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我们的信仰

来源 :神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yk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信仰,一個形而上的字眼,当一个人内心对某种观念无比坚定,这份坚定沉淀为充分的自信,就变成了信仰。
  信仰包含着一份无与伦比的美丽与执着,它与我们每个人的前途息息相关。说得大一点,它更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
  尽管人们常常把信仰跟宗教联系在一起,甚至把宗教说成信仰。但实际上,“信仰”不代表任何宗教,它只代表一个人的内心。
  所以,当那些说中国人不信宗教就没有信仰,实在没有道理。这世上最坚定的信仰,莫过于自己内心的自信。我们共产党人的“无神论”,是教我们不要信神,要信自己。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自信”。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会相信自己的内心。若你内心的自信坚定到如高山磐石,任何狂风骤雨也撼动不了你任何信念,这样的自信是最有力的武器。
  二
  信仰的力量,归根结底是文化赋予的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浩瀚如烟的文化所汇聚的能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赋予了我们深厚的历史底蕴、涵养了勤劳勇敢的纯良秉性、厚德载物的道德情操。几千年来,这些优秀的文化结晶,一直深深根植于我们的内心,形成了我们的信仰。
  突然有一天,帝国主义的铁蹄打破东方的宁静,伴随着文化的入侵,中华民族开始了长达百年的救亡之路。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视死如归;英雄辈出、前赴后继。而朝鲜战场的较量,更是打出了人民军队的血性胆魄,打出了坚不可摧的中国精神……
  克劳塞维茨在他的《战争论》中,提出了一个十分有趣的见解:抵抗力是两个不可分割的因数的乘积,这两个因数就是现有手段的多少和意志力的强弱。
  手段可以计量,意志力却无从计算。因为意志力的强弱,取决于人的精神,唯有坚不可摧的信仰能产生不可估量的精神动力。
  一位曾经在朝鲜战场作战的美国老兵谈起长津湖战役,当他们越过对方阵地,看到一排排冻死在长津湖畔依然保持着战斗姿态的士兵,由衷感叹:我们打不过这支部队。
  我们的信仰无人撼动……
  三
  “互联网”这个词儿出现在中国人的视野,还是20世纪80年代末的事情。直到1994年,中国才建成第一个全国性互联网。
  早期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极少,再加上网络消息的随意性、不准确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互联网对于很多中国网民来说,最大的用途就是发发邮件。后来到QQ盛行——那时申请一个QQ号很难,而且超过两三个月不用,还会被收回。网络资源的紧缺,和人们庞大的社交需求形成强烈对比。
  相对于传统稳固的纸媒江山,彼时的互联网影响力很小,仅限于一些有限的网站,就像是一棵茂盛大树上寄生的几条小虫,微乎其微。那些年,在互联网阵地上活跃的多是一些茶余饭后的娱乐快餐。新闻、直播等权威消息牢牢掌握在报纸、电视手里。
  直到有一天,这股强大的洪流突兀而至,似乎一夜之间,就能够捧红一个人;一夜之间,就能够爆发一种舆论;一夜之间,就能够让谎言发酵成真理……纸媒几乎无力招架。
  接踵而来的,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仁人志士,上到领袖统帅,下到平民百姓,一夜之间都成为攻击的对象。狼牙山五壮士、邱少云、黄继光……这些曾经根植于我们心中的精神丰碑,突然间摇摇欲坠;当下的社会精英也被大肆抹黑……谣言如同强酸强碱,剧烈地腐蚀着我们的意识形态,冲击着我们的信仰根基。
  曾经有一位记者花了3000块钱,“卧底”到某位当红明星的粉丝群采访。一脸稚嫩的粉丝们,对自己被“意识绑架”毫无反应,进了粉丝群,必须每天保证8小时以上在网上浏览偶像信息。偶像出了专辑,要“玩命”买。
  记者采访了其中一位买了偶像2000张新专辑的粉丝,问:你喜欢,买一张就够了,为什么要买2000张?粉丝的回答非常坚决:支持偶像是我的唯一天职。
  他们不是别人,他们是我们的年轻人,我们的下一代。他们正在被网络上充斥的极端功利主义利诱绑架,盲目崇拜,在网络的汪洋大海里迷失了自我,更谈不上信仰。丢掉了信仰的根,灵魂也如浮尘落叶,风往哪里吹,就往哪里飘。
  面对铺天盖地的网络现象,有人选择了看客,有人选择了沉默,有的人则不愿看、不想说……
  网络科技是一场“蓝色”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过去“多做少说、只做不说、先做后说”的传统理念。你不说,谣言说;你不说,误解说。当谣言形成强大的舆论合力,再多的正面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
  前些年,社会上只要出一点事故,都会被“精准”地对准缺点无限放大,造成强大的舆论影响力。许多人尤记得发生于2011年的温州高铁追尾事件,强大的网络舆论导致中国高铁形象严重受损。还有后续的中兴事件等等,都如出一辙,先是从社交网站引爆舆情,迅速发酵,以讹传讹。
  没有网络对抗手段,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事件失控,中方企业品牌严重受损,甚至整个产业主导权被外资夺走,中方企业被外方打压……
  四
  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
  网络,已经成为捍卫国家利益、引领社会风气、进而影响我们信仰的时代阵地。有人曾把网络比作捍卫国家利益的“上甘岭”,并指出互联网是精神的国土,需要所有人一起正本清源。
  传统国学经典是我们精神文化的根,在今天如何延续?我们常常说传承红色基因,又如何传承?
