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却的歌声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siehar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伊戈尔·戈林是二战前后卓有成就的歌唱家,有着高超的声乐技巧良好的音乐理解能力和表现力,是一个全才歌唱家,由于所处历史时期移民背景,没能获得应有的影响力,现重温他的歌声,为后来者提供前进的方向
  关键词:歌唱家 维也纳 美国 音乐剧 歌剧
  乌克兰裔歌唱家伊戈尔·戈林1904年10月26日出生于奥匈帝国境内的格罗代克一个叫做IgnatzGreenberg的小村庄。他的父亲SholomGreenberg是犹太教的神职人员,在格罗代克和相邻的省份传教。长大后戈林没有继承父亲的衣钵,而是遗传了母亲对于音乐的那份挚爱。
  伊戈尔的父亲将他送入了教会学校,在这里伊戈尔对于正统犹太祈祷仪式显示出令人惊异的才华,他致力于记忆这些犹太经典,甚至可以用八种语言流利地叙述出来,同时他在当地的犹太教堂唱合唱。
  1919年伊戈尔15岁时随全家移居维也纳,在这期间他干了许多不同的工作,在仅有的一点空余时间里他去公共图书馆,去免费的夜校听讲座,星期天他通常会去电影院,通过电影,他对美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喜欢西部和牛仔,或许就是从那时起他对马迷恋终生。
  或者是在犹太教合唱团参加试听,或者是由于邻近,伊戈尔的歌声引起了当地合唱团指挥维克托·福克斯的注意,后者也是维也纳最著名的声乐教师。
  尽管这个年轻人邋遢瘦弱的的外表不讨人喜欢,福克斯多年后谈到了那次试听,“我知道这个男孩身上具有某些东西,他对歌唱的热情是如此的强烈,接下来,1925年福克斯让自己的助手罗伯特·特兰尼尤斯基免费为伊戈尔上课。随后经历了结核病的康复后,格林从1926年到1929年在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钢琴,音乐理论和正规的声乐训练。
  在这期间,意大利男中音歌唱家马蒂亚·巴迪斯蒂尼成了格林的崇拜对象,他决定要使自己的声音成为巴迪斯蒂尼那样的声音,进而竭尽全力掌握美声唱法的演唱风格。
  戈林在维也纳的“Leopoldstrasse”犹太教堂成为唱诗班的领唱者并且有了广泛的名声,教堂的一位神职人员听过了他的歌声,安排他参加了瑞士的歌剧《图兰朵》的演出,在歌剧中扮演“平”。他接下来参加了捷克歌剧巡回演出公司的演出,并最终于1930年加入维也纳民族歌剧院。他扮演的脚色包括托尼奥(歌剧《丑角》),杰蒙(歌剧《茶花女》)费加罗(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里格来托(歌剧《弄臣》),雷纳托(歌剧《假面舞会》)沃尔弗拉姆(歌剧《唐豪瑟》)埃斯卡米洛(歌剧《卡门》)和瓦伦丁(歌剧《浮士德》)。
  戈林1930年至1931年期间在美国不是作为歌剧歌唱家,而是作为领唱者在罗德岛的首府普罗维登斯做了首演。回到奥地利后,纳粹迫害德裔犹太人,阿道夫·希特勒不断增长的影响力使他受到了巨大的困扰,1933年他永久性地移居到了美国。
  戈林在美国的演艺生涯是在纽约的广播电台音乐厅开始的,在这里他被称作“维也纳的男中音”在完成了10周的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规定节目期间,戈林结识了作曲家阿尔伯特·海耶·马洛特(AlbertHayMalotte)接下来戈林首次出演了马洛特著名的戏剧《祈祷者》的背景音乐。这也成为了戈林在广播、电视和音乐会中最著名的形象。这部作品1940年的录音也成为了他最为人熟知的录音版本。
  戈林随后参加了“好莱坞旅馆”广播节目,在这档节目的成功又给他带来了在克拉夫特音乐厅的演出机会,“音乐上的伟大时刻”“福特星期日晚间节目”哈福斯特国际节日和RCA胜利时代(节目)。1936年他首次与RCA胜利唱片公司签订了唱片出版合同,并于1937年出版了第一张唱片。1938年他在米高梅电影公司的电影“百老汇歌舞”中初登银幕,扮演了一个次要的角色,演唱“斗牛士之歌’(歌剧《卡门》选曲)并演唱了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咏叹调《快给大忙人让路》的部分音乐。
  1939年5月戈林与玛丽·史密斯结婚,7月成为归化的美国公民。
  此后,伊戈尔?戈林的职业生涯开始好起来,尽管他在大都会歌剧院试唱而大都会没有雇用他。戈林成为以音乐会为主的歌唱家,他参加了一些节目的演出,比如定期的“火石的声音”、“贝尔电话时代”。同时他参加了国内不同的歌剧公司的巡回演出,从洛杉矶地区的帕萨迪内到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在这些演出期间,他每年参加杨百翰的摩门教的历史剧演出“所有的西方面孔”。
  他扮演的著名的形象包括1958年的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歌剧院的电视节目“里戈莱托”)和1960年的“乔治?杰蒙”。1962年他和鲍里斯?克里斯托弗(保加利亚著名男低音)在芝加哥抒情歌剧院一起演绎了鲍罗丁的歌剧《伊戈尔王子》,导演是弗拉基米尔?罗辛。他在这一年也导演了在好莱坞露天剧场上演的有戈林参加的“学生王子”。1964年戈林在纽约市立歌剧院扮演了“里戈莱托”和《茶花女》中的“杰蒙”(与他演对手戏的是“贝弗利?希尔斯”)。1964年他客串了大都会歌剧院上演的《茶花女》。
