交国书之前,就做了一番调查研究,我首先礼节性拜会了使团长、新加坡驻文莱高专陈肯敬先生。陈先生是位职业外交官,当过新加坡外交部礼宾司司长,为人诚恳热情、风趣幽默。他在文莱任职近5年,对驻在国情况非常熟悉。他除了向我详细介绍了文莱递交国书的程序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外,还同我谈起他所经历的或听说国际上有关大使递交国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因当时气氛严肃,过于紧张而疏忽某些程序细节,发生一些技术上的差错,造成尴尬场面的故事。
  他说,有的大使由于首次经历这种场面,在呈递国书时,双手哆嗦,结果把手中的国书掉落在地上;有的大使在递交国书时只顾握手致意,而忘了先呈上国书;有的大使因任务紧急,匆忙赴任,却把国书忘带了,丢在国内,直到仪式开始前才发现;更有一位颇有经验的职业外交官出身的大使,从甲国调任到乙国,他在向乙国元首递交国书时,竟然不假思索,习惯地脱口而出,把乙国称为甲国,把面前的元首也完全弄反。
  我理解陈先生向我介绍这些“趣闻”,他无意去调侃他人,而完全是出于一片善意,想对我多少提个醒。因此我带着感激的心情听了陈先生的一番介绍,同时我对在文莱递交国书之事心里也更加踏实了。
  
  鞠躬最多的一天
  
  1994年1月6日,我抵达文莱后的第十天,是我递交国书的日子。文莱是个伊斯兰君主制国家,各项礼仪既独特又严格。当天上午,文莱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加法尔先生陪同我去王宫先进行一次“彩排”,可见文莱王室礼仪之严谨。加法尔先生现场向我交待了新任驻文莱大使呈递国书的每一个细节,嘱咐我,不要紧张。加法尔先生特别叮嘱我千万别忘了带国书。
  当日下午,加法尔先生乘坐礼车,由两名警察开着摩托车开道,再次来到中国使馆临时馆址——泓景酒店接我,加法尔先生在酒店客厅稍坐后,便陪同我登上文莱特备的礼车。礼车随开道摩托车进入王宫。礼车驶入院门时,王宫全副戒备的警卫行礼致敬。礼车在王宫正门刚一停下,两名侍从迅速上前开车门,正在等候的王宫典礼局局长穆赫塔尔先生和外交部礼宾司司长阿卜杜拉先生随即将我引向设在王宫广场前的检阅台,只见广场上上百名身着宫廷礼服的皇家仪仗队队员个个精神抖擞、威严十足。当我走上检阅台站定后,军乐队奏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并向我行注目礼。
  简短的检阅仪式结束后,我在王宫礼宾官陪同下踏上红色地毯,迈步进入王宫,两旁数十名荷枪士兵列队迎候。我首先进入王宫候客厅落座,大约一刻钟后,我由穆赫塔尔局长和阿卜杜拉司长陪同前往王宫觐见厅,那里将是我呈递国书的地方。这时,我看到有着军人风度的苏丹陛下身着深蓝色马来礼服正候立在大厅内的王位宝座之前。按照文方礼宾规定,一到大门口,我首先立定向苏丹陛下鞠躬致意,然后穆赫达尔局长站到我的左侧,阿卜杜拉司长站到我的右侧,我们同时从地毯上的标志处起步,往前走,每到一个“*”处,停下鞠躬一次,先后三次,每颗“*”之间距离大约5米左右,在距苏丹陛下大约两米处停下,再鞠一次躬。我站定后,郑重地说道:“陛下,我荣幸地向您递交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阁下任命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文莱达鲁萨兰国特命全权大使的国书。”然后,用双手捧着国书递交给苏丹陛下,陛下随即将接受的国书放到立在我身旁的副外交大臣佩欣·阿里双手托着的特制御盘上。呈递国书后,双方都不讲话。我与苏丹握手后,再鞠躬致意。应该说,我的国书到此递交完毕,但仪式尚未完结。我还要根据固定的路线,后退到大厅入口处的那颗“*”处,这时穆赫塔尔局长和阿卜杜拉司长仍分别在我的左右两侧,每退到“*”处又要鞠躬一次,直退到最后一颗“*”处,我转身走出大厅。我回忆了一下先后大约鞠了七八次躬。我想这一天大概要算是我一生中鞠躬次数最多一天。离开觐见厅后,我被引到另一间客厅等候苏丹陛下接见。
  大约10分钟后,我又被引入苏丹陛下平时接见外国贵宾的一间豪华客厅。这时,我见到苏丹陛下又笑容可掬地站立在客厅中间,我走上前去同他握手后,随即在苏丹陛下右侧沙发上就座开始交谈。苏丹陛下在1993年11月对华首次国事访问时与我相识,并知道我会讲印尼语(与文莱国语马来语相近),因而他直接用马来语与我交谈。陛下首先对我来文莱就职表示欢迎,并说,文、中两国人民有着长期友好交往的历史,早在500多年前,文莱就有苏丹访问中国,因此他已不是第一个访问中国的苏丹了。他说,不久前对中国的访问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亲眼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他衷心祝愿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力取得更大的进步,并希望文、中人民共享两国发展的成果。
  我首先向苏丹陛下转达了我国领导人对他的亲切问候,并十分感谢他在我抵达不久就接受我的国书。我说,中、文两国人民在历史上和睦相处、友好交往,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中国人民对文莱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发展与贵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最后,我表示我对被任命为中国驻贵国大使感到非常荣幸。在我任职期间,我将为进一步发展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和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而竭尽全力。苏丹陛下表示,在我的任期内,定会得到他本人和文莱政府的合作与支持。会见约20分钟,我起身告辞。
