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失落的人》中的“他者”身份探析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说《继承失落的人》中,流散作家基兰·德赛塑造了一系列受殖民意识形态影响而面临身份危机的东西方的“他者”形象。这些人物对于自身文化身份的困惑正是体现了流散作家自身的文化处境。他们既无法融入西方主流文化中,又无法坚守自己的母国文化,最终成为生活在东西方边缘位置的“他者”。本文将从后殖民主义角度对《继承失落的人》中老法官吉姆拜的“他者”身份进行探析。
  回顾近年来的世界文学大奖如诺贝尔文学奖、布克奖等,人们会发现,大部分的获奖小说为流散作家所创作的后殖民文学作品。这些流散作家因为各种原因主动或者被迫远离自己的故土,定居于异国他乡,不同国家和文化环境中的生活经历赋予他们多元的文化身份,同时也使他们长期处于一种“无根”的状态。一方面,由于自身的种族、肤色和文化背景,他们难以融入新环境,很难与居住地的文化和社会习俗相融合,另一方面,他们长期客居他乡,为融入新环境,他们很难坚守自己的母国文化,致使原有的文化身份逐渐缺失,无论在哪种文化中,他们始终是生活在边缘位置的“他者”。
  阅读流散作家的文学作品,人们可以了解他们的流散处境,感受到他们流离失所的情感和经历,体悟到他们对自己的文化归属以及分裂的文化身份的焦虑和探索。印度女作家基兰·德赛可以说是流散作家的代表,她于1971出生于印度并在印度一直生活了15年,后在英国生活一年又去美国学习,不同文化环境的生活经历对其日后写作具有很大的影响。《继承失落的人》是基兰·德赛的第二部著作也是其代表作,凭借这部小说基兰获得第40届英国布克文学奖,成为布克奖历史上最年轻的得主。2007年,这部小说获得第33届美国国家书评奖最佳小说奖。
  在此部小说中,基兰·德赛描写了后殖民背景下摆脱了殖民统治的第三世界民众的悲惨生活和身份危机。小说通过对曾经留学英国的退休法官吉姆拜、其孙女赛伊以及非法移民比居等人物的塑造,揭示了前殖民地人民一心想进入西方中心,却最终只能处于帝国的边缘和民族的边缘,并以“他者”的异质身份在东西方夹缝中艰难生存的处境。本文将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对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他者”身份进行探究。“他者”是相对于自我而言的一个概念,从古希腊到后现代“他者”的内涵不断演变,也是后殖民主义的核心概念。学者张首映认为:“‘他者’是本土以外的他国、其他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等,以及这种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具体体现者,还包括其他的种族、民族、宗教等文化蕴含。”
  一、帝国边缘的“他者”
  萨义德在《东方主义》一书中指出,处于霸权地位的西方国家在殖民化过程中不断将处于边缘地位的东方物化为其对立面“他者”,因此,生活在西方国家的前殖民地人民自然被视为“他者”。《继承失落的人》中的老法官吉姆拜年轻时曾去英国留学,在那里他身上所拥有的一切印度特性都被视为低人一等的异质文化。初到英国时,没有人愿意租给他房子,连续被拒22次后,他在一个急需用钱的老太太那里租到了房子,然而,房东老太太不愿叫他的印度名字,而是自作主张地给他改了名字,喊他詹姆斯。不管他去哪里,别人都会嫌弃他身上的咖喱味而对他避之不及。由于没有人愿意跟他说话,“他喉咙里充塞着不能言的话语”。
  学习是吉姆拜唯一能从一个国家带到另一个国家的技能。因此,他连续不停地学习,最终孤独使他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影子”。吉姆拜都遠离了自己的故土,来到了西方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空间,在这种异域空间中,他们成为被主流文化排斥的异质因素,成为在边缘苦苦挣扎的无根“他者”。
  二、自我“他者”化
