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诈骗案件“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

来源 :中国检察官·司法务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NALDO_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维护银行信用卡管理秩序,依法打击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维护信用卡发卡行及持卡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常熟市办理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案件的实际情况,对恶意透支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进行分析。
  关键词:信用卡诈骗 恶意透支 善意透支
  一、本院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的具体分析
  2014年度审查起诉信用卡诈骗罪23件,其中恶意透支型为16件,占总件数的69.56%,2015年度审查起诉信用卡诈骗罪22件,其中恶意透支型19件,占总件数的86.36%,2016年度审查起诉信用卡诈骗罪43件,其中恶意透支型34件,占总件数的79.6%。可以看出常熟地区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从2014年的16件到2016年的43件,同比上升62.79%,呈大幅上升趋势。
  (一)恶意透支型以逃避、改变联系方式躲避催收为主
  一方面是逃避、改变联系方式客观行为明显,体现其主观上拖欠欠款拒不归还的占有心态较为明显,另一方面是躲避的心态、客观上无法归还的后果,也表明持卡人的缺乏还款能力,且缺乏积极还款的心态,非法占有的故意更为明显。故此类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中最为容易被司法实践论证认定。
  (二)犯罪主体多元化,申领多张信用卡,且多张信用卡处于逾期状态
  市场经济发达的现状,银行业为占有市场率,推出各类型信用卡业务,且个别银行授信条件较为宽松,导致信用卡持卡人身份多元化,既有无固定职业的打工者,也有公司员工、个体工商户、学生等,还有一些公司、企业高管人员等。在调取个人征信报告显示,涉案人员均申领多张信用卡,且部分信用卡均处于逾期状态。
  (三)申领信用卡方式不同,认定非法占有的目的时间不同
  恶意透支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正常申领信用卡后,滥用个人信用恶意透支,一种是恶意申领如使用虚假的资产信息、个人信息申领信用卡,且信用卡主要用于个人挥霍或套现。相较而言,后者非法占有目的较为明显在申领信用卡前主观目的存在恶意,在司法实践中认定非法占有的故意较为容易,而前者行为人申领信用卡后对透支行为后果的严重性缺乏正确认识,虽经银行多次催还,仍采用拖的方式占用资金不予归还,在认定非法占有的目的上存在困惑,这也是本文分析的重点之一。
  二、结合刑事审判参考的精神[1],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认定思路
  2009年司法解释(六)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做了明确规定:“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一百九十六规定的恶意透支。”另外,该解释列举了应当认定为非法占有目的的六种情形,即“(一)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二)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三)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四)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五)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六)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行为。”
  上述六种情形中,第(二)、(三)、(四)、(五)项客观行为规定较为具体,实践中持卡人的客观行为较为明显,可以推定其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资金的故意,第(六)项为口袋条款,适用空间不大,在此不予赘述。笔者仅以司法实践中争议较大第(一)项作为重点。
  第(一)项规定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视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但是在实践中持卡人使用信用卡的情形较为复杂,认定“非法占有为目的”仍有争议。下面结合行为人申领行为、透支行为、还款行为等各种因素,重点考察下面几个内容:
  首先,行为人申领信用卡时有无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这是指行为人在申领信用卡时,因不符合申领条件或不能得到较大的透支额,而伪造部分证明材料,如收入证明、房屋产权证明等虚构其资信能力的材料,但其基本身份属实,如姓名、身份、住址和户籍资料等信息真实,这种情形与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情形不同,虚假的身份证明是指行为人完全以虚构的身份和虚假的申请资料申领信用卡,使银行无法联系真正的持卡人,侧面反映出行为人主观上逃避银行欠款的监管、催收的心态。
