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行动:半个世纪前的中国航天员选拔

来源 :读报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航天员最初的选拔,其实早在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上天那年,即1961年,就已经开始了。这次选拔严格说来应该叫试选。由于整个过程神速而绝密,所以具体内幕很难作详细考证。幸而有一位当年的入选者——空军飞行员方国俊,对这段往事记忆犹新,从他的回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次试选的大致情况。
  挑选中国的加加林
  方国俊说,1961年下半年,我和20多个飞行员被秘密挑选出来后,集中在了十一航校。一到航校,一个姓余的领队对我们说,你们的任务就是改装歼-7飞机。改装也许成功,也许失败,要作好最坏的打算。中国当时刚刚引进两架歼-7飞机,我们不明白为什么要改装,更不清楚为什么要我们“作好最坏的打算”。那位姓余的领队见我们脑子转不过弯来,又说,你们怎么这么不开窍!就再也不说话了。后来有专业人员来了,既不提改装飞机的事儿,也不让我们去试飞,只是很随意地问问,看报纸没有?苏联的加加林已经上天了,你们有什么感想啊?后来,又有领导找我们谈话,也有专家和我们聊过,可谈的都是一些飞机的事,比如飞机哪些地方先进,能不能突破地球大气层,就是只字不提飞船的事儿。但每天都有人在观察我们,好像在等待着什么,直到后来,有人才偷偷给我们透露了点内情,说苏联有了加加林,中国也想有加加林,上级打算从我们这批飞行员中挑选中国的加加林。
  过了三四个月,可能是因为那个年头闹灾荒的缘故,就让我们回部队去了。临走前有人还叮嘱我们说,回去后如果单位问你们为什么又回来了,你们就说改装新引进的歼-7飞机,体检没有过关;以后需要时,你们要招之即来,随叫随到。
  然而在此后的若干年里,再也没有任何动静。据说不少飞行员回去后一直在等,虽然谁也没有说过他们就是未来的航天员,更没有人承诺过一定让他们回去,但他们自己心知肚明,一直默默地等待着。遗憾的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一直等到离开飞机驾驶舱,等到头发花白,等到杨利伟上天,最终也没等到上级通知他们回去的那一天。
  秘密任务
  7年之后,即1968年8月20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根据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建议,向国防科委提出选拔和训练航天员的申请。国防科委随后向中央军委呈送了《关于选拔和训练航天员的请示报告》。接着,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组织专家深入空军飞行部队,与飞行员和航空医生进行多次座谈,作了一年多的调研,之后初步制订了航天员的医学选拔方案。一直到1970年10月,中央军委才以红头文件的形式,正式下达了选拔航天员的秘密任务。
  空军和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当即联合组成了一个选拔航天员的班子,从1970年10月13日起,乘坐由空军提供的一架专机,先后奔赴沈阳、南京、广州和北京四个军区进行选拔。这次选拔分为初选、复选两个阶段。初选从1970年10月中旬起,至1970年1 2月中旬止,历时两个月;复选从1971年2月起,至1971年5月止,历时三月有余。由于当时中国尚无选拔航天员的现成经验,选拔中就参考或套用苏联和美国的某种模式及某些做法。王德汉参与了这次选拔的全过程,对内情比较熟悉。
  王德汉说,我们接到任务后,风雨兼程,马不停蹄,先在四个军区的空军的14个歼击机部队蹲点100多处,然后从1918名飞行员中初选出215人,又从这215人中挑选出88人。第二年1月再将这88名飞行员分3批通知进京,秘密集中在空军总医院,实行严密封闭管理,不准与外界接触,禁止与家人联系,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接受五花八门的检查。