  会见结束后,我有穆赫塔尔局长和阿卜杜拉司长陪同回到候客厅,此时厅内已摆好各种茶点,在场的文莱官员纷纷向我表示祝贺,并合影留念。大约半小时后,我仍由礼宾司副司长加法尔先生陪同,乘坐挂着中国国旗的礼车返回泓景酒店。我呈递国书前后花了将近大半天时间,至此算是结束。按照《维也纳外交公约》的规定,作为外国派驻的大使,这时方可称为正式上任,并称之为新任大使。从此,我开始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文莱达鲁萨兰特命全权大使的职责。
其他文献
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工程建设项目腐败问题正严重影响各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但可能导致国家因负债累累而走向经济崩溃,质量低劣的“豆腐渣”工程更会危及百姓身家性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不同程度受到工程建设项目腐败问题的困扰,打击工程建设领域腐败已经刻不容缓,这就是反腐败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简称TI)4月16日在伦敦发表的《全球腐败状况
期刊
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正式公布了,本刊连续第二次获得“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的荣誉。这是广州市获得这一荣誉的唯一的一家期刊。对此,我们是欣喜的,我们不掩饰我们的欣喜。  我们说过:“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纵览天下风云;回望历史,打量现实,传递人文关怀。”,是我们渴望传达给读者的一种执著信念。我们杂志的获奖,是我们这种信念和为这种信念而进行的努力获得的肯定。  今天,在中国的期刊市场,竞争已经相当激烈。
期刊
在2月份高调欧洲访问时,美国总统布什在法国首都巴黎对欧洲盟国表示:“地球上没有什么力量能把我们分开。”这种撇清似乎更加强调出欧美之间分歧的存在。因伊拉克战争、《京都议定书》等问题,美国和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老欧洲之间的分歧已经尽人皆知。  其实,欧美分歧早已不局限在政治领域,更深入到社会文化等层面。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络版2月22日发表长文,记者彼得·福特在文中深入分析了欧美民众对待宗教,特
期刊
期刊
所谓街头政治,对美国来说,就是鼓动和支持一国的反对派发动民众走上街头,向当局施压,直至和平夺权,改变政权性质。在这方面,美国已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做法。鉴于街头政治比使用军事手段代价小得多,而效果又好得多,预计今后美国会以更大的热情和投入将“街头政治”这一套推而广之。    (一)利用非政府组织打先锋,为街头政治营造适宜氛围  街头政治与和平演变有所不同。和平演变是西方对社
期刊
期刊
每一家成功的企业,都是从无到有,进而茁壮成长;其产品笑傲市场的不变法则,总是不外乎外形佳、成分优等因素。要想成功,就必须从这些方面着手,抓住消费者的心!    以独特外形、顶级成分吸引消费者    亚利桑纳饮料公司推出新品时,总是先测试产品和包装设计的最大极限。它是所有饮料公司中率先推出好看的瓶罐包装,包覆式标签采用与众不同的漂亮设计,吸引逛街购物的消费者目光。该公司最早推出的瓶装冰茶系列,目前为
期刊
6月中,台湾泰雅族民意代表高金素梅率领“还我祖灵行动”代表团奔赴日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的代表团成员在靖国神社前示威讨灵,在大阪高等法院据理力争。由于日本右翼分子和当地警察的阻挠,代表团没能迎回供奉在靖国神社的祖灵,3年内的第7次讨灵活动以失败告终。  在靖国神社前,原住民那悲戚而洪亮的歌声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让很多人注意到台湾原住民的存在:在高度现代化的台湾还生活着刀耕火种的原住民;半个多世
期刊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一本杂志一直是《花花公子》的强大对手。它刊登的照片更露骨撩人,办刊路线更前卫大胆。这就是由鲍勃·古乔内创办的《阁楼》。  从1965年创刊以来,《阁楼》已经赚了40亿美元。古乔内凭借这本杂志,缔造了一个出版帝国。他投资拍电影、开赌场,甚至赞助开发小型核反应堆。  然而从80年代起,《阁楼》开始走下坡路。到今天,它已经是穷途末路了。  去年2月号的《名利场》杂志,就刊载了《
期刊
著名国际影星、有法国“国宝”之称的杰拉尔·德帕迪约,从影几十年间塑造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银幕形象——痴情的“大鼻子情圣”、充满激情的大文豪巴尔扎克、《悲惨世界》中追捕冉阿让的冷酷警长……  然而,你绝想不到,他成名之前,竟是一个街头小混混,而他的童年则是真正的“悲惨世界”……     德帕迪约,“一辆非常有魅力的卡车”    56岁的杰拉尔·德帕迪约骑着一辆黄色摩托车穿过巴黎的街道,车后座上放着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