  第二,行为人透支款项的用途,根据资金用途来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时,结合全案分析行为人资金用途的主要方面,一是对于行为人将资金用途用于非法活动的,则可断定其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二是行为人将大部分资金用途用于合法经营,到期不能归还资金的原因是由于经营不善、市场风险等原因造成的,不宜认定为“非法占有的目的”。三是行为人刷卡时资不抵债或者无固定生活來源的人连续无节制透支消费、频繁套现等,其钱款用途不影响对于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第三,透支款项时行为人的还款态度、是否逃避催收。透支额的归还行为反应行为人的信用状况,为了维护自己的信用,行为人在透支后一般会及时还款,如果行为的在头之后对于还款期限和还款额根本不关心,联系透支消费,变更电话、住址等方式逃避,客观反映其未遵守信用卡的合法使用规定,对于透支款项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但是行为在银行催收后积极表示还款,且未逃避、积极协商还款计划,都可以排除“非法占有的目的”。
  三、办案实证分析
  2015年12月26日至今,受理信用卡诈骗罪共计48件,其中14件为被害单位为兴业银行,笔者以本院受理的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办理情况,以被害单位兴业银行(常熟分行)为蓝本进行分析。
  (一)上述14件信用卡诈骗罪9件起诉后得到有罪判决,在审查起诉中信用卡诈骗罪,体现如下特点:
  1.以停机、改变联系方式等逃避催收,如:被告人崔某某信用卡诈骗罪,明知透支款项银行在多次催收,仍关机回避催收,客观反映出其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2.无业、无资产、无生活来源,且申领多张信用卡,循环套现,如:被告人宋某某信用卡诈骗罪,具有多张银行卡均在逾期状态,不同銀行均在催收状态,且本人无业、无房产,无生活来源,上述证据可以证实被告人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恶意透支,符合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3.以改变联系方式、搬离信用卡留存的住址等回避催收,如:被告人王某某信用卡诈骗罪,银行催收透支款项后,逃离居住地,后在其他地区将其抓获,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均可以与其客观行为相印证。
  (二)审查处理过程中剩余5件信用卡诈骗案,则呈现如下特点:
  1.持卡人申领身份信息真实,排除申领时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资金的恶意;如犯罪嫌疑人孔某某、苏某某,申领信用卡时名下房产、车辆均真实,且本人经营公司、收入较高。
  2.持卡人刷卡资金用于合法经营,排除非法活动使用,无证据证实其肆意挥霍、非常态、无节制消费行为;如:犯罪嫌疑人孔某某案中,其本人多次供述自己刷卡消费用于生产经营,刷卡消费在2012年-2014年度,经查对应商户已搬迁、无人管理等状态,无法查证孔某某的供述是否完全真实但也无法否定其辩解,另一方面调取其税务机关纳税申报记录,确印证其名下公司经营状态于2012-2016年处于正常经营。同类型案件中均不同程度体现出这个特点,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论证持卡人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恶意透支的空间非常小。
  3.银行催收还款无变更联系方式、催收电话记录显示无明显逃避行为;上述5起信用卡诈骗罪中,如苏某某信用卡诈骗罪中,查询兴业银行催收记录显示,持卡人收到催收电话或暂未接听后及时回复,客观行为中上述案件的持卡人均未逃离又未回避。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存在疑问。
  4.积极协商还款,案后发本息、滞纳金全额归还。案发后,上述持卡人在与兴业银行还款中,经过亲属朋友的努力均配合司法机关,作出高于本金的偿还。
  综上,在申领条件为真实、客观行为未逃避,且确有合法经营活动的信用卡持卡人,无客观证据显示资金方向用于违法活动的,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中的 “非法占有为目的”认定确有障碍。
  四、结合上述案件,总结“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的案件的办理经验
  (一)全面审查信用卡申领、银行催收工作的书面证据
  银行报案时应提供信用卡持卡人申领信用卡的相关资料,复核申领材料是否存在虚假,催收记录是否存在矛盾,催收工作、催收记录是否完备详细,持卡人有无关机、改变联系方式、搬迁等、对催收工作是否逃避而致使银行工作人员无法联系该持卡人,阻碍催收欠款情况。
  (二)通过审查刷卡消费记录,查明透支资金的用途并区别对待
  实践中持卡人信用卡透支后的用途多样化,刷卡记录对应的商户,建议及时固定证据,一是透支资金是否用于违法活动。二是存在消费或者挥霍的记录,判断是否认定其主观的“非法占有为目的”,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挥霍消费其比例是否超过用于合法生产经营,若少量的挥霍消费,认定非法占有的故意也是存在障碍。
  (三)还款主观心态的查明,严格区分“恶意透支”和“善意透支”
  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行为人具有不同的主观故意。二者在客观表现上虽然都是造成了透支,但前者的行为人是为了先用后还,届时将归还透支款和利息;而后者是为了将透支款占为己有,根本不想偿还或者没有能力偿还,因此在行为上必然表现出千方百计地逃避有关部门的催款,甚至采取潜逃的方法躲避债务。
  在现实生活中,使用信用卡进行透支的情况经常发生,但行为人究竟是善意还是恶意,必须对其行为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如果采取提供假证明、假身份证的欺骗方法办理信用卡,然后进行大量透支的,其行为本身就足以证明是进行恶意透支;如果是合法地办理信用卡,并使用自己的信用卡进行大量透支的,就从其透支前后的具体表现来进行分析,比如透支后潜逃的,或者经银行多次催款仍拒不偿还的,或者大大超过自己的实际支付能力进行透支,实际上不可能偿还的,都可以认定其属于恶意透支。
  综上,信用卡诈骗罪中“恶意透支”需结合持卡人申领条件、资金用途、还款态度等几个方面,全面论证持卡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坚持主客观相一致原则。
  注释:
  [1]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参考》第105集第1120号,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其他文献