  而这时已经从一名飞行员晋升为空军某飞行团团长的方国俊,有幸再次成为这88名候选人中的一员。方国俊说,我接到去北京复选的通知后,连对家人都来不及交代一下,就赶到了北京、,一到北京,我们就住进空军总医院的一栋小楼里,就是现在的八里庄。一进小楼,就让我们换上病号服,搞得我们莫名其妙,也让小楼外的人大惑不解:新来的这伙人到底是干什么的?说他们是正常人吧,每天都去用紫外线灯消毒;说他们是病号吧,每天进进出出,个个活蹦乱跳,生龙活虎,打球跑步,比谁都能折腾。直到有一天,上级给我们放映了苏联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上天的纪录片,我们这才恍然大悟。
  此次选拔,从88名飞行员中最终选出了20名预备航天员,方国俊再次有幸成为这20名中的一员。然而遗憾的是,这位从1953年开始驾机飞行直至1995年退役,在天上飞了整整42年的“老飞”,尽管两次参选,两度入围,最终却因“曙光号”飞船计划的搁浅而永远失去了飞天的机会。2003年10月15日,已经赋闲在家多年的方国俊守在家中的电视机前观看“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实况。当杨利伟遨游太空的画面出现在面前时,他禁不住潸然泪下……
  “7·14”办公室
  航天员选拔结束后,紧接着就是航天员的训练。1971年5月12日,空军接到中央军委紧急命令,要求立即成立“宇航员训练筹备组”。当时的预想方案是,由空军负责,成立一个大约500人的宇航部,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对中国首批航天员的训练。然后,再用“东风五号”运载火箭发射“曙光号”飞船。第一次上天的航天员为两名,发射时间是1973年底。
  时任空军司令员的吴法宪接到军委紧急命令后,当即组织人马,火速行动,当天便发出絕密电报,紧急命令空军二十四师师长薛伦、三十四师副师长李振军以及郭儒茂、刘树志、徐培根、李瑞祥、邹永利7名干部,务必于5月14日前赶到空军招待所报到。电报十万火急,接到命令的7名空军干部却一头雾水。
  薛伦等稀里糊涂报到后的第二天,即5月14日,“宇航员训练筹备组”便宣布成立,薛伦任组长。薛伦说,我接到命令后,什么都没给我说,只让我停下手头所有工作,立即去北京东交民巷报到。报到前我不知去干什么,报到后我同样搞不清要干什么。筹备组成立后,空军的一位副参谋长和政治部副主任给我们交代工作说,毛主席已经批了,要你们搞宇航工作,训练中国的宇航员,必须在1 1月前做好接收宇航员的一切准备工作,确保训练如期进行。关于你们的调动,总政李德生主任也批了,你们先工作起来,以后再下命令。还给我们看了一个复印件,我记得上面好像有毛主席的批示“同意”两个字。大家听了后,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很紧张,压力也很大。因为我们过去只训练过飞行员,没训练过宇航员,都是门外汉,怎么训啊?   由于时间紧迫,“宇航员训练筹备组”没有现成的办公室,只有临时借用空军学院的四十九号楼办公。领导再三叮嘱的只有一条:保密,保密,一定要保密!所以训练航天员的事谁也不能说,父母、老婆、孩子不能说,亲友、战友、朋友更不能说。甚至连“宇航员训练筹备组”这个名称,对外也只能使用代号,不能提“宇航”两个字。使用什么代号呢?后來不知是谁的主意,说毛主席批准“曙光号”飞船工程的时间是7月14日,就用“7·14”做代号吧。于是“宇航员训练筹备组”对外就叫“7·14”办公室。
  由于保密工作做得好,不仅外界未有丝毫察觉,甚至连空军学院的院长也搞不清真实内情。更有意思的是,与薛伦他们同时悄悄进驻空军学院的还有一个秘密组织,这个组织的人与薛伦他们朝夕相处,天天见面,笑脸相迎,但彼此却始终守口如瓶,谁也搞不清对方的底细,也从不向对方打听。直到多年之后,薛伦他们才知道对方是搞弹道导弹的,而对方也才知道薛伦他们是训练宇航员的。
  计划中断
  薛伦说,在那个年代训练宇航员是一件相当艰难的事。一切都是从零开始,而准备时间却只有几个月。宇航员的吃喝拉撒以及飞行训练等,我们样样都得管。一方面,我们要为宇航员找住房、找食堂,在生活上做好各种安排;另一方面,还要到各个高校物色教员,准备训练教材,以及和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协调宇航员的生命保障系统训练:同时自己还得拼命学习英语和各种宇航知识,唯恐不能胜任工作。
  1971年8月,薛伦等人还去西昌卫星发射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回来不久就预订了去南京的机票,准备于9月14日赴紫金山天文台学习天文学知识。从当时的计划进度和工作成效来看,按上级的要求在11月接收宇航员,应该不成问题。可谁也没料到,9月13日,即他们准备动身去南京的头一天,突然接到上级紧急通知:所有人员在家待命,哪儿也不准去!
