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考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540364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党建工作必须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结合自身实际,积极研究新形势下高校的发展要求与教育教学要求、师生的精神需求和价值取向,不断推进工作创新。
  关键词:党建工作;研究;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7-00-02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1]当前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的严峻挑战。面对高校改革与发展的繁重任务,有些高校基层党组织对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工作中出现“疲软”现象。[2] 我们认为高校党建工作必须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结合自身实际,积极研究新形势下高校的发展要求与教育教学要求、师生的精神需求和价值取向,不断推进工作创新。
  一、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意义
  (一)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中央全面分析我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性决策。新时期的高等学校,是国家人才资源培养的主要单位,而高素质的人才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技兴国的重要力量。他们多都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生力军,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主力军。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所以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提供又红又专的可靠接班人,为实施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战略提供智力的支持和人才的保证。
  (二)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是党的群众基础的保证
  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在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潮。“树立好正确的创作思想,是出好作品的关键。” [3]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在不断扩大,高校党建创新工作,是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重大举措。只有吸收和补充新的力量,才能永远保持党的勃勃生机和旺盛的活力。在高校中积极把优秀青年凝聚到党的队伍和建设的事业之中,是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吸收优秀青年入党,有利于改善党员队伍的构成,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三)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
  高校党建创新是与时俱进,紧紧跟随时代的潮流,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高校党建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广大青年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在思想上有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高等院校历来是西方敌对势力进行思想渗透和突破的重点,这些问题小则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大则影响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影响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只有进行高校党建创新,不断完善党建工作,才能适应当今高校的现实需要。因此要及时抓住青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这一关键时期,加强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成功与否,从现实的角度上,将直接关系到我们高等教育事业的成败。实践证明,高校党建创新是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的途径,是保证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手段。
  二、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路径
  (一)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理论创新
  创新要理论先行,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来总结经验。列宁曾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都是以理论思维和理论教育为先导的。
  在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这更需要党建工作的理论创新。高校党建工作首先要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理论应用到高校的党建工作中去。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对高校改革发展与党的建设起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在高校党建工作遇到困难的过程中,要有效地面对和全面地解决这些困难,就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系统地创新和优化高校党建工作模式,立足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具体高校的特点和实际,有针对性地寻求理论创新的突破点,提高高校党建工作水平。
  作为高校党组织,需要凭借自身的有利条件,积极组织力量,加强对高校党建工作这一历史课题的研究,拿出一批高质量、令人信服、可运用的理论研究成果。高校研究自身的党建工作有天然的优势,学校本身就拥有一批水平高、能力强的教学科研队伍,尤其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教师队伍,并且这批研究队伍熟知高校发展的实际,能够将所学的党建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际联系起来,做到学以致用。
  (二)坚持理论指导实际,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内容创新
  创新高校党建工作的内容要变“虚”为“实”,注重“虚”“实”结合。第一,与形势任务相结合。要根据不同的时期,面临不同的形势和任务,重点对党员进行政治思想、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的教育,以确保党员增强党性观念,促进基层党组织的合力。第二,与中心工作相结合。基层党组织的教育管理要紧紧围绕院系、部门的中心工作,使党的工作参与院系、部门的发展,要配合行政领导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使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与学校的事业相互促进,在不断发展中体现党组织的威信,体现党建工作的价值及意义。第三,与党员思想实际相结合。要根据不同院系、部门党员的不同思想状况,针对高校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工作目标、内容和任务。教育和培养党员勇挑重担,甘于奉献,知难而进的精神。同时要经常关注党员的利益与价值追求,在具体活动中找准结合点,以活动来带动党建。
  (三)坚持传统和现实相结合,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形式創新
  要认真总结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经验,把继承优良传统和改革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改进高校党建工作的方式。第一,集中学习。集中学习是进行党员思想整合的常见方法和强有力的手段,尤其在特殊阶段和特殊任务要求下,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党员教育的主要途径。但在集中学习时,要在以往传统学习教育形式的基础上,增加交流互动环节,努力营造各抒己见、积极献计献策的氛围,提高集中学习的效果。第二,典型示范。积极发掘和宣传身边涌现的先进典型,以鲜活的先进典型促进思想教育,使党的教育走进生活,贴近生活,拉近理想教育与现实的距离,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第三,实践活动。结合不同岗位特点,深入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党员立足本职工作,通过支部共建、特色党日、结对帮扶、社会服务等多种方式,为党员服务群众、增强党性锻炼、展示党员风采搭建平台,使广大党员在实践活动中接受党性教育、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第四,网络教育。要积极利用互联网和大众传媒等载体,将党员教育内容与现代化手段有效结合,创造党员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同时还可根据党员的实际需要,利用网络博客、bbs论坛、QQ群等途径,传递文件并共享资料,为党员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四)牢固基础,注重实效,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机制创新
  加强党员队伍的建设,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关键在于完善机制,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党员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第一,建立学习教育机制。要结合建立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好“三会一课”,重点是定期召开好组织生活会,不断丰富组织生活会内容、形式,提高教育实效。同时要精心组织好党内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第二,建立监督制约机制。要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注意把个人自评、互评、党内外群众评议和组织评定有机结合起来。对于那些丧失党性,严重损害党的形象的党员,要按照党章的规定严肃处置,不徇私情,促进党员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全面提高素质。第三,建立激励、关怀机制。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利用党建活动载体,为党员搭建能力实现的平台、展示才华的舞台、竞争提升的擂台,增强党建活动的吸引力,提高广大党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坚持能力与岗位相适应,做到扬长避短、人尽其能,激发党员能力实现的内在动力。要注重对身边优秀党员先进事迹的宣传,培养党员积极向上的精神。[3]同时还要在政治、工作、学习、生活上,全方位的关心、爱护党员,让其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总之,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是确保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效途径,基层党组织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高校党建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党员队伍,才能把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充分地体现出来,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9.