  赛义德在《东方学》中指出:“受殖者不仅仅是在西方主导的知识话语范围内被建构成为他们的异己和他者,他们还能够使受殖者屈服于殖民者的文化霸权,主动将自己视作殖民者的“他者”,从而将自我他者化。”法农在《黑人的实际经验》中指出,白人的歧视性的凝视不仅对黑人的心灵造成了创伤,而且导致了黑人自我身份认同的危机。在白人他者歧视的目光下,有色人种对自己身体获得的只会是否定性的认识。
  身处白人歧视中的吉姆拜,思想开始变得扭曲,他变得连自己都感到陌生。他觉得自己“肤色怪异,口音奇特”。由于担心别人嫌弃他身上的怪味,吉姆拜开始每天拼命地搓洗自己。因为他无法承受别人看见他的牙齿,因此,当他偶尔笑的时候,他都要用手捂着嘴。他喜欢生活在阴影中,因为担心阳光会使他的丑陋暴露无遗,甚至后来他自己也觉得自己不像个人。就这样,在英国白人的凝视下,吉姆拜开始否定自己,对自己的身份产生怀疑,主动视自己为低人一等的他者,将自己隔离于白人的世界。
  三、民族的“他者”
  后殖民主要是一种文化殖民,虽然殖民统治已经结束,但是殖民统治给受殖者产生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前殖民地的人民,由于受到殖民意识形态的同化,对自己的文化身份产生了困惑。吉姆拜由于受到西方霸权文化的影响,认为西方的一切都是优于自己本民族的东西,开始否定自己的印度性并歧视印度的一切。他“妒忌英国人,仇恨印度人。努力使自己变成英国人”。即使回到印度,他仍然保持着英国人的生活习惯,喝着英式下午茶,读着英语杂志。他保持着用粉扑的习惯,因为粉扑可以缩小他跟白人之间的肤色差距。他成为一个“住在祖国土地上的外国人”,“成为人人厌憎的对象,无论是英国人还是印度人”。吉姆拜既不能融入西方主流文化,又不愿回归到本民族的文化中,最终成为一个游走于东西方边缘的他者。
  正如小说题目所暗示,失落是前殖民地民众的精神写照。漫长的被殖民岁月留给这些受殖者的是他们对自己文化身份的困惑和焦虑。正如小说中的法官吉姆拜,由于深受殖民意识的影响,主动将自己“英国化”,最终成为同时被英国文化和印度文化所排斥在外的边缘人。对小说中吉姆拜的“他者”身份探析,揭示了殖民统治给前殖民地人所造成的精神创伤。
  (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简介:唐璐璐(1984-),女,山东淄博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其他文献
作为先锋作家登上文坛的苏童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转型,在“红粉”系列小说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作为男性作家的苏童,他塑造的女性形象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喜欢以女性形象结构小说,比如《妻妾成群》中的颂莲,《红粉》中的小萼,也许是因为女性更令人关注,也许我觉得女性身上凝聚着更多的小说因素。”苏童擅长写女性,被誉为表现女性的“圣手”。本文探讨的是他小说中书写的女性形象,
期刊
《失掉的好地狱》以梦境的方式表现了“人类”比“魔鬼”更可怕的主题,是一篇带有预言性质的散文诗,其中的各种意象隐晦地象征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政治派别。这些意象之间的转换也渗透着鲁迅的历史哲思和他对人民大众“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大悲悯、大同情。  《失掉的好地狱》是鲁迅《野草》中比较难理解的篇目之一。由于这篇散文诗用了许多比较隐晦的意象对当时的黑暗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理性的预测,所以要理解这篇散文诗
期刊
人生,其实是一次单程的旅行。在这次旅行中,或许遇到风遇到雨,也有可能跌倒,头破血流,甚至心灰意冷。而漫过低谷,走向阳光的日子里,折射的光线在清晨光圈里随着时光打转,一份人生向上的美以一种咖啡升腾的味道直逼心肺,让人生旅途中积郁已久的抑郁随着升腾的唯美,慢慢缱绻在诗意的人生中。  诗,是一个人生活阅历和灵魂的独白,是融合一个诗人的视角和人生观的全部写照。诗意的格局在每一行堆积的文字里或隐或现,或明或