  怎么回事?原来,问题出在林彪身上。1971年9月13日,林彪乘飞机外逃,摔死在温都尔汗。这就是20世纪发生在中国的震惊中外的“9·13”事件。
  “9·13”事件的突然爆发,打乱了薛伦他们的计划,也改变了宇航员的命运。这个事件不仅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人们的心态,还直接影响到了“曙光号”飞船的研制进度乃至研制方向。
  而全国受影响最大的是军队,军队中受冲击最大的是空军!
  “9·13”事件爆发的当天,空军内部局势急转直下,剑拔弩张。原因很简单:林彪的飞机是从空军被私自调走的,空军司令员吴法宪被认为是林彪的死党,空军理所当然就成为上级追究、审查的“重灾区”。于是,空军不少军官一夜间成了审查对象。而由空军负责并设在空军学院的“宇航员训练筹备组”即“7·14”办公室,自然也在劫难逃。
  “7·14”本是毛泽东批准“曙光号”飞船工程的日期,可专案组进驻空军后,有人却疑神疑鬼,说“7·14”就是“起义室”,“7·14”办公室就是林彪的“起义室”,是林彪设在空军的司令部,而“7·14”办公室的7个军官自然就是林彪的死党、林立果的同伙,他们设立“7·14”办公室的目的就是要搞政变!于是,薛伦等人统统被抓了起来。薛伦等人被关了半年,有的甚至一年,直至后来确认“7·14”办公室与林彪无关,才被放了出来。中国宇航员的首次训练筹备工作也由此中断。
其他文献
蒋介石在抗战初期曾提出过将国共 两党合并成一个大党的设想。围绕这一主 张,国共双方进行了多次谈判,但终因对 合并后组织形式的理解存在重大差异,未 能谈拢。  蒋介石向中共表达合并两党意图  在1937年6月的庐山谈判中,蒋介石向周恩来提议:一、成立国民革命同盟会,由蒋指定国民党的干部若干人,共产党推出同等数目之干部合组之,蒋为主席,有最后决定之权。二、两党一切对外行动及宣传,统由同盟会讨论决定,然
期刊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高兴祖是我国最早致力于南京大屠杀研究并取得杰出成就的学者。早在1960年代,他就在这一领域艰苦耕耘,成为新中国南京大屠杀研究的拓荒者,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家仇国恨:斑斑血泪铭记心  1928年12月出生于江苏常州武进的高兴祖,亲历了日本侵华战争的残酷,而且家庭也付出了血的代价。其父高柏桢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抗战中又投入到抢救和接应沦陷区多所学校撤退至大后方事宜,并和随员一起搜集、
期刊
在当代中国的传媒史上,曾出现过这样一张著名的照片:一位“大眼睛”女孩坐在破烂的书桌前,手拿铅笔,蓬乱的头发下,一双充满渴望的眼睛无助地望着镜头。多少年来,这张名为“我要上学”的照片深深震撼了无数人的内心。幸运的是,这位名叫苏明娟的女孩,最终实现了“我要上学”的梦想——在“希望工程”的帮助下。  我国最少落后日本82年  实际上,在20世纪的中国,像苏明娟一样的孩子绝不在少数。尽管早在1949年,《
期刊
最近堪称华为的艰难时刻。当地时间2018年12月1日,加拿大政府应美国的要求在温哥华逮捕了华为公司副董事长、CFO孟晚舟。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已相继对华为发出禁令。走出国门20年后,已经将自己定位为“全球公司”的华为.正面临着一次巨大的考验。  “走出去是为了活下去”  成立于1987年的华为,从代理香港公司产品起家,逐渐开始自主开发产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通过单一产品的持续开发与生产,用“