  由于健康的原因,伊戈尔·戈林与1966年从音乐舞台上退休,此后在图克森的亚利桑那大学任教,1977年因癌症在图克森去世,享年77岁。
  从分析目前所掌握的音像资料看,伊戈尔·戈林可称作是美声黄金时期的最优秀歌唱家之一,他的演唱在技术层面,也就是声音的使用上看有科学合理的特点,他的声音的“基音”稳定,气息深沉而流畅,嗓音的共鸣异常丰富而富有金属的色彩,从低到高整个声区非常通畅,低声区没有当前一些低声部通常所犯的毛病——通过压喉做出来的浑厚的声音,这种声音严格讲并不是真正的共鸣,而是一种人为的做作的声音,因为没有真正的音色,气息和声带的工作不正常,无法将真正应该发出的共鸣传达出来,所以距离稍远一点的后排的观众就听不到了。伊戈尔·戈林的中声区具有最为典型的男中音的声部特点,音色扎实稳定,共鸣丰富,充满磁性音色,犹如一个磁性的绒球内部包裹着一个“钢芯”充满了迷人的色彩,充分体现了“人声是最美的乐器”这一论断。他的高声区用声松弛,没有丝毫的压迫感与紧张感,,没有“卡”、“压”的毛病,声音位置集中,充满了高位置的“头腔共鸣”的音色,是典型的美声唱法,或者是由于限于当时的条件限制——歌唱家所处的时代录音技术与条件显然不能与当下的条件所能相比,或者是由于歌唱家基本上没有在当时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歌剧院——“大都会”歌剧院参加演出,或者是由于歌唱家歌唱的黄金时期适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乱时期,伊格尔·戈林留下的录音数量甚少,不过从他演唱的歌曲的录音看,他对歌曲的风格的把握是极其准确的。比如他演唱的威尔第歌剧《阿蒂拉》中埃齐奥(Ezio)的咏叹调Dagli’immortalivertici时连音技术(Legato)的使用非常到位,所有的音仿佛都是由气息串联起来,即使是在最强音处或最高音处声音也还是“粘”在气上,比如最后的乐句:Chiravvisar,ravvisareorpuo,是整首咏叹调的高潮所在,标记为tuttaforza(所有都唱强音)并有明确的ff表情标记。但细听之下没有任何勉强的挤、卡的声音还是由气息“顺“出来的。这是美声唱法(belcanto)最经典的技术,也是意大利美声歌剧风格的典型表现。
  伊戈尔·戈林到美国后参加了一些美国的音乐剧的演出,这些作品歌唱家唱起来同样表现了地道的演唱风格。二十世纪美国的一些男中音歌唱家:劳伦斯?提贝特、罗伯特·梅里尔到谢里尔·米尔恩斯及现在当红的歌剧明星托马斯·汉普森在精于美声歌剧作品的同时还钟情于美国的音乐剧表演,这几乎成了美国的歌唱家的一个独特的风格特点。从奥地利移民到美国的伊戈尔·戈林似乎很快就融入到美国的音乐生活中,他演唱的美国音乐作品英语发音地道,音乐风格准确,如果不知道歌唱家的姓名和身世背景,我们会以为这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在演唱。比如他演唱的《有了你而闻名》(Hadyoubutknown)字正腔圆,旋律中多处出现的“滑音”都做得恰到好处,充分表现出了美国音乐的抒情风格,而在结尾高音处“Hadyoubutknown”一句用情真切,声音的使用更是体现了深厚的美声功底,音色充满了金属般的色彩。
  20世纪的声乐界曾经有过一段较长的黄金时期,伴随着录音技术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为后人记录了那段时期的许多歌唱家的美妙的歌声,基本上到了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接近尾声了。今天当我们仔细聆听这些歌唱家的美妙歌声时我们不得不感叹当代声乐艺术的衰落,即有我们熟悉的卡鲁索、吉利、比约林、翁德里希(Fritz、莫纳科、蒂托·戈比、巴斯提亚尼尼……也有我们不太熟知的马希尼、乔治·梯尓、阿波罗·格兰方特、里卡多·斯特拉奇亚利切萨雷·巴尔德利……当然也有本文的主人公伊戈尔·戈林,他们无一不具有高超的演唱技巧和艺术感染力,与这些伟大时代的歌唱家相比,今天的歌唱家群体已整体落后于那个时代,他们的闻名遐迩,举世瞩目往往包含了相当程度上的商业运作的结果。具有像伊戈尔·戈林这样的歌唱艺术水准的歌唱家在当今时代已是非常少见。今天,我们重新提起伊戈尔·戈林这样的歌唱家有着深刻的意义,使后来者在追求声乐艺术的道路上有了像他这样的里程碑为他们指引着明确的方向。
其他文献
在美国,人们每周都能从散落在各处的小店里免费获取一份周报。在周报里,除了几篇“大稿”和商业广告外,剩余的版面全是关于该城市这个周末的娱乐消息,其中占最大篇幅的是关于音乐的演出消息。一份按风格、酒吧、乐队等等细化分类而成的排期表,一份并不  涵盖当下正红大腕的小型演出名单,丰富了当地人的音乐文化生活,满足了人们对小型音乐现场演出诉求。在中国,音乐小型演出市场还不是十分健全,但当夜店文化还在疯狂吸金的
期刊
摘要:黄梅戏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戏剧种,各地均纷纷成立了黄梅戏剧团。本文以马鞍山市市级的黄梅戏团和县级的黄梅戏团为个案,从其人员规模、演出情况、创作团队、工资经费、伴奏乐队等方面阐述戏曲表演团体在城市与农村发展的不平衡性。  关键词:黄梅戏 剧团 不平衡  黄梅戏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戏剧种,各地均纷纷成立了黄梅戏剧团。安徽省马鞍山成立了两个黄梅戏剧团:马鞍山市艺术剧院黄梅戏团(城市)和当涂县黄梅戏演艺有限