  [2]向海英.建设高校教师学习型党支部的新思维[J].科学社会主义,2010,(2),96.
  [3]何一成.融合和与创新[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74.
  [4]田建国.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推进高校党建工作[J].枣庄学院学报,2008,(4),83.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的轻视心理加上教师教学的程式化模式,使高职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低效。研究应用文写作语感培养,能够使教更加丰满、生动、深入,也能使学更有趣、帮助学生真正内化知识、提高能力。从朗读开始提高学生的语感;通过评析比较例文,深化语感;利用作业评改,训练语感,有利于学生应用文写作语感的培养。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语感;朗读;比较;作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
期刊
摘要:传统的教学法已不适应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势在必然,本文旨在探讨项目教学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讨论了项目教学法在文学鉴赏教学、口语表达教学、应用写作教学、文献阅读和信息处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项目教学;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7-0-01    一、何谓项目教学法  所谓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
期刊
摘要:“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是目前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插花艺术与盆景》课程的教学中,积极探索与实践“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践;职业岗位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7-0-01    《插花艺术与盆景》课程是德宏师专高职园艺技术专
期刊
摘要: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普及使我国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挑战,并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指出了我国目前的外语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重点分析了教师在这一教学模式中的角色和作用,并提出解决方案。教师角色的正确分析对于大学外语教学的有效进行十分重要。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教师角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
期刊
摘要: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门课程实施专题教学法有助于帮助学生集中精力抓住教学重点难点,适应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也能使思政课教师系统地讲解教材重要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教学法;实施要求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要: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的著作当中,马克思对环境伦理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基本规范都作了深刻阐发。深入研究马克思的环境伦理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7-00-01    一、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形成的基础  马克思的环境伦理思想的形成具有坚实的理
期刊
摘要:在我国加入WTO十年的背景下,探讨我国警务执法与世贸组织法基本原则的适应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虽然WTO规则与我国警务执法基本上属于两个不同领域的范畴,但从一定角度来看两者统一于WTO透明度原则所体现出来的公正、透明(公开)等理念和精神的价值取向上。这种价值取向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国警务执法,对我国当前现代警务建设中执法理念、权能、模式和执法者素质等方面都产生者深刻影响,而且在我国当前转型期
期刊
摘要:依据对货代企业和高职货代专业学生进行的货代专业英语需求分析的研究成果,课题组在货代英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教材和师资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和探索。  关键词:货代专业英语;需求分析;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7-0-02    一、引言  (一)国际货代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货代行业
期刊
摘要:名胜荟萃的中山陵园风景区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主要分布为三大类,一是以明代以前以六朝遗址为主的文化资源,二是以明清时期以明孝陵为主的文化资源,三是近代以中山陵为主体的文化资源。近年来,这些文化资源得到了广泛利用,景区文化品位得以准确定位,文化设施渐成规模,文化活动日益丰富。但是,文化与旅游资源深层挖掘和打造的空间还很大,有待于进一步整合与利用。新时期,要挖掘资源潜力,利用既有的声望和影响,尤其
期刊
摘要:舆论监督是发现问题、改进工作、维护社会正义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舆论监督还存在着监督不力、监督范围过窄、监督 “腐败化”等问题,它的功能并未得到有效发挥,针对这些问题,转变意识、健全法律体系、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当前我国优化舆论监督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舆论监督;信息公开;监督意识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