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长篇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困境
不同于短篇小说,中长篇小说的情节往往更复杂,所探讨的主题内涵也更丰富。无论从遣词造句,还是谋篇布局,它和以往中学阶段所教授的篇章阅读完全不同。如果把整本书阅读教学纳入中学的日常教学系统中,以何种方式作为教学切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本书,便成为教师教学设计的难点。
以《局外人》为例,小说以主人公默尔索一次并不复杂的过失杀人案件作为叙事的起点,将他在充满悖谬的司法审判中如何被加工成一个“丧失了全部人性”的“預谋杀人犯”,并处以极刑的过程展现在读者面前。但是,只要读者通读文本,就会发现它还由许多复杂的情节构成,如母亲的葬礼、“我”和邻居雷蒙的交往、邻居沙拉玛诺和狗的故事、“我”和情人玛丽的故事、“我”在狱中的经历以及“我”接受庭审的过程等等。纵观诸多小说情节,学生最容易感知到的是主人公默尔索在母亲葬礼上的“冷漠”表现以及庭审过程的荒诞性。这两大情节是理解主人公默尔索人物形象的切口,同时也是加缪小说“荒诞哲学”的集中体现。不同的是,在前面的情节中,由于主人公异于常人的表现,学生容易对默尔索这个人物产生“误读”,但在认知层面上并不会对中学生造成太大的阅读障碍。因此,笔者以“庭审的荒诞性”作为整本书阅读的切入点,来谈谈在具体课堂推进过程中,如何借助典型情节的文本细读,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
二、以典型情节为切入点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一)初读感知,体会重要情节
在《局外人》整本书的预习作业设计中,笔者以两个活动来引导学生思考主人公默尔索的人物形象。
活动一:阅读初感
阅读初感是学生非常珍贵的体验,在阅读指导中,笔者要求学生做批注,写读后感,以留下学生直观的阅读体验。在这些体验中,不乏“误读”或者短视之言,但是这些文字恰恰能成为后续课堂教学的契机。比如,学生的读后感中就有表达对主人公默尔索不解的文字:
小说开篇就是“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这样怪诞的一句话,引出了过分理性的主人公。他对社会生活毫不在意,个性上甚至有些冷酷。通篇读来,我感到有些压抑,带着一丝不理解——不理解主人公为何把自己置身事外,对世事漠不关心。
活动二:预学单——初识“庭审的荒诞性”
初读以后,笔者借助表格引导学生精读本书第二部第三章,让学生在表格中填写不同人物对默尔索案件的看法,并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人物陈述的背后可以看出哪些隐藏的内涵。表面上看这不过是一个文本梳理的作业,难度不大,但是实际上,该活动旨在让学生聚焦典型情节“庭审的荒诞性”,对这个情节的梳理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该书的丰富内涵。
(二)叙述方式,理解人物形象的钥匙
在《局外人》中,加缪主要是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视角的。但是在对人物语言的描写中,加缪却采取了不同的叙述方式。这些被精心安排过的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恰恰是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的钥匙。
证人的证词大多采取了间接引语,学生在对这些间接引语的品读中可以感受到默尔索“局外人”的特征。但是,在描写检察官的时候,加缪却全部运用了直接引语,直接引语有助于增强读者的现场感,同时又可以加深学生对加缪“荒诞哲学”的认知。
1.对比: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原文:他(检察官)声嘶力竭地喊道:“我控告这人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理埋葬了一位母亲。”
改文:他(检察官)最后声嘶力竭地喊道,他控告我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理埋葬了一位母亲。
学生在原文和改文的对比中,可以体会到加缪写法上的独具匠心——原文感情色彩更浓厚,更能够让读者体验到现场的氛围。
