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是"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的成长,每位老师也希望自己的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信息时代,我们关注孩子长大后在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同时,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认为至少应包括下面几点:能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有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值得所有教师思考的问题。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培养孩子不能太急躁,不能因为孩子出现一点问题马上就将问题扩大化,认为孩子品行不好。要知道培养人是百年大计,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如运动员跑步一样,只要孩子接受训练了一段时间,以后的常规练习就上了路子,大多数孩子是能跑完全程的。 张文质老师说:“ 教育是慢的艺术,立竿见影的教育常常就是对教育的反动”。 爱因斯坦在10岁时还不能流利地讲话,以至于他的教导主任一度认為他是白痴,教导主任失去了对这样“白痴”类孩子教育、培养、帮助的耐心。其实爱因斯坦的成长恰恰告诉我们,对这样的孩子,教师的耐心仅仅有一天是不够的,一年也是不够的,甚至几年也是不够的,需要抱有十几年的耐心。作为教师,我们只能陪伴孩子一段时期的成长,那我们更要有教育慢下来的意识。
二、多与学生交流,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多与学生做情感交流,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由于小学生向师性强、可塑性强,教师就要以公正无私、民主、耐心、体谅人的态度对待学生,当学生在行为习惯上出现问题时,要从心理上了解学生的问题出在哪里。再经过教师的疏通和诱导,帮助学生改正不良习惯,形成好的行为习惯。
三、环境配合、熏陶强化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环境的熏陶作用密不可分。古有孟母三迁,今有择校而居。细想,不就是为了让孩子享有更优良的教育环境?作为老师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时也要在美化校园环境、为人师表方面下功夫,为学生营造好的学习氛围。
比如为了让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我们可以设计班级“图书角”,让孩子们在这里“书中觅香”,里面的书由学生自己捐献,在阅读时同学们还可以把自己看过的其他新书、好书或好文章互相介绍推荐,交流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让学生在浓浓的书香氛围中养成读书好习惯。
四、与家长沟通,家校共育
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也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教育要努力赢得各方支持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老师通过各种平台与家长多交流、沟通,与家长达成教育共识,形成家校合力,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及心理健康发展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1.耐心教育、讲清道理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老师和家长的教育要更耐心。在讲道理的时候要把握两点:
第一,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词。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一定要和孩子讲清楚。当孩子入学时,就要对他们进行行为习惯规范的教育,告诉他们怎么上课,怎么听课、怎么发言,怎么活动等等。明确了要求,才能加以训练。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师一定要多于家长沟通,达到共识。比如:学校要求的作息时间,一定要家长帮助孩子做到严格遵。我常常看到,有的孩子感到迟到了很着急,家长却因为心疼孩子,告诉孩子“没事,不着急”。试想这样下去,孩子是否会养成不遵守时间,做事拖拉的坏习惯?学校集体活动时常常会提出服装队列的要求,也有的家长不认可,觉得没必要,又不是军队。这种教育观念影响下的孩子,他们能有集体主义观念,集体荣誉感吗?所以,要求需要对孩子明言,也要对家长讲清,获得他们的支持。
第二,讲时要具体,将事情解说清楚明白。比如:低年级学生有时会出现随便拿别人东西的现象,实际上是有的同学忘记带用品了,而他们表现的方式确是不告自取。老师就要告诉学生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要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而希望得到帮助的同学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讲礼貌,学会用礼貌用语。
2.反复训练、形成习惯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行为只要不断地重复,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同样道理,任何一种思想只要不断地重复,也会成为一种习惯,进而影响潜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的行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靠短时间内的说教形成,而是需要反复训练和巩固才能形成。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要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学习环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和强化。当然也离不开家庭的训练和强化。
比如在课堂,教师要训练学生作业的良好习惯,在做作业时要求学生认真书写,书写要整洁,格式要规范。特别是低年级,还要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回到家,家长的要求也要与学校里老师的要求保持一致,千万不能学校紧一紧,家里松一松,这样孩子的好习惯很难养成。
通过不断的累积,严格的要求,持之以恒,使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逐步形成行为习惯。
3.通过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集体活动是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在集体活动中学生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教师要适时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而家长也要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学生通过集体活动,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同时,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也容易表现出来,有利于教师、家长及时发现,给予纠正。
4.老师和家长以身作则,做学生表率
小学生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是老师和家长,有的孩子喜欢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有的孩子喜欢模仿老师的言行。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老师就是这样说的……”“我爸(妈)这样说的……”,而高年级学生身上表现得许多不良习惯,或多或少都有他身边教育者的影子,这就对老师和家长的言行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我们要注意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能违反,一旦违反,要在孩子们面前勇于承认错误,正如古人所言:“言教不如身教,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想,通过行为习惯训练的点点滴滴、持之以恒,我们一定能把孩子培养成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身心健康的栋梁之材。
