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土地与产业协调,促进皖江城市带发展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wei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分析了土地利用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从两者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皖江城市带基于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皖江城市带
  中图分类号 F29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5-03-02
  1 土地利用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同劳动力、资金一样,土地也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资源,各类产业的发展都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土地资源。土地利用的物质生产方式影响着工农业生产与布局、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优化升级。
  1.1 土地利用引导产业布局 产业发展必须以土地为依托,任何产业最终都要座落于一定的地域之上,因此,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和质量的差异性等属性,直接影响着产业的布局。不同地域,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及构成土地的要素(土壤、气候、水文、地貌等)的自然性状不同,适合发展的产业也就不同:第一产业的农业一般分布在土壤肥沃、阳光和雨水充足、地势平坦的地区;林业一般分布在山地、丘陵等区域;畜牧业一般分布在热量充足、降水充沛,适合牧草生长的地区;渔业则依托于江河、湖泊及海洋而分布。
  1.2 土地利用调整产业结构 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供给的稀缺性、用途的多样性等特性,决定了必须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表现在产业发展上,就是要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使土地利用效益尽可能达到最大。
  以城市土地利用为例,不同的厂商和居民使用同一用地的产出是不同的:在区位收益较高的地区布置经济效益较低的厂商和居民,对土地资源是一种浪费,并会阻碍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将经济效益较高的产业布置在聚集效益、区位效益较低的地区则难以达到预期经济效益。通过区域土地资源利用方式不断的优化调整,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3 土地利用制约产业规模 不同产业、不同行业、甚至是不同企业所需土地资源的数量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都有较大的不同。目前,土地价格的不断上涨,导致企业经营成本的上升,制约着产业的发展规模。就从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投入来说,企业为提高竞争力,降低经营成本,他们会选择规模经营,使土地利用效益达到最大化。
  但对单个企业来说,通过选择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对成本的降低是有限的,单个企业规模的有限性致使企业会努力的寻求同一区域的协同效应,范围经济。与关联企业组成联盟,通过信息与技术的交流互通有无,形成产业群。这样产业群所引发的集聚效应吸引着更大同类型的企业加入聚集经济效益高的地区进行生产,从而推动了整个产业的规模化生产。当今的工业园区的出现,各类集群的形成,各个功能区的划分,无不是土地利用而促成的产业集聚。
  2 产业发展是土地利用的根本途径
  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影响着土地资源利用的结构、方式与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必然对土地资源的配置提出新的要求,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就是要与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
  2.1 产业发展导致土地用途的转换 产业发展引起了运输条件、技术手段、土地市场和住宅建设等一系列因素的发展变化,加大了各产业用地的转化压力,使土地资源利用的空间布局形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并且对二、三产业发展的刺激和影响显著强于第一产业,使第一产业用地快速、大量地向二、三产业用地转化。以城市的产业与用地布局为例,城市边缘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土地价格相对便宜、与中心城市协作方便等特点,吸引城区的一些工业和第三产业向其迁移,使城市边缘区的大量农用地转化为工业用地及第三产业用地;靠近城市中心用地被商业、信息、金融、办公等用地取代,原工业用地逐步转变为第三产业用地。
  2.2 产业发展促使土地结构的改变 随着产业发展的不断加速,农业用地和劳动力不断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一、二、三产业土地利用数量的变化比较显著:第一产业在大部分城市中心基本消亡,第二产业逐渐向城市边缘区转移,第三产业在城市中心崛起——以知识经济为方向的文化创意产业、以新兴服务为特色的休闲旅游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信息产业等。受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的影响,第二、三产业越发达的地区对土地需求的数量越大,土地资源利用在类型及数量上也呈现相应的变化。经济发展初期,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大量增加是必然趋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时期,则是控制耕地的减少,重点调整建设用地内部数量的构成。
  2.3 产业发展促进土地效益的提高 从产业用地承载的要素配置效率与产业活动的生产效率角度上看,一般来说,产业活动效率高,则土地利用效率高,反之产业活动效率低则土地利用效率低。目前,提高产业活动效率的有效途径就是产业集聚,随着产业的不断集聚优化,土地资源也不断的改变其产值、产出,谋求其效益的最大化,即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可以说,产业优化升级的过程,也是土地利用效益逐步提高的过程,从而促进了整个区域土地的合理布局、科学利用。
  3 皖江城市带土地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建议
