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拣、托运、装车……在北京海淀万柳东路20号,院内快递网点200多人每天早上6点就开始忙碌。一辆辆满载包裹的三轮车像出海的渔船,四散各处,夜晚才能“归港”。
2004年,叶长林从安徽老家来到北京做快递员。10多年时间,他从“快递小哥”变成了这个快递网点的负责人。“当时,我们只有十几个人,负责整个中关村区域的快件收派。现在200多个派送员,日均30000票的进出港量,配送区域却已经缩小到当年的四分之一。”
从纯人力肩扛手提的“苦力活”,到自动化智能化运营的“人机协作”。短短数十载,中国快递从成长初期的边缘行业,蜕变为整个社会的明星行业。
快递业起步于国外,当时主要靠供应链物流开展商务快件业务。中国快递早期以国有为主,主要是与国际快递企业合作,开展国际业务。
1979年,日本OCS快递公司与中外运合作,开始在中国开展国际快递业务,这是世界快递首次进入中国,标志着中国快递的起步,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中外运也因此成为中国最早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
1980年,中国邮政开办国际邮政特快专递业务,开创了我国快递业。1984年,中国邮政开办国内特快专递业务,一年后成立中国速递服务公司,全面开展快递业务。直到1992年,中国的快件量接近1000万。
1993年,王衛带领6个人在广东顺德成立了顺丰速递。当时他们靠人背肩扛,往来于香港和内地之间,主要运输商务快件、商务票据、产品样本等。
同年,申通快递成立,创始人叫聂腾飞,他带领一群小伙伴,也是靠人背肩扛,往来于上海和江浙一带运输商务快件。
1994年宅急送成立,1999年韵达速递成立,2000年圆通速递成立,2002年中通快递成立,2003年百世快递的前身汇通快运成立……这一批民营企业,为快递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此时的快递业还属于“草根行业”,让人津津乐道的是——浙江桐庐,这个小县城被称作“中国民营快递之乡”,著名的“三通一达”全部发源于此。
如今,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经超过美、日、欧发达经济体之和,规模连续5年稳居世界第一,是第二名美国的3倍多,占全球快递包裹市场的一半以上,成为全球快递包裹市场发展的动力源和稳定器。
《2020年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增量近200亿件,创历史新高。快递业务量连续7年稳居世界首位,占全球六成以上。
快递业在发展初期,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低成本人力资源,依靠成本和价格优势,以规模效应驱动行业发展。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快递协会会长高宏峰指出,今后快递业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不能仅停留在“长块头”,也要“长智慧”,要从规模驱动转向技术驱动。
面对逐年递增的货物量,以及不断升级的客户需求,物流企业实现了从以往的一天计算到后来的以小时计算,再到如今的以分钟计算,这其中科技创新功不可没。
2020年,日日顺物流建成的大件物流首个智能无人仓正式启用,其仓内的AGV小车应用二维码+惯性+视觉自主导航AGV,实现了零货损高效率的全自动设备路径优化。其龙门拣选机器人可以借助机器视觉和龙门机自动控制等技术完成快速分拣。
同年6月,亚洲首个全流程智能柔性生产物流园——京东物流北斗新仓正式启用,该仓库可在极端复杂的场景下进行高效率、高精度、高度自动化、密集波次、多种件型的拣选作业。
同年10月,菜鸟上线的第三代无人仓,可将从商品存储到直接发货的全流程打通。这一代仓库机器人速度更快、续航时间更长、承重更高,并且添加了 5G 网络,可以通过物联网接口连接更多智能设备。打通存储、售卖、订单、包裹后,菜鸟新无人仓可以直接从存储区发货,省掉中间环节。
运输行业在发展中需要应对多重挑战,如运输易腐生鲜食品,除了需要监控车厢温度,防止食品腐败,控制制冷系统外,还要求实现记录、追溯的功能。这背后都少不了物联网技术的功劳。
在运输车辆装上物联网卡,借助网络,就可以实时查看车辆位置状态了,这是你能及时查询到快递物流信息的原因。利用传感器+物联网+无线智能设备,就可以监测集装箱的电量、温度、湿度等状况,轻松监控食物温度和湿度。
对于物流企业而言,末端配送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基于此,各家物流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和推出更加智能便捷高效的终端自动配送设备。例如顺丰旗下末端服务平台“驿收发智慧驿站”推出的智能配送机器人“小优”,具备“自动化派送、自主搭乘电梯、错峰服务、云呼通知、取件码快速取件”等服务特点,驿站小哥们只需要在驿收发系统预约,系统便会自动呼叫“小优”派件,“小优”可以无障碍完成从驿站到各个楼层的派件。
2020年9月17日,阿里巴巴在云栖大会上发布了第一款机器人“小蛮驴”。据了解,“小蛮驴”充4度电就能跑100多公里,每天最多能送500个快递,无论是打雷闪电、风霜雨雪,还是地下车库、狭窄隧道等极端环境都不会影响其工作效率。
随着无人仓、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物流设备的应用,“快递小哥”的工作内容将更有技术含量,人们对快递服务水平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谈及快递业的未来,高宏峰说:“中国快递必须积极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调整、完善自己,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来源|综合人民网、计算机世界