期刊
摘要:手风琴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本文通过对《手风琴教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分析,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关键词:手风琴 精品课程建设 可持续发展  “精品课程”是在我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前提下提出的。课程要求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促进现代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达到教育资源共享的优势,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印象主义的来源,讲述了法国人的审美趣味,以及法国音乐的先辈对德彪西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在德彪西的音乐创作中继承和发扬了法兰西人对音乐的追求——细腻、典雅、优美、诗意。  关键词:印象(主义)派 法国人的审美 德彪西  德彪西(全名:阿希尔·克洛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Debussy,1862~1918)是法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著名的印象派作曲家。在这个时代交
期刊
净土文
期刊
摘要:《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专业必修课程,对学生认识音乐教育基本规律、提高音乐教学能力,适应基础音乐教育有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切实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实践思想为指导,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了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 改革实践
期刊
摘要:流传于南宁市邕宁区的壮族南路八音是一种集吹打与丝弦为一体的综合乐种,它是壮族人民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审美活动的产物。邕宁壮族八音在当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凡举行婚嫁、祝寿、新居落成、迎宾等喜庆性活动一般都离不开八音的助兴。本文以邕宁壮族八音为例,从局外人的角度切入,试图对其共时性现状做一番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邕宁区 乐种 壮族八音  邕宁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东接横县,西连扶绥,南毗上
期刊
摘要:《卡门》是世界上上演频率最高的一部歌剧,是欧洲音乐史上的奇迹,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梅里美的代表作。它是一部音乐创意和戏剧效果都十分出色的作品,也是一部在歌剧艺术历史上地位十分重要的歌剧。文章通过几个方面对歌剧《卡门》进行阐述与分析,让我们更深一步的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领略其艺术精髓。  关键词:歌剧 卡门 艺术特色 分析  《卡门》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完成于1974年秋,是比才的
期刊
摘要:节奏能象征生活,节奏能象征历史,节奏能象征民族的精神。广西南丹县里湖乡怀里村白裤瑶舞蹈猴鼓舞的声名渐现,震撼人们心灵的木鼓及铜鼓的铿锵节奏,给人难于忘怀。对猴鼓舞节奏的记谱研析,对民族打击乐的合奏用计算机与现代音频软件采样比较,探其节奏象征的具象,感悟民族历史,感悟民族精神,民族的勇敢,民族的文化。  关键词:怀里村 白裤瑶 猴鼓舞 节奏韵律  引言  在民族艺术文化的长河中,民歌、民舞与民
期刊
摘要:歌剧选段《杨白劳》是一首民族歌剧选段,在演唱时,尤其是男中低声部很容易在用声上出现很多问题,本文着重对这首歌的声音形象和声乐技巧上加以研究,倡导一种能让广大观众能接受的并且科学的音色,从而引出男中音民族化的建议。  关键词:男中音 美声 民族 科学发声 管道  很多初学者在演唱作品时,对作品的“情”理解的很是到位,但就是用自己的歌声表达不出来,这就存在一个声音运用的问题了,我想单凭这一点便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