  中华文明五千年纵深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救亡的道路上所缔造的民族信仰,一切为了人民、为人民服务的先进理念,以及那些为了胜利视死如归、为了救国赴汤蹈火的民族英雄,那些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朝鲜战场的殊死较量、“两弹一星”的艰苦创业等等,不能停留在书本上、遗址中,而被今天的网络发展遗忘。   文化的力量在于傳播,传播得越广,凝聚的力量越大。中国革命的成功,已经深深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迫切地需要一种理念,让我们文化的根深深扎进互联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
  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正是我们党在民族救亡道路上所缔造的深厚红色文化和坚定信仰。而今天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莫过于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网络所带来的数与网的革命,被喻为人类的第四次伟大进步,前三次分别为口与耳、铅与火、光与电。
  打造“传统+互联网”模式,让传统优势的“红色文化”与网络科技的“蓝色革命”深度融合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思想的重要实践。
  然而,要闯开这样的“红蓝融合”实践,绝非易事。这是一个时代的命题。从纸媒到互联网,再到现在的5G时代,舆论的发酵过程越来越短,反应速度越来越快。不谋创新,我们将无路可走。
  对于网络传播来说,图文视频只是一些子弹,真正的技术平台才是网络时代的高新武器。没有网络技术平台,就算写一篇正能量文章,一旦传播量率高,马上被盯上。人家在后台改几个参数,转发一次,四分之一人看到,再转发一次,八分之一人看到,转不了几次,就“消失”了。
  大势如此,如何突围显得尤为重要。
  过去,我们用“小米+步枪”打败了“大炮轰炸机”,今天的网络战役,“小米+步枪”依然不失为最有效的方法。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的网民已经达到9.8亿,这个数据还在持续攀升。人人手里有“米”,我们需要更多的“枪”。
  网络时代的“枪”,莫过于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可以在第一时间把“子弹”打出去,让真相第一时间落地,让正能量第一时间传播,成为舆论上甘岭的“制胜子弹”。
  五
  精神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恰恰反映在看得见摸得着的行动上。一个人有精神,哪怕残疾也坚韧不拔;一个人没精神,哪怕再强壮也像个蔫瓜。事业也是如此。
  在中国,有一项事业,与当年朝鲜战场的上甘岭战役千丝万缕,把新中国国际地位直线托举到世界前列,就像是祖国的卫士,高站在深空寒宇,守卫着祖国的和平与安宁,这就是中国航天。
  20世纪50年代,为捍卫新中国的和平与安全,党中央决策发展以“两弹一星”为主的国防尖端事业。随即,在朝鲜战场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士们踏上回国的列车。他们会同无数科研工作者,征程未洗兵分三路,一路来到巴丹吉林沙漠腹地,一路来到新疆罗布泊无人区,一路深入青海高原……为了新中国的崛起,他们隐姓埋名,刻苦登攀,在短短几年到十几年的时间,发射了我国第一枚导弹,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枚原子弹、氢弹,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60多年来,中国航天由当初几年发射一颗卫星,到如今一年发射几十甚至上百颗卫星。 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一代代航天人用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行动,将中国由航天大国加速到航天强国。
  一个繁荣的事业背后,一定有它灿烂的精神文化,否则,这个事业就会变得暗淡。反过来说,再灿烂的精神文化,如果传不出去,同样也会慢慢失去光泽。