一、我国未成年人检察运行机制的现状  我国未成年人检察机制己经初具规模,目前各级检察院的未检机制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独立建制的未检机构,包括科级、处级两个级别,名称不一,有以未检科(处)命名的,有以未成年人刑事起诉科(处)命名的,有冠之以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处)的,还有称为未成年人犯罪检察科(处)的,等等;二是依附于普通检察机构中,具有半独立性的未检组,具体名称和职能也各行其是;三是未检员,即
一家刚成立3年,每天利润就达200万元的企业,他的信息化需求是什么?他如何看待信息化?煤电铝,这三个目前中国最挣钱的产业,信息化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广袤的霍林郭勒草原到了初秋的季节就已经略显黄色,草原流畅的线条与蓝天和律动的白云呼应,让人豪情顿生。  而在这自然界的杰作面前,人类的痕迹毫不逊色:在科尔沁草原的腹地,一堆堆梯形的土坡宛若外星人的巨作,刚硬的线条与流畅的草原相互呼应。这些已经
【事件回顾】  2009年3月,天津师范大学学生罗彩霞在办理网上银行业务、教师资格证时被拒绝。经查询,罗彩霞发现自己的身份被高中同学王佳俊盗用,随即报案。  5月5日,媒体以《公安局政委女儿冒名顶替上大学》为题将此事曝光。湖南省邵阳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了由邵阳市纪委牵头,监察局、公安局、教育局为成员的联合调查组,开展调查。  经查,罗彩霞和王佳俊均为湖南省邵东一中2004年298班应届文科毕业生,两
打印一张普通的A4幅面的文本,我们以往估算的成本也就0.1元出头;而在笔者采访一些国际大企业时,却发现他们宁愿选择每张收费近0.5元的按印付费服务,还说到了年底打印成本可以节省一大块。惠普近期在国内提出了“平衡部署,全面管理”的新理念,那么在国外一直很成功的打印外包模式是否能与中国市场顺利对接?它又能给国内用户带来什么切实的收益?    专业:平衡部署的价值所在    浪费始于疏漏,而止于有效地管
作为PC图像显示的终端设备,显示器无疑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话题。在LCD显示器市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利润的降低,要想再次取得市场份额,厂商必须推出更吸引消费者的新产品和新价格。而在这一年中,关键技术的突破与价格巨变构成了市场的焦点。    1.响应时间:灰阶1ms崭露头角  对于LCD显示器的技术而言,响应时间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产品的性能,它甚至成为消费者选购LCD显示器的重要标准。2006年
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电子政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满足国家对棉花市场宏观调控决策需要为目标。  棉花监测系统网络支撑平台是提供信息数据传输、交换、储存、处理、共享、发布的综合业务平台,通过构建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分中心(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信息中心以及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总公司的网络、计算机、配套设备、运行环境,实现信息的处理、共享、传输和备份,以
摘 要:检务督察部门最新的职能定位是承担对执行法律、法规和上级院规定、决定情况的督察,但是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务督察工作暂行规定》尚未修改的情况下,重大案件检务督察开展中应当坚持的原则、程序架构以及结果运用等核心问题没有详细规定,只有对重大案件检务督察程序进行实践探索研究,建立完善的重大案件检务督察成果运用机制,才能更精准地发挥检务督察工作的具体成效。  关键词:重大案件检务督察 定位及探索 程序
摘 要:随着司法责任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对检察官职业化、专业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法律政策研究能力和水平作为职业化、专业化高低的重要衡量标准必须得到重视。自2017年以来,甘肃省院不断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务实推进检察官业务研修制度,破解法律政策研究工作发展的难题,不仅为提高全省检察官法律政策研究运用水平找到方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证,也为改革后全省检察机关法律政策研究工作适应新形势科学发展探索了有
电信运营商集体转型、中国电信与微软合作互联网搜索、微软淘金广州数字电视、英特尔推出支持移动网络的WiMax芯片、电讯盈科提供广播电视频道、VoIP传闻不断、手机电视热火朝天、闪联扩军白电企业、新兴的手机报也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参与……  2006年,在厂商眼花缭乱的新动作背后,IT产业的融合大潮正在从趋势走向现实——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和广电网络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在传统三网的交叉地带,融合出大
北京時间2019年4月10日晚,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冲洗”完成。这张酷似发光甜甜圈的照片,瞬间风靡全球,成为最受关注的全球热点,我们也因此成为黑洞预言流传百年来,第一批亲眼“看见”黑洞的人类。发布的黑洞照片充分证明了霍金曾经的猜测:黑洞不是黑的。这位传奇物理学家曾断言,只要能理解黑洞以及它们如何挑战时空的本性,我们就会更接近揭开宇宙的奥秘。在得以窥见黑洞“盛世侧颜”的今天,让我们一起重读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