2004年,叶长林从安徽老家来到北京做快递员。10多年时间,他从“快递小哥”变成了这个快递网点的负责人。“当时,我们只有十几个人,负责整个中关村区域的快件收派。现在200多个派送员,日均30000票的进出港量,配送区域却已经缩小到当年的四分之一。”
从纯人力肩扛手提的“苦力活”,到自动化智能化运营的“人机协作”。短短数十载,中国快递从成长初期的边缘行业,蜕变为整个社会的明星行业。
快递业起步于国外,当时主要靠供应链物流开展商务快件业务。中国快递早期以国有为主,主要是与国际快递企业合作,开展国际业务。
1979年,日本OCS快递公司与中外运合作,开始在中国开展国际快递业务,这是世界快递首次进入中国,标志着中国快递的起步,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中外运也因此成为中国最早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
1980年,中国邮政开办国际邮政特快专递业务,开创了我国快递业。1984年,中国邮政开办国内特快专递业务,一年后成立中国速递服务公司,全面开展快递业务。直到1992年,中国的快件量接近1000万。
1993年,王衛带领6个人在广东顺德成立了顺丰速递。当时他们靠人背肩扛,往来于香港和内地之间,主要运输商务快件、商务票据、产品样本等。
同年,申通快递成立,创始人叫聂腾飞,他带领一群小伙伴,也是靠人背肩扛,往来于上海和江浙一带运输商务快件。
1994年宅急送成立,1999年韵达速递成立,2000年圆通速递成立,2002年中通快递成立,2003年百世快递的前身汇通快运成立……这一批民营企业,为快递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此时的快递业还属于“草根行业”,让人津津乐道的是——浙江桐庐,这个小县城被称作“中国民营快递之乡”,著名的“三通一达”全部发源于此。
如今,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经超过美、日、欧发达经济体之和,规模连续5年稳居世界第一,是第二名美国的3倍多,占全球快递包裹市场的一半以上,成为全球快递包裹市场发展的动力源和稳定器。
《2020年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增量近200亿件,创历史新高。快递业务量连续7年稳居世界首位,占全球六成以上。
快递业在发展初期,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低成本人力资源,依靠成本和价格优势,以规模效应驱动行业发展。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快递协会会长高宏峰指出,今后快递业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不能仅停留在“长块头”,也要“长智慧”,要从规模驱动转向技术驱动。
面对逐年递增的货物量,以及不断升级的客户需求,物流企业实现了从以往的一天计算到后来的以小时计算,再到如今的以分钟计算,这其中科技创新功不可没。
2020年,日日顺物流建成的大件物流首个智能无人仓正式启用,其仓内的AGV小车应用二维码+惯性+视觉自主导航AGV,实现了零货损高效率的全自动设备路径优化。其龙门拣选机器人可以借助机器视觉和龙门机自动控制等技术完成快速分拣。
同年6月,亚洲首个全流程智能柔性生产物流园——京东物流北斗新仓正式启用,该仓库可在极端复杂的场景下进行高效率、高精度、高度自动化、密集波次、多种件型的拣选作业。
同年10月,菜鸟上线的第三代无人仓,可将从商品存储到直接发货的全流程打通。这一代仓库机器人速度更快、续航时间更长、承重更高,并且添加了 5G 网络,可以通过物联网接口连接更多智能设备。打通存储、售卖、订单、包裹后,菜鸟新无人仓可以直接从存储区发货,省掉中间环节。
运输行业在发展中需要应对多重挑战,如运输易腐生鲜食品,除了需要监控车厢温度,防止食品腐败,控制制冷系统外,还要求实现记录、追溯的功能。这背后都少不了物联网技术的功劳。
在运输车辆装上物联网卡,借助网络,就可以实时查看车辆位置状态了,这是你能及时查询到快递物流信息的原因。利用传感器+物联网+无线智能设备,就可以监测集装箱的电量、温度、湿度等状况,轻松监控食物温度和湿度。
对于物流企业而言,末端配送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基于此,各家物流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和推出更加智能便捷高效的终端自动配送设备。例如顺丰旗下末端服务平台“驿收发智慧驿站”推出的智能配送机器人“小优”,具备“自动化派送、自主搭乘电梯、错峰服务、云呼通知、取件码快速取件”等服务特点,驿站小哥们只需要在驿收发系统预约,系统便会自动呼叫“小优”派件,“小优”可以无障碍完成从驿站到各个楼层的派件。
2020年9月17日,阿里巴巴在云栖大会上发布了第一款机器人“小蛮驴”。据了解,“小蛮驴”充4度电就能跑100多公里,每天最多能送500个快递,无论是打雷闪电、风霜雨雪,还是地下车库、狭窄隧道等极端环境都不会影响其工作效率。
随着无人仓、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物流设备的应用,“快递小哥”的工作内容将更有技术含量,人们对快递服务水平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谈及快递业的未来,高宏峰说:“中国快递必须积极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调整、完善自己,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来源|综合人民网、计算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