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0例疗效观察

来源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_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32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药依托度酸(依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葛根二藤汤加减口服及外薰,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关键词:推动脉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1.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10-0021-01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颈椎病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其他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多。颈椎病具有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治疗后极易复发等特点,其中临床上以椎动脉型颈椎病较常见,主要症状有:发作性眩晕,复视伴有眼震,有时伴随恶心、呕吐、耳鸣或听力下降。症状与颈部位置改变有关。笔者收集自2008年以来运用葛根二藤汤加减配合西药依托度酸(依芬)及依托度酸(依芬)单独应用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中西结合疗法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山东省中医医院自2008~2010年门诊患者132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70例,其中男37例,女33例;年龄42~80岁;病程最短10 d,最长12 a。西药对照组62例,其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40~75岁;病程最短13 d,最长17 a。2组在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病程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依据 ①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②旋颈试验阳性。③X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枢椎关节骨质增生,④多伴有交感症状。⑤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⑥除外椎动脉1段(进入颈6横突孔以前的椎动脉段)和椎动脉III段(出颈椎进入颅内以前的椎动脉段)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全。⑦手术前需行椎动脉造影或数字减影椎动脉造影(DSA)。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依托度酸和中药葛根二藤汤加减治疗。中药处方:葛根15 g,钩藤(后入)9 g,鸡血藤18 g,当归9 g,川芎9 g,杭芍24 g,黄芪24 g,桑寄生18 g,天麻18 g,白芥子6g,地龙9g,川牛膝18g,桂枝9g,全蝎9g,蜈蚣2条,陈皮9 g,木香9 g,甘草6 g,石决明30 g,菊花9 g。上方水煎服,每日1剂,药渣加水i000 mL煮沸,先薰后洗,薰洗时轻轻活动按摩颈椎,每日2次,每次30~40 min。依托度酸(依芬)每日1次,每次400 mg口服,中西药同用,2周为1个疗程,间隔3 d再行第2个疗程。
  2.2 对照组 口服依托度酸(依芬),每次400nlg,每日2次,10d为1疗程。间隔3d再行第2个疗程。
  2组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2003年《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痊愈:症状消失,关节活动正常,半年以上不复发;有效:症状明显好转,过度劳累、气候变化时有轻度症状,或经常反复发作;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变。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70例,痊愈48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62例,痊愈36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1.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治疗组70例患者中仅有2例出现轻度腹胀,对照组有9例出现腹痛食欲不振等不适,但未做任何处理,仍继续给药,不影响药物治疗效果。
  
  4 讨论
  
  颈椎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变主要是骨刺、血管变异或病变导致供血不足,属中医学“痹证”范畴,临床辨证主要分为肝肾亏虚、风寒湿痹2型,本病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本方葛根、钩藤、鸡血藤解痉止痛,全蝎、蜈蚣等虫类搜剔之品逐瘀通络,当归、川芎、丹参等活血化瘀,以天麻、桂枝通经祛邪治其标,以菊花、石决明等清肝熄风以疗眩晕;巧用白芥子祛痰,通络止痛,化瘀散结,从而增强了该方祛痰通络的功效,全方共奏活血祛痰,补肾养精,止痛解痉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抗炎止痛,免疫调节作用,所以对本病有切实可靠的治疗作用。依托度酸(依芬)为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症及解热作用,尤其镇痛作用很强。本品为前体药物,经消化道吸收后转化为活性代谢物而发挥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安全可靠,疗效优越,可作为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深入研究马蹄香治疗病毒性肠炎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应用国家标准GB/T5009124-2003高效液相法测定马蹄香散剂和5种治疗胃肠病药物中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谷氨酸和精氨酸在5种治疗胃肠病药物中的含量均较高,谷氨酸的含量: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复方谷氨酰胺>蒙脱石散>马蹄香>盐酸小檗碱片>参苓健脾胃颗粒。精氨酸的含量:复方谷氨酰胺>马蹄香>蒙脱石散>盐酸小檗碱片>参苓健
期刊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综述;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5-0075-03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由胃内容物反流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1],其症状与中医学“胸痛”、“噎膈”、“胃痛”、“吐酸”、“呕胆”、“反胃”、“嘈杂”等相当。可表现为多
期刊
摘 要:经筋理论是中医经络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总结经筋理论在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面的应用现状,发现在经筋辨证分型与膝骨性关节炎临床常见疼痛点相关性研究方面值得进一步科学总结性探讨,对今后较好运用经筋辨证分型理论指导中医临床诊治膝骨性关节炎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经筋理论;诊治  中图分类号:R5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关键词:癌性发热;清热化瘀法;穴位贴敷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1-0022-02  癌性发热一般是指癌症患者出现的直接与恶性肿瘤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癌性发热多见于癌症进展期,由于其产生的机理复杂,临床上患者的发热程度表现也不一样,有低热、中度发热,也有39℃以上的高热,其热型以不规则热或弛张热为多见。目前临床上中医、西医治疗癌性发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分别予以中药汤剂及生脉饮口服治疗,疗程3周,疗程结束后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及降低AST、CK、CK-MB、LDH、a-HBDB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具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病情分型属轻、中型者;②符合中医气阴两虚、肝郁证辨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彝药滇藁本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槲皮素为对照品,HPLC测定的槲皮素含量和总固体物收率为指标,考察提取方法加醇量、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对滇藁本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加醇量、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对滇藁本药材粗粉的槲皮素含量和总固体物收率都有显著的影响,而提取时间影响最显著。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与70%乙醇按照1:8(g/mL)的比例,75 ℃回流提取3 h。结论:本实验优选出
期刊
关键词: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李安源;名医经验;学术继承  中图分类号:R7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8-0011-03  李安源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儿科临床近40载,擅长治疗儿科疑难杂症,尤其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颇有效验。现将其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学术思想总结如下。  1 学术思
期刊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中最为主要的病理改变,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占妇科门诊的60%左右,与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其癌变率为2.5%,较非宫颈糜烂高6倍。因此,提高宫颈糜烂的治愈率,对防止宫颈癌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目前,物理治疗成为治疗宫颈糜烂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术后存在阴道排液多,流血时间长或多,创面愈合时间长的现象,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此笔者自2008年9月~2010年8月共收治
期刊
关键词:胃食道反流性咳嗽;和胃止咳汤;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12—0040—01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因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导致以咳嗽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发病机制涉及微量误吸、食管一支气管反射、食管运动功能失调、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与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等,目
期刊
摘 要:目的:对多叶越南槐和山豆根的药理作用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0.6%醋酸所致扭体法,毛细玻璃管凝血时间法,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法,免疫器官法和小鼠负重游泳等实验,观察多叶越南槐和山豆根、抗炎、镇痛、抗凝血、抗肝损伤、抗疲劳等药理作用。结果:多叶越南槐和山豆根均能减轻小鼠耳廓肿胀,减少小鼠扭体次数;延长凝血时间;降低肝损伤小鼠转氨酶活性;增加免疫器官重量和延长小鼠游泳时间。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