  2018年4月24日,我国第三个“航天日”来临之际,“我们的太空”新媒体诞生,航天文化宣传有了属于自己的网络平台。
  借着航天事业的耀眼光环,“我们的太空”创办伊始即成品牌,从成千上万的自媒体阵列中突围而出。这个现象级“红蓝融合”行动说明,不是我们的红色正能量文化不受欢迎,而是没有好好开拓。
  不过,要想把航天文化辐射到全网,形成强大的传播力量,单靠一两个平台是不可能的。
  年轻人在哪里,就把阵地延伸到哪里。
  “我们的太空”上线以来,从微信、微博延伸到抖音、快手,再拓展到科普账号知乎、青年“部落”B站,继而进驻学习强国、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等等权威平台。这一场“红蓝融合”行动,从一微拓展到二十一微媒体矩阵,几乎辐射了国内最知名媒体平台,从而拥有了各式各样的“网络新武器”。
  然而,办好新媒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今天这个时代,两天不出现在网上,网友就不认识你了。“我们的太空”每天坚持“推特式”多次推送,风雨无阻日夜兼程,多微矩阵联合发布。上线两年来,共发布图文稿件、歌曲、视频等26000多部,曝光量86亿+,吸粉1600多万。
  与央视一起直播发射。
  与抖音一起策划直播中国四大航天发射场,“见证中国勇气”,曝光量13亿+。
  “我们的太空”主持的微博,常常有航天话题冲上热搜,引爆全网,比如“航天牛”、嫦娥探月、长征八号火箭首飞等等。
  航天文化,已然成为当下“现象级”文化品牌,与航天事业交相辉映。“老一辈默默无闻,新一代红红火火”,“我们的太空”创造了航天文化传播前所未有的巅峰,让航天精神光芒四射……
  六
  舆论需要“正规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政治过硬,说到底就是爱党爱国爱人民。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沉淀的优秀品格,就是中国的孝道文化。小孝敬父母,大孝报国家。航天事业所凝结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北斗精神、嫦娥精神等等,都是爱国的最好诠释。
  如何打造本领高强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在今天的全媒体宣传时代,光靠几个专业编辑、几个专业作家,想打网络宣传胜仗,是不可能的。
  力量在人民之中,在群众之中。   “我们的太空”创办之初,没有一个是专业的编辑大咖,没有一个受过专业新媒体培训。创办者充分发动群众,建立网上直通交流,各单位小编轮流值岗,院士专家、航天员群体、一线科技人员,人人都是撰稿人……
  说到这里,我想起中国传媒大学董关鹏教授讲的一个故事,他曾在大学讲课时,做过一个很有意义的实践训练:就是他的学生,在完成他的学业之前,每人必须写够100篇稿子,才能毕业。
  起初,有人写到10篇就枯竭了,写到20篇30篇,已经“黔驴技穷”,能用的词儿全用光了。他教育学生说,写不出来,是缺乏实践,缺乏生活。
  于是,学生们开始为了写稿子而体验生活,有的人选择了谈恋爱,有的人去勤工俭学,有的人去做公益做志愿者……
  当同学们真的写完100篇稿子时,都极为兴奋地说:“老师,写作对我来说已经不是问题了。”
  董老师这个教学经验,充分说明了多写多练的重要性。而我们的太空,就是一所实践的“大学”。那些曾经并不怎么写稿子的专家、科技工作者,没有这个需求,自然也就不写了。而现在,新媒体大量的稿源需求正在给大家历练的平台。
  以网聚能,以网赋能,以网释能,以网强能。“我们的太空”,走的是网上群众路线,打的是网上人民战争。很快,一大批“金牌舵主”“金牌摄影师”“金牌剪辑手”“金牌音乐人”蜂拥而出……仅2020年一年,就创造了多个“10亿+”话题。
  平台是人才成长的摇篮。人人都是一颗种子,只要撒进泥土,都会成长为他应有的样子。
  “我们的太空”在一群兢兢业业、普普通通的航天基层工作者、航天战线宣传人员的努力下,把“知乎账号”办成了“中国科普第一号”,把微博经营成了官方定位的“2020年度最具影响力”微博,被人民网评为“2020年度优秀政务号主”;全国“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中被评为“正能量榜样”……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显示,2020年5月以来,“我们的太空”知乎账号连续七个月位列媒体机构号影响力排行榜榜首,从四万多家机构号中脱颖而出,勇夺2020年度知乎政务机构号影响力冠军。而此时,“我们的太空”知乎号上线也就一年零三个月。
