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品德与社会》课程课堂教学文化构建的思考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rts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课堂文化就是通过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创建,激发富有生命的,有效的课堂,从而形成一种对生命的理解、关怀与尊重。”品德与社会课程关注学生的体验,感悟,关注学生个性品质的张扬。构建民主的、充满生命的、生活生本的课堂教学文化有利于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生命质量,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民主 充满生命 生活生本 课堂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256-01
  “所谓课堂文化就是通过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创建、激发富有生命的、有效的课堂,从而形成一种对生命的理解、关怀与尊重。”我们要着力构建开放、自由、和谐、智慧的、提升教师和学生生命质量的课堂文化。而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性,关注学生的体验感悟,关注学生的社会性发展。通过深入浅出的生活的、道德的教育内化学生的道德品质。因此构建民主开放的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文化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对《品德与社会》课程课堂教学文化构建的思考。
  1.要构建民主的课堂教学文化
  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内容呈螺旋上升的趋势,关注儿童与自我、儿童与家庭、儿童与学校、儿童与社会、儿童与世界的相互联系。因为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教学中要创设民主开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认识、探究,感悟,从而达到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来促使其品格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同时通过学生的社会调查、采访、实践等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的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
  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而生态的课堂为师生发展而服务。“教”和“学”在和谐中自然地生长,教师的主体精神和学生的主体精神都得以充分的展现。课堂中还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还学生真情洋溢的世界,还学生心向自然的情愫。
  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个体,尊重学生内心的发展要求,满足学生独立个体的需要,顺其自然、因势利导,为学生创设一种自然宽松的教学环境,让他们在自然生态的课堂教学文化中成长。
  2.要构建充满生命的课堂教学文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而,新课堂文化要求教师把关爱学生的身心、尊重学生的人格作为首要任务来实施。没有爱的课堂,就不会有互动,更谈不上活力四射;没有爱的课堂,将会“死水一潭”,甚至会产生师生抵触的局面。
  2.1爱护学生,构建生命的课堂
  爱是一种沟通,一种包容,一种接纳,一种力量。教学中,教师只有真正关爱学生,学生才会感到被信任,才会接纳该教师的全部,才能向教师毫无保留敞开自己的心扉,提出自己的疑问、说出自己的见解。才能使他们从教师的关爱中体验情感的支持,从而参与集体的其他教学活动中来,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2.2尊重学生,关注生命的发展
  教学中,教师的职责是组织和引导好学生学习。面对着那些天真无邪的学生,面对着他们提出的各种“幼稚”、“天真”的问题或“刁钻”、“古怪”的回答,教师要尊重学生,包容学生,给学生应有的鼓励和指导。不能轻易地否定学生的学习需要,而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好问”的天性,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的课堂,师生才能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学生的身心才能得以舒展,思维才能得以活跃。师生之间真情关爱,民主平等,才使得师生和谐共处、情感交融、愉悦互动。
  因此,构建生命的课堂应该是尊重生命的独立,呵护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倾听学生生命的“脉搏”跳动,在和谐、平等的师生互动中,共享学生生命成长的真实体验。
  3.要构建生活生本的课堂教学文化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儿童品德的形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脱离生活的道德是不存在的,也是空范的。文本呈现的只是范例,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让他们自己去认识、领悟、了解社会生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体验参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自我选择,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将自我评价引入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活动乐园。
  我想:教师只有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才能使主体得到主动、生动、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因此,要构建新的课堂文化,就需要教师对新课程的课堂进行全新的思考和定位,努力构建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教育;开放民主、充满生命的教育,依托生活关注生本的教育。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文化才会在润物无声中张扬学生的生命个性、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198-02  在中考时,什么样的文章才能入阅卷老师的“法眼”?好文章的标准到底是什么?老师们可能见仁见智。笔者觉得一篇好的作文至少要具备这样几点要素:典型、新颖的素材,精致、巧妙的结构,生动、有文采的语言,真挚、健康的情感。  当然,以上写作要求,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写作功底,较高驾驭语言的能力,更重要
期刊
[摘要]不要再让学生们沉速于高考满分作文的海洋里,大段背诵优美篇章,而是要让学生明白满分作文为什么“满”,让学生看到这些作文中那些理性辨证思维的光芒,并学会用这种方法去作文。  [关键词]作文网上阅卷 真情实感 合理创新 切忌套作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227-01  虽说网上阅卷更快捷,更准确,更公正,更科学,能够最大
期刊
[摘要]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结合体育教学和学生实际,分析了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具体策略,针对性强,操作性好。  [关键词]体育教学 自我保护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240-01  体育教学是我国中学教学的重要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贯彻十八有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
期刊
[摘要]高中美术欣赏课的开设,是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启迪智慧,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以及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美术 欣赏 辩证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
期刊
[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通过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最经常最基本的造径,体育也不例外。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少年儿童身体素质的主要任务,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体育的教育目标之一。  [关键词]体育 课堂 思想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236-
期刊
[摘要]本文从图书馆的服务部门特点角度切入,阐述了在知识时代和信息时代怎样利用自身优势提高读者和社会的满意度。  [关键词]图书馆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220-01  满意度最早是用于服务界的一个概念,主要是用来评价顾客对某项产品或者服务的满意情况。读者满意度是在顾客满意度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图书馆作为一个服
期刊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背景下,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而现代教育也越来越需要生动活泼,生气勃勃,充满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教育形式,越来越需要将音乐教育引入德、智,体、劳诸育之中,来完成对中学生人格的塑造。重视中学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关键。因此,音乐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
期刊
[摘要]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创新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对学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只有解放思想,男于创新,大胆抛弃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本文就以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创新教育理念 体育教学理念 体育教学方法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249-01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任务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但在教学中老师极易陷入空洞的说教,成人化、抽象化,从而影响思想品德课堂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尤其是七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能力较差,对新鲜事物富有浓厚兴趣,这些生理及心理特点更
期刊
[摘要]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本身来讲就是一种生动活泼,充满乐趣,很受学生喜爱的教育活动。每位体育教师都会不同程度地感受到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心理动机因素是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先兆。  [关键词]素质教育 兴趣盎然 吸引学生 寓教于乐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242-01  时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