原文:他声嘶力竭地喊道:“我控告这人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理埋葬了一位母亲。”
原文:玛丽突然大哭起来,她说情况并不是这样,还有其他情况。她刚才的话并不是她心里想的,而是人家逼她说的。她一直很了解我,我没有做过任何坏事……
从这一基于原文的对比可知,直接引语部分,强调检察官在司法过程中的荒诞。间接引语部分,强调叙述者的形象,玛丽并不是一个重要的角色,而只是作为默尔索形象的补充。由此,学生也可以看出默尔索“局外人”形象的特质。
2.对比:庭审细节的悖谬
庭审前:指派律师、预审法官
庭审中:执法人员提人,囚车送去法院/法警带去小房间等候/摘下手铐,带到被告席/陪审员、记者/检察官、三个推事(庭长)/执达吏、证人/听众
他(庭长)声称,他的职责是引导辩论进行得公平合理,以客观的精神来审视这个案件,陪审团的判决亦将根据公正的精神做出,不论发生什么情况,他将坚决排除对法庭秩序的任何干扰,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干扰。
庭审前和庭审中的安排以及庭长的声明,看似都是合乎司法程序的,但是真正的审判过程却呈现出巨大的荒诞性,这两者恰好形成审美反差。学生可以从对比中知道,这场审判不过是平常的生活细节被观念、习俗、体系特别挑选出来,并被编织成为一个十恶不赦的犯罪神话的过程。从司法程序来看,默尔索是死于他作为当事人却被置于局外这样一个法律的荒诞中;从量罪定刑的法律基本准则来看,他则是死于意识形态、世俗观念的荒诞。
(三)由一到多,关注情节间的串联和照应
在理解“庭审的荒诞性”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反观默尔索在第一部中言行的种种细节,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小说主人公的认知,也有助于把握文章的深刻内涵。
1.默尔索人物形象的深度解读
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我收到养老院的一封电报,说:“母死。明日葬。专此通知。”这说明不了什么。可能是昨天死的。
以《局外人》这个经典的开头作为引子,让学生思考默尔索是否是冷漠的人,并引导学生回忆与此相悖的情节,这样就完成了由“单一情节到多个情节”的迁移,同时也避免学生陷入割裂整本书阅读理解的陷阱。在文本细读过程中,学生找出以下细节,和开头进行对比。 妈妈在的时候,这套房子还挺合适,现在我一个人住就太大了。
(沙拉玛诺丢了狗,在夜里哭泣)不知道怎么搞的,这时我突然想起了我妈妈 。
这个时候,我想起了妈妈对我讲过的一件有关于父亲的往事。
由上述细节可知,默尔索并非是一个冷漠的人。加缪认为,默尔索“不耍花招,拒绝说谎,拒绝矫饰自己的感情,是坦诚的人”。
2.默尔索生活状态的深度剖析
引导学生回忆第一部每章情节,并思考每章情节对应的时间。梳理如下:
(1)“我”参加妈妈的葬礼。(2)“我”和玛丽约会,在阳台上观察路人。(3)“我”遇见邻居沙拉玛诺,雷蒙向“我”抱怨自己情人的事情。(4)“我”和玛丽约会,雷蒙被警察教训,沙拉玛诺的狗丢了。(5)与雷蒙邀约去海滩玩,老板问“我”是否愿意去巴黎工作,“我”到沙拉玛诺家做客。(6)“我”和玛丽等人去海滩,“我”在海滩过失杀人。
在梳理过程中学生发现,对应的时间基本是工作日、休息日的循环,除了“葬礼”和“过失杀人”这两件特殊事件。可见默尔索的生活状态趋于惯性化,如原文表述:“我心想星期天总算过去了,现在妈妈已经下葬,我也要重回工作岗位。结论是,我的生活就跟从前一样,什么都没有改变。”
3.默尔索和西西弗形象的对照
郭宏安在转述加缪的“荒诞哲学”时,曾这样说:“加缪认为,荒诞感首先表现为对某种生存状态的怀疑:‘起床,公共汽车,四小时办公室或工厂里的工作,吃饭,公共汽车,四小时的工作,吃饭,睡觉,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总是一个节奏’,一旦有一天,人们对此提出了‘为什么’,就悟到了荒诞。”
由加缪的“荒诞哲学”,到加缪《西西弗神话》中的“荒诞英雄”西西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西西弗和默尔索形象特征的共性,有助于学生在更深层次上理解文本内涵。
爬上山顶所要做出的艰苦努力,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
我看到这个人下山,朝着他不知道尽头的痛苦,脚步沉重而均匀。(加缪《西西弗神话》)
正如安德斯·奥斯特林在加缪的诺奖颁奖词中所言:加缪认为,西西弗其实是在发自内心地、快乐地做这件事,……对于加缪来说,人生的问题,已经不在于值不值得活着,而在于如何活着,因为我们必须活着,并接受生命中的痛苦。