  刚刚过去的2020年,“我们的太空”率先发起“抗疫有我,中国加油”系列网宣活动,率先唱响第一支抗疫歌曲,率先制作“抗疫”表情包,率先联合央视直播《共同抗疫》。
  制作的抗疫歌曲《武汉加油》,一天播放量800多万,创造了抗疫歌曲微博单日播放量之最。
  撰写的北斗发射主题《向疫战 向天行》引爆全网……
  85期抗疫专栏,5000+抗疫信息,凝集10亿+阅读量……
  我们不敢说对社会的影响有多大,但我们的努力,正在破冰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走谣言的路,让谣言无路可走。”2020年的新冠疫情网络舆情大战,我们没有输给谣言。
  我们也微妙地发现,那些前些年动不动“抹黑”航天精英的舆论,不知不觉销声匿迹了……
  七
  文化强,则国强。唯有文化,才能凝聚起民心,形成强大的合力,才能形成真正的团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信仰。
  过去这十几年,因为网络宣传的滞后和缺席,我们失去了太多太多……文化侵蚀,总是精准地对准人性的软肋,用尽手段去摧毁人们内心深处的信仰,以至于党中央从国家的高度去扶正自信。
  而自信,要通过行动来磨砺。这一点,航天人绝对是个榜样。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航天人的自信,也是“宣传”逼出来的。
  年纪稍大一点的航天人,都对1992年那次“长二捆”火箭的直播心有余悸。
  “长二捆”是中国的首枚大推力火箭,它的发射举国期待。在央视的直播镜头下,点火后的火箭动了一下,又坐了回去,现场喷射的橘红色燃料如滚滚浓烟,直播被迫中断。
  一位亲身经历了现场发射的航天人说,当时直播现场一片狼藉,有的人跑丟了鞋子,有的人顾不得设备……
  一线的航天工作者,全都冲上发射塔架救火。他们成功泄出了几百吨燃料,卫星也安然无恙。事后,国际上评价那次中国航天发射事故为“唯一成功的失败”。
  此后,“直播”成为航天人心中的一个阴影,很多年挥之不去。直到十几年之后,载人航天重启“直播”之风。如今,北斗、嫦娥、长征五号、长征七号、长征八号……几乎每逢大型发射、返回活动,都必直播。
  没有比“直播”更强大的宣传力。直播展示的也不仅仅是航天的强大,也是航天人的信心,那是航天人数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磨炼出来的充分自信。
  “我们的太空”始终致力于宣传普普通通的航天工作者,始终把聚光灯对准兢兢业业的基层航天奋斗者。因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两弹一星”精神的最好诠释,是航天精神的具体体现,他们,就是流淌的“红色血脉”。
  24岁的“大姐”周承钰,在嫦娥探月任务中担任火箭连接器系统指挥员,引发了全球媒体“24岁,你在干什么”的拷问……
  “女总师的头发白了,但航天测控更有把握了。”北京空间信息中继传输技术研究中心副总师姬涛,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被网络视频刷爆……
  嫦娥奔月,“小天马”发动线上+线下“天马星空”活动,全国数十万航天爱好者一起奔向月球……
  这些接地气、朴实无华的鲜活故事、行动,硬核的航天科技,散发着自信的航天人,成为航天精神文化的滚滚源流。
  事实证明,这样的“红色血脉”,是真正具有网络文化传播魅力的“精神原子弹”。这样的“红蓝融合”行动,是广大网友期待、认同、赞誉的。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行动,去破冰“传统+互联网”革命,挖掘社会正能量的光芒。
  这同样是一场战役,需要“上甘岭”式的精神、勇气和行动,需要不遗余力的坚持、坚韧和坚强。因为在这个时代,你不想被大浪淘沙,就必须有“中流砥柱”的信心决心。
  你可能不是专家,但是一直专心致志地干,总有一天会成为专家。
  而当你的努力与坚持照见内心深处的信仰,梦想将不再遥远……
  责任编辑/兰宁远
其他文献
