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领域的性别差异

来源 :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ding_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STEM领域基于性别所形成的差异问题已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目前,该领域的性别差异归因于生物、心理和社会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强调成长型思维模式、树立女性角色榜样、削弱STEM领域的性别刻板印象、支持STEM专业人员的工作与家庭平衡可以帮助缩小该领域的性别差距。
  关键词:STEM 性别差异 影响因素 干预方法
  尽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即STEM)领域基于性别的差距已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进入和留在该领域。但是基于一些权威性统计数据可知,STEM领域性别差异依然存在[1]。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科技创新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及其重要的。因此,对于STEM领域女性代表性不足的问题,需要分析影响女性进入该领域的可能因素,并通过采取相应的举措来改善这一现状以达到性别的均衡发展。
  1 STEM领域性别差异形成的影响因素
  1.1 认知能力
  一些学者提出认知能力来解释该领域存在的性别差异现象。研究表明,尽管女孩的数学成绩比男孩高,但男孩在高风险的标准化测试中比女孩得分高。比如,在2006年至2010年间,美国SAT和ACT数学测试的前0.01%的排名中,男孩与女孩的比例分别约为4:1和3:1。可以看出,女性在数学密集型领域的能力不如男性。此外,男性在空间和机械推理能力方面也存在相应的优势,而这两种能力同样对该领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男女性在认知能力上所形成的性别差距,是女性在该领域代表性不足的原因之一。
  1.2 相对认知能力
  又有研究表明,相对认知能力对STEM专业选择的性别差异提供了比绝对认知能力水平更强的解释。有天赋的人比一般人更有可能拥有多种不同方面的能力,这可能会对个体职业的选择产生影响。在比较数学方面有天赋的个体时,那些数学比语言能力高的人更有可能从事STEM职业;而数学和语言天赋相当的个体则更有可能选择非STEM职业。当这一能力模式是基于性别进行划分时,女孩更有可能同时拥有同等的数学和语言能力,而男孩更有可能表现出比语言能力更高的数学能力。由于女性比男性在语言和数学领域拥有同等较高水平的能力,这就可能使得女性获得更多种不同类别的职业选择。在这一情况下,更多的女性会基于兴趣和价值观,选择从事非STEM职业。
  1.3 归属感缺失
  归属感一直成为该领域女性代表性不足的重要心理因素。归属感已被证明与学生在该领域中的坚持性、学业成就存在一定的联系。例如,归属感不确定性的学生更容易受到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影响,也更有可能放弃学业。在STEM领域,女性感到“格格不入”的一个原因是,人们普遍认为该领域是“男性化的”。持有这种刻板印象的女性往往在数学密集型领域表现不佳,并且存在较低的归属感。归属感越低,女性更有可能离开这一领域。因此,对女性来说,STEM=男性的刻板印象的认识可能成为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
  1.4 性别刻板印象
  在东西方文化中,数学和科学属于男性领域的刻板印象普遍存在。除了個体自身外,父母和教师对孩子STEM专业的支持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差异。例如,比起女孩,父母更频繁地向男孩讨论和解释科学内容,尽管孩子发起的科学问题的数量没有性别差。此外,教师对男生数学能力的评价也高于具有类似成绩的女生。尽管家长和教师不是有意地传承刻板印象,但女孩在该领域的经历很可能发出了这样的信息,即STEM是属于男性的领域。
  1.5 工作与家庭平衡
  男女性对家庭和职业的重视程度也影响着女性对STEM领域的选择。已有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因为照顾家庭而离开STEM领域。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少选择以工作为中心的生活方式,不仅如此,女性也更愿意为家庭而做出职业牺牲。当女性计划养育孩子时,她们的最佳生育年限和终身教职追求之间的重叠导致许多人认为STEM职业或者一般的终身教职学术职业不适合实现她们的家庭目标。例如,在学术界,女性往往比男性拥有更高的终身教职退出率或寻找更灵活的兼职职位,导致女性在兼职或全职教师职位上的比例较高,而在全职副教授或教授教职中的比例较低。这些发现表明,即使是有能力的女性,她们更倾向于选择以家庭为中心的生活方式。
  2 STEM领域性别差异的应对措施
  2.1 强调成长型思维模式
  女性在数学密集型领域代表性不足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女性不太可能选择被认为需要天生智力的职业。基于此,教育工作者必须强调努力和策略对于在该领域取得成功的重要性。此外,培养女生的成长型思维模式,让她们更好地理解数学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来得到提高。具体地说,赞扬儿童的努力而不是他们的能力会促进学生取得更大的成就。另外,强调学习和改善而不是注重成绩的课堂也与学生更好的学业成就有关。
  2.2 树立女性角色榜样
  女性榜样对于提高女性对STEM职业的积极态度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女性在该领域属于少数,她们可能不愿从事相关职业。然而,通过女性角色榜样可以帮助其建立支持系统和连接感。此外,把女性榜样塑造成有亲和力的人,并突出她们是如何成为科学家的,让女性更容易想象自己走上类似的成功之路。
  2.3 削弱STEM领域的性别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充斥在整个社会,这些信念可以影响个体对自己能力的思考和感受。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突出女性在该领域取得的成就来冲击所存在的负面刻板印象。例如,学校和家庭环境是激发女孩对科学产生兴趣的重要来源,教师和家长可以向孩子表明:男女生在每门STEM学科上都取得了同等的成就。此外,媒体也应努力在该领域创造更多女性专业人员的正面形象。
  2.4 支持STEM专业人员的工作与家庭平衡   在学术和非学术职位中,女性的职业责任与她们的家庭义务直接冲突。工作场所往往缺乏对需要养育孩子以及存在其他照看责任的女性的支持。其导致的结果不仅是女性决定不从事STEM职业,而且她们在STEM领域流失率的比例也高于男性。有效的政策使女性能够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比如说提供带薪产假和医疗福利,以及为女研究生、博士后研究员、教职员工和专业人员提供高质量和负担得起的儿童看护。虽然这些建议主要是针对女性专业人士,但亦应为父亲提供类似的机会,使他们更能给予配偶和子女更大的方便和支持。
  3 不足与展望
  虽然关于该领域性别差异的研究已有不少,但在日益重视性别平等的背景下,对该领域存在性别偏见的研究还将受到关注,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3.1 开展本土化研究
  目前对该领域性别差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对该领域基于性别问题的关注仍然比较匮乏。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说明STEM性别差异的文化普遍性以及特异性问题上存在难度[2]。因此,未来研究需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背景来系统探讨我国该领域的性别差异问题。
  3.2 整合生物、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
  对于STEM领域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以往研究都存在这一现象,即忽视了生物特性、心理以及社会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更多地将其进行孤立考察。这使得归因只停留在表面,信服力不足。造成该领域性别差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未来研究應融合生物、心理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探讨它们之间如何作用进而影响女性的职业选择。此外,不管生理差异如何,通过整合塑造职业发展的多种生物、社会文化和心理背景的研究,以更好地确定支持或阻碍女性在STEM取得成功的因素和情况。