4.加缪的“荒诞哲学”内涵
以西西弗作为参照形象,在反观默尔索形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处拓展,理解默尔索结尾处的“幸福”,这是情节上的另一处串联和照应。
(和神甫的对话)他甚至连自己是否活着都没有把握……而我,我好像是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但我对自己很有把握,对我所有的一切都有把握,比他有把握多了,对我的生命,对我即将到来的死亡,都有把握。
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融洽,觉得自己过去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
在搭建以上思维梯度之后,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默尔索的人物形象,即他“毫不留情的清醒,他独立地面对着世界,以一种审视的态度看待整個世界的变化”(萨特语),同时,学生也可以初步理解加缪的“荒诞哲学”,即“荒诞的反抗,这些都是人在预先就失败的战役中向自己的尊严表示敬意”(加缪语)。
加缪的《局外人》虽然篇幅并不算很长,但是它所呈现的内容非常丰富,对于高中生来说,理解难点不仅在于该书主题的晦涩,还在于加缪写法的现代性。
如何将如此丰富的作品介绍给高中阶段的学生?教学内容的选择就是教师要面临的一个重要命题。在整个教学活动设计中,笔者在充分尊重中学生阅读起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的“深水区”。中学生对中长篇小说文本的阅读常常缺乏整体的眼光,习惯基于只言片语对人物或者主题做价值判断,比如他们对默尔索的理解可能仅仅停留于一个“冷漠者”的阶段。因此,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老师就需要充分引导学生关注整本书的全局,然后再抓住某一重要情节进行文本细读教学,让学生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值得欣喜的是,在后续的文本细读中,学生已经能够初步感知加缪设计默尔索这个经典人物形象的初衷,学会外国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中学)
不同于短篇小说,中长篇小说的情节往往更复杂,所探讨的主题内涵也更丰富。无论从遣词造句,还是谋篇布局,它和以往中学阶段所教授的篇章阅读完全不同。如果把整本书阅读教学纳入中学的日常教学系统中,以何种方式作为教学切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本书,便成为教师教学设计的难点。
以《局外人》为例,小说以主人公默尔索一次并不复杂的过失杀人案件作为叙事的起点,将他在充满悖谬的司法审判中如何被加工成一个“丧失了全部人性”的“預谋杀人犯”,并处以极刑的过程展现在读者面前。但是,只要读者通读文本,就会发现它还由许多复杂的情节构成,如母亲的葬礼、“我”和邻居雷蒙的交往、邻居沙拉玛诺和狗的故事、“我”和情人玛丽的故事、“我”在狱中的经历以及“我”接受庭审的过程等等。纵观诸多小说情节,学生最容易感知到的是主人公默尔索在母亲葬礼上的“冷漠”表现以及庭审过程的荒诞性。这两大情节是理解主人公默尔索人物形象的切口,同时也是加缪小说“荒诞哲学”的集中体现。不同的是,在前面的情节中,由于主人公异于常人的表现,学生容易对默尔索这个人物产生“误读”,但在认知层面上并不会对中学生造成太大的阅读障碍。因此,笔者以“庭审的荒诞性”作为整本书阅读的切入点,来谈谈在具体课堂推进过程中,如何借助典型情节的文本细读,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
二、以典型情节为切入点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一)初读感知,体会重要情节
在《局外人》整本书的预习作业设计中,笔者以两个活动来引导学生思考主人公默尔索的人物形象。
活动一:阅读初感
阅读初感是学生非常珍贵的体验,在阅读指导中,笔者要求学生做批注,写读后感,以留下学生直观的阅读体验。在这些体验中,不乏“误读”或者短视之言,但是这些文字恰恰能成为后续课堂教学的契机。比如,学生的读后感中就有表达对主人公默尔索不解的文字:
小说开篇就是“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这样怪诞的一句话,引出了过分理性的主人公。他对社会生活毫不在意,个性上甚至有些冷酷。通篇读来,我感到有些压抑,带着一丝不理解——不理解主人公为何把自己置身事外,对世事漠不关心。