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认为至少应包括下面几点:能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有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值得所有教师思考的问题。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培养孩子不能太急躁,不能因为孩子出现一点问题马上就将问题扩大化,认为孩子品行不好。要知道培养人是百年大计,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如运动员跑步一样,只要孩子接受训练了一段时间,以后的常规练习就上了路子,大多数孩子是能跑完全程的。 张文质老师说:“ 教育是慢的艺术,立竿见影的教育常常就是对教育的反动”。 爱因斯坦在10岁时还不能流利地讲话,以至于他的教导主任一度认為他是白痴,教导主任失去了对这样“白痴”类孩子教育、培养、帮助的耐心。其实爱因斯坦的成长恰恰告诉我们,对这样的孩子,教师的耐心仅仅有一天是不够的,一年也是不够的,甚至几年也是不够的,需要抱有十几年的耐心。作为教师,我们只能陪伴孩子一段时期的成长,那我们更要有教育慢下来的意识。
二、多与学生交流,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多与学生做情感交流,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由于小学生向师性强、可塑性强,教师就要以公正无私、民主、耐心、体谅人的态度对待学生,当学生在行为习惯上出现问题时,要从心理上了解学生的问题出在哪里。再经过教师的疏通和诱导,帮助学生改正不良习惯,形成好的行为习惯。
三、环境配合、熏陶强化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环境的熏陶作用密不可分。古有孟母三迁,今有择校而居。细想,不就是为了让孩子享有更优良的教育环境?作为老师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时也要在美化校园环境、为人师表方面下功夫,为学生营造好的学习氛围。
比如为了让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我们可以设计班级“图书角”,让孩子们在这里“书中觅香”,里面的书由学生自己捐献,在阅读时同学们还可以把自己看过的其他新书、好书或好文章互相介绍推荐,交流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让学生在浓浓的书香氛围中养成读书好习惯。
四、与家长沟通,家校共育
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也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教育要努力赢得各方支持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老师通过各种平台与家长多交流、沟通,与家长达成教育共识,形成家校合力,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及心理健康发展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1.耐心教育、讲清道理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老师和家长的教育要更耐心。在讲道理的时候要把握两点:
第一,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词。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一定要和孩子讲清楚。当孩子入学时,就要对他们进行行为习惯规范的教育,告诉他们怎么上课,怎么听课、怎么发言,怎么活动等等。明确了要求,才能加以训练。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师一定要多于家长沟通,达到共识。比如:学校要求的作息时间,一定要家长帮助孩子做到严格遵。我常常看到,有的孩子感到迟到了很着急,家长却因为心疼孩子,告诉孩子“没事,不着急”。试想这样下去,孩子是否会养成不遵守时间,做事拖拉的坏习惯?学校集体活动时常常会提出服装队列的要求,也有的家长不认可,觉得没必要,又不是军队。这种教育观念影响下的孩子,他们能有集体主义观念,集体荣誉感吗?所以,要求需要对孩子明言,也要对家长讲清,获得他们的支持。
第二,讲时要具体,将事情解说清楚明白。比如:低年级学生有时会出现随便拿别人东西的现象,实际上是有的同学忘记带用品了,而他们表现的方式确是不告自取。老师就要告诉学生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要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而希望得到帮助的同学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讲礼貌,学会用礼貌用语。
2.反复训练、形成习惯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行为只要不断地重复,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同样道理,任何一种思想只要不断地重复,也会成为一种习惯,进而影响潜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的行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靠短时间内的说教形成,而是需要反复训练和巩固才能形成。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要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学习环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和强化。当然也离不开家庭的训练和强化。
比如在课堂,教师要训练学生作业的良好习惯,在做作业时要求学生认真书写,书写要整洁,格式要规范。特别是低年级,还要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回到家,家长的要求也要与学校里老师的要求保持一致,千万不能学校紧一紧,家里松一松,这样孩子的好习惯很难养成。
通过不断的累积,严格的要求,持之以恒,使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逐步形成行为习惯。
3.通过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集体活动是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在集体活动中学生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教师要适时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而家长也要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学生通过集体活动,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同时,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也容易表现出来,有利于教师、家长及时发现,给予纠正。
4.老师和家长以身作则,做学生表率
小学生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是老师和家长,有的孩子喜欢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有的孩子喜欢模仿老师的言行。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老师就是这样说的……”“我爸(妈)这样说的……”,而高年级学生身上表现得许多不良习惯,或多或少都有他身边教育者的影子,这就对老师和家长的言行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我们要注意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能违反,一旦违反,要在孩子们面前勇于承认错误,正如古人所言:“言教不如身教,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想,通过行为习惯训练的点点滴滴、持之以恒,我们一定能把孩子培养成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身心健康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