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三环七步”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an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模式的提出
  近年来,全国兴起的“国学热”“读经热”反映了传统文化开始复兴与回归的趋势,但是,目前国学教育存在学习内容缺乏系统性、教学方法缺乏有效性以及忽视国学精髓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导向等问题。我们认为要提高国学教育的实效性,必须研究与构建有效的国学课堂模式。历经十一年三个阶段的探索与实践,我校构建了国学课堂教学的“三环七步”教学模式。
  二、研究目标
  第一,建立适合校本课程课堂教学的模式。
  第二,检验该模式能否达到以下几个效果:
  (1)学生对国学经典具有浓厚的兴趣;
  (2)学生知书达礼、品行端正、儒雅大方;
  (3)学生积累了一定量的古文与诗词,识字量、记忆力、口头表达与写作能力较同龄儿童具有较大优势。
  三、研究成果
  (一)建立了国学经典“三环七步”课堂教学模式(见图1)
  本模式的操作系统:
  国学经典“三环七步”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思路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各种形式反复诵读,在流利诵读的基础上感悟其中的道理,并指导价值观的养成和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方法,最后再背诵。其中的“三环”指“温故”“知新”“致用”,“七步”指 “回顾”“展示” “熟读”“悟意”“博引”“导行”“成诵”七个步骤。
  1. 三个环节
  温故:教师在教授新的内容之前,总会用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内容,既是对旧知的回顾,又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知新:这一环节是课堂的主体部分,指教师讲授新的学习内容,带领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读顺文本,并在此基础上了解文意。
  致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同伴的启发下,把经典承载的道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以引导以后的生活实际。
  2. 七个步骤
  (1)回顾:教师组织学生回顾已学知识。
  (2)展示: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展示已学知识。
  (3)熟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一环节中主要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形式进行,分层次有目的地指导诵读,加深理解和记忆,是“七步曲”最重要的一步。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①读准:通过教师范读、音频领读、同桌对读等形式指导学生把古文的字音读准。
  ②读通:通过自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读、师生或生生对读、小组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把古文读通顺,读流利。
  ③读出韵味:将声、像、文融于一体,引领学生读出古文的节奏,读出古文的韵味。
  (4)悟意:边读边结合注释理解文字,教师相机点拨。
  (5)博引:教师引入声、像、文等多种形式,旁征博引,将学生带入到教师所创设的境界中,深入品味传统文化的精髓。
  (6)导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多读多思,将国学文化中的智慧哲理、道德准则、处事方法等内化为学生的个人修养,客观地接纳并导行。
  (7)成诵: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让学生反复诵读,以达到熟读成诵。这一环节是检验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环节,它并非死记硬背,而是有效地培养语感,有利于学生对古诗文精炼而特别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进行熟悉和掌握,积累语言,以达到需要表达时能够脱口而出,下笔成章。
  (二)模式创建过程
  国学经典“三环七步”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创建起来的,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探索和建模;运用和检验;完善与确定。
  1. 探索和建模
  我校于2001年12月正式启动经典文化诵读实验,全校一至六年级每天安排10分钟的短课和每周一节40分钟的常规课组织学生诵读经典。实验教师各展所长,总结出各具特色的诵读方法,成为我校国学课堂模式创建的基础。
  专家的指导、特级教师的示范、频繁的校内外研讨以及全校国学教师大练兵、国学赛课活动等,使国学课堂模式逐渐有形。我们总结归纳了课堂教学三大环节:“温故”“知新”“致用”,这就是国学“三环七步”课堂教学模式最初的框架。
  2. 运用和检验
  我们围绕是否有利于落实新课改的理念要求、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等问题进行比照和衡量,丰富了三大环节的操作步骤,即“回顾、展示、熟读、悟意、博引、导行、成诵”七个步骤,并在全校的国学课堂推行这种模式,以检验这一模式的信度和效度。
  同时,我校开始着手开发国学校本教材,2007年编写出校本教材《少儿国学读本》丛书,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
  3. 完善和确立
  我们依据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斯的“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发现儿童集体诵读的效果远远超过个人诵读。有了集体就可以玩出很多读背的花样,如:拍手读背、打节奏读背、比赛读背、你应我和、据画背、据意背,配以快板、动作、舞蹈的表演背,还有唱游展示、吟诵展示。学生在集体氛围中诵读的时间更长、热情高涨、兴趣也更浓。
  特别强调的是,“三环七步”模式中的读背比重是比较大的,因为小学生经典学习主要是以语言积累为主。按照我们的实践,读背在时间分配上一般占用三分之二左右的时间,而在理解和导行层次上的教学时间一般只占三分之一。
  教师们在运用国学经典“三环七步”课堂教学模式时,不断改革与创新,他们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的不同,不断丰富教学模式,出现了国学课堂的多种变式。
  (三)验证模式的有效性
