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额度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1980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定义额度”本来指在交易和刷信用卡时,用户根据自己的每月支出情况设置额度。后来成了一个网络新词汇,泛指万物皆可“自定义额度”的现象。给银行卡设置一个额度很有必要,可以让用户量入而出,量力而行,理智消费。但是银行的算盘打得响,往往会给信誉较好的客户更高一些额度,目的自然是让客户多花钱。所以,消费者其实还应该有一个自定义额度,以防刷卡没算计,每次都刷到爆。
   自定义一个合理的额度,相当于做人有了底线、做事有了限度。小时候听过一个神话故事。有座太阳山,山上满地黄金,但是,太阳一出来,满地黄金就会融化。有兄弟二人,老大已经成家立业,老二光杆一个,靠打柴为生。一次,老二进山砍柴,遇到一只大鸟。大鸟驮着他飞到太阳山,让老二捡一些金子带走。老二就捡了一块。大鸟说可以多捡几块。老二不贪,没有再拿。老大听说了,也去山里佯装打柴,遇到大鸟,大鸟也驮着他飞到太阳山。老大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袋子,疯狂地捡金子。大鸟提醒老大,太阳快出来了,快点离开。老大不听,非要把口袋装满,结果被太阳晒化了。
   老二觉得一块金子已经足够一辈子花销,而老大却想把口袋装满,二人的“自定义额度”悬殊,结局自然迥异。“自定义”这个词是一面镜子,它照见了人性的贪婪。抵御人性的贪婪需要自控力,可惜很多人早就丧失了这一能力。近闻原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贪污金额高达7亿多元,贪污之巨让人瞠目结舌。七亿元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天文数字,这位前省委书记的“自定义额度”之高,让人想破头也想象不到。想来这位原省委书记小时候没看过太阳山故事,即使看过,可能也没走心,只当它是大人杜撰了哄小孩子睡觉的。其实,真看了又能怎样?还能挡得住他的贪婪?反腐倡廉靠贪官小时候看的一则神话故事,只能是笑谈。
   贪婪其实是人性最大的弱点,任谁都有,且与生俱来。拿走婴儿手里的玩具他会哭,给他更多的玩具他会笑,除非特别熟悉的人,想拿走那堆玩具中的任何一个也难。人在婴孩时期是不可能有财产概念的,拥有一堆玩具的婴儿下意识的反应却很像守财奴。知道金钱、权势重要的成人,又有谁不想金银财宝堆成山、权力大无边?世上本没有不贪婪的人,如果有,也不过是他们能控制自己的贪欲,或者他们的“自定义额度”极低罢了。这样的人多数容易知足,就像故事里的老二一样,一块金子已经是巨额财富,何必再拿第二块?可惜世间多数人都在做老大,拿了一块还想拿第二块,恨不得把金山背走——你也能背得动?
   《北史》记载,元诞做齐州刺史的时候特别贪暴,有沙门为诞采药还,诞曰:“师从外来,有何得?”对曰:“惟闻王贪,愿王早代(希望有人替代你)。”诞曰:“齐州七万家,吾每家未得三十钱,何得言貪?”
   沙门转述齐州人的愿望,希望贪暴成性的元刺史被别人取代,元刺史却“很委屈”:每家都没摊上三十钱,怎么算贪?这话无形之中暴露了元刺史的“自定义额度”。替元刺史扒拉一下算盘珠子,七万家,每家三十钱,就是二百多万钱——元刺史真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刺史。
   “自定义额度”的高低,当取决于一个人能否知足、知止与知耻。知足才能知止,知止才会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多取一瓢,都会视为一种耻辱。可惜,少有人能做到这“三知”,世间便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着一出出人生悲剧。
其他文献
鲁迅是孤独的,既有精神上的和者盖寡之孤独,也有因性格中的内倾寡泄而孤独,更有生活中的厌群辟嚣而孤独。有群集的征兆,或将要群聚之时,鲁迅略有不安,内心有些微排斥或拒绝。他说:“我在群集里面,是向来坐不久的。”(《两地书》18页)也就是说,处在人群之中时,鲁迅有怕的感觉;他承认他是群的一员,有群员的责任和义务。至于这责任和义务怎么发挥,可不是群多力量大,群集成大事,他倒是要静静地自我发挥。他的“坐不久
期刊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可见,老鼠这家伙是多么遭人痛恨。老鼠传播疾病、偷盗粮食、咬坏衣物……总之,不干好事。它被列入“四害”,该当如此。   我就遭受过老鼠之害。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我处了一个对象。虽然当时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但妈妈还是给我做了四床被子,两对枕头,留着新婚用。就在我们结婚的前两天,发现新枕头被老鼠给咬坏了,实在可惜,又不吉利。这东西,竟然破坏我的美好婚姻。自此,我对老鼠恨之