  土地利用与产业发展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2010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为皖江城市带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的同时,该区域土地与产业的协调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3.1 通过土地整理,进行用途置换,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 由于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皖江城市带的许多城市在发展之初没有进行科学规划与控制,土地使用比较混乱。许多工厂分布在城市的中心区域,占用了大量的商业价值高或是适用于第三产业的用地,造成了土地使用不合理,降低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因此,可以通过对皖江城市带土地的规划整理、用途整理和权属整理,将城市中心的工业用地与郊区的用地进行置换,将能耗大、污染重及层次低的加工制造业转移到地价较低的城市郊区,将市中心地段或是地价较高的地段用于发展高增值、低能耗、少污染的金融、商贸、娱乐、科技、教育、信息等产业。   3.2 实施宏观调控手段,调整用地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因此,可采用宏观调控手段,制定一些土地政策,优化皖江城市带的用地结构。发展壮大一批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和工程公司;大力发展高加工度、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延伸产业链;加速轻纺产业扩张升级,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充分开发科技资源和挖掘市场潜力,扩大合作,集聚发展,培育新兴产业,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优先联动发展物流业,进一步发展金融、文化、旅游等产业,建设与长三角联系紧密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推进农业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打造面向长三角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结合产业优化升级的需求,实施土地政策的区域化和产业化,控制皖江城市带的产业用地,提高该区域的居住及生活环境用地,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的优化升级营造环境和提供条件。
  3.3 采用产业链分工模式,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产业分工不合理会导致土地低效、资源浪费等问题,产业的合理分工是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必要环节。某一个行业,其产品的生产制造环节对土地需求较多,而产品设计、技术研发、品牌推广、市场营销等设计和销售环节对土地的需求相对较少。因此,皖江城市带可以从宏观出发,把一些行业(尤其是机械、钢铁、石油化工等)的产品设计、技术研发和市场营销用地安置在土地资源比较紧缺的地区,把对土地资源需求量大的生产基地安置在土地资源相对宽裕的地区,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采用产业链的分工模式,不仅可以缓解皖江城市带土地资源紧缺的局面,实现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又可以使皖江城市带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特定阶段和产业特色,形成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分工,开拓新的产业发展空间,促进产业的有序承接与转移。
  参考文献
  [1]刘平辉,郝晋珉.土地资源利用与产业发展演化的关系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1):95-98.
  [2]刘平辉.基于产业的土地利用分类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3:56-78.
  [3]兰绍清.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与产业空间布局的关系研究[J].当代经济,2012,9(下):78-79.
  [4]黄伟,林锦风.产业升级视角下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问题与对策探讨[J].广东土地科学,2009,8(4):37-41.
  (责编:吴祚云)
其他文献
【目的】针对O型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制备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制O型口蹄疫诊断方法提供物质基础。【方法】用纯化的O型口蹄疫病毒免疫Balb/
摘 要:贵池区油套棉面积为0.67万hm2左右,约占全区油菜面积的50%,通过近2a的品种展示筛选,参试品种均适合该区棉套油栽培,其中综合性状表现最佳的品种为:沪油杂4号、秦油10号、华协102、沣油737、川油36。  关键词:油套棉;油菜;品种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3-04-47-03  贵池区油菜常年种植面积为1.33万hm2
摘 要:生态学是研究多尺度下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一直是高校生物、地学及生态环境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生态学研究取得一系列研究进展,学科水平有了快速提升。但国内高校尤其是地方新建院校长期以来仍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相对陈旧的教学内容。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概况了新建地方高校在生态学实验教学方面面临的现实困境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其产
设计了一种具备CANopen通信协议的甲烷气体检测仪,给出了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该检测仪采用可编程放大器且差分输入24位高精度的AD芯片作为信号调理模块,提高了系统的测量精
提取鲁西牛血液DNA样品,PCR扩增后用基因自动测序仪进行基因扫描分型,研究Y-STR微卫星位点UMN0929,UMN0108,UMN0920和INRA124在鲁西牛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结果发现,156头无亲缘关
用PCR法扩增了牛疱疹病毒Ⅰ型Bartha Nu/67株gB基因,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BAD/TOPO中构建重组质粒pBAD-gB。将pBAD-gB质粒转化大肠杆菌TOP10后进行了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了
采用PCR技术,扩增了猪瘟病毒石门株NS3基因的丝氨酸蛋白酶、NTPase、RNA解螺旋酶活性功能区长度为2000bp的片段,将其克隆到pET-32a中,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NS3,并将其在大肠杆
通过RT—RCR得到线虫fat-1基因全长,将其N端亲水区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中,构建重组质粒pGEX-fat1-N,将其转化大肠杆菌,并进行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GST-fat1-N融合蛋白进
通过对安徽省产业协会提供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P71-13-2、09-崇9、09-崇10、09-崇26、09-崇30、崇29-4、皖油14(ck),进行产量、抗逆性及区域适应性田间综合鉴定,为新品种审定
摘 要:针对四川省丘陵地区主产粮食乡镇种粮效益不高,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特进行了高效种植模式试验,经过多年的研究调查,摸索出丘陵区主产粮食高效种植新模式,为四川省粮食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丘陵地区;耕作制度;种植模式  中图分类号 S3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9-42-02  Abstract:In the main grain produce t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