期刊
近年来,大病众筹平台接连上线。据记者统计,截至2018年底,轻松筹、水滴筹、爱心筹三家大病网络众筹平台共帮助超过373万个家庭,筹款总额逾415亿元。  用户广、热度高,争议也多。的确有人钻空子——开假病历,捏造病情,或将善款挪作他用,自我消费。一起起诈捐被曝光。一次次捐款被退网友,爱心资源被消耗,社会信任被消磨,公益认同危机屡次被引发……  浑水  今年3月11日,四川省乐山市慈善总会网站公示,
期刊
从今年2月开始.不少夫妻就已经开始担心即将出台的新版个人征信报告带给自己的影响。随着新版征信报告正式推出时间的落定,有意向“假离婚”的人开始担心,新版征信报告是否会堵上这一窗口?除了买房和贷款外,新版征信报告还会给居民生活带来哪些或好或坏的影响?  新征信报告记录配偶信息更齐全  新版征信报告将于今年5月正式面世。征信信息的时长和详细程度将进一步提升,失信风险增加。  目前,个人的征信报告主要指中
期刊
去年10月,西瓜视频在北京举办美食博主沙龙,王刚穿着白T恤、黑外套,一只手别在身后,站得笔直,看起来像个胸有成竹的企业家在分享交流。“10W+不是爆款,我觉得300W+才是爆款。”语出,原本嘈杂的现场安静下来,台下几十个美食博主将注意力重新投射到这个矮小精瘦的年轻人身上。  彼时,他做了一年半时间的美食自媒体——美食教程累计播放超过5亿次,在国内积累了1000多万粉丝,同时也是少数能火到海外的美食
期刊
与韩寒聊天,有的时候像在玩“脑筋急转弯”,他只需机锋一转,语意就变了一个方向,小包袱抖得足以去说单口相声。韩寒有作家的敏锐、赛车手的迅疾、导演的沉着,而贯穿这三个身份的是他的聪明。韩寒的人生就飞驰在他的大脑中,他拒绝把自己活成一个套路。  何况,一个人本来就有多面的性格,下笔如刀,但对人时却腼腆;看似无畏,但骨子里却有悲凉。长大了的韩寒,换了另一种方式登场,他用笑容和倾听代替了轻狂于世,他从舆论场
期刊
“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这句话形容近期丑闻频发的韩国娱乐圈再贴切不过了。随着警方调查深入,韩国娱乐圈与政界相互勾结的黑幕相继曝光,韩国总统文在寅也不得不出面回应.承诺彻查并严惩娱乐圈的官商勾结。  警官放弃责任良心 暗中包庇犯罪行为  2019年初,韩国偶像男团BIG BANG成员李胜利(原名李胜贤)经营的“BURNING SUN”酒吧因发生暴力伤人事件遭调查,很快,这里过去多次发生的暴
期刊
短短不到5个月,波音737 MAX 8两次坠落,特别是3月10日埃塞俄比亚空难之后,波音公司MCAS系统(机动特性增强系统)遭千夫所指,已经被“宣判”为空难罪魁。 “我理解波音公司设计这个系统的初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通航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原北航飞机系主任黄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过去,飞行员需要手动处理飞机失速的情况,MCAS这种智能系统是想给飞行员减负,减少他们的操作任务量。”但从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