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八大山人花鸟画风格成因及特点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xingjie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八大山人独特的人生经历和身世使他的性格发生了改变,通过对自然界事物的描绘来表现内心的世界,本文就八大山人花鸟画的形成风格和原因及特点进行了分析论述。
  关键词:八大山人;花鸟画;成因及特点;影响力
  朱耷,清四僧之一。谱名朱统,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子。朱耷生长在宗室家庭,从小受到父辈的艺术陶冶,十一岁能画青山绿水。后经历了改朝换代,其家族开始没落,使他的心理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后看破红尘,避世在山中潜心研究花鸟画。在他六十岁时开始用“八大山人”署名题诗作画,又因经常把四字连起书写,又像“哭之”、“笑之”,借以宣泄出他内心的苦楚。其弟朱道明,风格与朱耷相近,并且更加粗犷奔放。他的书画署名为牛石慧,这三个字连在一起,好似“生不拜君”,侧面表现了对清王朝誓不屈服。他们两兄弟把明朝国姓“朱”拆分成“牛”“八”,这样的隐姓埋名,隐居避世真可谓是良苦用心啊。
  在八大山人大概34到36岁之间是他花鸟画的萌芽期。此时的他正经历了国破家亡,遂遁入佛门。他的画多是描述自然事物,受徐渭、周之冕影响,在笔墨上基本都采用勾花点叶等手法,墨色清净润泽,这样用笔除了精准还具有精致、柔和的味道,明显受到“禅”的影响。后几十年禅宗给了他精神力量,直接影响了他的思想和行为,这个力量让他走过了坎坷的命运,给他信心走完艰难的生活,不仅抚慰了他的身心更升华净化了他的灵魂,同时也成就了他的艺术之路。在某些情况下,禅与画在关系上有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既要求忘却世间的辉煌和财富,也要找到内心的宁静与肃穆。八大山人的画宁静纯碎、润泽温和,这与他的修行有着直接的关系。
  八大山人这个名号是在他57岁时绘画有了自己的风格,在突破期时才开始使用的。因连写似“哭之”“笑之”,这都是他真实的情感流露,是国破家亡之际的大声痛哭还是隐居避世顿悟后的仰天大笑,书画后署名是时时刻刻在警示自己,既有他内心真实情感的外露,又有深远的意义。因为情感激烈的宣泄出来,似癫非癫,这种妙是他这段时期绘画风格的概述。
  在他晚年由于清朝政权已经稳固,所以康熙帝放宽了对前朝遗民的政策之前的苦闷成为了他创作的动力。借游走于笔墨之间,穿梭在天地万物来释放自己。摆脱了“小我”,自我痴迷在艺术境界里,感受到自然的周而复始,源远流长,实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其画作造型简单,经常是一只鸟,一条鱼,化繁为简,阴阳结合,简单而多变
  既然说到了八大山人笔下的鱼鸟,就不得不说让人津津有味的白眼夸张眼神。在他的作品中,有很多这样的构图,一般是在鱼头的中心的画一个圆,说是鱼的眼睛,黑色和沉重的黑色圆点在眼睛上,表达为鱼的眼珠。这种夸张的画法透露出偏执,激进,叛逆的态度。在八大山人如此的高龄下还能有如此心境与产尘脱俗的作品,给后人留下许多艺术财富,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八大山人的山水和花鸟画具有强烈的艺术成就、高度个性化的风格,尤其是其简洁写意花鸟画。综观八大山人的花鸟画,其影响力无处不在。近现代的诸多国画大师例如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等都从八大山人的书画中体会笔墨的精妙之处,并结合背景从而更加领悟作品的意境。齐老先生在她的晚年绘画作品《梨》中曾提过跋,“此白石四十后之作,白石与雪个同肝胆,不学而似,此天地鬼神能洞鉴者者,后世有聰明人必谓白石非妄语。”意思是我与苦禅都曾学习八大山人画中的精妙,却不曾学会,只能画出相似的感觉,却永不得其精髓。又在《老萍诗草》中叹说过,可恨自己没有生在三百年前,为山人磨墨整理纸张,如果山人不需要,哪怕在门外饿着也不离去,只为看看山人画画,也是一件快活的事啊。诸如此类的语录有很多,由此可见齐白石老先生是有多么的崇拜八大山人啊。潘天寿也曾直言不讳的表示过自己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都是受了八大山人的影响。
  八大山人用石头、孤鸟、鱼、乌龟、残荷等打开了花鸟画中一个新的格局,花鸟画不再是单纯的富贵吉祥,富有朝气,而是可以表达另一种荒凉、厌世、叛逆的心境,注入感情构成了新的风格,这不同于其他的画家。八大山人的花鸟深深地促进了后世写意花鸟的发展。正是这大胆的构图,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代又一代国画大师。
  如果不提前了解八大山人的生长环境,就会把他的作品简单的定义为抽象的审美样式,但是如果你和八大山人站在同一个历史舞台上,感受到因为改朝换代带来国破家亡的沉痛打击,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他选择禅宗,为什么他只单画一只鸟或一条鱼,为什么他画的鱼有着那样的鱼眼,这都是八大山人内心情感在强烈碰撞后重生的新的艺术境界,他打开了物我合一的绘画方式,八大山人一直处在一种居高和寡的状态,但对于把传统写意花鸟传统艺术一直传播到现在,对当代中国画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他用化繁为简的方式向后世的人们诉说着他一生之中心境的变化,这种变化预是他本身思想情感的解放。这不仅对中国当代写意花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更对当代艺术家寻找画笔语言和方向也起到了启示作用。
  作者简介
  赵妍(1993—),性别:女,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单位(北华大学),职称:在读研究生,学历(2016级硕士)研究方向:美术学国画。