  3.3 比较不同STEM专业的性别差异
  许多研究致力于探讨STEM领域与非STEM领域之间的性别差异,但少有研究解决STEM领域内不同专业的性别差距。女性并非在所有的STEM专业都代表性不足。已有研究表明,她们人数不足的程度因STEM内各个领域的不同而不同。比如,在生命科学领域,女性占据了近一半的医学博士学位和44%的博士学位,但在数学最密集的STEM领域,女性的比例仍然偏低。因此,探讨影响女性进入数学密集型领域不同专业的因素将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马莉萍,由由,熊煜等.大学生专业选择的性别差异——基于全国85所高校的调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6(5):36-42.
  [2] 刘蕴坤,陶沙.数学成就的性别差异[J].心理科学进展, 2012,20(12):1980-1990.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福建省福州市 350007)
其他文献
1 办学治校,理念先行  没有行动的理念是虚无缥缈的,没有理念的行动是一种盲目的重复,理念+行动=改变世界。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李瑾瑜教授曾经提出了学校发展的三大支柱,即价值、愿景和目标。一个学校如果有了这三样东西,学校发展就有了目标,教育教学活动就有了方向,校园就有了文化内涵,学校课程、办学理念自然而然就会形成。其实每个学校的简介里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及学校发展愿景,但作为学校里面的主人——老师和
摘 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适应现代信息化教育的改革和不断发展的需要,学校积极引进名师工作室的落户与实践探究,充分借力名师工作室的资源,通过“搭平台、定目标、巧用力,重实施”等加速民办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促进民办教育育人质量的提升,推动区域民办学校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 普惠性 民办学校 教师专业成长 实践研究  国家的兴旺发达,教育的高水平崛起
摘要:在新时期,我国历史科目的教学目标已经成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历史学科中的核心素养里,家国情怀展现了对价值的追求。形成良好的家国情怀,有利于实现党和政府对教育提出的立德树人这一目标,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形成较好的国家认同心理以及社会责任感等等。因此,本文对家国情怀的内涵和现实意义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希望可以推动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从而顺
摘 要:钢琴课程改革作为中职音乐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显著意义,如果教师能够创新中职钢琴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就能够有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为学生今后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本文就“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方案下的中职钢琴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究,旨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增强学生专业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率、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 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钢琴课程改革 
摘 要:Photoshop作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重要课程,在讲授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具有强大的操作能力,还需要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目前在高等院校教学中,Photoshop课程出现教学方式落后、人才培养方式单一、教学实践性较弱等问题。针对高等计算机专业Photoshop教学改革问题,本文提出三种改革策略,即完善教学体系,进行针对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进行教学创新,鼓励课程实践,
摘要: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丰富教学方法,更要注重课堂管理艺术的探究。课堂管理艺术彰显着教师教学的智慧,能够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改进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成长。本文着重阐述课堂管理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及其策略。  关键词:语文课堂;管理艺术;意义;策略  1引言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承担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不断的改革,人们也更加关注在中职教师的团队建设方面的问题。我国的中职教育可以充分的让生产教育相互融合,让学校和企业相互之间的人才可以共同合作、相辅相成、一起发展,这也正是职业学校完成双师型的转变最为有效的途径。基于此,本文首先讨论了产教融合模式下,双师型教育改革模式方面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其次,分析了产教融合模式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途径。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产教融
摘 要:在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教师资格证书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证明。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在能力上达到相应的标准,更要有良好的思想品行。在高校开展《幼儿教师综合素质》课程帮助高校师范生毕业后及时找到工作,满足工作需求;在开展该课程时融入课程思政理念,从而满足社会对教师品行的要求。  关键词:课程思政 综合素质 幼儿教师  在全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笔者在《幼儿教师综合素质》
摘 要:我国戏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随着流行音乐的崛起,并在各个阶层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传统的民族音乐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特别是地方戏曲更是遭受严峻的考验,面对这前所未有的危机,地方戏曲迫切地需要进行发展和传承。  关键词:地方戏曲 师范院校 艺术课程 实践路径  戏曲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我国的戏曲文化需要受到保护和传承[1]。
摘要:小学阶段中的识字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国家教育改革以来,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对学生识字的效率和数量都有一定的规定,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才能真正提高识字效率。本文就当下学生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探究了利用单元整合方式提高识字率的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低年级;单元整合  识字对于天生好动的小学生来说是一项比较枯燥的学习,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