期刊
在土家族的传统文化中,爱国是一个经久不变的主题,是土家族人对于祖国的自觉认同和热爱,是土家族人为人处世的重要素质和规范,广泛表现在土家族的传统生产生活、征战史、教育、礼仪、道德风俗和文学现象中。其中,流传于贵州省印江县的《辞行歌》便是这样一首反映土家族爱国传统精神的民间叙事诗。  《辞行歌》是一首说唱民歌,主要用于土家族过赶年时诵唱,用以纪念土家族先人保家卫国的光辉业绩。过赶年是土家族的传统习俗,
期刊
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政治意识坚冰逐渐消融,使这一时期身心皆被束缚的女性得以喘息,女性意识获得觉醒和解放,新时期女性文学踏上了新的征程。九十年代女性作家陈染的《私人生活》《与往事干杯》等都极具代表性,她以独特的女性体验和细腻的文笔,对当时的女性写作起了一种先锋引领作用,在当代文坛上大放异彩。陈染在创作中有很多新的开拓,本文从性别角度切入,以同时期男作家创作为参照,对其作品进行分析。  一、向日常
期刊
易卜生笔下,《玩偶之家》中,曾经对丈夫唯命是从、对家庭任劳任怨、对子女尽职尽责的娜拉,在与丈夫相亲相爱转为决裂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己不求回报的付出在丈夫眼里却一文不值。她觉醒到,自己曾经在父亲面前是个“泥娃娃孩子”,结婚后又变成了丈夫的“泥娃娃妻子”,从头到尾她始终是个玩偶,只是从父亲手里换到丈夫手里而已,不论在谁手里,她永远都逃脱不了被支配和摆布的命运,因而她选择了出走,为争取自由平等而斗争。
期刊
张爱玲的作品总是环绕着宿命论般的悲剧色彩,这或许正与她鲜明的女性意识有着某种程度的联系。本文从《色·戒》出发,试图对张爱玲笔下女性解放的艰难困境进行分析。  张爱玲的《色·戒》创作于1950年,发表于1978年,后来收入皇冠出版社1983年版的《惘然集》。其间,想必张爱玲的心绪定是无比复杂与纠结的:一方面,她可以反复修改与润色;另一方面,似乎也在寻找着合适的时间“发声”。《色·戒》如此“小心”发表
期刊
自古以来,“气”便为中国文人所看重。先秦时期,气主要是作为气态的物质和万物生命哲学的范畴而存在的。《列子·天瑞》曰:“虹蜺也,云雾也,风雨也,四时也,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庄子·知北游》云:“人之生,气之聚,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气又有了新的发展,首先是与人物气质、个性、才能等联系起来,如“纯和之气”“刚强之气”“玄妙之气”等。在此基础上,气又运用到了文章上,曹丕在《典论·论
期刊
中国古典诗歌不喜浅露,讲究含蓄,每每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诗歌中的一些常用意象,在历代诗人的反复吟诵中,形成了特定的象征意义,寄托着特定的感情,能渲染特定的气氛。“鸿雁”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一个很特别的文学意象,而音乐创作经常融入很多元素。《鸿雁》这首具有浓浓内蒙古韵味的歌曲是由吕燕卫填词(改编自蒙古族歌曲,改编中创造性较高),额尔古纳乐队谱曲。  《鸿雁》这首歌曲的原名叫做《鸿嘎鲁》,它最初的词曲作者
期刊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自杀的诗人,朱湘的自杀不仅是一个文化现象,更是一个心理命题。本文拟从心理学的角度侧重分析朱湘的性格中突出的谵狂、自卑、孤寂等特点,并结合他的诗歌,用人诗互证探讨他的性格对其死亡的影响。  1933年12月5日凌晨,朱湘在一艘开往南京的船上跃入冰冷的海水中,结束了他年仅29岁的生命。他的蹈海自杀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社会逼迫他死的,有人认为他是神经官能症,有人认为婚恋不幸导致他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