  (作者单位:北华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和自然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父权制意识是导致女性和自然受到歧视和压迫的主要原因。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解读小说中体现的生态女性思想。文章发现,约翰.福尔斯在该小说中表现了其对父权制社会的反感,同时也表达了希望建立两性和谐生态社会的愿望。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女性;自然;  Abstract:Ecofeminism believes that there is
期刊
摘 要:山水画是中国画的主要画种之一,山水画是由许多的山水画家不断学习创新发展至今,由此也出现了许多丰富的技法,皴法作为山水画主要技法之一,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皴法也体现出许多新的特征。它不断成熟和完善,成为山水画一个完备的绘画语言体系。山水画,一直是以山石为创作主体进行创作的,学好山水画,练习山石画法是基础,而山石画法也都是从画山石皴法开始,因此,掌握好山石皴法是画好山水画的基础
期刊
摘 要:对瓦舍文化的研究离不开对民间笔记的挖掘,许多民间笔记在社会生活方面,材料丰富,可信度较高。从民间笔记中可以看出瓦舍文化具有三方面独特气质,娱乐性、商业性;专一性、继承性;交叉性、多元性的市民文艺。  关键词:民间笔记;瓦舍文化;瓦舍独特气质  一、瓦舍文化有自身的独特特质,娱乐性、商业性  这是瓦舍文化最大的特质。娱乐性方面,瓦舍是城市中供人们常年娱乐的大型综合游艺场,其中以勾栏娱乐为中心
期刊
摘 要:传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为校园平安和谐贡献出了很大的力量,但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人的积极品质与发展性,关注对象局限在心理问题学生及大学生普遍心理问题,较少关注普遍学生的积极品质培养。积极心理学被认为是传统心理学的补充,研究内容是对人的积极品质的培养,将积极心理学的观念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拓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对象以及形式,以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本文实践研究中对360名在校大
期刊
摘 要:竹编的种类按照功能的不同分为日常生活用具类、工具生产类、文化用具类和艺术欣赏类。竹编在材质、色彩、图案、肌理、审美、结构等上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用于室内隔断,既有传统符号的特征,又具有现代艺术气息。设计中,要遵循整体性、功能性和艺术审美性。  关键词:竹编;室内隔断;应用;  竹编是指由竹子作为原材料,以竹蔑的形式通过经纬交织的方式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和组合所形成的物体,千姿百态的竹编作
期刊
摘 要:艺术风格是一个艺术家艺术作品的特征,也是一个特定艺术时期的艺术风格。色彩、形式等绘画语言都对艺术的风格起用着决定性的。色彩在不同的艺术家和艺术时期都有不同的艺术表现。从艺术风格学的角度对不同时期的色彩特点进行共性的归纳。  关键词:艺术;风格;色彩  一、艺术风格学  沃尔夫林是用艺术风格作为研究美术史方法的奠基人。艺术风格学的方法是搁置作品的主题、内容、社会、艺术家个人情感等主观因素和客
期刊
摘 要:华县皮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是陕西东路皮影的代表,对它的保护既可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将进一步提升秦东地区的文化建设水平,更可以增加华县人民的收入,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本文通过探究华县皮影的保护现状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华县皮影保护现状对策  华县皮影是陕西东路皮影的代表,以其雕刻精美的艺术造型,奇妙精湛的演出技巧,土色土香的
期刊
摘 要:“涂鸦”一词出自唐朝诗人卢仝,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开始流行,随着需求关系的发展逐步蜕变成具有时代色彩的艺术性行为。而人们对现代市场上商品的关注点越来越偏向于产品包装的个性化、人性化,由于消费者对于具有颜色亮丽、造型新奇、独特的现代化风趣的包装总是赋予由衷的喜爱,随之包装设计中出现了大量的动漫元素,用以体现包装的“时尚感”“年轻化”与“童真感”,让商品更具有吸引力。DIY涂鸦方式
期刊
摘 要:在我看来,专题摄影是纪实摄影所衍生出来的一种广泛用于新闻摄影的拍摄形式,是摄影师确定拍摄主题后,通过对拍摄主题的深入研究、计划,进行周期较长的拍摄而形成的一组作品。每组作品的背后都源自一个真实的故事,如何做才能通过图片讲好这个故事呢?对专题摄影的叙事性的研究将对我们的专题拍摄起到重要的帮助。  关键词:专题摄影;叙事性;如何做  中图分类号:J402  Silent Repertoire-
期刊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奠定了中国人的一切文化行为与思想行为,接受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教育熏陶,就深知道德底线的存在,能够辨别基本的善恶。传统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所经历的的风风雨雨,年年岁岁的摸打滚爬,它所环绕的,无非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氛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左右着我们的一言一行,串联着这国人浩瀚历史的点点滴滴。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文化素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