山那边传来一声轰鸣,  猛抬头,  太阳同步轨道新添一对共轭星。  或许,  你发现了引力波伽马暴,  才戎装肃整奔向太空;  或许,  你发现了新的中子星和黑洞,  才准确及时地架起高能望远镜。  你坚定地飞向远方,  高能电磁对应体看得越来越清。  尽管遥远得不可触及,  我们还是感谢你那副坚强的翅膀,  那双敏锐的眼睛。  你猎奇般飞向前方,  前方就是亿万年前上演的情景。  你为我们复活了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摄影书作品《3DPRK》为对象,从摄影书的形态、观者的感受、作者的拍摄过程以及拍摄对象进行分析。全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讨论立体观片器的意义和使用感受;第二部分从该摄影书作者的拍摄过程入手,分析被拍摄对象是如何成为立体影像雕塑的;第三部分讨论了风景在作品中稀缺的可能原因;第四部分主要从作者过往作品中寻找线索;结语部分进行延伸性的思考。  关键词:摄影书;立体摄影;立体观片器
期刊
一些叶子开始在树上打晃晃  秋天的脚步近了  秋蝉带领所有的虫子  不停地大声鸣叫  所有的鸣叫都在寻找  自己的归宿  阳光落在风的翅膀上  吹落许多暖暖的往事  未来慢慢露出铜枝铁钗  像戟像剑  更像与过去划分的界线  直刺苍穹  停下来整理思緒  季节也跟着停了停  漫不经心地回头望一望  舔一舔丰收留下的伤口  雷阵雨  突然倾盆而下  所有的事物都黑着脸  闪电扬起一道金色的鞭子  把
期刊
这是一张张怎样的脸?  脱皮、冻伤,  日晒、霜染,  两颊高原红,  皲裂的嘴唇,渗出鲜血点点……  这是一张张怎样的脸?  风吹、沙卷,  深深、浅浅,  被紫外线强烈地照射过,  看一眼,就知道他们来自高原。  这是十九岁、二十岁、二十一岁、二十二岁、二十四岁、二十六岁、二十八岁……  一群孩子的脸,  和实际年龄反差极大,  和粉丝们眼中的帅哥、小鲜肉也相去甚远。  穿上军装就成了大人, 
期刊
大雪将夜封实的时候,郭六六趴在窗台上画圈圈。窗镜为纸,手指当笔。憨傻了大半辈子的郭六六只会画个圆,他说那是一颗长在歪脖子树上的小太阳。  小太阳就在窗外遥远處的雪夜里,那是一盏长明灯。解放战争时期,常有部队夜间打村口经过,老支书就把马灯挂在了歪脖子树上。直到今天,那盏灯仍旧醒着,彻夜照亮人们的新生活。  狼渠沟这个地名是有来历的。两座山夹着一道沟,沟里常年蓄有一潭子清凌凌的空山水。山清水秀,确是一
期刊
与壶口对话  从遥远的天际,飘然而至  一片片晶莹剔透的雪花  就是一个个美丽神奇的化身  于天地间,翩翩起舞  把喜怒哀乐融化成一滴滴五彩泪珠  不知道,前世都经历了些什么呢  今生将高昂的头颅低下,轻声吟唱  涓涓细流汇入大河  以滴水穿石的坚韧与耐性  奔流不息,头也不回地一直向前  博大胸怀,凝聚起磅礴力量  将万股洪流及俗世欲念尽收心中  与日月为伴,同天地共鸣  正义与豪迈的风骨  穿
期刊
上任  1956年10月8日,于北京西郊一部队医院食堂召开会议,聂荣臻元帅亲临,宣告我国第一个导弹火箭研制机构——国防部五院成立,钱学森为第一任院长。  一桌几凳人二百,  元戎健步登土台。  宣布院长钱学森,  五院大幕始拉开。  自兹中华有航天,  宏图大业赖统帅。  自力更生攀高峰,  不信东风唤不来。  办班  为使刚毕业进入五院之200余名大学生尽快掌握研制导弹之知识,钱老亲执教鞭,举办
期刊
一  沧海映月。丹青与故乡都是清白的诗行  我和父母坐车去远镇  路上说起荒原的灵魂。德令哈。在一潭清水里游弋的鱼  我们也说起冷湖,废弃在矿井里的时间波纹  人间一场清明雨  倾身覆在清澈的潭水上  于是包容的潭水  就像这个时节里所有故事的  结局  是香炉里深厚香土,承接一切哀漠和祝祷  也是睡意深沉降落的床,容梦铺展圆满  在忽远忽近的竖笛声里  有诵经人,站在天青下,眉目霭霭  二  长
期刊
时令已入秋,薄薄的一层,似缥缈在晨空中的雾气。太阳依然热情,却又明显地被蒙了一层看不见的纱幔,强度和烈度隐约减退,就像刘汗已经悄然步入中年,看上去跟以往没有变化,但他的身体和内心却能感受到岁月在一点一点地侵蚀着自己,有点像滴水穿石那么股劲儿,一丝丝焦虑和无奈就像初秋的落叶那样落到心头。  好在初秋的落叶不多。刘汗一如既往走进单位的院子里。院子不算大,布置得还算巧妙。院门朝南,是拱形的,有些年月了。
期刊
常言,春天是希望与梦想播撒的季节。在这一时节,冬日的寒冷逐渐消却,嫩绿与闹意一同涌上来,一切光景都是复苏的欣欣然。  本期纪实题材作品,再现了革命先躯与英雄人物在时代洪流中的坚守与前进,向他们致以最深的敬意。《太空教师王亚平》透过英雄航天员王亚平的成长经历,在叙述的层层铺开中展现王亚平作为女性航天员柔软而又刚强的一面。《黄旭华:一生属于核潜艇》讲述了我国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为国“深潜”的一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