  构建课堂教学模式的宗旨就是为了有效地促进教学实践。我校经过多年实践、反馈、修正、完善,证明国学经典“三环七步”课堂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可生效功能较显著:本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产生浓厚兴趣;运用本模式开展课堂教学,能够引导学生由知及行,德行合一,提高品德修养;本模式的教学能够让儿童积累大量的古诗古文,在识字量、记忆力、口头表达与写作能力等方面较同龄儿童有较大优势。
  四、研究的效益与展望
  1. 取得的效益
  本校由于建构和有效运用这一模式,国学经典教育得到了有效的推进,也获得了社会广泛的认可。我校自主研发的国学校本教材《少儿国学读本》丛书荣获广州市第七届教学成果一等奖,被全国少工委、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确定为“红领巾国学传承教育系列活动指定用书”,面向全国发行。学校被评为全国“红领巾国学传承教育系列活动示范基地暨东方少年国学院”、广东省书香校园。研究国学课堂模式的语文科组获得2011 年“广州市学习型组织标兵班组”称号。由我校牵头,联合汇景小学、石牌小学组建的《新课程背景下强化经典文化教育团队》被广州市教育局确定为广州市首批创新学术团队。我校国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经验在香港、台湾、北京、山东、江苏等地交流并被推广、借鉴。多家媒体报道了我校国学经典教育成效。
  2. 存在的问题
  “三环七步”课堂教学模式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待加强:其一是古文晦涩艰深,儿童年龄较小,认知及理解能力有限,在引导学生悟意时如何把握尺度;其二,如何通过评价促进国学教育的深入。
  3. 今后的设想
  我们将研究建立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独特性的国学经典教学的评价体系;进一步运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模式实施过程中大量的数据与素材进行量化处理和质性分析,以检验该教学模式的信度与效度。
其他文献
随着教学的重点由对“教”的关注趋向对“学”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寻求发现有效的学习模式与方法。近年,本人参与了香港田家炳基金会组织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获益良多。  一、分组  1.分组原则。一般有随机分组或立意(包括能力)编组两种方式。实施初期,建议用随机分组的方式,较易控制课堂秩序。经过三、四次的训练后,教师便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风格、性别、擅长等编组,例如把学生的学习成绩的高
我要讲述的是一个别样的早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做小琪,是个特立独行的女孩子。  那时,我在一个私立的贵族学校教书。小琪长得高高的、胖胖的、头发短短的,和男孩子一样。家境非常好,却没有亲情的温暖。她的父亲已经50多岁了,曾经有六任妻子,小琪从小是跟着奶奶长大的。  我和小琪的关系很好。她是个很有才气的女孩子,她的文章写的很漂亮,有着同龄人所不具备的思想。第一次看她的文章,我就写下这样的批语:你的写作
整合社会保险经办资源,实行多险种由一个机构统一经办,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无二选择。同时,这无疑
目的:  人类颅内囊性动脉瘤是严重威胁生命的一种疾病,动脉瘤的发生率在人类为6%。关于动脉瘤的成因有许多假说,如细胞凋亡假说、炎性细胞浸润假说等,但没有一个很有说服力的理
我校《在小学教育中开展德性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课题,从教育哲学层面思考更好把握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创设适合学生生理、心理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使学生的生命力日益发达强壮,使其潜能充分挖掘拓展。  一、尊重学生人格——学生渴望成长是本能  尊重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基础。在教育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尊重,他们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释放。教师脑中一定要呈现大写的“人”字,要深刻认识到每个学生是
为促进专业技术士官职业核心能力的发展,院校教育的“双证制”考核已成为军队加强高技能士官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因而职业技能鉴定已成为我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新的并指分离指蹼成形方法,并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山西省儿童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3月进行单纯性并指畸形手术患儿共31例(其中男19例,女12例
特色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当前各所学校谋求自身发展、打造办学品牌的重要途径。我校在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和国学教育升温两个大背景下,于2001年12月启动经典诵读实验,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形成了体系完善的少儿国学特色课程,促进了学校国学教育特色的彰显,推动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品位的提升。  一、吻合学校办学理念  五山小学的办学理念——“全心培养人文内涵,全力提升科学素养,全面提高综合
近日,听了一位语文教师上的口语交际录像课颇有感触:由于师生预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并且进行了不止一次的试教,于是,课堂上环环相扣,滴水不漏,教师那边按部就班地提问,学生这厢对答如流地回应,似乎顺风顺水,毫无意外。然而听者觉得味同嚼蜡,张口难言。这不由得勾起藏在我心底里不曾搁浅的记忆。  几年前,一位语文老师借用我的孩子就读的班级参加县优质课比赛。  比赛前两天放晚学,孩子脸上挂着乌云走进家门,还没等
如何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诵读经典,品悟内涵,诵出韵味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应该丰富诵读的形式,将故事、画面、情境表演、比较品读等学习方式引入课堂,以提高经典课堂教学成效。  一、多种形式诵读  “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经典古诗文大多文质兼美、语言生动、情感丰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课堂上首先通过教师范读、音频领读等形式正字音,明节奏;其次,通过学生自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