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参事、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杨忠岐:建立探险旅游安全保障机制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odste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提高,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但当前,旅游业特别是探险旅游领域发生的一系列涉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亟待从政策层面予以重视、解决。
  国务院参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杨忠岐认为,对户外探险、探险旅游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监管机制,保障参与探险旅游活动的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是迫在眉睫的事。只有保障活动的安全性、降低事故发生率,才能促进相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中国探险协会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户外探险类事故报告》显示,尽管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境内户外探险类活动场域开放时间较同期变短,但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依然发生了165起户外探险类活动事故。
  事故中伤亡率达68.5%,平均每两起事故中就有一人死亡,受伤致残率在10%至30%之间,50岁以上伤者致残率更高。这些频发的事故,不仅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产生了诸多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
  那么,如何有效遏制探险旅游事故多发给我国旅游业产生的负面影响,有效规范我国探险旅游事业?杨忠岐给出6点建议:
  一是制定探险领队职业标准。户外探险旅游的导游是探险活动的领队,其必须具备高于普通导游的知识技能和身体素质。应建立探险旅游领队职业资格等级划分制度,将探险领队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认可的新职业,根据探险类活动的危险程度,将探险活动划分为初、中、高三级,规定探险领队不可越级带队从事探险活动。
  二是加强培训。建立相关培训标准,征集探险领队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推动社会化培训探险领队工作。对参加探险旅游的游客,必须进行旅行前培训课程学习,经过相关的探险旅游培训,并在身体、技能等条件都合格,并知悉活动危险程度的情况下,才可进行探险活动。
  三是制定经营者管理办法。对各类户外运动协会、探险旅游组织等提供探险旅游产品的,应当认定為旅游经营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四章的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对第三方网络平台、服务机构等提供旅游者交流、集结、发布活动信息的,制定新的经营者监管办法,要求其对信息的发布、活动的组织承担相应的责任、义务,进一步确保民间自发活动在国家认可的安全保障体系下进行。
  四是构建预警系统。充分利用北斗卫星、大数据系统等新技术,构建全国性的旅游目的地天气、地质活动、人员流动等预警系统,第一时间让旅游目的地管理者和旅游参与者及时获悉、了解当日当地的预警信息。
  五是提升救援能力。由国家有关应急管理部门牵头,打造一支专业的高标准户外应急救援队;构建救援体系,确立行业标准,培养搜救人才,提升各类救援队伍救援能力。
  六是健全保险体系。针对探险旅游者,推动相关探险活动这一特种保险产品的开发和审批,作为对普通旅游保险的补充,降低风险发生对旅游者家庭带来的伤害。
其他文献
一、注重原文史料、史部类史料的运用  1、教科书中文字史料的运用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明确指出:“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1]我们通常说的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能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2]史料在历史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历史教科书编写呈现出越来越重视史料运用的趋势。  统编本教科书集各版本初中历史教科书
“学力”一词是12世纪中国南宋时期开始使用,意为“深厚的学问”。日本学者青木诚四郎在1950年出版的《新教育与学力低下》是日本第一本冠以“学力”字眼的学术著作,在日本“学力”可作如下界定: (1)儿童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教材的结果而掌握的知识、技能、熟练的总和;(2)儿童在学习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学习能力。[1]  特级教师李庾南及其团队对初中生学力的关注和研究始于新世纪之初,在拓展深化“自学·
长期以来,实践教育欠缺,制约了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如何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获得更加立体生动的学习体验,成为教育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其实,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已经表述了相应的观点。陶老“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本质论阐释了“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人、会发展的要求,换言之,就是学生要具备能够应对实际生活的生活力”[1]。  生活力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就是陶行知先生
历史作为中学教育的一门传统基础课程,其授课对象主要是尚未形成一定历史认知的青少年。此时,学生对授课内容的要求虽是较高,但对相关课程资源的需求不强烈。然而,相较于授课内容,课程资源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更为直观,“课程资源开发是根据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对可能涉及课程活动的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加工整理和合理利用,突出其在课程中的特殊功能,以形成系统化的资源库,便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提高教育教学的质
一年一度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如约而至。每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总会产生“乌镇热词”,而这些“热词”,往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通过这些年来的“热词”,可以读懂互聯网是如何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在践行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挖掘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聚焦学生“德”的养成,培养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健康成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下面我以2019全国Ⅱ卷历史第47题为例来谈谈“立德树人”在对接教学实践中的
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促进“国家认同”的核心概念。基于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在初中学段如何更好运用部编教材使家国情怀落地生根,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学历史教师、历史教育研究者需关注
一般而言,一分史料说一分话。《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一书认为,史料实证这一学科核心素养,既考查学生依据史料构建历史的实证意识,认识史料的不同类型及其价值,多种渠道获取史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也考查学生能够利用不同类型的史料进行互证,提升学生整理辨析、理解史料的能力。史料入题,既要考虑试题本身的预设,也要考虑预设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系列生
“截至目前,东乡县所有农户户均就业两人和有两个以上稳定收入渠道的农户分别达到2.97万户、3.36万户。”甘肃省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委书记马秀兰说。  近年来,东乡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东乡县”)紧盯群众增收,探索出一条符合东乡实际、契合群众意愿的产业扶贫路子,有力地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  2020年11月21日,甘肃省最后8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东乡县位列其中。  通过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东乡县
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灵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要求学生能够达到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学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二是要求学生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通过渗透唯物史观的历史课程学习,自觉致力于科学地解释历史、科学地“解释世界”,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不过在历史课堂实践中,笔者发现部分老师的教学过程尽管非常重视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