活动二:预学单——初识“庭审的荒诞性”
初读以后,笔者借助表格引导学生精读本书第二部第三章,让学生在表格中填写不同人物对默尔索案件的看法,并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人物陈述的背后可以看出哪些隐藏的内涵。表面上看这不过是一个文本梳理的作业,难度不大,但是实际上,该活动旨在让学生聚焦典型情节“庭审的荒诞性”,对这个情节的梳理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该书的丰富内涵。
(二)叙述方式,理解人物形象的钥匙
在《局外人》中,加缪主要是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视角的。但是在对人物语言的描写中,加缪却采取了不同的叙述方式。这些被精心安排过的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恰恰是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的钥匙。
证人的证词大多采取了间接引语,学生在对这些间接引语的品读中可以感受到默尔索“局外人”的特征。但是,在描写检察官的时候,加缪却全部运用了直接引语,直接引语有助于增强读者的现场感,同时又可以加深学生对加缪“荒诞哲学”的认知。
1.对比: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原文:他(检察官)声嘶力竭地喊道:“我控告这人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理埋葬了一位母亲。”
改文:他(检察官)最后声嘶力竭地喊道,他控告我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理埋葬了一位母亲。
学生在原文和改文的对比中,可以体会到加缪写法上的独具匠心——原文感情色彩更浓厚,更能够让读者体验到现场的氛围。
原文:他声嘶力竭地喊道:“我控告这人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理埋葬了一位母亲。”
原文:玛丽突然大哭起来,她说情况并不是这样,还有其他情况。她刚才的话并不是她心里想的,而是人家逼她说的。她一直很了解我,我没有做过任何坏事……
从这一基于原文的对比可知,直接引语部分,强调检察官在司法过程中的荒诞。间接引语部分,强调叙述者的形象,玛丽并不是一个重要的角色,而只是作为默尔索形象的补充。由此,学生也可以看出默尔索“局外人”形象的特质。
2.对比:庭审细节的悖谬
庭审前:指派律师、预审法官
庭审中:执法人员提人,囚车送去法院/法警带去小房间等候/摘下手铐,带到被告席/陪审员、记者/检察官、三个推事(庭长)/执达吏、证人/听众
他(庭长)声称,他的职责是引导辩论进行得公平合理,以客观的精神来审视这个案件,陪审团的判决亦将根据公正的精神做出,不论发生什么情况,他将坚决排除对法庭秩序的任何干扰,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干扰。
庭审前和庭审中的安排以及庭长的声明,看似都是合乎司法程序的,但是真正的审判过程却呈现出巨大的荒诞性,这两者恰好形成审美反差。学生可以从对比中知道,这场审判不过是平常的生活细节被观念、习俗、体系特别挑选出来,并被编织成为一个十恶不赦的犯罪神话的过程。从司法程序来看,默尔索是死于他作为当事人却被置于局外这样一个法律的荒诞中;从量罪定刑的法律基本准则来看,他则是死于意识形态、世俗观念的荒诞。
(三)由一到多,关注情节间的串联和照应
在理解“庭审的荒诞性”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反观默尔索在第一部中言行的种种细节,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小说主人公的认知,也有助于把握文章的深刻内涵。
1.默尔索人物形象的深度解读
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我收到养老院的一封电报,说:“母死。明日葬。专此通知。”这说明不了什么。可能是昨天死的。
以《局外人》这个经典的开头作为引子,让学生思考默尔索是否是冷漠的人,并引导学生回忆与此相悖的情节,这样就完成了由“单一情节到多个情节”的迁移,同时也避免学生陷入割裂整本书阅读理解的陷阱。在文本细读过程中,学生找出以下细节,和开头进行对比。 妈妈在的时候,这套房子还挺合适,现在我一个人住就太大了。