期刊
据《辽宁日报》报道,不久前,就读于重庆市工贸高级技工学校的16岁学生李琳乘公交车返校时,遇到77岁的老人李斌,便主动将座位让给他。李斌说:“我心脏不好,一上车就感觉很闷,有人让座可以说是及时解危。”在老人再三询问下,才得知李琳是一名来自偏远山区的学生。老人探知其生活的艰辛后,回家取出1万元退休金,通过学校找到李琳,表示要资助她.尽管李琳婉言谢绝,但李斌还是将钱交给学校代为发放。   老乘客重金感
期刊
一个人的名气,像你的一个对外品牌,像你一件不大合体的罩衫,也像大众赏给你的一道虚拟光环。   要说它没用吧,诸葛亮坐在空城上摇摇扇子,也可以吓退司马懿十五万大军。省文艺会演那次,我想尽办法,没能进门,有人名片一亮,门卫便侧身、摊手、请进了。要说有多大用吧,牛顿那名望,讨个老婆也没能如愿,韩非子那么显赫,连条性命也没能保住。   名气,滋味特别。没咖啡那种口感,却比咖啡迷魂;能像鸦片一样上瘾,却
期刊
《论语》“子贡问时”中讲,有一天早晨,子贡正在扫院子。有人来问:“您是孔子吗?”子贡答道:“有什么事需要向我们老师请教?”那个人说:“我想问一年有几季?”子贡说:“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你,一年有四季。”那个人很生气:“明明一年三季,你为什么说是四季?”子贡理直气壮地说:“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这谁都知道。”那人非坚持说一年三季。于是两人争论不休。   这时孔子走过来,问明缘由,又观察了一下来客,然后
期刊
保持身体健康是每个人所祈求的。有了大病小疾,寄希望于医生药到病除,不过,对生病的过程和病因往往不愿做深究,而对能够做大手术,能够医治重症病患的大医院、名医生趋之若鹜。这样的健康观念并非今人只有,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据《鹖冠子·世贤》记载:魏文侯问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谁的医术最高?扁鹊回答: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侯很不解,问道:那你为什么这么出名呢?
期刊
8月3日早晨,看到一条消息:《诗人邵燕祥于北京逝世,享年87岁》。紧接着,朋友圈里,便有了很多悼念邵先生的贴文。   在我们杂文作者眼里,一直都是把邵燕祥先生当作杂文家来尊敬和崇拜的。邵燕祥先生不仅诗写得好,杂文写得也好。他的一生,都与杂文结下了不解之缘。   邵燕祥开始写杂文的时候,我们这些人还没有出生呢。他发表的第一篇杂文,叫《由口舌说起》,批评了习惯于飞短流长的社会现象。这时候,是1946年
期刊
叭儿狗、癞皮狗、丧家狗、落水狗……皆是鲁迅杂文抨击的对象。而实际生活中你若骂某人是狗,轻则迎来劈头回骂,重则遭到一顿拳脚。可老百姓为何要称贪官为“狗官”?何况那些贪官原本不是一般人,他们也曾身居高位,呼风唤雨,权倾一方,岂能以“狗官”呼之?然诸君不要不信,且看以下几例——   变成大款的“狗”。有一个大款曾在酒席上吹嘘自己的“能耐”:“在简阳谁最大?王善武!我让他10分钟内过来,他就会像一条狗一
期刊
清朝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第三卷·槐西杂志一》中,写了一个真实的人物“飞车刘八”。他是纪晓岚堂孙纪树珊的车夫。为什么叫“飞车刘八”?原来,这位车夫争强好胜,他赶车,容不得前面有别人的车。如果有,“其御车极鞭策之威,尽驰驱之力,遇同行者,必蓦越其前而后已,故得此名”。   刘八不仅争强好胜,还毫无怜悯之心。为了超过前面的车,挥起鞭子狠狠抽马。“马之强弱所不问,马之饥饱所不问,马之生死亦所不问也。”
期刊
到过杭州灵隐寺,有心人一定会对那里的一副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记忆深刻。这副对联所言,虽然直白朴素,但却充满深刻的人生哲理。   素常,我们常常听到“万事如意”“万事胜意”的喜词、吉语。其实,这只不过是人们的美好祝福,而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十全十美、万事如意的,怕是打着灯笼找不到。恰如国学大师季羡林所说:“‘半称心’是人生的一种常态。每个人都想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至今,海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