(沙拉玛诺丢了狗,在夜里哭泣)不知道怎么搞的,这时我突然想起了我妈妈 。
这个时候,我想起了妈妈对我讲过的一件有关于父亲的往事。
由上述细节可知,默尔索并非是一个冷漠的人。加缪认为,默尔索“不耍花招,拒绝说谎,拒绝矫饰自己的感情,是坦诚的人”。
2.默尔索生活状态的深度剖析
引导学生回忆第一部每章情节,并思考每章情节对应的时间。梳理如下:
(1)“我”参加妈妈的葬礼。(2)“我”和玛丽约会,在阳台上观察路人。(3)“我”遇见邻居沙拉玛诺,雷蒙向“我”抱怨自己情人的事情。(4)“我”和玛丽约会,雷蒙被警察教训,沙拉玛诺的狗丢了。(5)与雷蒙邀约去海滩玩,老板问“我”是否愿意去巴黎工作,“我”到沙拉玛诺家做客。(6)“我”和玛丽等人去海滩,“我”在海滩过失杀人。
在梳理过程中学生发现,对应的时间基本是工作日、休息日的循环,除了“葬礼”和“过失杀人”这两件特殊事件。可见默尔索的生活状态趋于惯性化,如原文表述:“我心想星期天总算过去了,现在妈妈已经下葬,我也要重回工作岗位。结论是,我的生活就跟从前一样,什么都没有改变。”
3.默尔索和西西弗形象的对照
郭宏安在转述加缪的“荒诞哲学”时,曾这样说:“加缪认为,荒诞感首先表现为对某种生存状态的怀疑:‘起床,公共汽车,四小时办公室或工厂里的工作,吃饭,公共汽车,四小时的工作,吃饭,睡觉,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总是一个节奏’,一旦有一天,人们对此提出了‘为什么’,就悟到了荒诞。”
由加缪的“荒诞哲学”,到加缪《西西弗神话》中的“荒诞英雄”西西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西西弗和默尔索形象特征的共性,有助于学生在更深层次上理解文本内涵。
爬上山顶所要做出的艰苦努力,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
我看到这个人下山,朝着他不知道尽头的痛苦,脚步沉重而均匀。(加缪《西西弗神话》)
正如安德斯·奥斯特林在加缪的诺奖颁奖词中所言:加缪认为,西西弗其实是在发自内心地、快乐地做这件事,……对于加缪来说,人生的问题,已经不在于值不值得活着,而在于如何活着,因为我们必须活着,并接受生命中的痛苦。
4.加缪的“荒诞哲学”内涵
以西西弗作为参照形象,在反观默尔索形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处拓展,理解默尔索结尾处的“幸福”,这是情节上的另一处串联和照应。
(和神甫的对话)他甚至连自己是否活着都没有把握……而我,我好像是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但我对自己很有把握,对我所有的一切都有把握,比他有把握多了,对我的生命,对我即将到来的死亡,都有把握。
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融洽,觉得自己过去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
在搭建以上思维梯度之后,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默尔索的人物形象,即他“毫不留情的清醒,他独立地面对着世界,以一种审视的态度看待整個世界的变化”(萨特语),同时,学生也可以初步理解加缪的“荒诞哲学”,即“荒诞的反抗,这些都是人在预先就失败的战役中向自己的尊严表示敬意”(加缪语)。
加缪的《局外人》虽然篇幅并不算很长,但是它所呈现的内容非常丰富,对于高中生来说,理解难点不仅在于该书主题的晦涩,还在于加缪写法的现代性。
如何将如此丰富的作品介绍给高中阶段的学生?教学内容的选择就是教师要面临的一个重要命题。在整个教学活动设计中,笔者在充分尊重中学生阅读起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的“深水区”。中学生对中长篇小说文本的阅读常常缺乏整体的眼光,习惯基于只言片语对人物或者主题做价值判断,比如他们对默尔索的理解可能仅仅停留于一个“冷漠者”的阶段。因此,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老师就需要充分引导学生关注整本书的全局,然后再抓住某一重要情节进行文本细读教学,让学生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值得欣喜的是,在后续的文本细读中,学生已经能够初步感知加缪设计默尔索这个经典人物形象的初衷,学会外国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